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悠然若梦-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母听说她跟董家女儿来往到没说什么,董家倒是不错的人家。只是,在听说了枝子要教董然保存山里红的法子时有些些的皱眉,“枝子啊!我知道哪些方法都是你在娘家带来的,我不方便说,但是,这教给外人的话、、、”

    对于握在手里的秘方,时人看的很重,都是保留着传给自己亲生儿女的,有很多还都是传男不传女,为的就是怕传给了女儿,女儿带到夫家去。

    枝子当然也知道婆婆未完的话是什么,她笑着解释说,“娘,这山里红本来也没有什么,保存起来很方便,别人一看就会。而且呀,这保存方法也不光儿媳妇会,很多的人都会,而且,花样更多。”

    就像是大户人家,做成的山楂糕、山楂凉片,还有熬成了山楂蜂蜜浆淋在水果上吃,那都非常美味。所以,这山里红,也叫山楂的果子的做法在有钱一些的人家看来还真不是什么秘方,随便一个厨娘都能做出来。

    而显然冷母想的跟枝子想的有些出入,冷母听了枝子的话想的是,原来山下的人都会做啊!看来是他们这些山里的人见识少了!

    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

    正说着的时候,门外有人来敲门,随后就传来小五叫然然姐的声音。枝子知道这是董然来了,就迎了出来。

    董然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带了个根小姑子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董然给枝子介绍说这是她三妹董娣。

    而相对于董然,董娣就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了,她跟枝子问了好,就转头看向小姑子白语,语气调皮地道,“白语、白语,我来找你玩了,你这些天一直不去找我,都在家里干什么了?”

    “对不起,我这些天太忙了、、、”

    显然,两个小姑娘混的很熟,到了一块就有说不完的话,将旁人全都给忘记了。

    枝子看了小姐妹两眼,跟董然对视一笑,然后董然将手里拿着的坛子递到枝子怀里道,“这是我家腌的大酱,知道你家没有腌,我娘让我带点来给你们留着冬天的时候吃、、、小小心意,虽然比不上你教的、、、”说着有些不好意思。

    她回家一说要来跟冷家的这位新进门的媳妇学山里红的保存到冬天的方法,她娘就把她训了一顿,说这是秘方,是人家传家的本事,她怎么可以跟着学?不让她过来丢人。

第68章 太文静不好() 
后来还是她说了都是为了小弟,小弟是父母的命根子,果然她一说是为了小弟,她娘没犹豫太久,找了坛子装了一坛子大酱就让她过来了。

    她出门的时候正好见三妹还在家里,想着三妹跟冷家的白语关系很好,两人经常一起玩,于是,把三妹也一起带上了。

    枝子笑着安慰羞红了脸的小姑娘,“这没有什么,很多人家都会的。而且,特别是那些大户人家,只要拉出个小丫鬟来都能给你说的头头是道,在外面这根本就不算是需要保密的秘方。”

    安慰了小姑娘几句,让她不要觉得内疚和不好意思,就带着她一起来到了厨房。

    其他的都好教,用沙子埋,只要定期往沙子里泼上点水保持新鲜就可以。她领着董然来到她在厨房一旁埋下的地方,挖了挖沙子,然后就露出了里面红红地山里红。将要注意的一些小地方跟董然说清楚,最主要的是不能多泼水。

    然后,又领她来到院子里看了看她切晒在筐子里晒的快干了的片。

    山里红也是药材,不过,她估计医馆不会在外面收,毕竟药方中用到的也不多,医馆自己就能提供。她切的这些去问问,要是真不收的话她晒了就自己家留着吃,或是冬天干冷了跑茶喝,都是健胃消食的好东西。

