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次是卫立煌去延安看望养伤的林师长之后,深受感动,下令给八路军补充了一百万发子弹,另外还有数目不详的其它军用物资。
这些情况郑卫国自然是清楚的,就开玩笑说:“好歹也捞着几回啊,你在晋察冀的时候就没开过洋荤?”
程政委苦笑着摇了摇头,说:“还洋荤呢,实话跟你说吧,自打115师分兵以后,整个晋察冀得到的补给加起来都没超过五十辆大车。”
王主任说得更加可怜:“上级哪有补充?哪一仗不是靠咱们自个儿缴获?说句不好听,完全就是等米下锅啊!”
郑卫国惊讶地说:“有这么严重?”历史上这么困难不奇怪,聂帅当年给延安写信说得那才叫一个凄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看)。可郑胡子穿越以后发了不少福利啊,物资怎么还是这样紧张?
程政委解释说:“八路军总部目前重点发展平原地区,晋察冀大多都是山区,分到份额自然就少了。”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部队扩张太快。郑胡子帮忙弄到的武器越多,八路发展地就越快。有多少枪就敢拉多少人,所以不管补充多少还是缺武器。
郑卫国点点头,心想原来如此,可是再一想突然发现不对头,忙问道:“那我们冀中呢?冀中也是平原啊,能分到多少份额?”
程政委呵呵一笑,说:“没有!”
周参谋长一听,忙眨巴眨巴眼睛说:“这个可以有!”
杨教授也说了句公道话:“对,应该有,一视同人嘛!”
程政委摊开双手笑道:“实不相瞒,我来的时候聂司令员就给我透过底了,以后冀中那一份归晋察冀。不然的话凭什么把冀中这么大一块肥肉让给97军呢?”
郑卫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总算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过坚持巩固山区的思路是对的,毕竟平原地区易攻难守,迟早会沦陷。就算是冀中,郑卫国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守住。
杨教授突然想起一事,又问道:“晋察冀军区不是打算在冀东搞一下子的吗?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程政委说:“我走的时候还没定下来呢!对于具体怎么弄,大家还有争议。”他看了郑卫国一眼。问道:“听说司令员对此持反对意见?”
郑卫国点点头,说:“不错!冀东处于日寇统治的中心区,长城、大海、京津铁路将其堵得密不透风。这样的地形在军事上是一块死地,大部队很难发展起来。”
程政委面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说:“是啊,聂司令员也有这方面的顾虑,担心暴动遭到日军镇压。抗日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损失太大的话,可能会打击我抗日军民的信心。”
这一点郑卫国并不担心,毕竟历史上暴动是成功了的。而且效果惊人。他回想了一下。说:“依现在的情况,暴动应该没有问题。关键是暴动之后怎么办?”
程政委笑道:“只要暴动没有问题,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司令,您可能不知道。冀东民间的枪枝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至少二十万条步枪。”
郑卫国和周参谋长异口同声地说:“有这么多!”
程政委点点头。很肯定地回答说:“这还是登记在册的,如果算上各家各户偷偷藏起来的,只怕还要翻一翻。”
郑卫国奇道:“登记在册?难到当地政府还做过统计吗?”
程政委笑道:“不然从哪儿来的数据?”
原来冀东当地匪患严重。各村都组建有自卫队,几个村或者十几个村有联合民团,区里有自卫团、保卫团等各级民团组织。这些武装属于村民自建,名义上归属于日伪政府,但实际上有很强独立性。
除此之处,冀东还有以开滦煤矿为核心和代表的大量矿区。这些矿区大部分属于英国人,一部分落在日伪当局手中。矿区本身有资方组建的护矿队,也有地下党组织的工人武装。总之枪枝弹药极多,只要占领就不愁发展。
郑卫国说:“嗯,这确实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不利用一下实在有些可惜。”
程政委说:“是啊,所以北方局才要求冀东地下党加紧准备,打算给鬼子来个中心开花,哈哈!现在日寇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武汉,冀中守军的实力削弱得很厉害,正是动手的最佳时期。一旦错失了这个机会,以后想要发动就难了。”
郑卫国点点头,心想冀东大暴动看来是势在必行了,只是之后的悲剧又该如何挽救呢?他想了一会儿,但这件事情太过复杂,加上敌我力量悬殊,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正头痛的时候,骑兵通讯员再次赶来报告,称运输车队已经在一里开外了。程政委兴奋地说:“走,一起去迎一迎吧!”
郑卫国笑道:“好吧!”
走出庙门,映入眼帘的一条由马车组成的长龙,五十多辆大车首尾相接,浩浩荡荡地排出老远。
车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木箱,外面还用油布包着,看起来颇为壮观。大伙儿看得两眼发光,一个个低声议论着,欢喜地合不拢嘴,恨不得马上就跳上马车掀开棚子看个究竟。
一名八路军干部小跑过来,敬礼道:“郑司令,程副司令!冀南独立团第一营营长张德安奉命护送物资和人员,目前全部安全抵达,无一损失,请指示!”
郑卫国回敬了一下,高兴地说:“做得很好,我会向冀南陈司令员给你们请功。张营长,你们一路也辛苦了,先去休息吧!柱子,你去招待一下!”
