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粮袋。宁可糟蹋了也比便宜了叛军强!〃宇文士及果断地决策。四下看了看;他又追加了一句:〃把敌楼和正对鱼梁道城墙之间的那个隔断挪了;保持敌楼和城墙之间的畅通!〃
叛军正在修筑的鱼梁道过于靠近城门;因此敌楼和鱼梁道所对城墙几乎是紧挨着。昨夜雄武营士卒连夜将城墙分割成数段;同时也在敌楼和城墙之间的通道上垒出一道间隔。这道间隔给守军带来的不便比对敌军的阻碍作用更大;所以宇文士及命人抓紧时间将沙包挪用到他处。敌楼内地形宽阔;差不多能藏两旅步卒 (二百人)。关键时刻从敌楼中杀出一支生力军;绝对可以打进攻者一个措手不及。
看见守军开始在城墙上垒沙包;城下的叛军忍不住破口大骂。对他们而言;这太不公平。他们的鱼梁大道在增加高度的同时还要保持坡度;而守军只要将城墙外侧加高;就会让他们付出三倍或者更高的代价。如果城墙上的矮墙可以无限制加高的话;鱼梁道永远也够不上城头。
城下盾墙后的敌军弓箭手开始了更疯狂的射击;白羽如同冰雹般向城头落下。不少士卒在抬运粮袋和沙包的途中受伤;周围的袍泽快速将他们抬起来送下城去。然后有人从血泊中扛起粮袋;将其摆放到应该摆放的位置。
〃两天;我们只要守两天;两天之后;援军赶来;大伙都是功臣。以前的事情;保证没人计较!〃李安远拎着块盾牌;在城墙上跑来跑去给弟兄们鼓劲儿。
〃监军大人说了;只要守住黎阳;每个人分十石麦子;两石精米;决不亏欠!〃他喘了口气;继续鼓动。给士兵分粮食是宇文士及临时想出来的点子。周围的农田都被叛军破坏光了;无论此战谁胜谁负;城市周围的百姓明年都面临着没饭吃的问题。让新入伍的降卒知道他们有粮食分;就等于给了他们一家大小活命的希望。为了自己的家人能得温饱;士卒们无法不把自己的命运和黎阳城的安危联系到一块。
宇文士及并不想与敌军比建城速度;所以当城墙外侧的遮蔽物高到可以预防羽箭攒射时;他就下令停止了垒墙行动。〃不要再运沙包了;抓紧时间把菜油滚上来;每段城墙至少五桶!〃他指了指敌楼内的空地;〃那里多摆几桶;像米店那样摞好。一会儿大伙用起来也方便!〃
〃把引火之物准备好。敌军攻城时;大伙就用火烧他***!〃李旭想了想;替宇文士及补充。
两个人相视而笑;都感觉到了彼此之间的默契。宇文士及走到李旭身边;指了指城墙下已经开始活动的铁甲步卒;小声提醒:〃第一波顺着鱼梁道冲上来的;肯定是这些精锐。咱们必须将他们打下去;刹一刹叛军的气焰!〃
〃先放他们走近;然后用油将鱼梁道浇湿;用火烧!〃李旭点点头;脸上没有一丝怜悯。
〃你那个朋友;肯定冲在最前头。旭子;沙场无父子;这时候;不是他死;就是咱们死!〃宇文士及还是有些不放心;叹息着强调。
〃到司仓参军那里给我取一张三石弓;两张普通步弓来。再调三壶破甲重箭!〃李旭没有直接答复宇文士及;而是将命令传达给了亲兵队正周大牛。
〃哎!〃还沉浸在丧失伙伴之伤心中的大牛答应一声;转身跑到敌楼内侧;身体轻轻一纵;猴子般顺着栓在内侧的长绳坠了下去。被隔成数段的城墙彼此之间的通道太狭窄;亲卫和传令兵们上上下下十分不便。因而;亲兵们干脆在敌楼的柱子上拴了几条长索;需要下城时;直接走这条〃快捷通道〃。
跑出了十几步;周大牛才意识到郎将大人命令自己去拿什么。大隋步兵用弓的力道通常在一石半左右;很多南方士卒用的弓力道只有一石。能拉得开两石弓的人;在军中已经可称壮士。因此;那些瞧不起武夫的穷酸文人才有〃与其能引两石弓;不如识得一个字!〃之语。而郎将大人居然要自己去取三石弓;真是莫名其妙。那种弓在军中平日只是摆设;除了卖弄臂力的家伙;很少有人拉得开;更也很少有人能在拉开如此硬的强弓后还可以保持准头。