    最后,回到厨房,生起了火,将今天摘的山里红洗干净,去蒂去籽,放入锅里,然后放水熬。

    其实,熬山楂酱最好的是放上糖最好,这样熬出来是甜的,不会放糖的话熬出来是酸的。

    不过,冷家的家境过不到这么奢侈,所以,枝子熬的山楂酱都是酸的。

    枝子也将这一项跟董然说了。

    “其实,不放糖也好,等做出来放凉了切成片,酸酸的,很开胃。要是想放的时间久一些,就用坛子装酱,像封酒一样的封起来,这样可以保存差不多半年。”

    一边烧火,枝子一边跟董然解说。

    等到锅里的水烧开了,枝子拿起一旁放着的大木槌,这是她为了熬山楂酱专门让冷白凡给她制的。这个时候锅里的山楂都软了,用大木槌一边搅拌防止它粘锅,一边将山楂碾压碎了,成糊状。

    熬了半个多时辰,眼看锅里浓稠了,枝子就撤了底下的火,等待放凉一些就挂出来密封到坛子里。

    “你要是想切成凉片的话就要再熬熬,这样的有些稀了,适合装坛子密封。”

    最后,董然在走的时候还约了枝子和两小待会儿再一起去山里挖野菜,枝子笑着答应了。

    这一下午,枝子带着家里两小,董然带着两个妹妹董娣和董来又在山里满山的找野菜,挖野菜。遇上了野果子也都不放过的摘下来放到了背篓里。

    晚上回来一起摘野菜的时候枝子就听着小姑子说着董家的八卦。

    “、、、生第一个女儿董然姐的时候,董家大叔跟身子还很淡定,给董然姐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生第二个女儿的时候,两人就有些不淡定了,所以,董家的二姐就叫董心。意思是下一胎要懂得他们的心,生一个儿子下来。

    谁知道,第三个生下来的还是女儿,这下,董家大叔跟婶子就着急了,所以,老三的名字就取了董娣,明明白白地想要让董娣带个弟弟来。可是,董娣带来的还是妹妹。

    这不,董家夫妻都绝望了,不想给老四取名字了,最后就胡乱取了个董来的名字。

    之后几年董家婶子一直没再生,董家大叔在村里可是没少受人说,说他这辈子就要断子绝孙了。董娣跟我说,她爹那拱起来的腰就是被人说的直不起腰来,后来慢慢地就驼背了。”

    “小孩子家吓胡说,你董家大叔那是年轻的时候就有些驼背,年老了才越来越厉害的。”婆婆在一旁笑着斥责女儿一句,倒是也不组织女儿说这些闲话。

    她不像那些不准女儿扯老婆舌的娘一样一句都不让女儿说外面的是非。她自己的女儿自己知道,绝对不是对着随便一个人都扯的起来,只有跟自家人她才会话这么多。她一直觉得女儿太文静了,像她小姑姑。

    要是冷家还在府城,那女孩子文静了也就文静了,还能得个好名声。可,现在是在乡下,她可没忘记小姑子因为太老实、太文静,不会说话,在婆家那是被欺负的抬不起头做人。

    她哥在的时候还能给她撑起腰来,马家的那些人不敢太过分。可自从男人去了后,这几年就是孩子们不说,她也能想的到小姑子在马家过的肯定不好!要不然这都好几年了,小姑子也没回娘家来过一趟。

    所以,从小姑子的身上看起,冷母就怕女儿嫁人后过成她小姑那样,那到时候她这个当娘的还不得心疼死。

    所以,女孩子还是要能说会道,张的开嘴。

    所以,女儿跟她嫂子说这些外面的闲话她不阻止。不光不阻止,起先的时候还是她提议让女儿跟她嫂子多说些自家事和外面事给儿媳妇听,让儿媳妇心里有个数。

    “嘻嘻、、、娘,是真的,董娣跟我说的。她爹就是因为村里人说的多了,看到人下意识的就低头,所以才会背驼了。还好后来她娘给她生了弟弟,要不然,她爹得愁死!

