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悠然若梦-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用这种大豆榨的油炒了菜,虽然还是带着一股豆子的腥味,但是,不种,作为素油还是可以的。

    花生没有了,可是,豆子一类的作物因为耐旱,而且好成活,用作充饥的作物很多人家都种有不少藏着。

第377章() 
有了这么好的方子,冷家当然不会再小打小闹,而是一边找了人去收大豆,一边又找了人把小作坊扩大一下。

    这边的作坊为了保密是在住的地方隔上一座山的山谷里盖的。而且,这次扩大了榨油规模,再像之前那样几个人每天榨油也供应不上了,所以,这次差不多是把要搬来这边的人全都用上了。

    当然,像杨家和董家这样的人品不太可靠的就在外面帮着各处收大豆,只有考察过人品,觉得合适的才会到这边来动手榨油的劳作。

    而老二和小堂叔他们就从劳作中解脱出来,专门的各处送油。

    冷家如火如荼的发展着,过了四月,迈进五月的时候,正在农民愁着今年会不会又是一个旱年,老百姓该怎样活下去的时候,老天爷终于是大发了慈悲哗啦啦下起了了大雨来。

    这一场大雨虽然只下了半夜,但是,就只是这一场雨那也是及时雨。虽然此时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但是,不是有朝廷发下来的新种吗?

    天一下雨朝廷就迫不及待的将去年种植的新品种全部集中起来往发生旱灾的地区发。虽然有些被世家和望族把控了,但是,皇帝到底也不是吃闲饭的,联合左老这个经手的人,还是在皇庄,以及几个县城都种植下了留下了种子。再加上从二月开始就又派了好几个商队走西域,更多的把这新种——马铃薯,往中原运,毕竟这么高产量的作物,皇帝看到了希望,无论多艰难都要弄进来。

    这其中要经过西北的关卡,重华公主的事被压下,其中也是考虑到了这些。皇帝还不能跟薛家闹翻,而薛家理亏是事实。所以,牺牲者只能是重华公主。

    或许说重华公主是牺牲者也不绝对,利益,从来都是互惠互利。政治,更是最肮脏的交易!

    而有了那么多的种子,又下了这么一场及时雨,清晖帝亲自派了亲信的人把粽子送往各地,发到老百姓手中。

    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流民也不再在外面流浪,纷纷往回乡的路上赶。而修到三合村的路也在经过了四个月后竣工。

    盘山的路,弯弯绕绕直伸向山里去。而三合村在通了路后,村里的人再不是之前,想出门去趟镇上都要在外面过一夜。如今坐着牛车,来回一天,还可以在镇上逗留三个时辰,然后再天黑前到家没有问题。

    而路通开后,自家的孩子再也不肯只呆在家里,清寒拿出来的榨油方子就是他去镇上书店里,在书店的一堆发霉的杂书里找到的。

    但其实冷清寒是知道家里的榨油生意进入了瓶颈,他知道除了花生能榨油,最有名的还有现代人吃的大豆油,还有菜籽油。

    他知道,但是,他太小了,不能直白的说出来,这样家里的人肯定怀疑来路,他不好解释。所以,他就借着出来见见世面的机会,经常往镇上唯一的书店跑,想找找有没有什么孤本,杂书之类的造造假的。可是,没想到还真让他找到了真有书上写怎么榨大豆油的法子!连造假都不用了!

    这不得不说省了他多少的事儿了!

    流民陆陆续续地走了,上山这条通往这边的路还没修。不过,冷家也不急了,还是先种地要紧。

    枝子发现,她现在看重地的重要性,比看重其他都要多。

    而这时候,她又收到了左老的来信。看着左老虽然信中写的隐晦,但是,其中的提点之意并不少。想了下,枝子又跟老三商量了后,枝子给左老回了信。

    信中表达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这缝合之术朝廷要是需要的话,可以派人来学,他们教;另一个就是,老三的仇能够得到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的插手帮忙,他们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去京城的太医院任职的话就免了,他们还是喜欢做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

    京城是好,繁华。但是,前世生在京城,死也在京城的枝子是死都不想再回到京城那个繁华之地。对她来说,那是座囚笼。

    但是,她也不会阻止老三腾飞的。和老三说了下,她没想到老三喜欢现在行医的生活。去了京城是会有更大的荣华富贵在等着。但是,却没有了现在的无拘无束。看的顺眼想治就治,看不顺眼了不想治就不治。所以,老三明确表达了,他也不想去贪那富贵人生。

    两人都不想进京,但是,既然皇帝有了想法,硬是毫不留情的拒绝又不好。所以,枝子去信说愿意将这缝合之术教给朝廷的人。

    信过去没几天,朝廷就迫不及待的给回了信。然后,半个月后,来学习的人到了,同时,帮老三查清当年事情的钦差也早就到了府城,当年老三的亲生爹娘的死很快浮出了水面。

    原来,老三原名名叫秦楚,是府城秦家原家主秦靖康的嫡子。

    而秦靖康原是前朝原嘉府同知,更是原嘉府望族秦家的族长。

    秦家在原嘉府世代居住,家族关系庞大,而秦靖康之所以能在老家本地方任职同知的官位,这本来是犯忌讳的,但是,奈何秦家家大业大,前朝末期又是混乱,所以,这一点都不奇怪。跟秦靖康一样的名门望族扶持自家人在地方任职的简直多不胜数!

