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的菜有,那是前几天刚泡的豆芽,现在已经长到了一指长,正是吃的时候。
他家没种豆子,绿豆还是些日子在二麻子家买的。
刘军浩随手盆子里捧了一大把放在拍子上晾干水汽。
要说这绿豆用泉水泡就是不一样,水灵水灵的,用手一掐立马掐断,连一点老根都没有。
:便切了几片肉丝,那一大钵子豆芽在后锅里翻动几次就熟了。天太冷,刘军浩害怕弄出来放凉也没有往外铲,只是把火熄掉。
了二十多分钟。张倩还没有回来吃饭地意思。刘军浩等不及了。到底是什么重要地事儿。连饭都顾不上吃。他刚要起身去喊。张倩已经走进院子。
“给。东西你上午赶集地时候都买了。”刚进门。张倩递了一张纸。
“三个煤炉。六个大暖壶。三个开水壶。三百块煤球……”刘军浩看得晕晕糊糊地“你这是要开热水房还是干啥?”
“猜”张倩就是不解释只是一副高深莫测地样子。
“咱家是要开商店?”看看清单后边还列着方便面三十箱。鸡蛋三百个等等。他越来越糊涂。不知道老婆大清早有了什么奇思妙想。
“开商店你看门呀。就懒得那劲儿。让你进货肯定不肯”张倩白了一眼。最近自己每天上课忙天忙地地。他却一直闲着。
“嘿嘿紧说啥事儿,否则我上午不上街。”刘军浩看她刚出门一会儿,小手冻得通红,赶忙拉到锅灶边让她烤火。
“这些都是给学生们准备的吃过饭我给你拿三千块钱。先说好呀,不准贪污……”
“你哪来那么多钱知道了,知了壳……”他这刚说半句,立马想起这钱的来源,八月末张倩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又组织学生上山打了一次。收了五千多块,连加上第二次剩下的钱,总共有八千多块。当时她说留着做班费钱一直没有动,感情在这里等着呢。
不得不承认婆真是深谋远虑,夏天已经想着过冬的事儿军浩很是称赞了一下。
“你才知道呀,我去年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当时不知道从哪里弄钱……”被她一夸,张倩的小尾巴立马翘起来,“我是这样想的,每天中午给学生供应两袋方便面,一个鸡蛋。”
那话怎么说……张倩下了很大一盘棋。
去年秋里天冷的时候很多离家远的学生中午懒得回家,就早上自带干粮当午饭。
虽说人人都带着暖水壶和饭缸,可是食物放到中午,肯定凉了。当时她记在心里,想给学生们弄几个煤炉把饭热一下。可是就那几百块的经费,她往教办室申请了几次都没有效果。再加上去年还存着往县城调的想法,因此没有坚持。
今年情况不同,自己已经安心在刘家沟扎根,自然要考虑学生们的生活问题。夏天那阵子打知了壳卖了不少钱,她的心思更加活泛起来,准备留些钱做班费,冬天的时候用以解决离家远的学生们吃饭的事儿。
用煤炉非常省事,只要下课的时候夹块煤球了事,连带的学生们也能够喝上热水。
这不,今天天气突然转冷,张倩就想把这事儿提上日程。
“不错,不错,”刘军浩她叙述之后也一个劲儿的称赞。老婆这是真把学生放在心中了,以前来刘家沟支教的老师这么多,可是从没有人有过这样的想法。
“又傻愣啥?”张倩这边说的正带劲儿,却看他突然盯着自己看,顿时有些莫名其妙。
“没事,我在想你这钱肯定不够呀。现在街上煤球一块钱四个,一个煤炉一天最少要烧6块煤球吧,冷天按一百天算,买煤球的钱要四五百块。还有煤炉、开水壶、饭锅,这也要花费三四百块。最重要的还有方便面,两袋一块钱,学校有七八十个学生呢,加上鸡蛋,一天开支一百块,这就要一万块钱呀。”
刘军浩天天卖黄鳝,账本算的特别顺溜,她们最少还有三千块的缺口。
“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呀,刚才就是和王姨商量这事儿,我们准备以后
期天都发动学生上山采蘑菇、打核桃,这下收支能保吧?”张倩笑着解释。
