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林如海-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派人跟我说一声,能帮忙的我绝不含糊。”

    “这也是赵太医您医术精湛,皇上一直都看在眼里,这才有了今天您坐上院首的位置,林某只是提了一下而已,并没有多做什么,您这话就实在是太客气了。”

    两个人寒暄了一阵之后,夜远这才神色有点郑重的道:“今天林某夫人和女儿的病,就要麻烦赵太医您了,尤其是我夫人的身体,这真是让我们林家请遍了名医大夫,都没什么办法。”

    对于林夫人的病情,赵太医也听其他太医说过了,确实十分棘手,要不是有皇上的吩咐和对这一位林如海的欣赏,赵太医一定不会去汤这一趟浑水。

    “林大人您放心,老夫一定会尽全力医治您夫人的病的,但她的情况怎么样,老夫还得先仔细查看过再说了。”

    刚才贾母和贾敏说话的时候,特意让下人都出去了,因此王嬷嬷并不知道她们母女两个刚才说了什么,看贾母离开时脸色不大好,让王嬷嬷还以为她们母女两个闹什么别扭了。

    再怎么样都是亲母女,要是让贾敏因此浪费心神白白生气了对她身体调养可不好,这才忍不住用询问关切的目光看向贾敏。

    王嬷嬷是贾敏的奶嬷嬷,从小看着贾敏长大,有时候,贾敏一些不方便跟贾母说的话,反而能跟王嬷嬷说说。

    “奶娘,你说我这些年真的做错了吗?”

    王嬷嬷有点不大明白的询问道:

    “小姐您是指。。。?”

    贾敏有点难过的说着,

    “刚才母亲劝我从贾家的旁支中,挑一个适龄的女人做如海的继室,我打心里不愿意在生前就看到有女人代替我的位置,宁愿等我死了以后,看不见也就不会伤心了。”

    王嬷嬷听到这里,也知道贾敏在烦恼什么了,理智上也知道贾母说的是对的,但自家小姐对姑爷用的感情太深了,这可不就是让她如此痛苦的源头了!

    王嬷嬷看了贾敏几眼,这事实在不是她这个下人能插手的,只能劝道:

    “这事啊,还是需要小姐您自己考虑清楚,老奴一切都以您的意思来办。只不过老太太说的的确是为了小姐您好,您要不要认真考虑一下?”

    贾敏抬头看王嬷嬷一脸慎重的说着这些话,也明白她也是赞成母亲提议的意思了。

    这边贾敏在为这些个事情烦恼忧心着,都没有心情安心调养她自己的身体了。

    夜远每天过来看望她的时候,实在是有点弄不明白贾敏到底是怎么想的,明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能多想,她还明知故犯,难道是嫌弃她能活的日子太长了

    等第三天的时候,看贾敏的身体没有恶化,夜远就安排了林家的马车,带着贾敏和林黛玉他们往京城郊外的护国寺附近的山坡上看野花初秋的美景。

    夜远在马车外面骑着马,让林平牵着,跟在马车旁边一路慢悠悠的往京城外面走去。

    京城七八月份的天气,炎热已经渐去,夜远骑在马上时不时能够感受到一股凉风拂过,让人感觉到十分神清气爽,连精神都好了很多。

    经过这么些日子的调养和锻炼,夜远接管的这一具身体已经没有当初那种虚浮的感觉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了很多。

    身体好了,做什么事情都能感觉到游刃有余,一点吃力的感觉都没有了。

    林黛玉身边有自己的父亲母亲陪伴着,脸上的笑容都开心了很多,如今正忍不住好奇的爬在马车窗上,不停的往京城两边的街道看去。

    与以前离开江南看的外面街道两边的心情不同,上一次是第一次跟着贾敏离开林家,对未来有点不知所措,心里多少有点惶恐,即使是看到江南那边街道两边的景色,也让她提不起多少精神来。

    如今在京城,有夜远和贾敏他们陪着一起出游,林黛玉忍不住好奇的往马车两边的车窗不停望去,看看京城街道上人来人往,有带着小厮出游的富家子弟,也有为了生活忙忙碌碌穿着麻布衣裳的普通百姓。

128 128章() 
此为防盗章“那就先俺如海你的意思办吧; 但将来除非宝玉自己真的不成器,玉儿对他实在是不喜欢,如海你才能够当做没有和我娘家定亲这一回事,这个要求如海你能答应我吧?”

    夜远看贾敏坚持这样; 道:

    “嗯,玉儿那个时候还小; 她知道什么要是被人糊弄住了也说不定; 我就看那个贾宝玉能不能自己立的起来,起码要护得住玉儿; 我才会承认有这门亲事,|”

    夜远说的这个也是为了林黛玉好,这个贾敏知道,要是夜远坚决不同意她也扭不过他,所以也只能先采用这个折中的办法试试看了。

    现在贾宝玉还小; 将来是不是和母亲说的肯定会是人中龙凤贾敏不知道; 但贾宝玉明显十分喜欢自己的玉儿她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就是自己和二嫂子王夫人之间的矛盾; 让贾敏有些担心王夫人以后会不会借机为难自己的女儿?

    “好吧; 那就按如海你的意思办吧; 我看哪天抽个空,就把这事跟母亲商量一下,看他们的意思怎么样; 要是能答应我们说的这些,那就先口头定下玉儿和宝玉的亲事,也好来一个亲上加亲。”

    夜远对此无可无不可; 反正自己尽了自己这一份力,贾敏坚持的话就先这样吧,以后要是林黛玉一定要嫁给贾宝玉的话,夜远最多跟她说清楚这中间的利弊,要是她不听的话,也只能尽量安排好照顾她的下人,尽量让她过得好一点罢了。

    这种缘分上的事情,是很难说得清的,你说不好,但是人家乐意,总不能硬要她们听自己的话按照自己的意思办吧?

