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和理念抛了出来。
大致说了一遍,他才吐槽道,“我觉得既然大王已经知道了周必然会反,与其等到姬发主动兴兵,为什么不抢先下手?”
这话一出,帝辛苦笑起来,“抢先下手,没有一个大义,西伯侯现在对我大商臣服无比,我贸然开战只会让天下诸侯惶恐,那才是坏了大事。”
何止早知道?他父亲帝乙,爷爷文丁,哪个不知道西岐野心勃勃,一直在积蓄实力发展壮大?可没有名分,没法下手啊。
现在是诸侯封国制度,天下诸侯那么多,大商即便是共主,没有明确名分大义在手,随意对诸侯下手,绝对会引起大乱子,别的不说,在他即位前整个大商的阶级矛盾已累积的很深刻吓人了,也有诸侯叛乱。
这局面下你一个不好,就是火上浇油的大乱子。
第1714章 我还没那么大面子
苦笑声里,帝辛突然就悲从中来,觉得自己真的挺苦的,先提一点,他的赫赫武功吧,你特么以为他一个大王,堂堂商王,喜欢没事就自己亲征啊?
他隔三岔五带队祭拜祖先,祭拜圣人们已经很忙了,每次都还要亲手煮肉献祭品,隔三岔五来一遭,很累的好不好。
就这,东夷不断叛乱入侵商境,自己想指使一些大臣去平叛,都没人可用,指望那群同族兄弟?只知道吃喝玩乐欺压平民的奴隶主贵族,早就腐朽的不能用了。
几乎次次都没人可用,他才动不动亲征。
你说闻仲太师?那是军方大牛,很强,但大商的敌人不止一个东夷啊!
说是大王,商王朝最猛最有权势的男人,可他经常忙的团团转不说,还要天天安抚那些只知道惹祸欺压良善的同族兄弟,给他们擦屁股。
不管他们多么没能力,再怎么闯祸霍乱民众,那总是宗族兄弟,在目前这个时代大环境下,他不可能视而不见,也不可能随便下手,否则骂名绝对吓死人。
你想想之后周武王起兵反商,最重要指责竟然是不重用同族兄弟而去使用平民和奴隶……这指责作为主要的天下大义之一,还能得到众多诸侯响应!
就明白这个时代的人们心目中,不用同族兄弟不护着他们,是多么可怕的名声名望了,所以,帝辛不只是仁慈,对经常诋毁抹黑他的微子不管不问,更是不敢轻易处罚。
身为大王一言九鼎?省省吧,目前大商高层贵族,原有的统治阶层八成都和他不一条心。
他那么做了,国内马上会烽烟四起,外面也是奴隶主时代的贵族们,同样会对他这个阶级叛徒下手。
说来说去还是大商延续几百年的国运,旧有阶层越来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帝辛不知道阶级矛盾这个词,但他能看出来这个事实。
几百年累积的阶级矛盾即将大爆发,东夷不断入侵,天灾连绵而至,手下不管文武拎出来八九成是废物,渣渣,没人可用!
话说他还能靠威望压制各式各样的野心家,全是自身能力做到的,这情况下,历史上他能做三五十年的大王之位,成老头了才因为连年用兵,国内兵力不足被西周抓住机会偷袭致死,足以见证他实力有多牛,有多猛!
换一个差的,登位没几年就挂了。
有他坐镇的大商,累积了几代人实力的姬昌到死都不敢叛乱!