张营长他们忙欢欢喜喜地离去了,在路上的时候他们就议论纷纷:早就听说冀中的伙食好,这回一定得好好见识一下。回去再说给战友们听,馋死那些家伙。
交接完毕,又有十几名德国人走了过来,要求面前97军的最高长官。郑卫国热情地说:“我是97军军长郑卫国,欢迎你们的到来。”
一名领头的德国人上前敬了个礼,自我介绍说:“中将先生,我是安德森少校,奉德国政府外交部的命令向您移交物资,请您接收。”说着递给郑卫国一份物资清单,并解释说上面用红笔划过的都是国民政府在途中征用的。
郑卫国接过一看,果然,物资总量少了一半,本来两车皮的东西只剩下了一半,而且好东西,比如mg34通用机枪就没剩几挺,同时冲锋枪却基本上全部保留了下来。
前文曾介绍过,冲锋枪很难对日军构成危胁,所以在国内战争中大放异彩的花机关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突然就销声匿迹了。除了一些高级将领的卫队会使用以外,主力部队几乎完全放弃了这种武器。
关键问题在于精度和射程,远了打不着,近了打不准,那这个仗就没法打了。当然,如果**有类似于mp38、mp42、索米、美制汤姆森、m3黄油枪、**沙冲锋枪等比较先进的冲锋枪,还是可以给日军找些麻烦的,但mp18/28花机关显然不在此列。
除了设计上的问题以外,这批冲锋枪还有一个大麻烦——口径不协调。在中国,冲锋枪和手枪最常用的是毛瑟7。63毫米子弹,但这批德制冲锋枪所用的子弹为9毫米巴拉贝姆弹,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不多见。
周参谋长凑过来看了一眼,苦笑道:“李宗仁长官可真是识货之人啊!”
郑卫国也是苦笑无语,谁让交通受制于人呢?吃人剩下的,还得感谢人家嘴下留情,没有赶尽杀绝。
虽然有一些不爽,但总的来说还是很让人兴奋的。别的不说,光那一百多万发子弹(以79口径重尖弹为例,一枚子弹约三十克,一辆大车能运送约三万多发,三十辆大车就有百万发子弹了)就能让大家脸上笑出花来。
另外,物资中还有一些小型机械。这些装备造武器是不行的,却可以进行简单的修理和维护,这无疑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安德森少校等战士们开箱检验完毕,微笑道:“中将先生,您对这批物资还满意吗?”
郑卫国点点头,笑道:“很好!安德森少校,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开始,希望我们的合作越来越好。”
安德森少校也笑了笑,说:“那么,中将先生,您是不是该履行下一步协议了?”
郑卫国佯装不解,一脸迷茫地说:“你指的是什么?”
安德森脸色一沉,说:“当然是青霉素,阁下,您不会打算毁约吧?”
ps: 非常感谢hugetiger的打赏,同时庆祝本书总点击突破五十万,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三百零七章 准备工作
德国人现在送来的这批物资是当初用特种战术交换的,跟青霉素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而且这个安德森傲气十足,说话的时候鼻孔恨不得抬到天上去,根本没把郑卫国放在眼里。这让他心里非常不爽,所以说话的时候也很不客气。
“嘿,少校,希望你的脑子能放清醒一点儿!”郑卫国指着那批物资说:“这些物资是用特种战术换的,想要青霉素,当然可以,不过我必须先看到你们的诚意!”
安德森一双蓝眼珠瞪得大大的,似乎有吃惊。可能从来没有一个中国人敢这样跟他说话。他摊开双手冲身后的同伴们做了一个鬼脸,笑骂道:“这个黄皮猴子真没礼貌。”
同伴们哄笑道:“安德森,你得让他们明白,这个世界是谁说了算!”他们是用德语说的,而且语速很快,但郑卫国还是听懂了。
安德森回过头来正打算开口,突然看见一个拳头在他的眼前急速放大。他大吃一惊,慌忙扭动着身躯想要闪开,但不等他做出任何动作,一击重拳已经狠狠砸在了他的脸上。砰!安德森高大的身躯就像被汽车撞了一样仰面就倒,然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那群德国人没想到郑卫国竟然敢冲他们动手,脑子一时有些短路。有几个家伙试图冲上来打架,还有的则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拿下!”李富贵一挥手,冷冷地下达了命令。他现在是保卫科的副科长。柱子不在的时候就由他负责军部的安全。
一大队内卫士兵哗啦一声冲了上去,也就三两下的功夫便将这十几个德国人全部摁倒在地。
程政委他们正在兴冲冲地清点物资,见这边突发变故,慌忙赶了过来,问道:“司令,发生了什么事?”
郑卫国把事情的经过粗略讲了一遍,愤恨不平地说:“这帮家伙以为还是在鸦片战争时期,妄自尊大,真是给脸不要脸!”
程政委听了也很生气,但更多的还是担心。毕竟现在武器不好弄。好不容易搭上一条线。要是德国人因此终止合作岂不是亏大了?
杨教授说:“要不我们直接跟那个德国驻华武官谈谈?”
周参谋长叹了口气,说:“只怕他也做不了主。”
郑卫国冷笑道:“不是做不了主,而是德国人根本就没有诚意。据我分析,希特勒还是想彻底放弃中国。根本没打算让合作继续下去。这帮人表面上是来送武器的。其实就想骗走青霉素的秘密。”
程政委忧虑地说:“这可怎么办?除了德国我们还能找谁。要不跟英国接触一下?”
周参谋长摇了摇头,说:“英法连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都放弃了,肯定不会管我们中国的死活。这个时候他们是绝对不会来趟浑水的。”
郑卫国讥讽道:“是啊!英国在岸上的时候指望不上。可等他们掉到水里的时候又没什么好指望的了。嗯,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我想过了,德国人既然派人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