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牧鬼录-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吉次仁还没解释,仁吉尼玛便说道:“我也曾经听说这个事情,只不过这个事情,似乎没多少人知道,只流传在少数人之间,这个湖可是圣湖之一,听说地下有一个仙境,能将世间的生物带到极乐世界!”

    至于他们这种说法,我有些半信半疑,难道这湖还真和香巴拉有些关系,又或者说和小爷已经我爹的长生有关系,但我越想就越加不相信了,这世界上哪来这么多凑巧的事情,不过再想起林棣华到过这个湖的时候,我也觉得这不是凑巧了。

    接着我又问道:“那你们能给我俩说说湖底那巨大的空间是什么吗?”

    多吉次仁说道:“至于这个说法嘛!我觉得比前两个还不可靠,毕竟这是传言,这个说法也是我们用来寻求精神慰藉的,毕竟湖里也出过不少事情,很多时候湖边的野牦牛、狗熊、野驴、岩羊、狐狸、獐子、旱獭这些东西,都会莫名进到湖里面去,这明显有些古怪,但我们只觉得他们是去了极乐世界了,他们获得了长生,脱离了苦海!”

    听到这里,我叹了口气,这些说法始终都还是不怎么接近事实,湖泊周围的那些动物,很可能是掉下去淹死的,哪能与漩涡产生扯上关系,再说那个巨大的空间,要是真存在的话,难道里面还有什么换水的装置将湖水换回来不成?

    就在我和毛芋子都觉得那漩涡的事情没法解释清楚时,多吉次仁挠着额头,说道:“不过还有一种说法!”

    我急忙问道:“什么说法!”

    多吉次仁仰头想了想,说道:“这种说法我只听过一次,说是这湖底有一个很古老的塔,听说和古墓差不多!”

第292章 进寺() 
我也没想到以游客的身份到西藏来找我爹,却还能得到这个信息,当下我和毛芋子一听,都沉默了,而我满脑子都在想,那所谓的塔,或者说古墓,会不会就是林棣华消失进去的地方,而且看毛芋子的神情,他肯定也在想着关于林棣华的事情。

    多吉次仁见我发起愣来,急忙将手往我眼前挥了挥,说道:“没事吧?还在为林小姐的事情遗憾啊,不过你俩也用不着这样,人死不能复生,再说她肯定已经去了极乐世界了,不会很痛苦的!”

    我干笑了一声,表示没什么事,这时候多吉次仁看了看周围,说道:“没什么事情的话,我就先回去了,你们注意安全,要是需要我回来接你们,你们尽管打电话给我就是!”他说完话,仁吉尼玛也是说要跟着回去了。

    可能是干支锅这一行干习惯了,多吉次仁提到那古墓之后,我似乎就相信了那湖底就是有什么古墓了,我又那么一种直觉,那湖底说不还还真有什么古墓。

    可是想来这湖存在的时间也长了,据我所知,纳木错河是起自于约七千万年前开始的造山运动中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板块相挤压而隆起的产物,后来根据地质学的勘测资料和科学考察,纳木错地区属拉萨地体,以至少十亿年前的前寒武纪陆壳构成基底,经过漫长岁月,约在晚侏罗纪增生到部分羌塘地体上面。

    而且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其形成和发育受地质构造控制,是经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为断陷构造湖,而且还有冰川作用的痕迹,那下面真要是有古墓的话,那么这种规格的工程,也不知道需要多大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建造起来,而且修建的时期也就更加难以确定了。

    修建这样规格的墓殿,除了人力和物力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那么也必须具备这样的技术才行,毕竟那湖底要想修建什么东西,在水压的情况下可不怎么好施工,除非真的存在香巴拉这种地方,或者说那地方就是个人类未知的领域。

    这时候我又突然想起林棣华失踪之前的最后一个地方,那就是大昭寺,想来想去,我似乎明白了一件事情,当下便将毛芋子拉了过来,说道:“我想棣华一定是见到什么资料才来这里的,又或者她发现了什么东西让她想起了什么,不然不可能没有和我们打声招呼,突然就自己先来这地方了!”

    我这么一说,他也听得明白,说道:“你是说,棣华在大昭寺中见到了什么东西?”

    我点了点头,“看来我们还得再去一趟大昭寺,现在去找林棣华明显也不现实,要是找到她看见的那东西,说不定能发现什么,这对我们弄清楚事情也有利!”

    “那还等什么?赶快跟着多吉次仁他们回去才是!”毛芋子说完便跟走到多吉次仁面前,对其说道:“多吉大哥,你能不能送咱们去一趟大昭寺?”

    多吉大哥表示没什么问题,当下便叫着我们赶快上车,我们也没有磨蹭,而这一路上,我看着周围那些山,总觉得这种地方的确是不简单,不管怎么看都有一种神秘的气息,好像是一个失落的世界一样。

    我们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回到拉萨,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然后多吉大哥送我们到了大昭寺下面就先回去了,说是我们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继续找他,当然要是不去那个湖泊,恐怕我们也不会再去劳烦他了,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那湖面上产生漩涡应该就和古墓有关系。

    我和毛芋子直接进入了大昭寺,先是虔诚了拜了佛,然后一直从正门走进去,大昭寺的院落是天井式的,我们所在的这个院落,东侧是一排排的酥油灯,白天也总是长明不灭,由这里各个家庭的人负责加酥油。

