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 全(txt)作者:酒徒-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至于一退再退。

    只是,明军前进那种气势,实在让人心寒,上前接敌的高丽士兵手中的刀,
都在颤抖,不是因为害怕,是因为脚下的大地一直在颤抖,越来越近。

    五里宽的距离,很快就被两支对着前进的队伍走完,转眼,双方相近不足二
百步,这曾经是高丽骑兵做梦都想达到的距离,而此时,他们的战马不住的嘶鸣,
盘旋着不住后退,若不是马上的骑手拼命控制,估计战马先一步就落荒而逃。

    伴着隆隆的战鼓,一条几乎望不到边的长城向高丽人挤压过来。那条长城上
长满的长长的荆棘,幽蓝幽蓝的光让对手从心里生出无边的寒意。是战车,高丽
人终于认出了明军的秘密武器。明军在后退时收集木头的谜底在此刻揭晓。

    又宽又长木板构成了战车的车头,长长的铁钉给把木板变成战马的克星,战
车的车身还是原来的辎重车,只是里面装的不是粮食,而是子弹和手雷。(正厢
车,原明朝中期逾大猷发明)。一条条铁链把战车连起来,构成移动的长城。明
军骑步兵就在战车的后边,踏着整齐的步伐,向敌人逼进,逼进。

    两军相距已不足百步。

    就在高丽人束手无策时,突然,战车停了,推车的战士用特制的支架卡住车
轮。一个画着红色半圆的令旗从震北军大营的碉斗上伸出,迎风飘舞。大地又让
人心惊肉跳的开始颤抖,天空又开始变暗。一片阴影出现在高丽人头上。

    逃,前排的高丽士兵突然出现了这个念头,可惜,还没等实施,灾难已经降
临。震北军这次出手,没留任何余地。通红的火舌从战车上窜出,越过明军战俘
的头顶,把前排的高丽骑兵整齐的推下战马。与此同时,炮弹落下,居然整整齐
齐的落在高丽前军和中军交界的地方,把队伍切成两段。

    在那两段之间,是人间地狱。惨剧,再次重复。血,再次把干燥的地面变成
泥泞。断臂,残肢,碎肉,在高丽人之间飞舞。

    马嘶,人喊,临终的哀鸣,受伤的惨叫,都被震耳欲聋的枪炮声盖住。整个
世界,此时倒有一种单调的“宁静”。

    火炮,居然从至少三里外一直打到这里,原来,明军的火炮的准确打击距离
有这么远,蒙古人远远扎营的选择没有错误。崔浩闭上了眼睛,他在中军偏后,
躲过了第一轮炮击,被惊魂未定的部下挟裹着,拼命的后退。本来相对整齐的后
军也被中军挤得乱了阵脚,纷纷向后退却。

    “站住,火炮已经打不到这了,不要慌,把队形分散开”,崔浩大声喊着,
身边的亲随一起把他的号令传出,督战的武士索性抽出大刀,把乱窜的人砍倒,
闹哄哄足有一刻钟,终于稳住了队伍。

    当高丽人再有勇气观察战场时,他们的前军,已经冲了上去。因为退路被火
炮遮断,只有进攻,突破明军的战车,才能找到唯一的生存机会。

    所有的战俘都被押在最前方,前军的士兵并不多,并且以骑兵为主。没有受
到火炮的打击,瞬间的慌乱过后,在将领的组织下,骑兵俯身,一夹马腹,迅速
向对手冲去。这个距离,须臾,即可冲到敌军面前。

    百步,只是战马几跃。

    可战马嘶鸣着,停在明军的阵前。那布满铁钉高大的前车厢板,硬生生阻住
了战马的去路。停顿,就是死亡,在这个距离,明军的子弹决不会误伤自己人。

    冲,个别极度忠勇的战马,飞身跃起,可是车前厢太高了,超过了战马跳越
能力的极限。在用最后的生命在空中划出一条漂亮的曲线后,骑手和他的伙伴一
起撞到战车上,被铁钉刺透,鲜血杂着气泡,汩汩从车厢上淌下。