“不是我仁慈,是我大商内情况太复杂,贵族和平民奴隶阶层对立情况太严重,我若处理那些没用的废物,恐怕没处理几个,他们就聚众叛乱了,而今东有东夷不断入侵,西有西伯侯虎视眈眈,真正的将领手下没几个能用的,两位王兄和比干为代表的族兄族老,也各个看我不顺眼,难啊,若非还有一群从平民和奴隶中挑选出来的干才为我所用,本王早就撑不下去了。”
随着帝辛的吐槽和诉苦,杜兴也蒙圈了,懵了一阵子又伸手搓了搓脸,他也苦笑道,“我还真没想到,大王处境这么复杂,怪不得……”
怪不得你被人骂了几千年的荒淫无道,酒池肉林什么的,最终竟然只有一个儿子。
这位苦逼啊,被骂几千年,哪种罪行没背过?最夸张的就是宠幸妲己了,然而真实的大王一后三妃,一子。
另一位贤明圣主文王亲儿子加义子,足足一百个。这是传说中的反差萌??
笑过后,杜兴认真思索起来,帝辛和大商目前的局面到底该怎么解决?这里若是纯粹历史位面,解决起来也简单,以帝辛的文治武功,现在就先在继续征讨东夷中,好好磨练一支精兵,在下狠手对国内叛徒阶层下手大清洗。
内部叛徒清洗干净了,即便外面诸侯国会被他的“残暴”吓住一起攻商,也没什么,反正你清不清洗,他们以后都会那样做的,到时候还是一群叛徒扯着你后退帮倒忙。
就算外面西岐带领更多诸侯一起来攻,手握精兵,内无隐患,靠着大商划时代的国力,也能耗死联军。
大商的真正国力是划时代的,对东夷几十年用兵,境内还有充足的粮食能酿酒,平民奴隶不缺衣食,青铜器制造工艺,我大周用了八百年时间,一直追不上……
这里不是纯粹历史位面?那更简单了,因为封神演义中大商境内各式各样的人才,还是很多很多的,内有闻仲、黄飞虎这历史上不存在的大牛猛人。
外有李靖、孔宣等等一票历史上不存在的大才,都在等着大商的号召呢,只要阐教别像演义里那样不要脸,动不动就让圣人出手,提前做好了准备,大商想逆天改命不算太难。
考虑到这点,杜兴直接上干货了,“大王发愁手中人才不够,其实我倒知道很多人,才能不俗,放在合适位置上,不用大王亲征就能扫平周边一切不服了。”
“唯一顾虑只是圣人们……”
演义中的世界,不管元始还是准提接引,都有些腹黑不要脸啊。
帝辛眼前一亮,“当真?我大商还有很多贤才没被发现?”
顿了一下他也兴奋了,“至于诸圣,先生还请放心,送先生前来的那位老先生,已经告诉过本王,他会给圣人们施加一些压力,免得他们随意出手,只有圣人之下的力量,才是需要我们去面对的。”
“……”
杜兴震惊了!
封神演义的世界,谁敢打包票说压制圣人,给圣人压力?擦,难道是鸿钧?可不对啊,鸿钧不是站在老子元始一票人背后,云端坐看通天被血坑的么?
难道随着自己的穿越,引发了蝴蝶效应?这蝴蝶效应太强大了吧?自己是被鸿钧送到的商王宫?若鸿钧愿意,直接让封神之战停下,强制阐教截教交名单不就行了?
“我也不知道那位是谁,但朕相信,他有能力给圣人们施加压力,那位的能力,也不至于为这种事欺骗本王。我还没那么大面子!”
帝辛也很好奇唐准的身份,可他猜都不敢乱猜啊,这个世界你不管在哪,提到圣人名字都能被圣人感知到的。
第1715章 公元前最强帝国
又一段时间后,商王宫殿宇内,帝辛端起青铜酒爵对着杜兴虚举,“多谢先生,不是先生提醒,朕还真不知道我大商麾下,如此人才济济,哈哈,有了这些将才,朕再不用担忧无人可用了!”
