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神很忙,女司机上路-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统文化,这也是传统与时代的有机结合,不失为一个代表性的作品。”有人在旁边对着另外一幅作品颇有心得。

    温诗彤这才将自己的眼光向旁边看去,原来是《观音女孩》!

    他运用人物写意的精致勾勒出女孩清秀的面庞,又在五官上大胆运用国画的不透视性,将人物表现为“形实而神幻。”大有“见人未见神”的效果,这样大大地增加了作品的丰富内涵。

    温诗彤看到这一切时,也被陈云轩精湛的绘画水平所折服。

    他的确是有了更深的造诣。看到他的进步,温诗彤由衷地感到心慰,毕竟他用实力向大家证明了自己。

    可温诗彤还是注意到了这幅画与当年陈云轩送给自己的画像中那些细微的区别。

    当年的画像中温诗彤的五官很清晰,虔诚中那些忧郁是当年陈云轩最心疼的,可这幅作品只能从那些淡淡的眩晕中想像人物的心情,或许忧伤,或许高兴,也或许平静,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无可考证。

    也就是要陈云轩的心中,或许自己的悲喜他已看不清,或许是他不想再让自己那么伤心,也或许自己的心情他已全然不顾了。温诗彤实在没有勇气再往下想了。

    唯一不变的是那块颈项间的玉观音熠熠发光!

    温诗彤下意识地摸向自己颈项间的那块温润圆滑,眼中泪花点点。

    “你们发现了没有,如果将这两幅画各自单独出现,传达的是两种境界,但如果像今天这样一起出现的话,那就可以理解为一个故事——千佛像前祈祷的那个戴着玉观音的女孩!是不是呢?也或许是作者想借这两幅作品在传递什么也未可知呀!哈哈……”

    有位行业人士这样和大家交流着。

    “刘老,姜还是老的辣呀,叫你这一说,我觉得你真是看到作者的内心深处了,佩服佩服!”接着又有几个人好似恍然大悟般明白过来,恭维声不断。

    对呀!听完他们的对话,温诗彤这才用心地将这两幅画仔细看了看,果然将两幅画放在一起,不就是自己当年在千像前跪拜祈祷的画面吗?

    突然意识到这一点,温诗彤才真正明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原来,在陈云轩的心里从来就没有忘记过自己,原来曾经的过去,一直都在于陈云轩的记忆中从未消逝……

    可自己却对他曾经是那么的不屑一顾,原来他说的他都做到了。

    原以为只有自己的爱是忠贞的,与陈云轩相比,现在看来,自己是那么的可笑。

    温诗彤再也无法平抚自己的内心,急忙快步离开了展厅。

    来到展厅外面的休息室,温诗彤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刚才光想着看画了,作品上的文字也没来得及看,可好像也没见落款陈云轩的字样呀,或许是自己太紧张和激动了,没有顾得上仔细看吧!

    温诗彤按着宣传单上的咨询电话打了过去。

    “喂,你好,我想咨询一下,你们此次拍卖作品的作者里有没有一位叫陈云轩的先生?他会不会来拍卖会?”由于急于见到陈云轩,拨通电话温诗彤就直奔主题,没办法,温诗彤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这次拍卖会上,也只有这次好像离陈云轩很近了。

    “陈云轩先生?此次拍卖作品的作者?好的,小姐,您稍等!”电话中的服务生正在查询,为了更好的了解拍卖作品,作品的作者信息和资料也一并可以查询。

    温诗彤拿着手机,焦急地等着。

    “对不起,小姐,我们的拍卖作品中没有作者是陈云轩的人,请您仔细核查一下拍卖作品,好吗?”服务生很耐心地向温诗彤解释。

    “什么?不可能的,那一定是他的作品,不可能错的!”听完服务生的电话,温诗彤一下子懵了,怎么可能是这样呢?

    这两幅作品也只能是陈云轩所作,正如那位老者所说的,这两幅画的确是演绎了一个故事的,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就是陈云轩,但现在却被告知是另有其人,作为故事的女主人公当然是无法接受的。

    本以为这次就能见到陈云轩本人,至少也能联系到他了,可现在却再一次希望破灭了!

    如果不是陈云轩所作,那么这两幅画到底会是何人所为?温诗彤实在想不通。

    为了再次核实这两幅画的出处,温诗彤走到了承办方的服务窗口前。

    “你好,请帮我查询一下,此次拍卖作品中的《千佛像》和《观音女孩》,作者是不是一位叫陈云轩的先生?”

    “好的,请稍等。”

    面貌清秀的女孩低下头认真的在一张纸上看着,等了一会儿,她好像终于找到了。抬起头来,清脆的对温诗彤说道。

    “这位小姐您好,我们的拍卖作品目录里,这两幅画的作者并不是如您所说,是一个叫做陈云轩的先生,而是一位出家的僧人。”

    “出家的僧人?”温诗彤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她以为自己听错了,再次声明。

    “你能再仔细核对下吗?是《千佛像》和《观音女孩》这两幅画的作者。”

    “好的,我再看看。”女孩再次低头认真核对了一下。

    “没错的,小姐,我确认过了,是一位僧人的作品。”

    “不会吧,怎么会这样?”温诗彤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两次询问,同样的结果,可是温诗彤还是不相信,是不是工作人员搞错了?为了弄明白,温诗彤只好又一次来到了画展大厅。

    来到那两幅画面前,在提款处,温诗彤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两幅画署名均为无根大师。

    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难道这个无根大师就是陈云轩吗?难道陈云轩出家了吗?

