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转人生(蚂蚁)-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房地产这个行当,虽然是来钱比较快,但是说到底毕竟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行业。只要资金到位。入门的门槛那是相当的低的。

而且这个行业。对于国家的经济走势也是相当依赖的,而华国又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国度,国家政策的调整对于经济走势的影响相当大。

想想看十年之后,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之后,有多少房地产企业的老总,都陷入了一阵迷茫?

他们手里空有天量的资金,可是却寻找不到合适的投资行业,当时那股迷茫的劲头。可是弥漫到了国内的诸多行业,制造业因为没有核心技术,一度陷入疲软,而房地产行业,又因为国家的打压而没了前几年的势头。

想要找一个合适的有前途的投资领域,是多么的困难?

但是只要你手里掌握有一定的核心技术,那可就不一样了,就在别人在为未来的发展而迷茫的时候,可是国内却又很多特种行业,一直发展的很好。

就比如一些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比如xx轴承厂,即便是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不振的情况下。人家却依旧是能够接订单接到手软,原因无他,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而另外一方面,则是人家手底下确实是有硬货。

而自己如果手里掌握一家特种钢材厂的话,那么情况就绝对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要知道不管是什么年头,特种钢材的市场,总是不会那么差的。

就算建筑行业不争,可是机加工行业,和汽车制造业,对于特种钢材的需求也是会源源不断的。

一想到这里,李逸帆脑子里突然想起了一些资料,这些资料可是上辈子他去日本的时候,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搞来的,甚至可以说是出生入死也不为过。

那次他是奉命去日本搞几种特殊钢材的生产工序和资料,里面主要是包括日本的潜艇,舰船的特殊钢的冶炼资料。

维持他还特意打进了日本人的一个特种金属材料研究所,可惜人家也是早有防范,后来搞来搞去,虽然那些资料没搞到手,但是却搞到了一些其他种类的特殊钢的生产资料。

就比如其中的一种冷轧钢,众所周知汽车是冷轧钢的最大用户,因为汽车需要使用的钢材的强度不需要像舰船钢对强度需求的那么变态。

而一般的高强度特殊钢,其实都是需要特殊的热处理的,而热处理往往就是控制钢材成本的关键。

如果需求量不大的话,那么生产那种热处理的特殊钢的成本会很高,可是如果使用冷轧钢的成本就会很低。

而这种冷轧钢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后期的热处理,但是强度却可以大大的提高,甚至达到和经过热处理的钢材强度相接近的程度。

当时日本人就是用这种真的假材料,把李逸帆他们都给骗了,让他们以为搞到的这种钢材就是可以用作舰船用钢材的。

可惜资料搞回去之后,经过多次试验,最后的结果都是失败,毕竟经过热处理之后的特殊钢强度钢材的很多特性,不是这种冷轧钢可以比拟的。

所以那个任务最后是以失败而告终了,这种钢材对于求钢若渴的华**方来说,就是一种无用的废物。

可是他们却没想到,这种钢材,对于民用钢材来说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突破。

要知道后世的汽车为了节能减排,节省能耗,可是会大面积使用特殊钢材的,一方面是因为特殊钢的重量轻,但是强度却够高,这样一来就能够达到既减轻车身的重量,保证节油,又能够保证车身的安全性,加强车身的强度。

当时任务的最终目的失败之后,这些费尽千辛万苦搞来的材料,就被上面的榆木脑袋们锁紧了保险柜,束之高阁了。

可是几年之后,人家日本的日产汽车公司,却拿到了这项技术,并且专门申请的专利,把这种特殊钢大规模的用在了汽车之上,这时候咱们的某些官僚才反应过来,可是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却已经晚了。

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市场了。

汽车用特种钢,使用冷轧钢的技术,当然会比使用热处理的特殊钢大大的节省成本啦?按照每年生产销售三十万辆车来计算,如果大规模的使用这种钢材的话,哪得节省多少成本?而如果是那些年生产销售都过百万辆的汽车公司呢?

一想到这,李逸帆的心就有点颤,如果要是能够成立一家特殊钢材的生产公司,不光是能够生产建筑用特殊钢材,还能够生产这样的汽车用特殊钢材的话,在这个年代,那岂不是大发了?

要知道今后的十年,华国可不光是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更是汽车行业的黄金十年,也就是通过这十年时间的飞速发展,华国的汽车市场,更是一跃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的汽车市场。

这样的机遇要是不抓住,那可就真是笨蛋了。

有了这两样绝活在手,就算十年过后,当华国的快速经济增长期过后,自己也完全不必害怕,别人还在为找合适的新项目投资的时候,自己早就已经开拓出一片专属于自己的市场了。

在特殊钢材的行当里,技术就是王道啊!这玩意,永远就是吃香的产业。

一想到这,李逸帆感觉自己都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他起家的根基,无非都是酒店,餐饮,商超,酒厂,奶粉制造,这种低端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产业。

这样的产业,当市场的大环境好的时候,他们可以无往而不利,赚取很大的利润,可是一旦当市场的大环境转淡的时候,这样的产业就都会受到影响。

就比如现在他很看好的高端白酒行业,这玩意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如果运作好,那就是一个极端暴利的行业,可是十年之后呢?

当国家一纸公文,禁止公款吃喝之后呢?

