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艺术家(七七)-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却在整个美国娱乐圈,乃至新闻界制造了疾风暴雨。

斯蒂芬妮·帕茉儿,作为“自转”和“首映”的供稿自由撰稿者,她自己的私人博客“星光”在网络上一直都有很高的人气。在过去三十七个小时内,她一直没有发布任何评论,直到真相大白之后,她才写了一篇总结性的博客。

有多少人是因为真心喜欢,才选择埃文·贝尔的?用埃文·贝尔的话来说,那就是在去年“一”这张专辑创造的六百多万销量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听懂那张专辑的,又有多少人可以说是埃文·贝尔的知音。

现在看来,也许没有。

这次诽谤事件,从爆发之初,除了最开始时的混乱和激动,仔细回想一下之后的发展曲线,那些接二连三爆出来的新闻,有多少是具有真实性的,又有多少人去求证过。埃文·贝尔做错了什么?事实上,什么都没有。所谓的非礼事件,根本就没有证据,官方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所谓的负面新闻,也都只是一家之言,很多更是之前就已经澄清过的消息;所谓的正义,到底是在法律的手里,还是在媒体的煽风点火之中,没有人能够辨识清楚。

撇开这次事件不说,仔细看看埃文·贝尔出道至今的资料,就知道这个少年的一路荆棘了。从独立音乐人开始一直拼搏,成立十一工作室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投身独立电影中肆意享受,学术方面的成就更是让人为之侧目……结合这些印象,再次倾听埃文·贝尔清澈的声音,信任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海阔天空”的那一句“就算头破血流,我也要拼出一片属于我的海阔天空”;“疯狂的世界”、“你好,冰冷世界”传递出来的体悟;“今晚今晚”的放肆张扬;“只是一个梦”、“胜过哈雷路亚”在心底留下的伤痛……在音乐里可以轻易拼凑出一个真实的埃文·贝尔。

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但我们心中的反思却不应该停止。仔细想想,为什么在证据出来之前,所有人就迫不及待地伸张正义;为什么在谣言出来之后,所有人就没有犹豫地选择相信。到底是因为这次的事件太过复杂困难,还是因为新闻媒体不求甚解一拥而上;到底是因为谣言太过真实,还是因为从来就没有人真正认识过他。

埃文·贝尔在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说过,他曾经以为自己是在万众瞩目下表演,但现在看来却只是一场独角戏。台下明明坐着六百万名愿意购买他专辑的观众,但这却只是一场独角戏,一句追捧所有人起立欢呼,一句谴责所有人沉默以对,如此观众,的确有也等于没有。

在埃文·贝尔这场观众拥挤的独角戏现场,我愿意起立,举起右手,成为他的第一个观众。我希望我读懂了埃文·贝尔,但我知道,其实还远远不够。

斯蒂芬妮·帕茉儿的这篇博客,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她没有指责克雷格·库克,也没有指责媒体、网友,她只是在试图“读懂”埃文·贝尔。过去的三十七个小时,六百万人观看着埃文·贝尔的表演,却让他感觉到了无限的孤独感,即使有观众,也依旧是一台独角戏。这种苍凉感,让人无力。

所有人在疯狂之后,都感觉到了落寞。即使有人依旧对着斯蒂芬妮·帕茉儿破口大骂,认为她就是在舔埃文·贝尔的鞋子,愿意将所有的正面词汇送给埃文·贝尔。但骂过之后,心中的空虚还是无法遏制地涌了上来。

在“观众”们开始自我检讨的同时,在这次事件中至始至终保持立场的威廉·伍德,再次发表了评论。

整个事件过程中,威廉·伍德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当支持的声音逐渐减少,讨伐的言论逐渐占据主流,“娱乐周刊”发出的声音到后面继续细不可闻,就连主编都在犹豫是否要改变立场了,这也越发让威廉·伍德感觉到埃文·贝尔的辛苦。

还好,到最后,“娱乐周刊”还是决定坚持到底,既然已经靠威廉·伍德与埃文·贝尔打好了交道,那就必须坚持下去。锦上添花不足惜,雪中送炭见真情。威廉·伍德只坚定一个信念,在纽约警察局和埃文·贝尔官方结论出来之前,“娱乐周刊”绝对不能倒戈。

“娱乐周刊”的坚持终于等来了朝阳。

事件落幕,只剩下追究问责的环节了,显然埃文·贝尔是受害者,那么究竟谁应当肩负起责任呢?

海蒂·蒙哥马利?这个为了实现自己演员梦的女孩,她作为最伟大的表演者,自导自演了撕裂衣服遭遇非礼的戏码,还在电视机面前以柔弱形象骗走了不少人的眼泪。

克雷格·库克?因为私人恩怨而策划了这次案件的幕后黑手,他仅仅用了二十四小时,一环扣一环,就将前一刻还在舞台上风光无限的埃文·贝尔拉下神坛。

倒戈歌迷?前一刻还在麦迪逊广场花园高声呐喊欢呼,下一刻所有人都销声匿迹了,网络上甚至很难找出为埃文·贝尔应援的帖子,只因为责骂的声音铺天盖地。

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的制造者和引导者,在证据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对事件推波助澜,将埃文·贝尔推向地狱。

如果说,单凭海蒂·蒙哥马利的表演、几位制作人的信口雌黄、克雷格·库克的策划,就可以将一位优秀的艺人弄得身败名裂,这也太过荒谬,更不用说还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了。难道所有人都是傻子?

