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是老沈家的人就没有上军校的命。三叔和老家的爷爷、我亲爹联络后,给我的人生后半辈子规划好了蓝图——“你给我参军去!”
就这样,我成了光荣的人民解放军的一员。经过了一个月拖死狗一样的新兵训练,在分班前我们新兵连举行了一次实弹射击演练(也是唯一的一次实弹练习,每人两发子弹),由于对95式步枪的后坐力准备不足和没什么实弹射击经验,很少有人能打中一百米外的枪靶。看着新兵们几乎枪枪脱靶的战绩。来参观的团参谋长连连摇头。我们连长羞愧得满脸通红,头低得恨不能扎到裤裆里。
“沈辣出列!”我是最后一个出场的,在排长的监督下,我将两颗子弹压到弹仓里,趴着瞄准靶心。说实话,这时我心里也打鼓。虽然我有个当副营长的三叔,可他们部队是后勤部队,一年也只有两次实弹射击(每人五发子弹)的机会。我唯一的一次开枪经历,还是那年来投奔三叔时,赶上了他们部队实弹射击。三叔为了哄我高兴,让我拿着他的那把五四枪开了一枪,当时好像打中了,也就是四五环吧。
我努力地调整着呼吸,脑子里全是三叔讲过的射击要点,肩膀顶紧枪托,双手要稳,盯着准星、缺口和靶心是否三点一线,二拇指一搂扳机,“啪”的一声,打了几环我不知道,就知道肩膀被枪托撞得很疼。
“两环!”报靶员报出了环数。我瞄准第二枪时,参谋长已经站了起来,对着我们连长说:“到这儿吧。今天我算开了眼了,你们连创造了咱们团的记录,一个连每人两发子弹。加起来还不到一百环,就这样你们还想……”
“啪!”他话没说完我已经打出了第二枪。过了大概半分钟,也没听见报靶员报环数。参谋长哼了一声“又脱靶了?”连长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报靶员报出环数!”
“十环!”报靶员终于不沉默了。
“再说一遍!多少?”参谋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十环!”
“把靶子拿过来!”
报靶员扛着靶子小跑着来到了参谋长的眼前。确定了靶子上的是枪眼,不是报靶员自己拿钉子戳的。参谋长看了我一眼,“蒙的吧?”还没等我张嘴。我们连长先说话了,“换个靶子!再给他两发子弹。”
连长亲自把子弹交到我的手里,“就照刚才那么打,给咱们新兵连长长脸。”
“是!!!”我气势恢宏地答应了一声,有意无意地白了参谋长一眼。
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我深吸了口气,找到了刚才开第二枪时的感觉。看着五十米外的枪靶,它在我的视线里正慢慢变大。
刚才第二枪前突然有了这样的感觉。我当时只是瞄着靶子,拼命地往靶心中间看(其实什么都看不清)。瞄着瞄着就觉得靶子有些不一样了,它在慢慢地放大,越大越清晰,而且距离感也越来越近,就像在我的面前立着一个涂着一个个圈的磨盘。
“啪啪!”我接连打了两枪。
“二十环!”这次报靶员没犹豫,刚才他以为是眼花,看错了环数。
“再给他两发子弹。”这次说话的是参谋长,他直接走到了我身后,开始观察我开枪的细节。“啪啪!”
“二十环!”
看我打十环上了瘾,参谋长变了态度。先是笑着和我们连长说:“看不出来你们连还藏龙卧虎。”又走到我身边,拍拍我的肩膀说:“差一点让你骗过去,第一枪那两环是试枪吧?你是哪个体校射击队的?看不出来小娃娃你人不大,枪法却大得很咧。”
“报告参谋长,我没进过什么射击队,今天是第一次使用步枪。”参谋长太客气,我有点受不了。
“不可能!你第一次射击就枪枪十环?你以为你谁呀?后羿?”参谋长有点急了,他以为我没说实话。
我也觉得我很冤,又不是什么坏事,至于撒谎吗?最后还是我们连长找人去连部,找出了我的简历,上面的确没有进射击队的经历。参谋长还是不信,包括连长都认为我参军时有隐瞒射击特长的嫌疑。
第四章士兵突击
第二天,我被招到了团部,团部的勤务兵直接把我领进了团部直属的考试用靶场。我到时,靶场已经坐了一圈人。里面除了参谋长脸熟外,再没一个人是我认识的。
“开始吧!”发话的是矮墩墩的上校。这不会是团长吧?我心里在暗暗嘀咕(按程序明天分班后开全团大会,那时才能见到团长)。
一个上尉把我带到一个桌子前。桌子上摆放着一支九五式自动步枪和七八个压满子弹的弹匣。
“现在给你做一个测试,开枪射击前面一百米外的靶子,三分钟时间,子弹不限,能打几枪就打几枪。射击方式方法不限。”上尉介绍道。我看了一眼,一百米外有个靶子正孤零零地挂在墙上。
“准备好就开始吧。”上尉说完就走到了我的身后。手里拿着一个秒表,观察着我的一举一动。
我有了昨天的经验,也不着急取枪,而是朝靶子的方向看去,直到又把枪靶看大,心里有了底,才拿过步枪,趴在地上。身后的上尉已经掏出了秒表,“准备好就开枪,我从你的第一枪开始计时。”
“啪,啪,啪”,我勾动了扳机,以平均一秒一枪的射击速度很快打完了第一个弹匣。换了弹匣,这次开了没几枪,就被喊停了。
“停止射击!”喊话的是刚才宣布开始的上校,“别打了,报靶员报靶。”等了有两分钟也没听到报靶员报出环数。我站了起来,听见参谋长笑着对上校说:“昨天也是这样,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报靶员报出环数,八成又是被吓着了吧?”