    夜远和贾敏两个说定了关于林黛玉将来婚事的事情,就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了,见贾敏精神不大好的样子,夜远也就让她去休息,自己回到自己住的房间拿着本书,用来打发时间了。

    等周围就剩下夜远一个人的时候,他的心神这才放松了下来,在成为林如海之后,为了不让贾敏他们发现异常。

    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夜远总是不能够让自己脱离原身的性格太远,在夜远代替了原身活下来这段时间,并没有发生很大的事情,要是夜远突然来个性情大变什么的,旁边的人就是再傻也总能发现一些异常的。

    特别是以前和原身十分恩爱的贾敏,不然即使让贾敏她们待在江南,以夜远的能力,要保护她们的安全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原身没注意到的事情,不等于夜远自己没注意到。

    不然也不会有夜远让人清理林家那些下人的举动了。送贾敏她们回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夜远没有把握在长时间和贾敏她们相处的时候,会不会露出什么异常的地方。

    而且夜远并不想和贾敏做真实的夫妻,要是一直待在一起,要是有一天贾敏想了,夜远总不能一直拒绝吧?

    本来代替原身活下来,那是因为原身自己已经咽气了,夜远倒是没有什么愧疚感,但用了人家的身体和身份,还要睡人家的老婆,这好像就不大好了。

    反正夜远自己是不愿意的,还是让夜远保持着这么一点坚持吧,管她矫不矫,反正夜远觉得这样做自己心里舒服了就好。

    其实对于贾敏固执的想让林黛玉和贾宝玉定下亲事的事情,他心里事不同意的。但是林黛玉到底是原身和贾敏他们的亲生女儿。

    他们对于这一门亲事满意,他们这个时候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现在只不过还是想对林黛玉做出最好的安排夜远作为一个外来人,也实在是不好反对他们的意见。

    最多只是给将来帮林黛玉一把,让她能过新的生活出一份力,至于再多的,夜远才懒得关心,反正至于在他心里做这些只是偿还原身的因果而已。

    至于以后她们过得好不好、高不高兴,夜远表示他不关心,自己看在原身的份上在旁边帮一把已经算是够意思了,至于她们自己的生活,还是要靠她们自己。

    每个人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的,要是她们自己都不努力,旁边的人即使是父母,也不敢保证让自己儿女的生活能够一番风顺,快乐的过完一生。

    夜远作为一个一直努力靠自己活得更好,人生价值观中就比较倾向于自己的生活要靠自己努力,想活得更好,可以,只要让他看得到你自己的努力和价值,不然即使其他人死在一边,夜远都懒得看一眼。

    夜远对于贾敏的放纵,未尝不是看在她已经活不了多久,碍不着自己什么的份上,对于林黛玉,夜远觉得只要他本身作为她的父亲活着,就已经是对她最好的事情了。

    等贾敏死了之后,夜远就打算回到江南那边去了,短时间内也不想娶继室,林黛玉还是让她在荣国府待两三年再接回来吧。

    反正现在的夜远有的是时间,事情要一件一件来,不着急。

    这边贾敏一跟夜远商量好,第二天等贾母过来的时候,贾敏就把林家的意思给贾母说了。

    贾母本来是想趁贾敏还在,两家的交情还在的时候,定下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亲事,但王夫人这个贾宝玉的亲生母亲一直不同意这件事。

    如今林家也是这个意思,最多是答应口头上约定一下,要是以后林家想反悔,贾家没有留下什么证据,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林黛玉心里是怎么想的,夜远也只能尽量安慰一下她,剩下的就靠她自己了,只有她自己想通了她的生活才能过得好,不然旁人说再多也没用。

    沿着河岸边不停的走着,临河的一边郁郁葱葱的生长着那些翠绿色的水生植物,圆形半圆形的叶子,看得让人十分喜爱,那生机勃勃的模样,不难想到这样的环境是如何的合适这些水生植物生长。

    临河的另一边,则是一大片树林,大小错落不一的树木,连成了一大片,再往远处望去,夜远觉得不愧是美名远扬的江南美景。

    身处在有杜牧诗句中赞美着“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江南扬州,夜远看着这些青山碧水,觉得整个人都升华了一样,身上的烟火世俗之感去被洗涤了。

    沿着游人踩出来的小路一路前行,远远的还能看到农人们正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场景,扬州这边一年种植两季的稻谷,现在正是种植晚稻的时节。

    江南富庶,俗称鱼米之乡,也是朝廷每年税收的重要部分,而江南这边的盐铁朝廷控制的也尤其严格,不然也不会有派林如海作为朝廷的巡盐御史,专门巡视扬州这边盐务。

    夜远子接手了原身原来的公务之后,光是应付那些盐商的事情就十分复杂了,还有需要控制协调各项事务,尤其是如何让这些江南的盐商按照朝廷的规定走。

    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逛了一个多时辰,夜远这才坐上林家早已经等候在那里的马车,返回林府了。

    回到林府,因为住着的是官邸,府里修建也是按照规矩惯例,假山流水,亭台楼阁倒是修建的也不错,夜远出去了这么久,也感觉到有点累了。

    回房间休息了一段时间,夜远用过午膳之后,就直接到衙门去办公了。

    很快几天就过去了,夜远趁林府里如今只有自己一个主子,就把林府里的人来了一次大清洗,把那些没必要的人员和冗杂重复的人都给处理了。

    至于那些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