    战士的生命,在凋零的前一刻最为美丽。无论他是敌手,还是自己。

    有震北军战士被这惨烈的情景震撼,一瞬间居然忘记了开枪。就在这一刹那,
一批高丽骑兵冲了上来,把马刀剁在战车上。

    可惜,你们的力气太小了,震北军战士暗笑道。很快反应过来,把高丽骑兵
射落在马下。

    火炮继续轰鸣,三百门大炮轮番射击,炮弹重复的打在一个区域内,打消高
丽人援助同伴的奢望。后边的高丽人眼看着前军在拼命,却无法上前帮忙。

    一面绿色的旗子悄悄的在震北军碉斗上升起来,两个绿色的烟花冒着浓烟,
从空中落下,枪声突然一滞,在大明阵地的两侧,几辆战车收起相连的铁链,如
同在阵地上打开两扇大门。

    常茂和徐增寿两人一左一右,带着两支骑兵如离弦的利箭般,从侧面,插入
看押明军俘虏的高丽人队伍。王浩、李陵各带一团人马,手里抱着成捆的钢刀紧
随其后。

    抬手,常茂一双狼牙棒在高丽骑兵间绞出一团血雾。随着噗,噗的闷响,几
个和他放对的骑手被他连人带马砸翻在地。旁边,王正浩手腕一抖,战刀划破空
气,抽在一个高丽骑兵被上,一条刀口从肩及腰,鲜血四溅。紧接着抬起刀刃,
抹断了另一个骑兵脖子。在他和梅义的协助下,常茂所带这支骑兵整齐得如同一
把钢刀,在高丽队伍间划出无数硕大的口子。很快,和徐增寿所带的骑兵汇合,
两个将领相对点点头,拨转马头,又各自杀出一条新路,条条纵横的路,把高丽
前部彻底分割。

    高丽骑兵不是吃素的,奋起反击之下,也有大明骑士受伤。但双方的武备相
差太远,高丽刀砍在明军的身上,大部分力量被锁子甲吸收,如果不砍到要害,
只能造成轻伤。而明军的马刀,却是高丽骑兵的梦魇,只要招呼到身上,一拖就
是一条尺余长的伤口,伤者立刻失去战斗力,没人来给他们救治,只能眼睁睁的
听着自己鲜血涌出的声音,等着鲜血流干,等着死亡的到来。

    趁高丽人被打懵的空档,王浩、李陵带领的骑步兵冲到了大明战俘跟前。这
些弟兄于开火的刹那,在这几天趁夜袭混回来的同伴招呼下,一起蹲在了地上,
双手护着头。王浩从马上把钢刀扔下,大叫,别乱,互相割断绳索,跟在我们身
后。立刻,有人把钢刀分发下去,得到钢刀的人利索的把自己和离自己相近的人
腰上的绳索切断。高丽骑兵此时终于后悔,如果还是最初那种长长的绳索,不换
这种短绳,明军骑兵也冲不进来。可惜,当初只想到了如何方便进攻,低估了对
手的实力。

    战俘们很快得到了自由,握着钢刀,在骑步兵的掩护下缓缓后退,渐渐没入
车阵中。张正心率一队人接住他们,带他们向震北军的大营走去。战场上,所剩
无几的高丽骑兵拼命缠住常茂等人,他们知道,一旦常茂等人退回本阵,明军的
火器将无所顾忌。

    崔浩在远方无奈的看着部下在大明骑兵的冲击中做垂死挣扎,他的士兵派不
上去,对手根本不珍惜炮弹,每次他想派一部分援军,炮弹都在反复落下的地方
再次组成一道死亡之墙。高丽的火炮还是实心弹,只能打五百步,摆出来白给对
手做靶子,所有根本就不用向外摆。

    “蒙古人呢,蒙古人呢”崔浩在心中呐喊,他的嘴角在抽搐,心中,辱骂的
词已经把蒙古人家族中所有长辈慰问了个遍。当他几乎绝望时,蒙古人的马队终
于出现在他的望远镜内,缓缓的向明军大营靠近。

