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学入门-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伤寒指微论五卷,婴儿百篇。治一乳妇因大怒目张不得瞑,公煮郁李酒饮之,使醉则愈。所以然者,目系内连肝胆,恐则气结,胆衡不下,惟郁李去结,随酒入胆,结去胆下,则目能瞑矣。

    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宋三山名医,以济人利物为心,着仁斋直指。

    刘润芳字仲阳,宋之饶州鄱阳人。以医为隐。治贫家疾,辄怀金置席下,别时令其家人自得之,病得一喜而疾以解半。其子孙繁盛,世传家业。

    吴源字德信,休宁人,号神医。任翰林医官,晚弃官隐于儒。尝曰:五世活人功已积,一经教子意难忘。

    干道癸巳冬,自诊无春脉,至期果摄衣而逝。

    陆蒙不知何许人,号东园散人。博学经史,精篆隶,遇异人得子午按摩法,疗疾不施针灸,对坐谈笑,顷疾即脱,未尝须人直。或劝其任,则嘿不应。

    王字均章,号中阳老人,吴郡人。元盛时制行高,见道明;壮岁慕丹术,尤邃于医。屏世累,隐吴之虞山,居环者二十年,目瞳炯然,身不践廛间。着泰定养生主论,制滚痰丸。

    李仲南字乃季,号碧山,元之天池人。平生无世俗嗜好,欲寿双亲,与孙允贤着永类钤方。

    戴元礼号复庵,国朝浦江人。生儒家,习诗、礼之训,有志于泽物,乃从医丹溪先生,先生见其颖悟倍常,倾心授之。公自是识日广,学日笃,出而治疾,往往奇验。永乐初,召为太医院使,着证治要诀。尝谓医道本于内经,一坏于开元,再坏于大观,习俗相仍,惟执局方,恶事内经,惟钱、刘、李、朱出,而后发明内经之学。治一人六月患大热谵语发斑,六脉浮虚无力,用附子理中汤冷冻饮料,大汗而愈。治疟疾多汗,因怒遂昏厥若死,灌以苏合香丸而苏。后闻人步鸡犬声亦发厥,乃汗多亡阳也,以参日补之,其惊渐减,浃旬而安。治一妇人免乳后病惊,身翩翩然如升浮云上,举目则室亦旋转,持身弗定,医以补虚治惊弗效。公曰:左脉虽芤涩,神色不动,是因惊致心胞络积瘀血耳,宜下之。下积血如漆者一斗即愈。

    徐鏊不知何许人,太医院医士。正德时谏南巡,下狱戍边,忠臣也。

    沙金字廷玺,号杏轩,国朝仪真人。以医济人,不责其报,贫甚者或反资给。其子稷登第,赠工部主事。

    沈鹤字寿祥,国朝杨之昭阳人。家世医,通轩岐及仲景、河间术,恫切身,勤于活人,名齿公卿。年未四旬,丧偶不娶,有司扁其门曰:义夫。

    胡宗仁字彦德,国朝晋陵人。父祯善医术,常州路医学录,母徐氏亦知医,学录早丧,守节四十余年,常药济人。至公医业尤精,其配李氏,有妇德,亦知医。

    陆仲远国朝九华山人。挟仓公、扁鹊之技,常曰:医家之书近于仁,医家之事近于利,不志于利,仁者心也。

    陈立兴国朝姑苏蠡口人,家贫笃孝,因母病遇异人授以药瓢,方药济人如神。及卒,乡人立祠祀之。

    沈以潜明医沈绎之侄,以医名家。太医蒋武病革,荐以自代,遂拜御医。长于诗律,杜门不妄与人交接。

    谣言:骑驴教学张公瑾,闭户行医沈以潜。

    黄孝子国朝余姚人。生两岁,其母不乳,鞠于祖母冯居常成人。父继取厉氏,生三子,父为后母所惑,孝子泣不忍,号于门,往复不纳,乃勉力医经以给衣食,当道荐入春宫直尚事。父母没,庐墓三年,奏旌其门曰:孝子。