汗,自己白参谋了,原来人家早有考虑。
秋天是上山采的黄金季节,野蘑菇到处都是。一到这个时候,刘家沟不管男女老少都提着篮子,成群结队的进山采蘑菇。山里的种类很多,有长在松树下的松菇、草丛中的草菇子,还有其他等等……
野蘑菇鲜的好吃,晒干了的炖肉更好吃。尤其是配上刚长半年的嫩鸡崽,炖过之后鲜嫩无比,让人吃了赞不绝口。东北有道名菜叫小鸡炖菇,就是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山珍野味。
刘家沟虽然和东北扯不上关系,不过这菜也是村里的农家乐经常做的一道。春上那阵子二麻子饲养的上百只小鸡现在已经快炖光了,前两天还来刘军浩这里求说,想让他匀几只小母鸡儿。
当时刘军浩没应,自家还准备留着过年杀呢,哪有多余的。再说即使有多余的,他也不准备卖,自己做几顿小鸡炖饱饱口福岂不是更好?
山里的蘑菇晒干后一般:格都不低,贵的能卖到四五十块,便宜的也有十几块钱。虽说现在已经过了的最佳时节,可是这么多人进山,一个人只要采摘一斤,就是七八十斤,算下来有一千多块。
不过山核桃怕是不好找,这会儿恐怕早被人打光了。因为这东西一年比一年贵,现在已经能卖到二十多块一斤。
除非他们往深山老林,那样只要找到核桃树,半天时间,最少能打上百斤。
来说,张倩这计划实施起来大有成功的可能,刘军浩是立马拍板同意。
罢饭,电动车一骑,五六分钟的时间就赶到了镇上。要买的东西不少,不过张倩这边已经列了清单,他只要按部就班的来。
原还发愁买了煤球等下怎么运回去,谁知道人家听说他一次要买一千块煤球,顿时拍着胸脯保证送货上门,而且只加十块钱运费。
刘军浩当即点头同意,顺带着又在这里买了三个土煤炉。土煤炉说白了就是在废洋铁桶里边加土做成的,非常简陋,不过这东西能用就行,刘军浩自然是紧着便宜的来。
搭个顺风车,他直接把买的几十箱方便面也扔到车厢上。至于鸡蛋,来的时候和张倩商量好了,在自己村里买。
煤球加上方便面,装了满满的一大车,那开车的司机只能一步步慢慢的在公路上挪。幸亏刘家沟这段路才修的,不然他还真不敢开车过来。
“小浩,你小子买这么多煤球干啥?以后要烧煤炉呀?”刚到村口,车子就被刘老三截住了。
“三叔,我自家的柴火都烧不完,弄个煤炉干啥,这不是给咱们小学准备的嘛。”
“那你等着,我也过去帮忙”刘老三一听,立马跟了上去。
方便面放在刘军浩家里,毕竟这东西属于食品,直接放在学校的话,肯定招老鼠。
煤球拉到学校,一大帮学生都出来帮忙,你三块我五块,两三分钟的工夫就搬个净光。煤球的摆放地点在以前的教师宿舍内,反正那两间屋子已经一年多没住人了。
这些学生们听说每天中午能发两袋方便面的时候,个个兴奋的又蹦又跳,纷纷到张倩那里报名,就连自己村里的毛孩子等人也上去凑热闹。
“你这熊孩子,家离学校两步路,跟着凑什么热闹”刘老三一把把他拽回来。
“我也是刘家沟的学生,为什么不让我登记”这熊孩子倒是振振有词。
“少不了你们的”刘军浩笑着解释道,“咱们村的孩子每人每天也发两袋方便面和一个鸡蛋,回家让自己家人做。”
这也是张倩和王老师事先商量好的,毕竟当初打知了壳,自己村的孩子们也没少下力气。现在到了享受成果的时候,他们当然不能被排除在外。
“嗷……”听他这么一说,那十几个熊孩子都欢呼起来,一个个的围着他乱叫一团。
“小浩叔,赶紧发方便面,我等下拿回家煮……”
“就是,我想现在就吃。”
“慌啥,从明天开始发,今天没有”王老师赶紧过来救场。
这决定下的突然,相信很多学生家长都不知道。如果他们今天中午不回家的话,家长们肯定放心不下的。
还是让学生们先回家讲好后,她们再商量着决定。
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种
午刘军浩刚端起饭碗,刘广聚就赶过来了。他一进的问道:“张老师,刚才我在村里听毛孩子说咱们学校的学生以后每天中午吃饭免费,是不是真的?”