    “冲上去,把火炮踏翻,冲啊”,高丽人在大叫,太远,蒙古人听不见。

    营地指挥部,朱棣也看到了蒙古人的洪流。距大营有二里多远。蒙古人打仗,
每人三到四匹马,故而可以在任何距离发起冲锋。

    “燕王殿下,要不要让一支队伍回援,蒙古人太多了”。书记官刘畅小心的
建议,他是朝中大臣的儿子,书生出身,初临战场,难免有些紧张。

    “不必,有武将军在此”,朱棣答了一声,把望远镜转向常茂的方向,那边,
张正心正带着战俘走向归途。

    营寨东,重重铁丝网后,武安国横刀立马,巍然不动。三千步兵在其身后排
成几条直线,枪管如林。

    蒙古人向前移了几步,停了下来。看对方没有反应,又向前移了几步,又停
了下来。然后犹豫着,不知是否向前冲锋。

    武安国向后望了一眼,炮兵阵地上及时的竖起了一面黄旗。他笑了笑,大手
猛然挥落。一个红色烟花腾空而起,无数炮弹尖啸着,冲蒙古兵迎头打下。那是
悄悄调转过炮口的部分炮兵给蒙古人准备好的见面礼。爆炸声从蒙古马队中升起,
硝烟过后,几万蒙古马队丢下无数尸体,潮水般后退,转眼变成了逃命。

    “打开寨门,上马追敌”,武安国一声令下,三千骑步兵跨上战马,冲出大
营。被压抑了近二十天的战马撒开四蹄,风驰电掣,追赶着近自己二十倍的对手。

    听到追兵的马蹄声,蒙古武士绕过自己的大营,拼命的策动战马向远方宽阔
的草原上遁去。留守大营的武士也不甘居后,上马狂奔。把空营留给对手。

    “能追上,才怪”,事后,一个战士笑着向没参加追击的炮兵同伴解释。

    “那你们追什么”。

    “吓吓他们,武侯事先叮嘱,如果追近了,我们就放慢速度。千万别追上,
得不偿失,谁想到他们连大营都不要了,让我们白拣个了大便宜”。

    “败了,只是没想到这么惨”。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幕的崔浩痛苦的想。作
为一个统帅,他必需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

    “撤离,后队在前,中军在后,金正生,你带步兵断后。放弃大营,王奇,
你速回大营,告诉守营人马,把笨重东西烧掉,大家到二百里外辽河渡口会齐。
李显之,速到渡口通知船只做准备”。看着部将一个个领命而去,崔浩再回望自
己的前军,滚滚硝烟遮住了他的视线。“不会有人能逃出来了,天,我打了什么
仗啊”。

    第二卷大风第二章荣誉(上)

    第二章荣誉那一战,草木含悲,风云变色。

    直到多年后,牧人依然不敢在当年的战场附近放牧,每到晚上,幽绿的鬼火
开始大片地闪烁,仿佛大队人马挑灯夜行。野狼在草丛中发出凄厉的哀嚎,听之
如闻鬼哭。

    不到二十日,近四万人埋骨于此。

    “这是第一次火器大规模集中使用,宣告了热兵器时代的开始”。多年后,
在军校课堂,徐增寿对着一群刚入校门不久,渴望建功立业的年青面孔,诲人不
倦。

    “战车,经过近千年的沉睡,重新走上了战场,不光是为了对付骑兵而存在,
而且成为攻城拔寨的利器。火炮的集中使用,成为作战原则……”。

    “你们可以找出此战的很多失误,但你们要记住,这是第一场冷热兵器之间
的对决,双方都没有经验,因此,指挥部门的临敌应变能力,成为取胜的关键,
阵而后战的模式,彻底被打碎,岳武穆当年提出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胜负
之道,得到充分的验证。”。

    “这还不是此战表现出的最高智慧,我认为此战的最经典部分,是教材中没
有说的,但是与结果紧密相连。大家要记得这个人,”他在磨砂玻璃黑板上大大
的写下了一个名字“陈士泰”。“仅此一役,足以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