    秦靖康这人是秦家嫡支的唯一嫡子,庶兄弟好几个。但,奈何他就是个读书好的,靠着自己的本事科考,过了秀才、举人,最后成为了二甲进士。比起那些靠钱买官,还有荫恩的世家子弟那是好的太多。

    这么有才华的人,秦家当然是高兴。所以,秦家在老家主死后,秦靖康很顺利的继承了族长之位。同时,他自己做官也到了同知之位。

    本来这一切是挺好的,奈何,当时原嘉府的知府犯了事,但知府的背景显然是比秦家大,于是想找人顶罪。

    本来,知府找的人是下面更不入流的官员顶罪的。可是,这件事被当时秦靖康的一个庶出兄弟通过送进知府府做妾的女儿知道了告诉了他。于是,这秦家的庶兄找到了知府,两方一番密谋,这罪名就被按在了秦靖康的头上。

第378章() 
本来,知府找的人是下面更不入流的官员顶罪的。可是,这件事被当时秦靖康的一个庶出兄弟通过送进知府府做妾的女儿知道了告诉了他。于是,这秦家的庶兄找到了知府,两方一番密谋,那庶兄要的是秦靖康死后他顶上他的位置,成为新的同知。而知府又找到了替罪羊,一举双得,这罪名就被按在了秦靖康的头上。

    秦靖康好歹是做了多年官,又是秦氏的族长,这还是在秦氏的地盘上,怎么也不会让知府轻易的就把污水泼到自己身上。

    奈何,家贼难防。外有知府联合了原嘉府另外的望族魏家,内有庶兄联合了秦家族里一些人捣乱。外忧内患,最终,罪名按在了秦靖康的头上。

    可是,秦靖康也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不会反抗。他写了信联络在朝廷的同窗好友,想自救。

    知府和秦靖康的庶兄见要是让秦靖康活着不好办。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找了人假扮流匪夜里闯进秦家,要把人杀人灭口!

    秦靖康知道逃不过了,就把唯一的儿子交给了当时的护卫冷祁山,希望冷祁山看在相交一场,主仆一场的份上把自己儿子养大。并嘱咐冷祁山,没有足够的能力前,不要让自己的儿子回来报仇。

    因为冷祁山不是卖身到秦家,他又在外面娶了妻子,有了孩子,所以,他的家在外面安置的,并不在秦家住,也不再后置房那边。

    对于秦家,冷祁山比任何人都熟,当时因为外面围了起来,想要更多的人走时不可能了,冷祁山一个人,带着个孩子还是能走的了的。所以,顺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冷祁山自己,将才四岁的秦家唯一嫡子,也就是现在的老三给偷渡了出来,然后,回家带上了妻子和自家的孩子一起在天明之后逃出了府城。

    因为没有官府批的路引,冷祁山带着家眷走不来多远,最后只能找了这个离的府城最远的关家镇这边落脚,又不敢在山下村子里安家,到时候落户在官府也是麻烦。最后,冷祁山带着一家人只能是流落到了深山里的三合村,在排斥外来者的三合村最终定下来。

    老三的身世老三自己记得一些,再加上还有知道个大概的冷母,很是好查。但是,因为是这案子是发生在前朝的,查起来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毕竟秦家也是当地望族,不是什么不知名的有钱人家可比。

    不过,也不是完全就没办法。由于大宋建国时间还太短,地方上的官位变动的,除了参与到当时争天下的被清算的外,其他的地头蛇什么的都还是在原来的位置。所以,老三的那个庶出大伯,当年陷害秦靖康的人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上,是原嘉府的同知。

    正是因为那个人是朝廷的命官,冷家这些年才忌惮的很,老三因为长的比较像父亲,连县城都不敢露面,也很少出去,就怕会被谁认出来,招来杀身之祸。

    而这下子,通过了天子的手把秦家的官身抹去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下来的钦差借着调查当年的事翻案十几年前秦家灭门之事,这件事在府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当年的那个知府早就死了,而参与这件事的另外的魏家,由于当时参与的也是魏家家主,也是早已不在,如今接手魏家的是他的儿子。而这个魏家主也是个聪明人,捐了魏家大半个身家给朝廷充盈国库,参与的人也没了,国库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所以,魏家的罪算是抹去了。

    所以不是太甘心,但是,清晖帝现在缺钱,他们也没办法,只能留着以后慢慢收拾。

    那么,最后剩下的就是老三的那个大伯了。

    钦差以秦同知官位来历不明为缘由撸了他的同知官位。本来还想再按个罪名判个罪的,但是,老三说想往后慢慢玩儿,不想他这么轻易的死了,要让他看着自己家人全都死在他面前,然后,最后他再死去才是最折磨他的。

    而没有了官身的秦家,对于已经打响了名声的神医来说,想要他死那就是轻而易举了。让他在恐惧中死亡他自己就可以办到了。于是,钦差在彻底捋顺了原嘉府一带的官场后就回京复明去了。

    钦差在走之前陪着老三去了秦家一趟。

    老三的长相往秦家一站,只要是当年见过年轻时候的秦靖康的就没有一个怀疑老三不是秦靖康儿子的。在听说了养大他的养父是冷祁山后,老三秦家嫡子的身份更是毋庸置疑。

    而秦靖康的庶兄在听说了他就是最近传的那个医术非凡的神医后,脸色惨白,一瞬间老了十岁,坐倒在地。

    “没想到我还能回来吧?大伯。”老三蹲下来,声音平静的跟他说话。

    “你、你、、、”

    “我爹娘去了地下多年,一直等着大伯下去见他们,希望,大伯能够撑的久一点,因为,我还舍不得大伯那么早去见我爹娘呢!哈哈哈、、、”说道这里,老三显得很兴奋,可是,正是这种兴奋才更吓人。

    而终于从惊吓中回过神的秦家大伯终于镇定下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