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马约的战术位置回归原样了。
马约的站位在防守锋线身后约莫三码、四码左右的位置,但他始终在前后左右的移动着,根本无法摸清楚他到底是要防守跑球、突袭四分卫、还是防守短传。
两侧的外线卫双双上步,与四名防守锋线站在相似的一个水平线上,联手之后,形成“六对五”的一个对位优势,摆出了一副突袭四分卫的姿态。
两名角卫则站在两侧靠近边线的位置,水平线与马约基本平行,但他们的对应位置是进攻组的两名外接手;而两名安全卫则落后五码左右的位置,分别对应进攻组站在内侧的两名近端锋。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就是常规防守套路:第一条线是防守锋线,用来对峙进攻锋线;第二条线是线卫,可进可退;第三条线是角卫和安全卫,负责传球防守。不过,具体战术执行的时候,他们的站位都会发生变化,打乱秩序,以此来迷惑四分卫的判断。
对于旧金山49人来说,坏消息是,连续突袭的跑球战术,效果势必下滑;好消息是,传球防守重新回到了陆恪所熟悉的节奏。
紧急状况之下,比利切克只能见招拆招,小聪明被识破了之后,那么就回归常规套路。
站在散弹枪阵型之中的陆恪,双手接住橄榄球之后,立刻快速后撤步,然后整个防守组的变化就进入眼帘——
一如所料,只有四名防守锋线用来突袭四分卫。两名线卫对位两名近端锋,两名角卫对位两名外接手,中线卫对位跑卫,而剩下的两名安全卫则快速移动脚步,机动性地完成了盯防,他们这一次瞄准的是查德·霍尔和兰迪·莫斯。
这一次双近端锋战术,除了洛根和弗农之外,两名外接手分别是霍尔和莫斯。
可以明显察觉到,新英格兰爱国者防守组的心态和判断都已经发生了变化,霍尔的威胁程度已经超过了洛根。
一方面是因为洛根刚刚结束脑震荡的伤停复出,状态还需要磨合,本场比赛目前为止没有太多亮眼表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霍尔的路线执行能力确实不俗,与莫斯搭档之后,在短传区域的冲击力更加强大。
霍尔和莫斯双双陷入了两人包夹的困局之中;而洛根和弗农也在对位防守之中被看守得严严实实。
最终,陆恪选择了莫斯作为传球目标,但防守布局着实太过密集,陆恪的传球控制也出现了偏差,弧度没有能够压住,直接就飞出了底线,如同高射炮一般。
但陆恪却丝毫没有惊慌,因为新英格兰爱国者现在的防守战术反而是陆恪更加熟悉的套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打破封锁。现在需要注意的就是,没有小雨也没有大风,但气温依旧冰凉冰凉,他的传球控制没有平时那么细腻,所以要求应该降低一些,提高传球的成功率。
二档十码。
陆恪还是按部就班地宣布了开球,对面防守组的站位稍稍发生了变化,但整体阵型和对位格局还是一模一样的。
陆恪依旧没有放松警惕,握住橄榄球,完成后撤步,一丝不苟地观察了整个防守对位,然后就抬起了右手,以小臂和手腕的力量完成了一个轻抛,整个出手速度无比迅猛,根据官方数据统计显示,仅仅只是1。76秒左右。
但橄榄球还是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高高的弧线,显得有些粗糙和简单,更像是高吊球,容易被防守球员判断出落点位置——此时距离端区只剩下十九码,根本没有必要如此传球,终究只是一个中传,而不是长传。
视线捕捉的轨迹是如此,但实际飞行过程中,橄榄球的速度还是超乎了想象,瞬间就已经杀到了端区范围之内。
剑指达阵!
第963章 士气高涨
短短十九码距离,似乎只是眨眼之间就可以达到。
此时此刻球场之上,旧金山49人进攻组的接球球员们就正在拔足狂奔。
左侧,弗农·戴维斯和兰迪·莫斯正在直线前冲——即使是莫斯也是如此,放弃了自己花哨而凌乱的跑动路线,脚步轻盈而快速地朝着端区方向推进。
防守组在这一侧的盯防战术依旧没有改变,角卫和安全卫盯防外侧的莫斯,外线卫盯防内侧的弗农,但两名球员的跑动风格却截然不同:
莫斯如同泥鳅一般,即使是直线,脚步身体也在不断晃动和转移,十九码的距离都可以飘忽不定地来一个九曲十八弯;而弗农则埋头前冲,迸发出了一股势如破竹的姿态。
同时,弗农身后的槽位,轮换上场的高尔也快速冲了过来,在弗农的强力跑动掩护之下,试图撕扯出一条空档,而中线卫马约则第一时间就纠缠了过来,完全执行贴身防守,将高尔的所有接球位置全部卡住。
右侧,查德·霍尔和洛根·纽曼也正在直线前冲,这一侧的盯防战术却发生了改变,外线卫和安全卫盯防洛根,角卫盯防霍尔,整个二线防守的位置稍稍前压。
洛根的脚步本来就沿着内侧前冲,同时,脚步还一点一点地靠近槽位继续内切,迫使外线卫特雷西·怀特的脚步空间持续被压缩。
本来怀特只需要两个上步就能够卡住洛根的位置,但他才刚刚上了第一步,洛根就主动靠近过来,这也使得他的脚步不得不连续后退调整,契合洛根的跑动节奏,否则就要失去重心,紧接着就会丢掉位置。
脚步冲出去约莫六码、七码左右的时候,洛根突然一个外侧扯动,朝着右手边六十度的放射角方向突进;而且,速度完全爆发了出来,几乎是以一点五倍到两倍的节奏一骑绝尘,还在后退调整重心的怀特就是一个踉跄,等再次启动开始回追的时候,脚步就已经赶不上了。
正是因为如此,伺机而动的安全卫格里高利才主动迎前,开始卡住洛根所有的潜在推进位置。
但没有想到,洛根的脚步又毫无预警地停顿了下来:没有特别的动作,就是站在原地,却如同路障一般,破坏了霍尔和塔利布的对位。
就在此时,陆恪传球了。洛根再次启动了。霍尔改变路线了。
然后,所有视线都朝着橄榄球落点方向投射了过去,传球目标是……查德·霍尔!