    一连串的疑问萦绕在温诗彤的脑海里。

    一切都变得那么陌生。那么让我不能相信。

    为了弄清这个无根大师究竟是谁,是不是陈云轩,温诗彤经过辗转打听,终于找到了这次画展的筹办处。

    筹办处位于北京城里一个胡同里。

    古旧的四合院。里面几株多年生长的古槐树。安静的出奇。

    温诗彤在一个门口悬挂着名家画作义拍筹办处牌子的房子门口停住。

    抑制住自己不安的心情,温诗彤轻轻的敲了敲门。

    “进来。”一个洪亮的声音传了出来。

    推开门,走了进去。里面放了几张办公桌,几位年纪较大的人坐在办公桌后面。房间出奇的温暖。

    “请问你是?有什么事情吗?”

    离温诗彤最近的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抬了抬眼镜,望着温诗彤诧异的问道。

    “你好,是这样的。我想让你们帮忙查一下这次画展中的两幅画的作者。”温诗彤开门见山。

    “你是?要参加这次义拍吗?”

    “是的,我在画展大厅里看中了两幅画,看它的风格好像是著名画家陈云轩的作品。怎么署名却是一个叫无根大师的呢?你们能帮我查一下吗?是不是搞错了?”温诗彤撒了一个小谎。

    “陈云轩?怎么没听说过有这么个画家啊?哎,你们大伙谁听过没?”

    中年男人说着回头问另外的几位。

    “没有没有。”

    “您能帮我再查一下吗?是《千佛像》和《观音女孩》这两幅画的作者。”

    “好的,既然您对这两幅画感兴趣,我就帮您查查。不过我记得这两幅画确实是一位无根大师的作品……”

    中年男人边说边从旁边的资料盒里取出一个文件夹,翻开来认真查阅了起来。

    “是的,没错,你说的这两幅画的作者确实是无根大师的作品。而不是你所说的什么一个叫陈云轩的画家的作品。你是不是搞错了?”

    中年男人抬起头来用疑问的眼神看着温诗彤。

第三百四十七章 震惊() 
温诗彤的心一下子又沉到了底。看来真的没错,为什么事情变成了这样呢?

    温诗彤的心里疑问更加浓厚。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她的脑际。

    “哦,是这样啊,那这位无根大师你知道是哪个寺院的师傅吗?”温诗彤想通过这种方式或许能见到这位无根大师。

    到时候见了面就知道他是不是自己要找的陈云轩了,即使不是,那或许起码能从这位无根大师的口中得知一点陈云轩的消息吧。

    因为这两幅画明显无疑,出自陈云轩的手笔。

    “这个还能帮你查到。我看看啊,对了,找到了,他是北京觉华寺的一位出家师傅。”

    “好的,谢谢你们了。”温诗彤朝几位工作人员友好的笑了笑,表示感谢。在几位工作人员带着笑意的眼神里走出了房间。

    离开了筹办处,温诗彤在街上拦了一辆出租,告诉司机去觉华寺。

    出租车一路驶去。渐渐远离了繁华的京城。向郊外开去。

    温诗彤有些疑惑,不禁问起司机。

    “师傅,觉华寺不在京城里面吗?离京城这么远吗?”

    “是啊,你原来不知道啊,我还以为你知道呢,对了,听你的口音就不是本地人,来北京旅游的吧?那你就当然不知道了,觉华寺在北京西郊的一处僻静的山脚下。离北京城有四十多公里的路呢。”

    “原来是这样的,怪不得,我以为你走错了呢,呵呵。”温诗彤恍然大悟。

    “怎么会呢,我从小就在北京城里长大,土生土长的北京爷们。呵呵。”司机哈哈一笑。

    车上的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一路的车程,温诗彤和司机聊了一路。

    心情渐渐好了很多。司机介绍说觉华寺是北京一个有名的寺院。

    在里面修行的僧人很多。每年香火都很旺。来觉华寺里旅游的人每年也很多。

    温诗彤只是侧耳倾听,一边不住的点头。

    心里在默默祈祷,但愿能找到这位无根大师,从而知道陈云轩的一些线索。

    几十分钟后,到达了觉华寺。

    觉华寺处在一片不太高的山的山脚下,辉煌雄浑的建筑,大气的设计风格。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或许是到了秋天的缘故吧,温诗彤并没有见到几个游客。相反,敞开的大门里望进去,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

    温诗彤信步向里面走了进去。

    一位年轻的俗家弟子摸样的人从一间小房子里快步走了出来。拦住温诗彤,让她买票,凭票参观。

    温诗彤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哦,我不是来旅游的,我是来找一位叫无根的师傅的。请问他在这里吗?”

    年轻的弟子也愣了一下。

    “找无根师傅?他不久前刚刚去了另外一座寺院了,你来的不是时候。”

    “去了另外一座寺院?那你能告诉我他去了哪座寺院吗?离这里远吗?”温诗彤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这次北京之行真是费尽周折。

    “前不久他去了离这里十多里远的一座寺院,不过是很小的一座寺院,没有名字。几乎没有人去那里。”年轻弟子说道。

    温诗彤仔细询问了他那座寺院的具体位置,行走路线。然后走出了觉华寺的大门。

    折腾了整整一天,此时天色已经黄昏,按照那位年轻弟子说的,没有直接到那座寺院的车,去那座寺院只能从觉华寺背后山上的一条羊肠小道步行蜿蜒十多公里才能到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