    不过,她爹跟她娘真的太宠她那个弟弟了,这都六岁了还喝奶不说,整天吃那些补药,她娘都舍不得他下地走路,整天就是做活都抱着。

    哦,还穿开裆裤,带尿布介子。”转回头跟枝子又道,“你当今天为什么董家二姐没跟咱们一块去挖野菜啊!董娣跟我说,那是因为她弟弟又尿又拉的,裤子和尿布都得洗,董家二姐去洗她弟弟的衣服和节子去了。”

    这就太夸张了吧!都六岁了还尿裤子!

    “董家那孩子现在还没杀档啊?”果然,冷母也是惊讶的问出口。

    “没呢!就董家大叔跟婶子那当成命根子的样子,恨不得八岁、十岁都还抱在怀里稀罕不够。”说着撇撇嘴。

第69章 董家八卦() 
“唉!”冷母叹气,“这都是没儿子的时候给吓怕了!你还小,你是不知道你董家婶子没生儿子的时候被她婆婆磋磨的,那老太太磋磨儿媳妇可是没一点手软,生了女儿连月子都不让你董家婶子坐,当天生,当天还得起来做饭给她吃,谁劝说都不好使。反而越是因为人劝说,她越来劲儿,磋磨起你董家婶子来越心狠。

    记得当时生老三董娣的时候,那时候我也刚生了你,那时候在大冬天里,你董家婶子被她婆婆撵去洗衣服,被凉水一扎,奶水当时就回去了。

    董娣饿的嗷嗷叫,那老婆子闲烦,差点大冬天扔雪地里冻死。你董家婶子没办法,哭的眼睛红肿抱着她来咱们家求口奶水给喂喂。我当时心疼董娣那么小一点,哭都没什么力气了,就给留在咱们家喂了好几天。”

    说完又笑道,“可能是那时候你们俩吃一个奶水,所以长大了你们俩的感情也特别好,总是一块玩。”

    小姑子也是头一回听说她小时候还有这么回事儿,笑着说,“那我俩的缘分这是从小就结下了啊!怪不得这么玩得来。”说完,又补充一句,“性格也很合。”

    枝子听了想到董家那个叫董娣的性格开朗的小丫头,嗯,确实很合。一个文静、一个开朗,性格很互补。

    “是啊!你们俩啊,从会爬开始在一起就没闹过,那丫头别看十个没心没肺的,其实心眼多着呢!最是知道好坏。”

    话题越扯越远,从董家大叔的驼背扯到了董家的小弟,又到了董娣身上,手边的野菜也在这闲话中全都摘完,分出来了。

    今天晚上不知道那两兄弟会不会带猎物回来,枝子看看天,也差不多该做晚饭了,就跟婆婆和小姑子转战厨房,话题接着聊。

    “那咱们家跟董家的关系好不好?跟隔壁钱柱子家呢?”枝子问。

    说起跟董家的关系,婆婆有一瞬间的沉脸,说道,“曾经跟董家闹过一回,好几年前了。”说着看向在院子里玩耍的小儿子。“说起来就是小五生人的那会儿、、、”

    似是想起了不好的事,婆婆浑身的气息都变了,再不是刚才的活跃。

    顿了下后,又继续道,“钱柱子家啊他们家也就那样,是棵墙头草,你公爹在的时候扒着你公爹,你公爹不在了,咱们家没落了,就少来往了,即使住的近也没以前来往的密切了。”

    人走茶凉!说起来就是这么凉透人心。

    你家里行的时候跟你怎么都是笑脸,扒着你,你说什么都好。可,一旦你家里不行了,那谁还理着你是谁!世情不外如是。

    话题说道这里再说下去就没意思了,枝子就转移了话题道,“娘,我打算这几天再在家里将那幅绣品绣好卖出去。快入冬了,咱们得赶紧买粮食存起来,要不然等到了冬天再下山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绣完这一幅绣品的话也不打算再接活绣了。

    蜀绣难得,要是多了也不值钱,而且,多了也扎眼,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