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子看看里屋的罗兰,小声回答“你咋这样呢,咱俩刚来,能不能别惹事儿。省城这地方林子太大,什么鸟都有,咱打得过来?”
“这楼就在师大院儿里,你天天路过,绕不开的。早晚你也要发现。”萧绎还是压低声音说。
师大和师大附中位于马路的两侧,这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两个学校都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目前各种建筑几乎将两校连在一起,所以一到上学放学,大学生高中生混杂穿梭在两校之间,甚至吃住自习都混在一起。包子住在师大院里,在附中上学,确实每天要横穿整个校区。
包子见的鬼比人都多,他自然不会害怕几个厉鬼,更何况赤霄宝剑在手,自己又会驱魔治鬼的法术,自然是艺高人胆大。探究的欲望很快主导了思维,包子给萧绎一个眼神儿,萧绎大声说“你的香皂毛巾牙刷都没买呀!”
包子也故意大声说“我们出去买!”
罗兰探出头来“怪我没准备,你们别买了,我去家里拿一些。”
萧绎阻止道“哎,都是男人用的东西,你。。。。怎么买的好,我俩出去转转。”也不待罗兰说话,拽着包子出了院门。这座学校是三十年代由张学良将军一手创办,学校位于主路西侧,占地面积千亩,楼宇林立,古树参天。学校再向西是工人体育场,巨型的乌龟壳式建筑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而主路的东侧是师大附中,这座学校相对较新,建于七十年代末,如同那个时代的许多楼房一样,是一座毫无特点的苏式建筑,只是校门前三根巨型旗杆十分显眼。
位于中间的旗杆明显高于两边的,用来悬挂国旗,其他两根旗杆悬挂校旗。当然,这种设置是符合常理的,但包子怎么看都觉得别扭。包子和萧绎观察了许久,除了旗杆超常粗壮高大外,而且立在巨大的高台之上,极为庄重也十分诡异。在地面上观察风水结构并不容易,包子爬上了学校北侧的小山,伫立山顶俯瞰,校园的景色一览无余。
包子无心看风景,他心里揣着的是整个校园的风水格局。再看之下不禁大惊失色。远处的体育场乌龟壳建筑更像一座坟丘,三根旗杆则是供奉死人的魂香,旗杆为魂香,而旗子则是燃着的火。旗杆与坟丘之间有一座扁平高大的现代建筑,与校园中古老的日式楼房建筑风格完全不同,那分明是一座墓碑!这是天墓格局,制造这种格局的目的只有一个:镇压或招募强大的怨灵。包子思考良久,坟丘式的运动场建于1985年,师大附中的升旗广场重建于1986年,而中间这座墓碑似的楼看起来更新,都是1984年枉死海大战之后产生的!这是谁建的?是无心插柳之举还是有预谋的计划。
包子指着那座现代建筑问萧绎“那是什么楼?”
萧绎惊讶于包子的判断力,忙回答说“上神好眼光,我说的就是它,应该是个综合楼”所谓综合楼,是八十年代末大学新兴的西方建筑模式,即一种集教学、住宿、餐饮、会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建筑。这座综合楼建成不过三年,看起来还很新。下了北山,落日的余辉给校园涂抹了一层亮金色,综合大楼雄伟地傲立于校园正中,在金色的夕阳下,青色的钢筋混凝土透露出一丝诡异的不协调。相比校园的其他角落,这座大楼进出的人很少。
包子走进大楼,一位戴着套袖的老门卫拦住了他“小伙子,下班了,要自习去别的楼吧。”
大学和中学校园里,教学楼很少有晚上关门的,无处不为学生自修提供方便。更何况,还有许多附中的孩子也到师大自习,一到夜间,教室灯火通明,座位爆满,为何这座主要的楼偏偏要关门儿呢?
包子央求老门卫说“其他地方都找不到座儿,麻烦您让我进去吧”
老门卫上下打量了一下包子,淡淡地问“附中的吧?刚来的?”