“广聚叔,这事儿传这么快,连你都知道了”刘军浩赶忙起身让座,而那边张倩则把事情从头到尾解释了一遍。
“这是好事儿呀,张老师,我替刘家沟的父老乡亲谢谢你了”刘广聚听完之后相当激动。要说自从张倩来到刘家沟之后,小学的面貌变化真的很大。学生们在全镇的抽考中给学校挣了不少光,前一段时间还有两篇文章发表。
好事儿传的很快,如今他到乡里边开会,不少村支书都夸他们小学的教学质量高。
“不过……”话题一转,刘广聚说出自己的看法,“学生们不能老吃方便面,那东西火太大,吃一顿两顿还可以,如果吃得多了对学生们的胃口恐怕不好。”
“这个……”张倩这边神,看来自己的计划真有毛病。要说之前还真没想这么多,纯粹是图省事。
她刚参加工作那阵子,有候赶不上饭堂做饭,就泡两袋方便面应付一下。当时脸上也一直起小痘痘来着,张妈为这事儿曾经说过她多次。
来了刘家沟,日子越过越舒服,她把这事儿淡忘了,再加上看到学生们平时吃零食的很多都是抱着方便面啃,还以为他们喜欢吃这东西呢,因此刚冒出念头的时候她第一个想法就是煮方便面。这东西煮着方便,学生自己来完全可以。
饭那阵子给王老师商量,她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不过如果换成做其他面食的话学生们自己动手肯定不行,两人决定先试一段看看效果再说,因此这方便面也没有多买。
“你这样行不行,东西已经买了学生们先吃着,反正你们买的也不多。吃过之后,给他们换挂面。
学生们不会做。那就找个人去做饭。中做一顿个月按四百块钱工资开。当然这个工资还要有你们学校出。另外就是你们夏天不是为小学买了很多图书吗?村里今年手头宽裕。准备拨出两千块钱地现金垫付之前地图书费。”刘广聚接着又开口说道。
难怪人家是支书导艺术就是高。名目也立地巧。这图书费明摆着是给厨师支付工资地。可是为了怕村里人背后说闲话。就另想其他名头。
张倩倒是没管那么多。反正都是为了学生。村里能支付一部分费用当然是好事。她点点头说道:“那就还让六婶子做吧”
末了。刘广聚又问起学校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地。只要张倩提出来。他都想方设法解决。今年村里租地挣了好几万块去十一那场大戏地花费。还余下不少钱。手里有钱。他地腰杆自然是直了不少。说话也有底气。
不过余下地事儿张倩还真没有啥让他解决地。只能等以后想到了再说。
事情地影响远远不止如此。第二天张倩刚进学校。就被外村地一群家长拦住了。
他们过来都是询问学校中午管饭的事情,昨天那些学生回家后把这事儿给父母一说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学校管饭不收钱,不少家长都以为是骗人的,说不定事后还要收费,于是乎大家一商量派了几个代表过来。
无奈,张倩只得再次解释了一遍申这是学生们夏天打知了壳挣的钱,也算取之于学生之于学生。
解释了半天,那些学生家长终于相信走的时候自然是感谢不断。
还没有开始上课,学生们就把炉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