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虑在这一学期开学以后,学校的教学和其它工作走入正规后,着手为老师学生们做一套校服,以后星期一升国旗,和举行什么活动,统一着装,显示我们的校纪校风,校貌校情。”
第三百二十一章 宽大的校服()
李军说了之后,看着在坐的人,征求大家的意见。说得合情合理,是为了给学校争光,给人统一整齐的视觉效果,哪有不行的?何况是给自己做一套衣服,不用自己掏腰包,在坐的人都面带笑容,期盼着一套好看合身可心的衣服不久就能穿在身上。
校务委员们的反应没有出乎李军的意料,给人东西还会反感?
在第一次校务委员会之后,李军向曹生如布置了开学报名时的工作安排,让曹生如把第一道关,查验户口本上要念书的人是否到了入学年龄,同时对照假期学校派人到派出所户口底档上抄录的入学花名单。
这是一个有权力的工作,到不到入学年龄,曹生如可通融,但他第一次担当校长布置的工作任务,出了漏子,怕失去校长对他的信任。所以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没有任何通融,既是老师、熟人和关系不错的人递进来的户口本,不到年龄或超了龄也不行,不给开条子放行。
但神通广大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在派出所随便就可以开出可用的户口本,上面的内容完全符合上学念书的条件,可学校抄录的入学花名单上没有他们的名字,持户口本的人理直气壮,说可能漏了,曹生如只得依本开了条子。
符合条件的都开了条子入学了,不少的持户口本的家长因孩子年龄或大或小,还在等待学校最后的开恩,放他们的孩子进校念书。超了龄的是因为孩子有病,或长得瘦小,没有按时入学,年龄不够的想提前入学念书。两天报名时间过后,想入学的超龄或年龄不够的学龄儿童的权力校长就收回去了。于是校长办公室前门庭若市,你来他往,当然有看户口本开条子的,也有校长的关系户,条子乱飞,分不清是因户口本而读书,还是因和校长的关系而读书的。
开学的几天校长比县长还要牛几分,藏猫猫,打游击,一会儿这一会儿那,让好多家长趋之寻之,开出的条子比同样大小的人民币还要值钱。
正常的开学之后,校长还要被人们追捧上几天,有来自县上的,教育局的和有关系的人,大约十天时间之后,校院才恢复正常,外来人渐渐减少,才纯粹成了老师和学生出入的场所。
在开学工作走入正规之后的第十天头上,李军惦记的另一件事情提上议事日程,那个二儿子多次问他的事情。
这一天一到校,李军打扫了办公室就坐在椅子上,拟定要召开的教师会议的议题。中午饭后,教师会议在会议室举行。
李军总结了开学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表扬了一些人,也没有点名地批评了一些人,强调了一些事情。随后李军说:“我们的学校这几年成了全县一流的学校,无论统考还是六年级升学考试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更好地突出我们学校的风采,校委会研究决定给老师们做一套校服。我们这次做校服要做的高档,布料高档,是毛料,做工精细,师傅手艺高,在省城学习过,现在是职业中学的裁缝师傅兼教员,工艺精湛。”
老师们一听先高兴起来,这几年吝啬的校长什么时候开过这个恩,只有自己吃得红黑六五,报假账,搞回扣,把学校搞得年年赤字透支,哪还想到在前线奋战的老师们,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不管怎样,校长吃得嘴边还漏出一点给老师们!
老师们像得了奖似的,嘴上挂着笑容,等待着那好事的来临。
李军在校务委员会会上说了此事,又在教师会上给老师们公布了这事,随后就通知给远在省城的儿子。二儿子的未婚妻家赶紧雇用车辆把布匹运到被李军吹捧的一流的裁缝师傅开的门市上,老师们不清楚布料的质地,只听校长说是毛料,也没有让老师们过目,挑选颜色。
裁缝师傅带着一个雇用的裁缝女性来到学校测量老师们的身体,师傅测量,女性记录。老师们里面有认识这位师傅的,虽然知道是个裁缝,但技术极其的一般,在市场上很少见他摆摊招揽生意,技术不行,没有竞争性,几乎没有人要他裁剪做衣服。可他有个长处,就是善于行贿,所以在职业中学当了职业老师,向前来学习裁缝的农村和城里无业求学者教授裁缝技术,以及承揽单位服装的加工。
多数老师不知道裁缝师傅的底细,以为如校长所说,出外学习过,技术一流。当加工回来的第一批的校服时,老师们一试穿,彻底地傻眼了,这哪是什么毛料,而是一般的蓝色布料,布纹有些特别,所裁样式不敢恭维,根本不合身,宽大松散,让老师们一片唉叹,尤其是让女性老师们大所失望。她们爱美,尤其不喜欢宽大松散的衣服,纷纷拿去让那个一流的师傅返工往小往窄改。有些男老师也拿去让改动,一流师傅只得让人拆了再改动,有的女老师的校服一次改动不合身,再次改动重做。
校长李军的相好刘艳,人长得不是漂亮,但穿衣极其的讲究,特别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上十分地挑剔,改动了两次,还是不称心。
刘艳走进校长办公室,把上衣穿上让校长看,刘艳希望出现s形身材,但衣服并没有表现出来。刘艳害气地脱下衣服,把自己原先的衣服穿上,说:“布料咱们就不说了,这哪是一流裁缝做下的活,连三流裁缝做下的活都不如,学手还是下流的学手!”