    历代医学姓氏

    长桑君姓长桑名过,扁鹊师也,以禁方传之。

    凤纲汉阳人。常采百草水渍之,瓮盛封泥,自正月始迄九月末,又取瓮埋之百日,煎膏为丸,有卒死者,以此药纳口中,水下之皆生。

    玄俗西汉河间人。饵巴豆,卖药都市,七丸一钱,治百病。河间王病瘕,买药服之,下蛇十余头。

    问药意,俗云:王瘕乃六世余殃下堕,非王所招也。王常放乳鹿麟母也,仁心感天,故遭俗耳。王家老舍人自言父世见俗,俗有形无影,王乃呼俗,日看实无影,王欲女配之,俗夜亡去,后人见于常山下。

    董奉字君异,吴之侯官人。居庐山,有道术,为人治病,愈者令种杏五株,轻者一株,数年杏已成林,号台仙杏林,杏熟易谷以赈贫乏。

    幸灵者西晋豫章建昌人。父母乡人,初以为痴,后有灵术济人,不取报谢。长不娶妻。及受货赂娶妻,蓄车马奴婢,其术稍衰。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少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抄书诵习,以儒学知名。性寡欲,无所爱玩,闭门却扫,不妄交游。惟寻书问义,不远千里,期于必得,遂究典籍,博文深浩,江左绝伦。仕晋为勾漏令,善为政治,后陷于罗浮山,尤其神仙导引之法。着金匮药方、肘后救卒方、备急方。

    单道开东晋敦煌人。有禅学,疗目疾颇验,赞曰:马明、龙树。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既长,辞相禄挂冠神武门,隐于茅山中。梁武帝即位,书问不绝,谓山中宰相,年逾八十而有壮容。注本草效验方、肘后百一方。

    陆法和梁时辞刺史,隐于江陵百里洲,信道术,采药疗人。

    李筌号少室山达观子,唐人。于嵩山虎口岩石壁得黄帝素问阴符经,本题云魏道士寇谦之传诸名山,至骊山老姥传其说。

    马湘字自然,唐之杭州盐官县人。世为县吏,湘独好经史,攻文学,善诗,有神术,治病以竹杖打之,应手便愈。

    卖药翁唐人,不知姓名。有自童稚见之,迨于幕齿,复见其颜状不改。常提一葫芦卖药,人告疾求医,得钱不得钱悉与之,或无疾戏而求药,得必失之。尝骂人曰:有钱不买药吃,尽作土馒头去。人莫晓其意,益笑之。后于长安卖药,抖擞葫芦已空,内只有一丸出,极大有光明,安在掌中,无人肯买,遂自吃,腾空而去。

    日华子宋开宝中明人。不着姓氏,但云日华子,撰诸家本草。

    王怀隐宋州睢阳人。初为道士,善医为翰林医官。宋太宗时,吴越遣子惟浚入朝被疾,诏公视之得愈。

    与陈承、裴宗元、陈师文同着太平圣惠方。

    许逊字敬之,为旌阳令。郡中大疫,乃以所授神方拯治之,沉之病,亦无不痊者。

    施芩字太王,沛郡人,旌阳弟子,善治疗之术。

    萨守坚蜀西河人。少学医,误用药杀人,遂弃医,学虚静张天师及建昌王拱宸、福州林灵素三人道法,有咒枣之术,治病如神,称曰真人。

    李字孟言,国朝钱塘人,号樗散生。善为诗,卖药金陵市,咸称其为知道者。

    韩号飞霞道人,国朝蜀之泸州人。本将家子,弘治成化时少为诸生,因不第,褫缝掖,往峨眉诸山访医,升庵杨太史称之曰:真隐世传道人也。医通二卷,特其土苴云耳。

    原道统说(纂绀珠经)

