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登·哈德逊已经平复了下来,因为这个音调才是他熟悉的伊登·哈德逊,比起刚才那个狂笑不止到疯狂姿态的伊登·哈德逊来说,这才是埃文·贝尔认识的那座冰山。
埃文·贝尔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顿了顿才说到,“‘回音(Echo)’。”
两个人之间又没有了声音,过了许久,只听到埃文·贝尔调侃着说到,“你不怕缺氧?难道要我喊一喊,‘嘿,有人在吗?’你不会如此矫情吧?”
听到埃文·贝尔这没正经的话,刚才静谧沉静而略带悲伤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伊登·哈德逊猛地一下把毯子拉了下来,恶狠狠地看向了埃文·贝尔,“矫情的是你好不好!刚才的歌是谁唱的!”
结果埃文·贝尔却一点都不在意,施施然地说到,“还有反应,不错不错,比想象中好。我还以为你打算把自己闷死,真没新意的选择。”
伊登·哈德逊抱着毯子站了起来,什么话也没有说,就是突然朝埃文·贝尔猛地突进了一下,把埃文·贝尔吓了一跳,直接就往后一缩,腰部直接就撞到了栏杆上,“唉!”埃文·贝尔不由自主就叫疼了。
伊登·哈德逊看到自己的目的达成,嘴角勾勒起一丝淡淡的弧度,“放心,如果我要自杀,肯定先把你处决了再说。”然后就抱着毯子转身进入了客厅。
埃文·贝尔一边揉着自己的腰部,一边跟着走了进去,“切,就你现在那虚弱的模样,还不知道是谁处决谁呢。”
伊登·哈德逊只是冷冰冰地说了一句,“你例假来了?”潜台词是:你真啰嗦。直接让埃文·贝尔眼睛就瞪圆了,可是在埃文·贝尔炸毛之前,伊登·哈德逊却是径直朝自己房间走了过去,然后“砰”地一下就把房间门关上了,留着埃文·贝尔一个人站在大厅目瞪口呆。
但是很快,埃文·贝尔就露出了笑容,虽然受了伤,但至少伊登·哈德逊总算是恢复了正常。不然想象一下,一座定时炸弹的冰山在身边待着,仅仅是想想这个画面就觉得让人不寒而栗。
第2009章 前所未有
希德·甘尼斯入主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以来,奥斯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商业的外衣隐藏在颁奖典礼本身上,而奖项则回归到作品上,这样的决策也使得整个北美市场的走势发生了决定性的改变。虽然独立电影崛起、大型电影公司走下坡路,这使得大型电影公司叫苦不迭,但不可否认的是,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北美票房都创造了新高,而2008年更是成为了佳作云集的年份,从各个方面来看,电影市场都正在走上一个全新的轨道,这比音乐市场来说要好得太多太多。
正是因为奥斯卡接连发生改变,回顾一下过去几年的颁奖典礼,混乱似乎都是主旋律的词汇,第七十八届奥斯卡“断背山”打乱整个北美电影市场的潜规则,第七十九届奥斯卡上“无间行者”、“香水”、“通天塔”等作品的大混战,第八十届奥斯卡则是“老无所依”和“血色将至”的正面对决,其中第七十九届奥斯卡五强争霸的局面更是被誉为十年之最。由此可见,整个颁奖季的混乱都是在所难免,更有甚者,到了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混乱局面依旧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观。
在第八十届奥斯卡结束之后,人们本来以为“作品至上”的主旋律敲定之后,这一次的颁奖季会重新回到原本的秩序上来,但是2007年年底的编剧大罢工,连带伴随而来的导演工会、演员工会混乱,再加上下半年的金融危机,使得2008年的颁奖季依旧是一片混乱的局面。
同时,2008年的佳作云集、强手如林局面,又使得混乱局面更是达到了一个巅峰。让所有人意外的是,第八十一届奥斯卡领衔的2008年颁奖季居然超越了第七十九届奥斯卡,被誉为混战局势前所未有。即使是春秋战国这样的乱世都不足以形容这一次颁奖季的惨烈。
2008年的颁奖季是从十一月的哥谭奖拉开帷幕,到2009年一月十一日的第六十六届金球奖,暂时到一段落。
第六十六届金球奖之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拿下最佳剧情类影片,“朱诺”问鼎最佳音乐喜剧类影片,最佳导演则被丹尼·鲍尔拿下。米基·洛克依靠“摔跤手”的出色表现拿下剧情类影帝,音乐喜剧类影帝则由“杀手没有假期”的科林·法瑞尔问鼎,最佳男配角则是“热带惊雷”的小罗伯特·唐尼获得;安妮·海瑟薇凭借“蕾切尔的婚礼”拿到了剧情类影后头衔,“无忧无虑”的萨莉·霍金斯则是音乐戏剧类的影后,最佳女配角花落“生死朗读”的凯特·温丝莱特。另外“朱诺”还拿下了最佳编剧、最佳配乐两个奖项。
在这一份名单之中,丹尼·鲍尔战胜埃文·贝尔拿下最佳导演,吸引了无数目光;米基·洛克战胜“米尔克”的西恩·潘、“黑暗骑士”的埃文·贝尔问鼎影帝,被成为最大冷门;安妮·海瑟薇演员生涯首次摘下影后桂冠成为最大亮点。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颁奖季之所以被成为混乱前所未有,就是因为从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开始,到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再到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剧本,竞争激烈的程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这才是绝无仅有的情况。
华纳兄弟在最后时刻将埃文·贝尔在“黑暗骑士”中堪称逆天的表演报名了最佳男主角,这不仅打乱了影帝的争夺格局,也让男配角的争夺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凯特·温丝莱特同时贡献了“革命之路”、“生死朗读”两部绝佳表演的作品,一直在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之间来回摇摆不定,也为女演员部门增加了变数。
纵观整个颁奖季,最主要六个奖项之间的争夺都彷佛是过山车,不断起起伏伏。
首当其冲的就是最佳影片的争夺格局,“本杰明·巴顿奇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朱诺”这三强选手的竞争完全进入了白热化,除此之外,“福克斯对话尼克松”、“米尔克”、“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机器人瓦力”、“拆弹部队”,这八部作品构成了竞争决赛席位的第一集团。
八部作品形成第一集团的紧张局势,的确是前所未有的,这比第七十九届奥斯卡六强争霸的局面的确是混乱了不止一筹。而在第二集团之中,“虐童疑云”、“摔跤手”、“革命之路”、“生死朗读”也全部都拥有逆转能力。简单来说,真正有希望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五个席位的作品,多达十二部,这样的局面,又有谁能够预料到呢?