这时间里杜兴挖空脑汁回忆封神演义各种故事,即便不是记得很清晰,对封神战殷商这边的各牛人,还是有一定印象,他说,帝辛亲自用毛笔和竹简记载,记录下后才兴致大起,亲自设宴招待杜兴。
三山关总兵孔宣,圣人之下第一人??猛一听这样的评价,帝辛不敢相信麾下能有这样的猛人,还是一关总兵之位。
但帝辛不觉得杜兴会骗他,记载后,已经做好了打算,在商王都做好下一步安排,就打算亲自去三山关见一见孔宣了,真实的帝辛极度重视人才,为了招贤纳士,不介意亲自出马,别忘了这是一位数十年不断亲征的战车大王。
圣人之下第一人的评价,足以让他也压不住心中的激荡情绪了。
除此外,梅山七怪??
尤其是其中的袁洪,修炼八九玄功,几乎是孔宣、赵公明等一流仙人之下,最强的层次?
帝辛也打算派最重要的大臣前往梅山招拢这一批大才了。按杜兴的介绍,即便这是七个妖怪成精,也是能忠于大商的,不问出身血统有教无类,是截教的宗旨,同样是大商的主张!
高觉高明,千里眼顺风耳?大才啊!
还有小城绳池张奎、高英兰?这也是大商麾下的将领?张奎神通不高,最大的特点就是快,有日行一千五百里的地行术,这比土行孙日行一千里的地遁术还快得多,加上他的坐骑独角乌烟兽也是奇快无比,一个快字足以让张奎超越世间大把能人?张奎本身还是大将之才?他妻子高英兰持有太阳神针,几乎针针都能破敌双目,致人瞎残,和张奎配合是无双大将?
听到这些,帝辛恨不得马上就去绳池接见提拔一下张奎夫妻了,这一对忠于大商的夫妻将领,他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发现了,以他的性格,早就大力提拔起来,让其兼任总兵甚至更高职位了,而不是缩在小小的绳池浪费人生。
抛开这些最顶尖的大能外,邓九公邓婵玉父女、潼关总兵余化龙和他几个儿子,穿云关龙安吉、青龙关丘引、马忠、张桂芳、陈桐等等将领,能力比不上之前那些,听了杜兴的解说,帝辛也打算重用这一批才能的。
他在之前,并不是一个名字都没听过,这些人才里也有不少原本就是总兵级高官。
帝辛对他们一部分有印象,只是不算特别了解罢了。那些将领里不少也是奴隶主贵族阶层,经常在王都生存起居,见多了奴隶主贵族阶层的腐朽腐败,挑来拣去找不到几个能用的,他对王都之外的众多奴隶主贵族,也不敢抱太大信心,并没有彻底查遍全商究竟谁是人才,谁是废物。
随着帝辛的举杯,杜兴也笑道,“大王太客气了,之前那些是属于我们现在能轻易安排或者招揽入朝的,只要好好利用,就能为大王分忧,不过还有更多能人异士,截教大能,却需要两位大才,才能请得动。否则就算大王亲自出面,也很难说服那些大能为我大商所用。”
帝辛神色大动,“不知道是哪两位大才?”
杜兴再次笑道,“其一为闻太师,他本身就是截教出身,一旦发生战事,自然可以在截教奔走请来助力,第二,则是申公豹申道长,申道长属于阐教门下,但交游广阔,和无数截教能人都交情极深,只要能招揽申道长入朝,给予国师之位,一定可以帮我大商邀请大量贤才。”
帝辛恍然,闻太师……他很熟悉。哪怕历史上根本不存在闻太师这样的人,这个位面,闻太师就是三朝元老,为大商征战一生,至今还镇守边关的大牛。
恍然后他又带着一丝古怪道,“申公豹?朕还打算邀请先生担任我大商国师一位呢。”
杜兴乐了,还一些惶恐,“不敢,我本人其实没什么大才能,远不足以胜任这样的高位。”
见帝辛还想说什么,杜兴才转移话题,“大王,之前我讲述的所有人才将领,都是用于军事、镇压西岐叛乱或东夷叛乱的人才,但只有这些还不够,我觉得大王的各种政治举措,还有不少是可以适当改良的。”
帝辛兴趣大增,“请先生教我!”
“其一是用人,虽然大王不问出身,善用贤能,但只靠他人举荐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