他回了下头;想重新核实一下主将的命令。转念想想自辽东之战以来郎将大人的表现;又加快脚步跑远。
〃郎将大人说三石就是三石;凭他的身量;四石弓也拉得开!〃周大牛边跑;边为主将的命令找借口。令他意外的是;司仓参军秦行师丝毫不为李郎将的命令所惊诧。听完了周大牛的口信;他快速从兵器库里找出了所需物品;并命人拉了头战马;帮周大牛将三张弓;三壶破甲箭挂到了马背上。
破甲箭比普通羽箭略长;箭尖呈黑蓝色;冷森森的令人想起某种动物的牙。周大牛在路上抽出一支掂了掂;感觉到此箭远比自己平常用的箭沉重。将箭插回箭壶之前;他发现所有箭杆都用油浸过;又韧又滑。箭头为四棱型;每条棱两侧都刻有极深的沟槽。
周大牛策马跑到敌楼下;招呼自己的下属用绳索将弓和箭吊了上去。然后他将战马交给了城下休息的士兵;自己顺着绳索爬回了敌楼。他是亲兵队正;不想逃避自己的职责。另外;他想站在主将身边;亲手给自己的好兄弟钱小六报仇。
鱼梁道距离城头只有半人高了;来自城墙上的反击力度更大。接连几批叛军士卒扛着沙包跑上前;都被城头的长矛刺翻在地上。李密见状;在远处晃动了战旗;将筑路者全部撤了回去。随着呜咽的号角声;城下的盾樯慢慢向鱼梁道两侧挪动。新的一伙弓箭手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快速跑上前;替下了一直与城头守军对射的弓箭手。
旭子用手指勾了勾三石大弓的弓弦;试了试它的力道。自从离开苏啜部后;他每天都没忘记练习射艺。九叔认为;射艺无其他窍门儿;手熟是第一秘诀。〃其实还有两个字的秘诀;大伙都明白。无他;‘手熟’而已。你多练几次;自然能领悟其中道理!〃九叔于出塞途中说过的话在他耳边回荡。〃九叔会不会也在叛军当中呢!〃旭子为自己的大胆想法而惊诧;但很快他就让自己平静下来;用全部精神去感受弓臂的力量。
敌军开始进攻了;弓箭手们射出的羽箭令天空一暗。随着气流被撕破的呼啸声;刚刚搭起的防护墙上插满了白羽。黄的砂子;白色的米;从草袋的破洞中流出;瀑布般沿城墙溅落。〃举盾;举盾;蹲身;蹲身!〃军官们的喊声此起彼伏。与人的呼喝声相伴;头顶的瓦片发出〃啪啪〃的碎裂声;身边的木柱发出〃咄、咄〃的撞击声。远处的城砖火星飞溅;摩擦声令人牙酸得难受。
有新兵因为将盾举得过高;手中的盾牌反而成了箭靶子。十几支长箭一齐射到了盾面上;木制的盾牌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刹那间四分五裂。盾下的士兵没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就被天空中落下来的羽箭夺走了生命。血溪流般顺着城砖的缝隙四下蔓延;染红了同伴的衣服;也染红了人的眼睛。
顺着眼前盾牌的缝隙;旭子看见叛军的铁甲步卒开始移动。他调匀呼吸;将箭壶中的破甲箭抽出一支来;插到身边的粮袋上。敌军前进了十步;他抽出第二支箭;插到第一支箭的旁边。
城下的铁甲步兵踏着鼓声;走上了鱼梁道。吴黑闼举着把巨盾;走在队伍最前方。由沙包堵出来的鱼梁大道不够平整;身穿重甲的人在上面很难走快。为了保证第一波攻击就取得战果;吴黑闼刻意放缓脚步;等待身后的弟兄和自己一同走入冲锋距离。
来自城头的羽箭叮叮当当地砸在铁甲步兵的包铁盾牌上;没有任何收效。个别羽箭贴着盾牌的边缘射中了持盾者;却穿不透持盾者身上的重甲。这些重甲是杨玄感倾尽家财打造出来的宝贝;一共才八百多副。每副铠甲的外侧都排列着密密麻麻的钢片;内侧衬着浸过油的厚牛皮。寻常羽箭在二十步之外射在甲面上;根本就是在给披甲者搔痒痒。
粮袋上的破甲箭慢慢插成了整齐的一排。八十步;李旭决定不再等。他俯身;拔出一支长箭;搭上弓臂;然后借着起身的瞬间发力;将三石弓拉了个全满。
