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也不客气的受了,这才问题八娘:“我与你父亲并未见过,只是读过你父亲的文章,心中敬仰而已。对了,你曾家乃是诗书之家,刚听你说什么食肆,又提什么要赚够了钱,要吃遍天下的话,难道贤侄不喜读书,而行经商一路?”
八娘作出惭愧的表情,笑道:“倒不是小侄不喜读书,只是家中兄弟书都读的不错,总有人得忙于生计而已,况且小侄觉得,并非只有读书可以报效国家,若能兴国家经济,促进商品之流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赋,未必不是报国之途,与读书相比,小侄更喜欢行商而已,叫先生见笑了。说了这许多,还未请教先生尊姓呢。”
那人听八娘说什么行商亦是报国之途,倒露出兴趣来,点了点头,道:“我姓蔡,名君谟,你称我一声叔父,也不过为。”
蔡君谟?这不就是二哥送他的那把折扇上书法的主人?
八娘两眼发光,心中大喜,这位如今不正任着福建转运使吗?当初她还想托了陆十七的大伯的关系,想走这位蔡君漠大人的路子,搭上海商的便船呢。
却没想到,今日竟然会在这样的情况下遇上。
“是,蔡叔叔,”八娘掩了喜色,脸上却愈发恭敬,“您是泉州人?说起来,小侄一直仰慕叔父的书法,去年二哥曾奖了一把由叔父提书的折扇给小侄,小侄还当宝贝般收着,一直未曾舍得用过呢。”
蔡君谟也是好笑,这孩子竟然喜爱他的书法,却不知他是哪里人。
“难得你喜欢。”蔡君谟笑道,“我可不是泉州人,只是因公事,路过泉州,顺道来看看朋友罢了。既是遇上了,你便坐过来,与我一道吃吧。”
八娘见邀,正愁着怎么与他搭上话呢,哪里还会辞?便坐了过去:“那便打扰叔父了。”待坐下,又指着自己桌上的几人道,“这几位是我作坊里的师傅,还有请来随行的镖师,另一位公子打扮的,却是小侄的朋友。”
“作坊?”
“是,小侄不才,开了间木器行,这回来泉州,也是因生意上的事,想在泉州采买些木材,另也碰碰运气,看能不能结识几个海商,以后方便采买些外邦的名贵木材。只是海商们大多经营海外的金银玉器,如今实没有贩卖木材的,因此正有些为难呢。小侄又是初次经商,并没有认识的海商,这回来,只是探探路而已。”
蔡君谟没想到看起来也不过只十三四岁的样子,却已经营了一间作坊,他虽是个标准的读书人,倒也对八娘另眼相看。便点了点,笑道:“想不到曾家竟然还会出个经商之才。你刚说什么去海外采买木才,如此岂不是舍近求远?我大宋的木材,并不短缺吧?”
“叔父误会了,并非我们大宋木材短缺,实是有很多名贵木材,并非我大宋出产。而如今与我们大宋国通商的四十多个国家,其中有不少刚好盛产这些名贵木材,所以小侄极为动心,这才来泉州一试的。”
蔡君谟道:“看你这年纪,也未曾出过海,且我也未曾听人说过,海外的国家盛产什么名贵木材,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第一百九十一章节喜得相助
八娘觉得自己也应该表现一下,便道:“小侄素对海外各国十分好奇,平生所愿,便是将来能行遍天下,也去看看大宋国外的其它国家,是什么样子。从小家父便教导小侄,读万卷收,行万里路。人活一世,不当局于一方,增长见识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多行多看多思。且是能为大宋国引进它国财富,以利我大宋百姓,岂不是好事?因此小侄对那些海商,也是敬佩的很,小侄于学问上,不能与家中的兄长相比,却愿有一日,能成为一个于国有利的商人。财富取之于民,亦用之于民,也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力所能力的力量。”
“也因此,小侄十分喜欢看一些关于异域介绍的书籍,这才略有了解。可惜因年纪尚幼,家中父母不放心远行,没有办法随船出海,但能得父母首肯,来泉州这个大海口看看,增长见识,小侄已经觉得很是幸运了。”
蔡君谟听了,沉吟了一下,笑道:“菜都凉了,贤侄与我边吃边聊吧。”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聊,只等一顿饭吃完,蔡君谟才道:“贤侄午后可有什么事情要办?”