……
位列右侧的霍尔开始直线推进,视线之中只看到了角卫阿吉布·塔利布一个人,才刚刚冲出去不到五码,塔利布就迅速贴了上来,小动作非常多,不断骚扰霍尔的推进路线和脚步节奏,但霍尔依旧不为所动,固执而坚定地朝着前方推进,哪怕是顶着塔利布的胸口。
因为开球之前,陆恪就交代过了,按照战术路线跑动。以霍尔的理解来看,也许陆恪就是需要他牵制住这名角卫,而不是摆脱,继而为其他队友创造接球空间。
于是,霍尔就与塔利布死死地纠缠在了一起,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冲出去了十码左右,然后霍尔脚步就朝着自己左手边的球门方向开始移动。
“又来?”
塔利布的瞳孔猛地收缩起来,之前一次传球达阵就是这样丢掉的,同样的错误,他绝对不可能犯第二次,对面那名四分卫是不是傻子?居然选择重复战术?
塔利布亦步亦趋地跟上了霍尔的脚步,但随即就发现,这不是球门路线,只是切换跑道而已,就好像从一号跑道转移到了三号跑道般,原本霍尔和塔利布是靠近边线附近,现在朝着内侧横向移动了两大步之后,霍尔就继续前冲了。
这让塔利布稍稍有些没有能够控制住脚步。不过,无伤大雅,他还是贴住了霍尔。
可紧接着,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一个木桩子,霍尔和木桩子之间有一条通道可以过去,约莫可以容许两个人通过,还算宽敞;但问题是,塔利布为了追随霍尔,刚刚的跑动路线是斜线,现在切换成为了直线,如果要闪避开,他就必须再次切换成为斜线。
短时间之内的连续重心转换,让塔利布稍稍有些走神,险之又险地避开了那个木桩子,紧接着下一秒就发现霍尔的速度提升了起来,瞬间就将两个人的空间拉开了一个身位。
此时,距离端区只剩下不到七码的距离,一个身位就意味着……
霍尔竭尽全力地提升自己的速度,大步大步地朝前冲刺着,视线余光可以捕捉到身体右侧斜后方的洛根,仅仅落后了半步,两个人就在三号跑道和二号跑道之间,并肩完成“百米冲刺”,他们两个人都可能成为传球目标,仅仅只是落点控制的不同而已。
当脚步越过五码线的时候,霍尔就看到了正在快速下坠的橄榄球,没有任何迟疑,步频越来越快,上半身极力前倾,伸出了双手,眼看着橄榄球就要掉落在肩线以下,这对于接球来说,难度就将成倍增长。
霍尔双脚猛地一踮,把自己的整个身体抛了出去,然后指尖就可以触摸到橄榄球了,稍稍往内一拨,橄榄球就如同倦鸟归巢一般顺着霍尔的手掌、小臂滚动下来。电光火石之间已经没有思考的时间了,他只能把双手往胸口一收,利用手肘的折叠来完成橄榄球控制。
下一秒,地心引力的强大力量就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至。
“哔!达阵!”
裁判第一时间就吹响了哨声,给予了达阵手势的确认,然后洛根就迅速甩开了格里高利,高高地举起双手,同样做出了达阵手势,疯狂地冲向了倒地的霍尔,忘乎所以地嘶吼到,“达阵!这是达阵!我们达阵了!”
查德·霍尔有些发蒙,他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进攻组的队友们就继续蜂拥了上来,一个接着一个开始叠罗汉,耳边充斥着嗡嗡作响的嘈杂声,持续不断地重复着同一个单词,“达阵!达阵!达阵!”
他们再次达阵了?
他再次达阵了?
真实感依旧有些虚无缥缈,但随后身体之上传来重重的压力,却正在清晰地提醒着霍尔,他再次完成了达阵。
于是,霍尔就朝着上面正在叠罗汉的队友们一起呼喊了起来,“达阵!我们达阵了!耶稣基督,我们再次达阵了!”
……
“乔的酒吧”,电视机前,或者双手合十或者双拳紧握的球迷们,正在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块小屏幕,又是紧张又是激动,似乎就连心脏都已经停止了跳动。
当裁判哨声响起的时候,所有人集体高高举起了双手,欢呼声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强势而凶猛地瞬间爆发出来,“啊啊啊!啊啊啊!”视线与视线交错之间,喊声与喊声碰撞之间,那股澎湃的激情就张扬地释放了出来。
整个酒吧之中都已经成为了欢呼的海洋。
是的,他们知道,比分依旧落后,时间依旧稀缺,形势依旧糟糕;是的,他们知道,这里是旧金山,而狐狸堡在整个北美大陆的另一端;是的,他们知道,球队的状态似乎来得太迟了,比利切克和布雷迪绝对不会轻易丢掉优势。
但是,那又如何?
他们的球队终于回来了,那一支不依不饶、永不言弃的球队终于回来了,那一支即使在绝境之中也依旧不会放过一丝生机的球队终于回来了,这才是最重要的,过去两周时间的压抑和担忧,现在终于可以暂时放下了。
一记达阵,这就足够了。
球迷们的世界就是如此简单。
旧金山整座城市都已经沸腾了,每一个酒吧、每一座商场、每一条街道,所有球迷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注视着大大小小电视屏幕之上的比赛直播,在这一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