“对呀”
老门卫嗤嗤一笑“就算我让你进去,你敢在这儿自习?”
包子透过老门卫向里望去,大楼公共区域的灯已经熄灭了,走廊里黑凄凄的。偶尔有几个还亮着灯的教室,随着六点钟声的敲响,也都迅速关了灯,师生们收拾了书包,行色匆匆地离开了大楼,似乎六点之后就会发生些什么。
包子央求老人“让我进去待会儿,我不捣乱。”
老门卫摇摇头“孩子,我是为你好。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跟学校也不好交代呀。”
在老门卫的言下之意,过了六点这座楼就是个鬼门关!
第二卷 第四章 危楼鬼影()
包子悻悻而出,萧绎现了身追在他身后“上神,咱们这就放弃了?”
包子转过头对萧绎说“当然不是,咱们得寻个进口。”说罢二人绕着大楼寻找起来,教室的外窗都镶嵌铁栏杆,二人虽有法力,也不好初来乍到就搞破坏,便不得下手。俩人沿着窗根一直走,发现北侧一间小窗没有栏杆,仔细一看是厕所的通风窗,也不管是男厕女厕,见四下无人就爬了进去。
出了厕所门,二人转入了幽深的走廊。走廊灯多数已经关掉了,教室也熄了灯,整个大楼安静无比。包子立在走廊正中,催发通天眼四处观看,只见鬼蜮之气弥漫,却没有发现有形有质的存在。
萧绎时刻警惕着,一手扶着胜邪宝剑的刀柄,一手拿着捆仙索的绳头,不停地四下张望。
“这鬼蜮之气如此浓烈,源头在哪里呢?”包子自问
萧绎盯着走廊尽头“凭着感觉找吧,上去看看”俩人沿着楼梯向上走,发现鬼气越向上越浓烈。鬼气乃是阴沉之气,往往沉重下流,一般向下运行,汇聚在地下室、下水道等。这鬼气却如汤锅的蒸汽一般轻浮上扬,说明地下有强大的力道再推升着鬼气。包子边琢磨边寻找,逐渐来到了17楼,鬼气已经浓烈得刺眼睛了。
包子果断掏出三张符纸,贴住阳火,转身问萧绎“你要不要来三张”
萧绎笑到“我本来就是鬼仙,人看不到我,鬼看得到我。”
“可我们找的就是鬼。这样吧,你先躲在我的背包里,不叫你别出来。”包子嘱咐萧绎藏好,随后开始搜索。顶楼的结构与其它楼层相同,教室共有8间,由长长的走廊连接在一起,但看起来古旧许多。这座大楼兴建于1985年,其他的楼层都是崭新的水磨石地面、白色亮漆涂刷的墙面,桌椅都是流行的欧美式单桌单椅;而这层楼则是水泥地面,墙面用普通白灰涂刷,装有一米多高的木质踢脚板,民国风味儿十足。室内都是老榆木板子简单打做的双排书桌,每个书桌配置一张条凳,更奇怪的是,桌洞里摆放的书籍多为线装或牛皮纸封面,这是八十年代很少见的。同时,其他楼层墙面悬挂的都是马列毛斯邓和牛顿、莱布尼茨等科学家的肖像,而这层楼墙面悬挂的除了马列毛斯邓,竟然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军官,有些人看起来很眼熟,但想不起来是谁。17楼突变的装修风格几乎将他带回到几十年前的世界,包子暗自猜度学校校长可能有怀旧的情怀,非要做出一层仿古教室出来。他一路探索、一路思考着,突然,头上的电铃发出了清脆刺耳的嘶鸣声。
随着铃声大作,东西两侧走廊里跑出了潮水般的学生,包子立刻闪到墙角,学生们擦着包子涌向各个教室,学生跑干净后,几名身穿古旧西装、中山装甚至长袍的教授们拿着三角尺和教鞭,夹着牛皮纸面的参考资料,庄重地走来。他们没有看到包子,同样从他身边擦肩而过,各自进了教室。
