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鸿睿班的学生也听的很认真,无论是锐学组正式成员,还是后备组员,都非常清楚,现在的环境来之不易,换另一个学校,哪怕是最好的重点班,也不能有目前的待遇。
  大家心里清楚,杨锐明年参加高考,多数是要考走的,再复读一年,想有现在的环境是很困难的。
  所以,这就是破釜沉舟的一年了。
  即使是曹宝明这种性格坐不住的学生,到了上课的时候,也强迫自己认真听讲。
  习惯成自然,认真听讲这种东西,坚持一两个星期,也就不觉得难受了。
  于清惠讲的飞快,不时的提问。
  被叫起来的学生总是大声的回答,这是于清惠的要求。在大部分学生都只能练习哑巴英语的年代,大声朗读英语本身就是一种锻炼了。
  曹宝明记笔记的同时,期待着课程快点结束,于是不停的习惯性的顿笔。
  苏毅和他隔着过道坐,瞥见他的样子,低声问:“急什么?今天中午轮不到你。”
  “我不是急着做卧推……我等着看成绩呢。”曹宝明声音放的更久。
  苏毅“呦”的一声,道:“你能进20?”
  “上周成绩,我觉得差不多。”
  “怪不得你上周都没做几次卧推。”
  “卯足了劲呢。”
  “想干什么?去实验室?”
  “实验室有什么意思,我想去工厂,杨锐弄的新制药工厂。”曹宝明接着声音提升道:“田世昌去工厂应聘了,你知道吧?”
  “知道,他学的挺好的,以前也经常进前20吧,可惜了了。”苏毅摇摇脑袋,道:“我这次估计要排到40了。”
  “一周做三次卧推就好了,中午睡一觉比较好。”
  “再说了,就那么点的时间,争取来也没意思。”
  “时间不就是挤出来的,算了,等会就公布名次了,能进20了再说。”曹宝明记了没多久笔记,就见卢老师拿着本周的名次表进来了。
  名次表贴在门后,让学生们自己去看,曹宝明凭着强壮的身躯,第一时间瞅到了自己的名字:十六名。
  “我要申请去工厂。”曹宝明立刻举手。
  何成是十八名,也赶紧举手:“我也要去工厂。”
  “不去实验室了?”负责记录的黄仁奇怪的问。
  “锐哥在工厂,我去实验室做什么,周末开始安装仪器,知道吗?全是进口的好货。”
  何成这么一说,排名在前的几个人全都有了计较,一个个都申请去工厂帮忙,就连经常选择回家睡觉的李学工,这次也选了去工厂。
  在1982年,能接触到进口仪器,可是再难得不过的机会了。
  第二天一早,报名去工厂的十几个人,或者骑车,或者搭别人的自行车,一路前往西堡肉联厂。
  西捷制药工厂,此刻正忙的不可开交。
  
123。第123章 GMP规范
  
  曹宝明与何成等人,抵达西捷制药厂的时候,车间的改造已经完成。
  不像是工人们想象的那样彻底重建,来自英方的设计人员,保留了原有的墙体结构,在加固密封以后,又在建筑外轮廓处,做出一圈凸出原墙面的线脚,并分别刷上白色涂料和深灰色涂料,再通过拉缝增加质感。
  走进西堡肉联厂的大门,就能看到白外灰内的色彩组合,它们在立面上的层次感如此之强,以至于西联自己的工人都认不出车间原本的形状。
  车间的大窗也被重新加上了窗套,并粉刷橙色涂料,从而使得建筑外观更具科技感。
  确定这就是西捷制药厂的新车间以后,何成兴奋的不得了,连声道:“科幻画报里的建筑也没有这么帅的,这是锐哥做的吧?”
  “是英国请来的设计师,听说老贵了。”西联建厂的时候,一期和二期的工人来自天南海北,给他们带路的是位五十多岁的大叔,手里攥着旱烟,一副准备好了唠嗑的神情,说:“涂料都是从上*海买回来的,说是平江买的颜色不正,你们没看到,当时三建来的几个人脸色那叫一个丑啊,没办法,咱有钱嘛。”
  何成被旱烟大叔给逗笑了,道:“我先前听说重建厂房,好多人都觉得浪费呢。”
  他给杨锐做实验助手,平时不免会聊聊天。
  旱烟大叔咳嗽两声,嗑嗑烟斗,道:“扒了再盖一个是浪费,扒一半盖成南湖最好的工厂可就不是浪费了。现在到咱们厂里来参观的人多了去了,哪个不翘大拇指的?”
  说到得意处,旱烟大叔忍不住点着旱烟,呼呼的抽了起来。
  何成无法理解国企工人的价值观,一笑而过,问:“仪器都放哪里了?在车间吗?”
  “在仓库,英国人不让放车间,说是什么干净车间的不让放。”
  “洁净车间?”何成跟着杨锐做实验,也学到了些新名词。
  旱烟大叔吞云吐雾的不置可否,说:“差不多吧。我说,你们学生娃,是来看热闹的还是怎么的?”
