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高科技霸主-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了,中国在世界上拥有相适应大国地位了,我会选择在适当的时机放弃我手中的权力,那不是为了某个接替人而放弃,而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民族而放弃,我认为这是值得的。”李天成随后又略带激动地说道。
“所以振武兄弟,你也要学会放弃才对,为了国家民族而放弃,放弃你个人在民军之中的崇高地位,而成全全体人民获得幸福安宁生活、国家民族富强的美好愿望,这些道理,还希望张将军可以体会到,体会到李某的一番苦心。”
“今rì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李先生的见地远胜于我百倍,张某此前只想到民军一方的利益,竟然一时忘记了国家民族大义,实在是愚钝之极,今受到先生一言启发,顿时恍然大悟”张振武听着李天成的话,连连点头,最后便带着羞愧之sè感慨道。
“李先生年纪轻轻就能成为领导全国推翻满清武装力量的首脑人物,今rì看来,绝非侥幸所致,而是李先生果然有着与众不同的智慧和见识,有着为人民、为国家而战的崇高理想,这正是国内绝大部分当权者所不具备的。在下认为,能担当**军领导者之人,非先生莫属,再没有第二人更加适合挑此大梁。”张振武听了李天成一席话,顿时茅塞顿开,领悟到了很多东西,心想**领导权决不能旁落到普通人手中,没有如李天成一般的豪情壮志,一般的奉献jīng神,一般的艰苦努力,一般的爱国爱民之心的人,是根本无法担当起如此重任的。
“张某一百个愿意投身到振**内,今后无论是当一名普通士卒,还是将官,都将肝脑涂地,竭尽所能为达成李先生的**理想而奋斗不息。”张振武有些激动,脸上微微泛红,随后便起身站了起来,对李天成义正言辞地说道。
“好,好,振武兄明白过来了就好。”见张振武真心诚意地说出了归服自己的话,李天成顿时也眉开眼笑,心中大悦道。
“张将军这种人才,我怎么能让你去当一名普通士卒呢,我早已替你想好了一个位置,看你愿不愿意去做?”随后李天成也站了起来,紧紧握住张振武的手,略显激动地说道。
“只要是李先生安排的职位,振武二话不说,立马就上任,绝不挑三拣四。”张振武随后便呵呵一笑道。
“我现在管理的地方多了,需要有个稳定的大后方,才能放心带着部队继续征讨反动势力,直至一统华夏,建立新中国,所以我现在想成立一支jǐng备部队,任命你做这支jǐng备部队的总司令,司令部在上海,你可以即刻赴上海,组织和开展jǐng备部队的筹备和其它各项工作。”李天成放开了张振武淌着热血的手,立即正sè道。
“是张振武领命”张振武立即行了一个标准有力的军礼,威武有力地应道。
李天成成立的这支jǐng备部队,实际上相当于后世的武jǐng部队,他们的职责是负责内卫,维持地方治安,虽然属于军队范畴,但却不参与正规部队的作战任务。
“jǐng备司令部成立之后,你立即在各省展开征兵工作,这支jǐng备部队不需要太庞大,每个省三千人左右便可,平时负责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可充当预备役部队,随时可以开赴战场。平时的训练工作要抓紧,虽然你们是负责地方jǐng卫工作,但也也要保持正规军的优良作风,不能有所懈怠,当人民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可以立即转换身份,成为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随后他又向张振武告诫道。
“是”
做了一番张振武的思想工作之后,李天成的心情也舒畅了很多,后世自己也没有直接参与过政治思想工作,想不到今天发挥得还不错,李天成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也有了几分肯定。
李天成在武昌才呆了两三天,国内的局势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各地报纸纷纷及时报道了出来。
“山西发生起义,阎锡山宣布dú lì,阎锡山自任命为山西省都督,宣布自治,不从属于任何地方势力。”
“云南起义,蔡锷宣布dú lì”
随后的三天,便发生了两个省相继dú lì的事件,先是阎锡山在山西起兵推翻了督抚统治,宣告山西dú lì,但随后的dú lì宣言既没有让山西成为一个dú lì国家,也不臣服于任何国内势力,使得阎锡山立即成了一个地方土皇帝。
云南蔡锷宣布dú lì之后,同样也保持着地方自治的姿态,不准备向振**靠拢,也暂时没有与孙中山等人连成一气,国内出现四分五裂局面的势头渐现,这是李天成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他接下来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这一下便有两个省在振**未到之前宣布dú lì了,李天成已开始思考rì后国内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是否能像历史上一般,实现政治协商统一,而不是依靠武力统一还不能肯定,这两省相继dú lì为局势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一些不确定xìng因素,或许还会有其它省份效仿他们,出现一支dú lì的地方武装,到时候如果形成了历史上袁世凯死后的军阀割据局面,那局势又会朝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前进。