各个教室在短暂的喧闹后都安静下来,窗外月光皎洁,透过窗棱清冷地铺撒在教室里,而所有的教室都没有开灯,似乎他们学习根本不需要使用电灯。学生们在月光下笔直地坐好,老师们也迎着月光在胶合板制成的老黑板上写下俊秀的板书。这个场景无比的诡异!包子先闪进了第一间教室,坐在后排一处空座上。讲台上是一位穿着长袍的教授,他胡须花白,头发依然花白,浓密厚重,如钢刺般根根挺立。老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国本”,并转身对众生讲到“今天,日人在太平洋的夏威夷岛炸毁了米国的数艘军舰,米国已经对日人宣战了。”教室里一阵交头接耳。老教授示意众人不要讲话“皇帝今天发布了《关于大东亚圣战的诏书》,要求我们官民一心,万方一志,举国人而尽奉公之诚,举国力而援盟邦之战,以辅东亚勘定之功。意思就是,无条件地参加日人军队,到南洋去作战”。
教室里又是一阵喧哗,男生们显得十分焦躁,当然这种焦躁不全部是反抗,有些则是兴奋。
在满洲国,国民高等学校、师道学校、师道高等学校及职业学校均开设教练科,以实行军事的基础训练,培养所谓至诚至忠的精神,实行身心之实践锻炼。从1941年起,“教练科”被列为正式课程,中等及以上学校统一实行军事训练,以便培养学生成为将来的“国兵”。各校的军事训练由配备的军事教官具体负责,内容分为学科和术科,学科主要内容是理论教学、教授军事知识和军人素质,其实就是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和效忠天皇的武士道精神,以及绝对服从的等级观念。术科则指的是野外军事训练,主要内容有部队教练、指挥法、射击、防毒、距离测量、旗语、测图以及其他有关军训方面的必要事项。军事训练除了日常的课内训练外还会进行军事检阅、行军、入营等大型活动。
在这种教育之下,许多东北孩子竟然对战争跃跃欲试,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有学生说“先生,我们学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效忠天皇嘛,需要我们的时刻到来了呀。”
教授再次摆摆手“你们。。。。。。你木讷要清楚,你们到底是谁的子孙,你们姓什么、叫什么,该为谁作战。”
教授刚想继续说下去,教室的门突然打开了,闯入了几个手持闪亮刺刀的关东军士兵,他们进屋也不说话,用一把尺子在墙面上量出1。5米的高度,用刺刀画了一条粗重的线,要求全部男生站起来,排着队依次通过,凡是高于1。5米的孩子都被带出教室。
老教授难以容忍军人的粗暴和傲慢,他知道孩子们被带走后就会被送入战场,那是一条毫无意义的不归之路。他上前拽住一个军曹的手说“他们还没有完成学业,你们不能带走他们。”
那军曹毫不理会老教授,依然用刺刀指挥着学生们量身高。一个士兵用生硬的汉语对学生们命令“过线的,即刻编入治安军;没有过线的,到梅河口奉公劳动。”其实所谓奉公劳动,就是一种对青年学生的变相剥削,满洲国1942年颁布了《学生勤劳奉公令》,规定大学及相当于大学教育机构的在校学生均被要求组成“勤劳奉公队”,一年参加30天至45天的劳役。学生若无正当理由达不到规定的“奉公劳役”日数者禁止毕业。看似时间不多,但工作量很大,挖山开矿种地什么都有,特别是随着战事紧张,前线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学生都累死在勤劳奉公队里。
老教授不能容忍日军士兵在自己眼前毁掉这些孩子,他冲上去揪住日军军曹的衣领“你出去!我在上课!”
那军曹终于发火了,他掏出一把南部十四手枪,“砰砰”两枪,老教授后脑壳的一大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