  “来帮忙的。”曹宝明大声回答。
  旱烟大叔笑了:“来帮忙的可不少,你们是年龄最小的。”
  何成等人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
  新建成的西捷制药车间附近,堪称人声鼎沸,研究所的,大学的,药厂的,但凡能和制药擦得上一点边的都来参观了,即使擦不到边,省内能来的也都抢着来外国进口的仪器,还有外国的工程师安装,在河东省,这已是难得的机会了。
  如今,河东省内的平反工作都尚未全部完成,大专院校和研究所的研究员没有见过外国人的都大有人在,不了解外国技术发展的更是的比比皆是。
  有太多的人,想亲眼看看外国工程师是如何安装和调配先进仪器的。现在想出国是极困难的,没有国家补贴,平均月薪只有5到10美元的研究员,存一辈子的钱也买不起往返机票。
  关于外国的月亮的传说很多,见到的人却很少,所有人都想证实一下。
  与之相比,关注杨锐的人却少之又少。从专家的角度来看,一个年轻人改良或发明了一项技术也就罢了,工厂化的经验,却是很难从书本上获得的。即使现在的高科技制药工厂仅仅是实验室的放大版,可“放大”本身,其实就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起日趋成熟的机械化生产线,它无比简单,但也不是无经验无脑筋的冲上来就能解决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杨锐经常跟着导师进出药厂,做各种生产线改良,他也不敢说能将自己的技术工厂化,捷利康亦是看了他发表在《生物化学系统生态》上的论文,才敢开出价钱。
  反而是国内的研究员,很少有机会看国外期刊,现在更是没有看名字的习惯,再加上缺少专业的情报搜集机制,并不会特意去看本国研究者的文章。
  国内目前也无高端制药工厂的概念,80年代的中国药厂连抗生素都做不好,杂质多的令人发指,以至于经常出现治病治死人的内部通报。在这种环境下,懂得建设高端工厂的人也寥寥无几,专家们不相信杨锐会做。
  “英国人也懂捧人啊。”何成来到车间门口,就听一位穿着夹克的男人在那里感慨:“你说,捧这么个年轻人出来,有什么意思?”
  “说不定是合同里规定的?”这位打着西装,有股子平江人的矫气,猜测的方式也很高大上。
  能在80年代知道合同的中国人都不多。
  门口唯一的一位女性研究员笑了两声,道:“合同怎么规定编谎?”
  “就像是广告一样吧。”
  “合同里没有。”站在外圈的一位,面露微笑的挤了进来,说道:“我看了捷利康签的合同全文,里面没有这种内容。”
  虽然不是机密内容,但能看到合同的,似乎也是有点身份的人,否则,国医外贸和西堡肉联厂才懒得给他们看合同呢。
  平江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道:“那合同里写的是什么?”
  “除了这个制药工厂,国医外贸还牵头搞了一个销售工厂,估计是出口企业。里面是西堡肉联厂,国医外贸,然后一家英国公司和一家香港公司……”
  “这些谁不知道。”平江人打断他,问:“这个杨锐做工厂,是什么条款?”
  “3个月内投产。”
  “三个月?真敢说啊。”平江人叫了出来。
  女研究员也摇头,说:“毕竟是年轻人,现在都有一个月了吧?才建了厂房,再安装仪器,再调试,再试生产,再到投产,等正式请咱们来的时候,三个月哪够,半年还差不多。”
  “最厉害的不是这个。”炫耀合同的研究员有意压低声音,像是说一个秘密似的,道:“按照合同,捷利康要给那家香港公司2万美元的现款,3万美元的仪器,你们猜,仪器是送到哪的?”
  “送到哪?”
  “西堡镇,和工厂用的仪器一批运来的。”这次不算是纯粹的炫耀了,多少是有点推测的。
  在场的几个人都呆住了,夹克男人瞪大眼睛道:“你的意思是说,捷利康送了3万美元的仪器给杨锐?”
  “要不就是借了3万美元的仪器,否则说不通,对不对?杨锐这么卖力,说不定就是捷利康答应了送仪器或者借仪器。”炫耀男的推测不算准确,却也接近了其中的一部分。
  其他人险些收不住口水流到地上,3万美元的仪器,比一家正经研究所一年的经费都多。要是算纯粹的采购经费的话,快顶得上一家研究院了。
  “去看看,我们去帮忙。”女研究员忍不住了,直着腰就往车间里闯。
  其他人也跟着往里进,嘴里说:“我们是来帮忙的。”
  何成与曹宝明等人不管那么多,也连忙跟了上去,要求进入帮忙。
  西堡肉联厂的保安科长就在门里守着,将一群人拦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办,进去问了一声,才出来道:“登记一下你们的单位和名字,能帮什么帮什么,到中间换衣服哦。”
  “换衣服?”
  “白大褂什么的,我也不懂,反正英国人叫换,不换不让进车间。”保安科长一副不是我定的规矩的表情。
  女研究员急着进去,问:“有女换衣间?”
  “有,进去右转,男左女右,有单独的柜子,钥匙挂在外面,换了哪个柜子的,你就拿走哪个柜子的钥匙。锁头是将军不下马的。”
  “好,我们进去。”女研究员一马当先了,其他人再无犹豫。
  换好白大褂,戴上口罩和长靴,再穿过一道除菌走廊,整个车间就展现在了他们面前。
  几名研究员不由自主的停住了脚步。
  6米多高的车间,墙壁刷的粉白,间中是淡蓝色的漆料,与外观的设计趋同。而真正吸引他们的,是椭圆排列的各种设备。
  大型组织搅拌器、大型离心机、大型结晶器、大型灭菌机、大型清洗设备、大型灌装机……最多的则是各种不锈钢管道组成的气流和液体循环装置。
  后者的设计尤其复杂,杨锐是用了现成的图纸完成的,而在仪器设备的调试方面,则是出售仪器的公司负责。
  几名研究员看着忙忙碌碌的安装人员,愣住了,平江男讶然问道:“装完了?”
  “大体装完,仪器还要调一阵子。”杨锐也不管谁在问,他是忙的昏天黑地了。
  何成跳着脚喊:“锐哥,我们来帮你了。”
  “哦,正好,你们去给各组记数据,数字的英文都会说吧?老外说的数字别给弄错了。”
  “会说。”一听是给老外做记录,几个人都变的紧张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