“因是今日才到,几个师傅还要出去探探,因此小侄倒是无事,原想着去街上先闲逛逛的。”
蔡君谟笑道:“既如此,你不妨午后与我同行吧。”
八娘求之不得,忙应道:“能陪着叔父四处看看,听叔父教诲,小侄深感荣幸。只是怕叨扰叔父。”
一边说,一边叫了小二来:“这桌的帐,也记到我帐上吧。”
蔡君谟倒是没有推辞。
八娘便又让苍耳去取了些碎银和交子来,随身带上。又问蔡君漠是否要歇上一会儿,蔡君谟也只是交待了随身的长随几句话,便领着八娘出了门。
直到了街上,蔡君谟才笑道:“贤侄,你当是个小丫头吧?”
八娘脸红,没想到会被看穿,只得惭愧道:“还请叔父见谅,实在不是侄女有意隐瞒,只因出门在外,着男装方便些。”
蔡君谟也只是那么一提,混不在意的点点头,笑道:“你二哥我曾在京中见过一面,若非你长与他有些相像,我可想象不出,曾家能出了你这样的一个女儿。对了,你可知道我是什么人?”
这个问题如何回答有些难度,八娘默了一下,决定还是实话实说:“侄女倒是听二哥提过,叔父如今正任着福建转运使,却不知叔父如何会在泉州?今日能有幸遇上叔父……”
转运使掌管一方水陆商运,若是有蔡君谟帮忙,别说寻个商家了,就是她想这会儿真的出海行商,只要她有这本事,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却不想蔡君谟却道:“我为何会在泉州?小丫头,我如今可不是什么福建转运使了,月初时刚收到朝庭调令,我如今正是回京赴任的路上。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失望?”
八娘嘿嘿笑了笑,原来自己心底那点小算盘,根本就没逃过人家的眼,不过她可不失望,蔡君漠任了几年福建转运使,那泉州的各大商家,总会卖他几份脸面,而她又所求不多,不过是希望能进些木材,再寻到几个能帮她从海外长期进些木材的合伙伙伴而已。就算没有蔡君漠的帮助,只要是有利可图的生意,她未必找不到这样的商家,只是要费些事,多花上些钱而已。
“失望到不至于,”八娘笑道,“叔父就是不任这转运使了,难不成那些商家还敢不给几份薄面,且叔父既让侄女随行,想必也是有心想帮侄女的忙吧?叔父这是要入京?”看他脸上也无郁色,这入京,想来是升官了,“那侄女就恭喜叔父高升了。”
“入京为官,未必就是高升,再说你可是个生意人,当知道居京城,大不易。在京为官,又哪有外放来的自在。如此的话,又何喜之有?何况福建几州风景优美,真离开这里,我反有几分舍不得啊。”
“叔父治下,整个福建一路水陆商路都十分发达,每年为国家贡献的财赋十分惊人,有政绩如此,叔父会舍不得,也是正常。不过常听二哥提起叔父,道是叔父不但书艺高深,更是学识渊博,于政事上,真知灼见非常人可比,若能居京为官,造福的可不只一方百姓,因此虽叔父不舍,可于咱们大宋国而言,却是百姓之福了。”
“你这小丫头,人不大,一张嘴说起话来,可是够甜的。”蔡君谟大笑,这一通马屁虽然直白些,可从一个小丫头嘴里顺溜的说出来,倒也让人愉快的很。
不时两人就穿过德济门,上了南北街。街道两边店铺林立,若不是陪着蔡君漠,八娘真是恨不得挨家挨铺的一路逛过去。
却听蔡君谟笑道:“小丫头,你对泉州有多少了解?”