    大哉医乎,其来远矣!粤自混沌既判,洪荒始分,阳之轻清者,以气而上浮为天;阴之重浊者,以形而下凝为地。天隆然而位乎上,地然而位乎下。

第7章 集例(6)() 
于是阳之精者为日,东升而西坠;阴之精者为月,夜见而昼隐。两仪立矣,二曜行焉。于是玄气凝空,水始生也;赤气炫空,火始生也;苍气浮空,木始生也;素气横空,金始生也;气际空,土始生也。五行备,万物生,三才之道着矣。是以惟人之生,得天地之正气,头圆象天,足方象地,天有阴阳,人有气血;天有五行,人有五脏。盖葛天氏之民,巢居穴处,茹毛饮血,动作以避其寒,阴居以避其暑,大朴未开,何病之有?迨夫伏羲氏占天望气而画卦,后世有天元玉册,目为伏羲之书者,乃鬼臾区十世口诵而传之也。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七十毒,厥后本草兴焉。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与岐伯天师更相问难,上推天文,下穷地理,中极民瘼,内经自此而作矣,此经既作,民之有疾,必假砭针以治其外,汤液以疗其内,厥后大朴散而风化开,民务繁而欲心纵,灾多端,非大毒、小毒、常毒、无毒之药,弗能蠲矣。医之大原,素问一书而已矣。二十四卷,八十一篇,其间推原运气之加临,阐明经络之标本,论病必归其要,处治各得其宜,井然而有条,粲然而不紊,若天元纪大论、六元正纪大论、五常政大论、气交变大论、至真要大论数篇,乃至精至微之妙道,诚万世释缚脱难,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之大典也。轩岐以下,代不乏人,扁鹊得其一二,演而述难经,皇甫士安次而为甲乙,杨上善纂而为太素,如全元起之解,启玄子之注,所谓源洁则流清,表端则形正,历代之明医也。独有汉长沙太守张仲景者,揣本求源,探微赜隐,取其大小奇偶之制,定君臣佐使之法而作医方,表里虚实,真千载不传之秘,乃大贤亚圣之资,有继往开来之功也。

    汉唐以下,学人岂不欲涉其渊微之旨,矧内经之理深幽,无径可入,如巢元方之作病源书,孙思邈之作千金方,辞益繁而理愈昧,方弥广而法失真,内经之书,施用者鲜矣。及朱奉议宗长沙太守之论,编南阳活人之书,仲景训阴阳为表里,奉议解阴阳为寒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其活人也固多,其死人也不寡矣。幸而守真刘子要旨论、原病式二书既作,则内经之理,昭如日月之明;直格书、宣明论二书既作,则长沙之法,约如枢机之要。如改桂枝麻黄各半汤为双解散,变十枣汤为三花神佑丸,其有功于圣门也不浅矣。同时有张子和者,出明内经之大道,续河间之正源,与麻知几讲学而作儒门事亲之书,乃曰:吐中有汗,泻中有补,圣人止有三法,无第四法。乃不易之确论,至精之格言,于是有刘、张之派矣。

    若东垣老人,明素问之理,宗仲景之法,作济拔萃十书以传于世,明脉取权衡规矩,用药体升降浮沉,是以有王道、霸道譬焉。至于丹溪朱氏,伤寒内伤杂病,无不精研,痰火奥义,犹其独得,宋太史濂谓其集医家之大成,诚哉是言也!迨及我朝修大观本草、制铜人俞穴针灸经、御赐医方等书,设太医以辅圣躬,立良医以佐王府,惠民药局以济民间天扎,其仁天下之心,宛与轩岐一揆而远迈汉唐。是以名医迭出,如陶节庵之伤寒,发仲景之所未发;薛己之外科,补东垣之未备;葛可久之内伤、钱瑛之小儿,亦无忝于丹溪。

    昭代作人之功,其盛矣乎!后学知道统之自,则门径不差,而医道亦可近矣。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阴骘

    永类钤方、体仁汇编等书,皆载阴骘方论,何也?盖自古得医道之传者,皆以好生为心,不务声名,不计货利,不忌人识能,不论人恭慢,惟知救人之命,愈人之病而已。有此心胸,然后医可明可行,至于病久不痊,尤当恐惧修省,以自重其生,如虚损、痨瘵、痈疽、耳目废坏等症,皆天刑也,可不知所务乎?是以恪遵圣制,为说于后。

    恒言医通仙道,半积阴功,然阴功可半积而已乎?我朝为善阴骘录者,阴功之大用也。

    富或效其平焚券,归外家葬友,嫁孤保孤,施药施棺,举丧助葬,赈贫赈饥,代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