他的眼睛、破甲箭尖头的寒光和远处的吴黑闼连成了一条直线。旭子不再呼吸;箭尖和弓臂也不再晃动。他的目光稳稳地咬住吴黑闼;顺着对方头颅、脖颈、肩膀;上下逡巡。随着〃嘣〃地一声弦响;破甲重箭如闪电般冲出盾墙;直扑吴黑闼。
吴黑闼手中的巨盾快速举了举;然后;整个人从鱼梁道上栽了下去。他没来得及挡住那支破甲箭。旭子清晰地看到那支破甲箭将吴黑闼的护肩甲撞了个粉碎;然后把他整个人带离了地面。
〃吴将军!〃铁甲步兵们惊呆了;他们没想到有人能射得这样准;这样疾。几个亲兵装束的人惊惶失措地爬下鱼梁道;去救护自家将军。其他士卒发了一声喊;居然在七十步之外开始了冲锋。
身穿四十多斤重的铁甲跑七十步;还指望能有体力爬过半人高的城墙;就连李安远这样自诩为有孔武有力者都没把握做到。下一刻;惊喜异常的李安远在沙包后大声喊了起来;〃长矛准备;长矛准备。端平;杀!〃
〃杀!〃三十几把长矛猛然从城头刺出;将扑上来却失去了灵活性的重甲步兵捅翻在城下。趁着敌军发楞的机会;毒龙般的矛尖迅速回撤;然后;又快速刺出去;刺向下一批重甲步兵的胸口。
〃啊!〃一个手臂扒上的城垛;却没来得及用力腾起身体的重甲步兵喷出一口鲜血;仰面倒下。他身后的袍泽毫不犹豫地踏上他的身体;将上半身探过城墙;挥刀;后背环首刀却扫了个空。矛杆长达两丈;守军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和矮墙保留足够的空间。贴着环首刀的刀光;长矛刺了回来。不偏不倚;刚好顶上进攻者的胸口。
〃噗!〃一股鲜血泉水般射出;染红城垛;然后喷向蔚蓝的天空;沿着战死者尸体倒下的方向画出一条凄美的弧线。
〃噗!〃无数支羽箭从半空中落下来;射中持矛者。敌我双方的血线交织在一起;落下城头;缤纷如雨。
〃精米;十石!〃遍身插满羽箭的长矛手摇摇晃晃地倒在了城头。弥留中;他唯一惦记的是宇文士及的承诺。十石精米啊;够他一家吃整年。明年收了秋;卖了粮食就可以买头水牛。被马蹄践踏;野火焚烧过的土地依然肥沃;刨一刨;就是粮食。
〃让弟兄们加把劲儿;先入城者;赏米八百斤!谷十石!〃城墙外;李密挥动羽扇;下达了总攻命令。
无数面云梯抬过来;无数支羽箭射上来;无数名没有衣甲手握菜刀、木棒的士卒冲上来。
无数单纯的灵魂在血光中飞起;飞向碧蓝碧蓝;水一般纯净的长天。
第三卷 大风歌 第四章 取舍 (五 上)
叛军弓箭手的指挥者经验非常老到;在他的号令下;射上城头的羽箭节奏均匀;落点密集。每一波羽箭下来;都能给城头造成极大的杀伤。特别是对于战斗最激烈的鱼梁道附近;叛军的羽箭居然能斜向上方高升;然后于半空中拐出一道堪称完美的弧线;越过他们自己的弟兄;越过城墙;整整齐齐地砸向守军的头顶。
敌我双方的损失都堪称惨重。从双方的士卒正式发生接触到现在不过是数息之间的功夫;倒在鱼梁道上的尸体已经超过百具。而在正对鱼梁道的城墙上;守军也换了三波。宇文士及不断把躲在敌楼中的将士派出去;又不断地看见弟兄们的尸体被抬进敌楼。
〃该死;我没机会布置陷阱!〃宇文士及喃喃地骂;恨不得将敌军弓箭手的指挥者拖出来;活活撕成两半。
〃此人必定出身于大隋府兵!〃旭子皱着眉头;对指挥叛军弓箭手的将领做出如是判断。据杨夫子的笔记记载;越公杨素炼兵时;对武将和射艺和士兵的射艺要求完全不同。他对武将的要求是准;五十步之内可以射中冒出地面的野兔头颅者为优。而对于士兵的要求却是可以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将最多的羽箭射到武将的指定区域内。
这个要求听起来令人费解;但看到眼前的景象;你就会对杨素的用兵造诣大加叹服。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