八娘应道:“若说有多了解,也谈不上,侄女只知泉州海外贸易繁荣,便是福州也不能相比,侄女觉得,再过几十年,只怕泉州非但是我们大宋的第一港口,大概也将是天下第一港口,而一个泉州,因海上贸易发达,恐怕给大宋国带来的税赋收入,也会惊人。另外泉州也有不少本地特产,亦因水陆路交通发达,而闻名海内外,别的不说,新兴的德化的“象牙白”瓷器,还有刺桐绸缎,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另外侄女听说,泉州的木雕工艺也极发达,比起苏雕来,也丝毫不逊色。”
蔡君谟虽非泉州人,可自己治下这般昌繁,亦是得意,捻着胡须笑道:“你所言不差,要不了几十年,泉州想来自会是另一翻天地,你若真立志经商,来这里,便没有来错。今日你与我遇上,也算是个缘份,且你那一番经商报国之论,我也欣赏的很,便助你一臂之力,也不过是我举手之劳……不过我倒是奇怪,你若只要采买木材,你听说你三叔父正任着福州千州,帮你这点忙,予你家三叔而已,也不过举手之劳,你怎不去福州?”
“叔父真的要帮我?”八娘大喜,于街边就给蔡君谟弯腰行了大礼,“侄女实在感激不尽,难得叔父不介意侄女身为女子,还势头露面……侄女无以为报,不过侄女做得一手好菜,若是叔父不介意,晚上侄女与客栈协商,必定亲自下厨,为叔父做上一顿好菜,等日后侄女的生意做到京城,只要叔父愿意,侄女随时去为叔父当个小厨娘。至于未何不去寻我家三叔父,其实倒也不是因为别的,我原也想请三叔父帮忙。不过侄女想来想去,觉得机会要趁早,将来泉州必将大放异彩,侄女于这会儿打好未来的基础,岂不更容易些?”
“哈哈,”蔡君谟却是没想到她拿个当厨娘的事儿来谢自己,倒也有趣,又见她不过一个小姑娘家,却比很多读了几十年圣贤书,为官多年之人,更有长远眼光,不禁大乐,笑道,“今天你这厨娘是当不成了,晚上我叔侄二人,自有好吃的。”
“总归叔父又不是明日就走,有的是时间,不是侄女自夸,侄女对自己的一手厨艺,很是自傲,可惜叔父不能途经南丰,若不然,我开的饭庄里的师傅们,如今手艺比侄女更好,还有一种别处喝不着的烈酒,也当叫叔父尝上一尝。不过这也没什么,将来侄女就把那饭庄,开到京中,到时候叔父想吃什么,侄女儿都亲手俸上。下回我家哥哥们再去京中赶考,便让他们捎上几坛好酒,去送给叔父就是。”
菜还没什么,说起酒,蔡君谟倒来了兴趣:“真有这样的好酒?”
八娘笑道:“非是侄女自夸,那酒,大宋国绝对独一份儿,是我一位友人酿造,酿造工艺,与时下的酿酒法大不相同。不过他说酒色误人,只是自酿了留着自家人无事时品品的,并不外卖,亦不打算拿出去当个营生,因此才为难得,好在八娘与他交情非浅,因此得着容易些。”
“那可真要品尝一二了,这话可是你这小丫头应下的,等你哥哥们入京,你叔父我可就等着了。”又问八娘,“你可知道如今泉州最大的商行是哪一家?”
“这个侄女倒有耳闻,听说是永兴商行。侄女来时,一路上都听人议论,说是前几天永兴的海船刚刚靠岸,所以这几日泉州热闹更胜他时。”
第一百九十二章节拜访李永兴
“这永兴商行的主家,叫李永兴,你可知道,他是大食人?我们也叫他们回回人。虽然久居大宋,真论起来,和大宋人也无甚区别了,不过,到底并非我们本土国人。说起来,如今海商真正叫得上号的,都是蕃商。”
“大食人?”
八娘愕然,不过似乎也算意料之中。对中国商业史略有了解的都应该知道,南宋年间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