上校看了我一眼,好像等得有点不耐烦了,提高两个调门喊道:“报靶员报靶!”还是没有回应。上校的脸沉了下来,刚想发作,就见报靶员扛着枪靶跑了过来。
报靶员将枪靶在众人面前一戳,向上校敬了个军礼,“报告,环数无法准确报出!”这时上校已经看见了,靶子的中心点上原本的红点变成了一个黑洞。整个靶子上除了这个黑洞就再找不出别的枪眼。
枪枪十环!主席台上炸了营。上校眯缝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枪靶,突然眼角一阵抖动,拿起望远镜对着原本挂着枪靶的墙看去,“你把墙打穿了……”
我脑子一时没转过来,愣愣地回了一句“我不是故意的。”
“不用你赔,呵呵。”上校难得地笑了一下,“你把整个墙打烂了都没关系。小娃娃,你是怎么打得这么准的?”
“用手打的……”
从这天以后,我被破例分到了团直属警卫连。除了每天必须的出操、训练之外,就是给他们来几次一枪中红心的表演。后来,“表演”得絮烦了,我也偶尔“失手”一两次,打偏个五环、六环的。就这样,我名字还是出现在军区的特等射手名单里。
转眼又过了两个月,到了军区技能大比武的时候。我被团长当作大杀器留到了最后的射击项目。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也开始了。
大比武的射击赛场没什么悬念,我参加的项目是跪姿两百米距离射击。排在前面的是去年冠军六团的刘一元连长,我被安排在最后一名出场。由于我们团长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好,别的团根本不知道有我这人的存在。
看着刘一元几乎以样板动作完成了举枪、瞄准、射击的过程,“啪,啪,啪!”五枪打完。报靶员一举红旗,“四十六环!”这是在我上场前最好的成绩,旁人看来冠军又非他莫属了。
刘一元回到队列时,我也是嘴欠,客气了几句“你枪打得真准。”刘连长看了我这个无名小卒一眼,“再练几年你也打出我这样的成绩。”我翻了翻白眼,还没来得及还嘴,就被靶场巡视员喊了出来“沈辣,出列!开始射击!”
我举起步枪,盯着枪靶开始出神,过程不重复,五枪过后,报靶员短暂地沉默了一会儿,在靶场巡视员的催促下,报靶员犹犹豫豫喊了一声“五十环!”
我后面的选手队列一阵嘈杂,成绩报上去后,主席台上也隐隐有爆发的前兆。果不其然,台上走下了一队人,为首的一个我看着很眼熟,我们团长跟班似的站在他的身边,他的军衔我认得——中将军衔,是军区副司令!
报靶员已经把靶子扛了过来,副司令亲自验看后,叫来我们团长小声说了几句。几句话后,我们团长原本笑呵呵的模样也变成了苦笑。我支棱着耳朵听了几句,就模模糊糊地听见了“枪枪十环”和“放在你们团白瞎了”几句话。
终于,副司令对我说话了:“你叫沈辣?小伙子枪打得不错,在部队好好干。”瞅了一眼我还是列兵的军衔,皱了皱眉头说:“连士官都不是?”我们团长插了一句嘴,解释道:“他是新兵,还没到晋升士官的年限。”
“那就破个例嘛。先晋升士官,再保送军校。”副司令发话了。我心中一喜,看样子我是破了沈家上不了军校的魔咒了。没想到副司令又来了个吃吐,“还是不行,小沈属于实战型人才,进军校学指挥就白瞎他这天赋了。”
还没等我心凉,接下来的人群里有人说话了,“要不把他送我那儿去吧。我那儿门槛高,既埋没不了他的天赋,又能适当提升他的军衔。”我转脸看了一眼,一个少将正跟副司令微笑道。
“不行。”没想到副司令看着那个少将直摇头,“你又不是我们军区的,凭什么来捡这便宜?”
少将呵呵一笑,“别这么说嘛,郑司令(我只知道他是军区副司令,还真不知道他贵姓),我来你们这儿不就是帮你挑选人才吗?再说,我知道你正在组建军区直属特务营,要不,我让我的人来你这儿,帮你培训半个月?”
老中将眯缝着眼睛思量良久,似乎在盘算这笔买卖划不划得来。郑副司令身后有人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他听了呵呵一笑,转身对少将说:“听说九月份,你那儿有一批人要退伍转业?先别着急退伍,让他们来我们军区再待两年。到时候我给他们提上两级,再转业对他们也有好处。你看看怎么样?”
少将听了微微一笑,没有丝毫犹豫就说:“没问题,他们就靠郑司令您费心了。”
“费什么心?那叫双赢,双赢,呵呵。”
看样子郑副司令是捡了个大便宜。
我在旁边没有插嘴的份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转手了。射击比赛是大比武的最后一个项目,少将好像是怕郑副司令反悔,没有参加最后的公布成绩和颁奖大会,就急匆匆地带着我走了。再说一句题外话,那天我的射击成绩被取消了,刘一元连长蝉联了射击比赛的冠军。只是颁奖时,刘连长推说中暑,没有上台领奖。
出了比赛场地,我被直接带到了飞机场。由于走得匆忙,我的私人物品都落在了团部,虽不值几个钱,但再置办也麻烦。本来还想请假回去拿,但是刚说出请假的理由,就被随行的一位中校拦下了,“你那些东西别要了,以后会给你补偿的。”
五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下飞机时就发现,已经有三辆挂着军牌的越野车停在飞机跑道上。
“上车吧。”少将拍了拍我的肩膀说。
这一路上,少将的电话就没断过(他的电话是军用波段,和民用波段不发生冲突,在飞机上也可以使用),那随行的几个人也是各忙各的,我根本插不上嘴。这还是他第一次和我说话。
四个小时的车程过后,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到了哪儿了,是不是出了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