就连茅台,五粮液都不得不降价销售,那自己这款没多少历史文化底蕴的白酒呢?价格买的那么高,难道还会有人买吗?

要知道一旦你给自己的产品形成了市场定位,那可就不容易随意篡改的,如果你随便降价,那你肯定会受到下面零售商的反噬,就算顾客肯定也不买账。

这就好比一个房奴在买房之前,天天骂房价高,可是一旦他买了房,他就绝对不希望房价降下来是一个道理。

所以如果自己的家族企业,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那么手里就必须有能够撑得起家族发展的硬性东西,尤其是技术方面的硬东西。

后世香江的李超人家产多吧?可是他那么大的家产,都要随着国家经济形势,以及政策的调整,最后不得不套现跑路,到国外去投资,原因很简单。

就是他手里没有什么硬性的核心型的技术型的东西,纵观李超人的家产分部,大部分都是分布在房地产,物流,商超,电讯基础建设等这些比较基础的东西上,他之所以在后世还能保得住那样的身家,完全是因为他的眼光。

可是他们家却永远成不了华国的摩根家族,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他们没有摩根那样的银行,二来也是他们根本就没有人家摩根所控制的技术型的核心型的产业。

很多人提起摩根财团,首先想到的都是他们家就是一家金融秃鹫,大家都记得他们在金融领域的厉害,可是大家却都忘了,人家手里还有通用电气,ibm等很多技术过硬的核心型技术产业!

594。思维蜕变

纵观那些世界上成规模的财团,有几个不是控制着自己的核心企业的,只要有了这样的核心企业,那他们就算是遇上了世界规模的金融危机,只要能够挺过去,他们就会迎来凤凰涅槃的那一天。

就比如摩根家族,人家就是两条腿在走路,一方面的核心产业就是在金融行业,人家控制的银行,在美国的各行各业的影响力就不必说了,这一点自己学不来,就算想学,在华国那个国家绝对控制金融业的环境里,也是无从学期。

而另外一方面,人家在实业方面也不是一无所有,人家手下还控制着通用电气,ibm等等一系列的世界级的科技大公司。

洛克菲勒那也不用多说,人家控制石油行业,可不光是在地球上打洞采油那么简单,人家还控制着整个上游的石油炼化,以及附加产品的生产等等。

比如杜邦人家就控制着化工产业,加利福尼亚财团,人家就控制着精密加工等等核心产业。

纵观美国这些大财团的成功之路,几乎都是一个模式,那就是金融行业为主体下的核心技术产业为附体的产业链条。

而华国虽然号称改革开放几十年,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是其实在这样的核心技术方面,真的是没有什么能太说得过去的地方。

自己的家族企业,就更是不必提了,别说是和这些国际级的大型财团比划,就算是和国内的一些中小型的国企比起来。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现在自己家的企业。虽然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摸样。都能够每年制造很多利润,可是说道实处,尤其是在核心产业,拳头产业方面,真的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东西。

而现在对于李逸帆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打造自己家族核心产业的契机,这特殊钢材生产企业,不过就是一个开始而已。

作为一个过来人。可能没有人能够比李逸帆,更加的了解,当华国的经济转型后,某个产业所能够迸发出来的热情以激情的了。

那种可怕的产能需求于消耗,绝对不是现在的人能够想得到的。

房地产行业在华国崛起不过短短十年的时间,可是这个行业所吞噬的资源,确实恐怖的惊人的。

天量的铁矿石,和各种资源,具体能够形成的数据,恐怕会令现在任何的经济学家都是目瞪口呆。

介入到这个行业是必须的。不过完全不必拘泥于仅仅是房地产的建设方面,咱们完全可以从源头抓起。也就是从原材料方面抓起。

只要能够在国内房地产大潮爆发的时候,掌握了这种特殊钢材的冶炼技术,那么在未来的房地产大潮当中,自己就绝对可以占得先机。

更何况有了这十年的积累之后,自己的特殊钢材厂完全可以多元化发展,完全不必拘泥于只生产建筑用的特殊钢?

还可以向更加暴利的皇冠级的特殊钢材生产领域进军,一旦要是能够打破欧美的技术封锁,那么就会形成自己在国内一家独大的局面。

而从整个家族的发展而言,这特殊钢材工厂的想法,不过是打造核心产业的一部分想法而已。

原本不过是想要忽悠李安妮,弄到一些技术,然后在国内的特殊钢材领域,借助房地产大潮的机会,大捞一笔的李逸帆,这时候好像自己突然给自己大开了一扇窗。

以前很多他原本都没想过的东西,这时候好像一下子都闯入了他的脑海里。

他的这顿忽悠,可不光是仅仅给李安妮的思想上来了一次蜕变辅助,就连他自己的思想,猛然间也完成了一次蜕变,原本很多没有想过的东西,一下子都进入了他的视野范围之内。

就比如这样关于家族企业之中核心企业的建设的问题,以前李逸帆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东西,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过什么具体的规划。

当时他所考虑的只不过是如何让自己家里所掌握的企业,发展的更强,更快,更好,赚到更多的钱而已。

而利用的也不过是他比现在多出十几年的生活经验而已,可是他却从未考虑过,当几年之后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到来之后,自己的家族企业会怎样的发展。

而今后自己家族企业的发展,会给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