    而酥油灯后是大昭寺主殿正门,大昭寺最早的建筑都从正门开始,外院是后来修建和扩充的,主殿的建筑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多年信徒的摩擦,门口的石头地板光亮如镜,我们就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内走。

    大殿左右各有一尊巨大的佛像,左侧为红教创始人密宗大师莲花生,他本来是印度的佛学家,公元八世纪进藏,在他入藏以后藏区开始出现密宗,右侧是则未来佛。

    但今天要想进去查阅那些佛经和资料,恐怕不怎么方便,我们一进主殿,便是听见诵经声犹如催眠曲一般传了出来,而且这时候的动作更是不能太大,免得引来异样的目光,大殿中很久都没有人说话,我们也站了好一会儿。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虽然主殿中的藏僧都絮絮叨叨的诵经,但在主殿侧面却是又几个年轻僧人慌慌忙忙的将卷轴送出来,我和毛芋子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似乎十分紧急一样。

    殿门外站着许多的游客,那些藏僧虽然显得十分焦急,但将卷轴搁置到一边,倒也没引起太大的注意,我想着不能继续在这里多待,便是拉上绕了开。

    这大昭寺殿高四层,我和毛芋子绕开之后,便是往第二层走了,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一百零三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而再往上走,便是能看见一些大型的卷轴。

    我和毛芋子从卷轴道走了过去,前往那天和林棣华一起查资料的地方,那地方摆着的也是一些卷轴和经书,只不过都是有藏僧看管着,所以我们也必须小心,不能破坏了东西,毕竟现在林棣华的事情还能弄清楚,可不能再惹上什么麻烦。

    我们身边时不时会路过一些僧人,可有一个穿着红色僧袍的人过去时,我却是不再顾及着查资料,而是盯着那个僧人看了好几眼,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总觉得那人很面熟,好像见过一样,但总是想不起来。

    毛芋子见我停了下来,问道:“弈鸣,怎么了?赶快查啊!赶快想想那天棣华是在那个位置查阅的资料!”

    我没有回到他,而是问道:“毛芋子,你有没有发现刚才过去的那个师傅有些熟悉啊,好像在哪见过一样!”

第293章 藏僧() 
此时那个僧人已经拿着卷轴绕到了一个转角处,再看过去时只能看到一个背影闪了过去,而且这可是在寺庙,我们也不能说直接跑着跟过去,那样只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在寺庙里,还得尊重一下神灵,安静一点才是。

    毛芋子看了那转过去的僧人,说道:“别瞎想了,赶快找,棣华要是真的看见了什么东西才去纳木错的话,那么她看见的资料应该就在这个架子上!”

    我没有回他话,也没再去多想刚才路过的那个僧人是谁,看来是我想多了,不过在找资料的途中,我却是发现了一个异常,我看了看四周,发现除了我和毛芋子外,这阁楼中似乎没有其他外来的人。

    见状,我急忙对毛芋子说道:“先别找了,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说着时我还不断的望着四周。

    “有什么奇怪的!”毛芋子一边翻着卷轴,一边说道。

    我向他使了使眼色,叫他往周围看去,接着又说道:“难道你没发现,这里除了我俩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的游客!周围都是些僧人!”

    毛芋子也发现了奇怪,说道:“难道这里一般人进不来?看来咱俩还是挺有面子的嘛!”

    听他这么说,我真想一巴掌给他敷在脸上,于是说道:“奇怪的是外面这么多游客,怎么就我两个进来,而且之前我还见到两个游客向进来,但好像被拦住了!”

    说到这里我稍微顿了顿,确定周围的人都离我们比较远,又说道:“难道你没察觉到,似乎是有人特意让我们进来的吗?好像是有人在帮我们!”

    毛芋子一副疑惑的表情,说道:“想多了吧,哪有这样的好事!”毛芋子刚说完,似乎从面前的经筒发现了什么,拿了出来一看,那卷轴和其他的又很大的差别,上面除了藏文之外,竟然还有汉隶!

    我惊了一番,急忙接过来一看,才发现那汉隶似乎是将那藏文的意思给翻译了过来,我依稀还记得,我最后一次见到林棣华翻阅资料,就是在这个位置。

    我立马就纳闷了起来,这地方怎么会出现这种东西,汉朝时西藏还没进入管辖,进入管辖的是西域,那个是现在的新疆一代,而西藏和汉人有联系那得等到唐朝的文成公主入藏之后,两边那边的联系才开始密切起来的。

    这时候毛芋子也将那卷轴递给了我,说道:“弈鸣,过来看看,老子可看不懂这些古文,你来念念!”

    我接过来仔细看了几眼,接着便将那汉隶的大概意思告诉了毛芋子,上面所记录的似乎不是什么经书的内容,而是一个关于西藏在汉朝时期的一些记录,似乎与张骞出使西域有些关系,而上面只是单纯的记录了一些西汉时期西藏的情况。

    而这汉隶上,提到了吐蕃的形成,而汉朝时期以发羌、青衣羌、诸羌族及少数阿拉伯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缓慢发展,顽强地生存,逐渐在西藏地区形成吐番族。

    而这卷轴上的东西,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一份普通资料,但对于我来说,牵扯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每次下墓,似乎都能和汉朝扯上关系。

    至于那卷轴上的东西,我没有全部念出来,因为整整一排都是这样的卷轴,念也念不完,我对毛芋子说道:“据我所知,汉朝时期西藏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对西藏地区最多进行友好交往,没有统治措施,西藏在元朝时期开始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其实那时候的西藏一点也不落后,西藏象雄文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