李军看着被刘艳撩在沙发上的校服,说不出话来,愣了一会儿,争辩说:“我看着不错嘛,还挺合适的,是你要求太高了。”
刘艳说:“我要求什么高,你出去听听老师们是怎么说的!”
李军哪敢去听老师们是怎样说的,其实他早已听到老师们的议论了,只不过不在他面前议论罢了。
背后官骂朝廷哩,老师们在一起可没有那么多的忌讳,他们觉得校长欺骗了他们,说得天花乱坠,实际情况完全相反,把老师们不当人,这让他们愤怒到极点。有的出言不逊,出口大骂起来:“这是哄他老先人哩!不想给他大做了,算他妈屄了!”
在课堂上老师们为人师表,一本正经,离了课堂他们也是普通人,有喜怒哀乐,有爱憎嗜好。社会上有不少人认为为人师表的人就不应该和别人争,争权宜,争利益,争尊严,应该逆来顺受,与世无争,与人无争,那才是当老师的标准言行和形象。
如果老师们不吃不喝,无衣食住行所需那可就没有必要出来工作,为人师表了。当老师的人需要生活,需要其他人需要的一切,需要争权宜,争利益,争尊严,不能被当成傻瓜,被欺骗瞒哄。
第三百二十二章 转学风波()
李军自知吹了牛皮,和往常一样以为老师们会不在意,不理会,不会明火执仗地说出口来。岂不知往常的吹嘘说谎,并没有关系到老师们的切身利益。比如校务没有公开,吹嘘校务公开了,统考和六年级升学考试做了手脚,吹嘘是努力工作的结果。这些无关老师们的自身利益,吹成什么,老师们无以予较真,理会,较真理会,带不来什么利益,反而和校长结仇惹怨,给自身带来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不怕受到良心的谴责,那你就尽情地吹吧!
这次做校服的吹嘘,明显地亵渎欺侮了老师,老师们愤怒了,简直是活人眼里茹拳头,不把老师们当人看,难怪老师们出言不逊,恶言向相。
一向强悍爱较真,容不得任何人对他的不恭的李军,这次沉默了,装了个没有听见。而老师们响应者众多,说起此事感触自发而来。老师们也只能如此,说说而已,发发牢骚,他们没有改变乾坤的能力和力量,只能接受,歪好就那货了,要得要,不要也得要。
第一批做的校服几乎全部返工,拆了改做,不讲究的男老师懒得去返工。第二批做的校服吸取了第一批做得太宽松的经验,往窄往瘦做了一些,老师们的怨气相对少了一些,第三批做的校服相对还好一点。
用校长的话说,为了个好,反而捞了个不好,言下之意是他早知老师们的怨言,就不做这套校服了。能做的事,能说的话,都叫校长做了说了,反而怨到老师们的身上,所言之意是不管做的如何,白给,老师们就不要说什么了,就默默地承受吧!
校长要的目的达到了,用了二儿子未婚妻家棉纺厂分下的几乎所有的布料,价格却是毛料价格,出厂一个价格,在学校报账却是另外一个价格,校长从中又赚了一笔,包括王力新也无法知晓校长赚了多少差价。校长李军只拿来一张总布匹米数和单价汇总起来的金额数,无从知道棉纺厂的布匹出厂价和零售价。而给那个一流的师傅的做工价又远远高于市场上的价格,在给那个师傅付钱的时候,李军却认真地讨价还价起来,那个师傅自知老师们不满意,只要了一半的加工价格。
这本是会计王力新分内的工作,却被校长代替做了,他只有接收发票开钱的一项内容了。王力新心里是有看法没有办法,他能做的就是在办公用品上做些手脚,经过校长的示范,捞更大一些的差价。这些校长李军不会事无巨细地亲自干,利润相对较小,如果那样也就太露骨了,李军不会做那样明目张胆的傻事。
做校服的风波持续了一段时间,学校要求在星期一升国旗和重大节日时穿校服。布料颜色不好,又不合身,老师们勉强响应了一次。李军穿在身上也觉得别扭,给人臃肿之感。之后就再也没有老师穿过,压了箱底,或给了乡下的亲戚。
在李军为校长时,第二重点小学再也没有做过校服,只是在赤延希望小学校长景升翼二返长安,回聘第二重点小学当了校长后,才做了第二套校服,那是后话,到时我们再叙。
第二重点小学表面上风平浪静,老师们的不满日渐增多,在校服风波渐渐销声匿迹之后,李军在例行检查学生人数时,发现三年级班里一个女学生的名字和户口本上的名字不相符,马上把班主任找来询问情况。一询问一下扯连出来四个老师,而李军要坚决辞退这个学生,给老师以严厉地警示,不通过学校校长的同意,谁也不能擅自安排学生。
不让这个三年级的女学生继续读书,学生家长一下紧张起来,拿着户口本来到学校,让李军查看,孩子就是这个学区的,但已经上了三年级,答复是学生已经超了龄,学校只接收入学的学生,像这种超了龄的学生学校不管了。
学生家长没有办法,去找他的同学,第一重点小学校长宜宏发。宜宏发了解了情况后觉得应该照顾到四位老师的面子,批评给一下就对了,不能不让孩子念书。宜宏发亲自到第二重点小学给李军说情,李军就是不同意,不管四位老师的面子,而是他作为一个领导应有的领导力度不能打了折扣,否则学校的老师谁还服从他的领导。不给宜宏发面子,宜宏发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让这个学生先叫在第一重点小学念着,半年后再回到第二重点小学念书。李军这才觉得这样他领导的权力才有所显示,有了些阻止的效果,才勉强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