截止到奥斯卡提名名单揭晓之前,“朱诺”成为了第一集团的代表选手,这部典型的小品作品赢得了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金球奖和三个影评人协会的青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则是另外一匹油光黑亮的黑马,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金球奖和两个影评人学会奖上笑到了最后,使得这部英伦代表作品悍然成为了另外一部耀武扬威的小品佳作。
“朱诺”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低迷的群众心态,他们急需这样积极向上的阳光作品来找回信心,于是这两部小品作品也就赢得了堪称逆天的好成绩。
“拆弹部队”则在英国电影学院奖战胜了本土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成为最后的赢家,战绩斐然,另外还有三站影评人协会奖保驾护航;“米尔克”则攻陷了三站影评人协会,也成为了重大筹码;“本杰明·巴顿奇事”和“福克斯对话尼克松”分别各自拿下了两站影评人协会奖,而且题材本身就是奥斯卡最为喜欢的大河剧和严肃史实题材。
“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和“机器人瓦力”从题材上来说,一个是漫画英雄商业大片,一个是动画片,比起“朱诺”这样的小品来说还更不占据优势,但是2008年佳作云集、经典缺缺的局面之中,“黑暗骑士”和“机器人瓦力”就被誉为硕果仅存的两部经典之作,更是受到了如潮的赞誉,这两部作品也破天荒地各自攻陷了一站影评人协会,悍然跻身颁奖季的第一集团。
一共十七站影评人协会,八大种子选手就联手完成了包揽,如此壮举,堪称是平分秋色的绝对平衡局面,没有绝对的强者也没有绝对的弱者。难怪人们都会说今年是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
除此之外,制片人、导演、演员、编剧、剪辑师五大工会的最终奖项分配也再次重现了2006年的盛况,五大工会分别属意五部不同的作品,按照顺序这五大工会分别嘉奖了“朱诺”、“拆弹部队”、“虐童疑云”、“米尔克”、“本杰明·巴顿奇事”,在为这五部作品增加更多筹码的同时,也让最佳影片的竞争陷入了更为可怕的混乱局面。
从目前的局势上来说,虽然八部作品整体而言是势均力敌的,但力量对比还是稍微有所区别,“朱诺”、“拆弹部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本杰明·巴顿奇事”、“米尔克”、“黑暗骑士”这六部作品稍微占据一些优势,或者奖项更多或者口碑更胜,但是距离剩余两部作品“机器人瓦力”、“福克斯对话尼克松”的差距也并不明显,最终谁完成逆转都毫不意外。
在提名名单之中,舍弃谁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肩负的都可能是如潮的批判;即使提名名单火热出炉了,估计最终得奖者也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估计今年也将会是实力对比差距最小的一届颁奖典礼。
除此之外,“虐童疑云”、“革命之路”、“生死朗读”、“摔跤手”一同构成的第二集团也不可小觑,“虐童疑云”得到了演员工会的支持,梅丽尔·斯特里普、艾米·亚当斯、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的演员阵容,成为了最大的筹码;“革命之路”则是凯特·温丝莱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时隔十年的再度联手,还有萨姆·门德斯作为导演加持;“生死朗读”的二战题材本就是学院最爱之一,在这之中凯特·温丝莱特又奉献了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的表演;“摔跤手”自不用说,从威尼斯就开始赢得一片好评了。
八强选手一一罗列,四位选手伺机而动,这的确是全所未有的一个局面,而且这不是颁奖季初期,进入了颁奖季最后冲刺阶段,依旧呈现出了这样的结构,这才越发让人头疼。
与最佳影片相对应的是,最佳导演的竞争格局呈现出稍微有所不同的态势,但可以确定的是,竞争的激烈程度是绝对没有打折扣的,特别是在去年奥斯卡破天荒嘉奖了年仅二十五岁的埃文·贝尔之后,今年的最佳导演更是呈现出一片开放式的结构。
有资格角逐最佳导演的种子选手,居然多达十二位!
第2010章 诸强并进
与最佳影片第一集团八强、第二集团四强的局面略有不同,最佳导演的第一集团有七位导演,而第二集团则是五强,不过最佳导演的两个集团差距显然要小一些。
“朱诺”的埃文·贝尔、“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丹尼·鲍尔、“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大卫·芬奇、“拆弹部队”的凯瑟琳·毕格罗、“米尔克”的加斯·范·桑特、“黑暗骑士”的克里斯托弗·诺兰这六位导演依旧位列第一集团,这也是这六部作品在最佳影片竞争中占据略微优势的原因之一,导演的强势对影片本身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而“福克斯对话尼克松”的朗·霍华德则是构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