四川的保路运动是历史上辛亥**的重要导火索,但由于湖北新军在满将端方率领下早就入川平定叛乱,所以四川在历史上反而成了最后dú lì的省份,历史上**是在武昌起义之后的第四十八天,那时南方各省加上北方的山西、陕西均已宣告dú lì。
此时端方的军队还在四川与当地民众和起义军组织起来的军队战斗,四川起义军起了一个名字叫同志军,当然不是后世的所谓‘同志’,双方的主战场在成都附近,端方控制着省城成都,战斗依旧焦灼不下,同志军组织的进攻屡次被端方击退,同志军在荣县等地也屡遭挫败,四川局势比之于其它各省而言,要艰难许多。。。。
更多到,地址
第一百二十八章 辞职
第一百二十八章辞职
根据当前局势的发展,南方广东、广西、福建、贵州等地的起义斗争都已展开,主要由孙中山和黄兴的同盟会领导,起义军声势浩大,在广东已攻占广州、惠州、佛山、汕头等地,其余各地大有响应的态势,广西桂林、柳州等地也正在策动dú lì,福建福州、厦门等地已宣告dú lì,随后全省响应,相继宣告dú lì,贵州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起义斗争。Www;
南方除了四川之外,其余各省已无可乘之机,大多数地区已被同盟会等**党控制,此时采取军事攻伐已不妥当,只能用政治手段进行拉拢,唯一可图之地便是四川,所以李天成立即作出决定,由陈禹第十一师、李烈钧第三dú lì旅、曾子权第六dú lì旅、吴兆麟第十二师组成征西军,由陈禹任镇西军总司令、吴兆麟任副司令,大军于十月二十三rì起开赴四川,先行直逼chóng qìng,然后进入成都平原地区。
端方得知振**即将入川的消息,顿时阵脚大乱,端方的主力此时都在成都平原地区,chóng qìng的兵力较少,只有不到一千守军,所以端方第一反应就是放弃chóng qìng,如果让他分兵去驰援chóng qìng,成都将难以保全。
而此时端方见清朝大势已去,清廷目前只占据北方几个省和东北地区,另有几个少数民族地区,长江沿线除四川外,皆已落入振**之手,最关键的是四川北部的山西和南部的云南已宣告dú lì,贵州贵阳等地也已起义dú lì,其它地区正在纷纷响应,所以端方此时是焦头烂额,感觉到自己已无退路,若是被振**逼退出成都,只能退到西北部山区,而那里条件异常艰苦,绝非久留之地,军队无法长期驻扎。
由于此前端方率军入川平叛之后,在四川奉行大屠杀的**政策,将起义民众抓起来之后集中杀害,所以他这个被四川人民痛恨至极的侩子手,已被四川起义军排除在争取**的名单之外,起义军绝不会接受端方投降,所以端方战败的命运只有死路一条。
局势对端方极其不利,他只有咬牙坚持战斗,他现在还抱有一丝幻想,就是尽快平定四川叛乱,然后依靠四川地势险阻的特点阻挡振**的进攻,在四川当一个土皇帝,但这也仅仅是幻想而已,因为时代已大大不同,现在的世界已出现飞机这种新科技武器装备,再艰险的地势都能被克服,天长rì久之后,偏安一方的幻想也将被打破。
在振**即将入川的刺激下,端方变得更加嗜血和疯狂起来,于二十五rì开始组织军队疯狂的向同志军占领的眉山、雅安等地发动猛烈进攻,企图一举歼灭同志军主力。
而振**只有陈禹第十一师和第六旅进入湖北之后,已向西进发,抵达宜昌地区,征西军主力要进入chóng qìng,还需要半个月以上时间,所以端方想抢在这段时间内扭转局势,这是他唯一的希望,如果不抢在振**入川之前获得重大军事胜利,他的整个计划都会破产。
同样焦头烂额的还有身处běi jīng袁世凯,他此时正在自己的西洋别院内策划着自己见不得人的yīn谋诡计。
“报告大帅,第三镇统制曹锟、第五镇统制张永成已接到命令,曹锟的部队已从吉林等地调兵,向běi jīng城进发,先头部队已抵达辽宁朝阳地区,离běi jīng城还有三百余公里,张永成在直隶的部队已撤回běi jīng南部等候命令。”一名下级军官正在向袁世凯汇报着这几天他发布的调兵令的执行情况。
“好,差不多是时候动手了,明天我要进紫禁城去办一件大事”袁世凯摸了一下油光闪亮光脑壳,布满yīn霾的眼中突然有了一丝神采,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十月二十三rì这一天一大早,袁世凯天刚亮就早早起床,在府上jīng心准备了一番之后,便穿上官服,戴好官帽往紫禁城赶去,到了紫禁城内已是上午八时左右,袁世凯在专供朝廷大员休息的九卿值房等候片刻,稍后隆裕太后带着溥仪进入乾清门大殿,朝臣也已纷纷上殿,袁世凯早已拟定好了奏折,等着合适的时机上呈。
隆裕太后年纪不大,只有三十几岁,她并非溥仪的生母,溥仪是载沣的亲生儿子,只是隆裕的养子。隆裕看起来清秀端庄,虽然上了年纪,但皮肤依旧保养得细腻而白皙,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子风韵,眉间透出的那份高贵,让人不得不仰视。
隆裕太后先听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奏折之后,袁世凯便合时宜地站了出来,将他事先拟定好的奏折呈了上来,而朝中袁世凯的党羽早已联合起来,今天他们会一致行动,帮助袁世凯完成这件大事。
“袁爱卿,如今国家混乱到这种地步,你这个内阁总理大臣就没有什么救国良策了吗,难道要看着我大清就这样被那些南方的叛贼搅和得永无宁rì不成?”隆裕太后这几天也十分憔悴,每天都睡不安稳,做梦都梦到被人用枪指着头逼迫她和溥仪退位,所以上朝之后心里装不下别的事情,只关心着时局进展,见袁世凯上前一步,顿时便询问道。
隆裕太后没有慈禧那般的jīng明睿智,政治手腕也差了很多,缺乏左右政局的能力,在这种纷繁复杂的局势面前,更加显得手足无措,而此时满清皇族权贵之中也缺乏能担当大任的人才,平时都将希望寄托在了袁世凯等一干大臣身上,希望这些人能够替她将大清江山守住。
“禀告太后,臣已无计可施,在此国家危难之机,臣领兵不力,导致缕缕失城失地,臣深感罪孽深重,所以今rì臣上朝来,就是要请求太后罢免臣的职务,臣请求就此告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