将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将这件事推向一个极端,将这件事闹得所有人都看不清楚真相的,恰恰是所谓的新闻媒体和盲目跟风的歌迷们。

作为事实报道者的新闻媒体,在真相未明的情况下,煽风点火、起哄讨伐。在丢失了职业道德基准的情况下,让这次简单的事件变成了杯具。而网络上将支持声音全部盖过的反对声音,更是制造了一派所有人都在指责埃文·贝尔的假想,这让其他不清楚事实的人们也无从寻找判断标准,只是先入为主地站到了埃文·贝尔的对立面。事件,这才一发不可收拾。

这只是一次很简单的事件,为何到最后会演变成为全社会瞩目,为何会变成全民讨伐真正的受害者,为何会因为克雷格·库克一个简单的计谋而制造了如此大效果。归根究底,还是新闻媒体对利益的追逐,还有网友对舆论缺乏自我判断的盲目跟从。

埃文·贝尔的事件落下了帷幕,但留给媒体的思考却没有结束。如果不认清楚事件背后的真相,那么以后必然还会出现第二个“埃文·贝尔事件”。

威廉·伍德的这篇文章虽然是在为埃文·贝尔抱不平,但更多是将事件所反应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显然是希望能够借此给社会敲响警钟。

第311章 法庭之外

据不完全调查,纽约市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都知道这次诽谤事件,而全美国也至少有超过一半人口听闻过这次事件。其中三大商业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进行了报道是原因之一,而纽约市市长和洛杉矶市市长两位政治人物的发表言论,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显然,这已经成为了社会探讨问题。

大家对“埃文·贝尔事件”的关注已经离开了事件本身,更多是关注事件背后的意义。正如威廉·伍德所说,如果只是克雷格·库克一个人,他是绝对没有如此大能量的,能够将这次事件闹得如此沸沸扬扬。真正的幕后黑手,还应该算上新闻媒体一个。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问题,再次成为聚焦对象。

同时,网友们的盲目从众心理,也成为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新课题,网络效应对舆论的重大影响。这个课题,也成为未来十年讨论不断的课题。只是,埃文·贝尔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成为了这个课题的导火索之一。

在真相大白之后,有不少社会学者都加入了讨论的行列,认为这次事件体现了网络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对爆料的渴望,同时也是观众对消息劲爆要求的提高,还有网络假消息的纵横,以及网民缺乏辨识能力的担忧。还有心理学者、法律学者、教育学者等各个专业领域都加入了讨论之中,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课题。

埃文·贝尔的名字,非本意的,成为了网络效应对舆论重大影响的第一个重大案例,甚至之后还出现在了教科书之中,让所有人啼笑皆非。

真相大白之后,埃文·贝尔仅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一句话而已,却让整个美国舆论界都混乱了起来。所有媒体更是提心吊胆,十一工作室对七十六家媒体的起诉,让这些媒体都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十一工作室是什么打算。

要知道,诽谤罪,在美国可是一个棘手的罪名。

在崇尚言论自由的美国,每一位公民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可以批评政府的政策失当,即便你的批评缺乏事实根据,甚至完全失实,政府不会告你诽谤。

单纯从理论上来说,如果用失实的语言公开攻击别人,造成对方的经济或名誉损失,就构成诽谤罪,但是实际情况远比这要复杂得多。

在美国,有两种人如果被人公开责骂,是很难起诉别人诽谤的。一种是政府公务员,一种是名人。作为政府公务员,必须忍受被人责骂的痛苦,即便对方的责骂是完全失实的,也不能告对方诽谤。作为名人,也是如此,因为身为公众人物,别人的谩骂,当事人也只能忍受,如果因为被骂就去起诉别人,一般也告不赢。

这里引发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名人或公众人物?其标准是什么?法律上似乎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据说美国的一些案例显示,有些法官认为你的大名在网上或媒体上公开报道过三两次,就算是名人了。埃文·贝尔,显然就是一位名人。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言论自由,名人受到言论攻击,甚至诽谤时,也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胜诉。如此困难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对于名人的报道往往是捕风捉影,这是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和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而在诽谤罪定罪条件中,必须要能够证明“经济或名誉损失”。

经济或名誉损失自然不能空口无凭,例如某人造谣说当事人有传染病或不良嗜好,使当事人失去了一个年收入为十万美元的工作职位,那么当事人就有了告他诽谤的真凭实据。为了要证明自己受到经济损失,可能要公开当事人的个人收入;为了要证明自己的精神损失,可能要公开当事人的医药费用,等等。如果不想公开,或者拿不出真凭实据,就最好不要轻易告人诽谤,否则就是白花精力、时间和律师费。

而名人,恰巧无法出示这方面的真凭实据。因为作为公众人物,本来就是处于镁光灯之下的职业,加诸在其身上的“诽谤”,大多都只是娱乐效果之一,制造的伤害根本无法取证。比如说公众人物提出证据说,因为诽谤自己丢失了一个面试机会,“面试机会”这样虚拟的东西是不能作为证据提交的。所以,公众人物要用诽谤对抗媒体,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行为。

如果是超级大公司,表明了公司追究责任的决心之后,对于诽谤事件的处理,一般还是会放松态度的,毕竟和媒体打好交道、换取利益,才是大公司掌舵人明智的做法。但十一工作室,准确的说是埃文·贝尔,媒体实在不清楚这个个性十足的少年会做出些什么,就算明知道媒体诽谤的罪名无法取证,也许他也还是会和七十六家媒体鱼死网破、不死不休在法庭上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