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9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锐“恩”的点点头,没什么变化。
  李行长只当杨锐不明白,连忙解释道:“现在的定期存款的利率是7。2%,等于说,一年期的贷款,一年要多交0。6%的利息,三年期的多了1。4%,十年期的更厉害,每年的都要多3。6%。”
  “恩。”
  “如果你贷款10万块,一年多1%的利息,就要多1000块!”李行长说的郑重其事。
  对80年代人来说,1000块可不能说是小钱了,等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了。
  杨锐依旧是点头,道:“我明白。”
  身为隐藏的千万富翁,杨锐根本不怕一千块两万块的小钱钱利息,再者说,现在的银行利息也算得上良心了。
  三年期贷款的利息只比定期存款的利率多了一个1。4,这在三十年后是想都别想。
  后世的银行,恨不得做出两三倍的差价来。
  就是有利息稍高的理财产品,亦是现金多多,妙趣横生。
  要是将通货膨胀算进来的话,80年代的银行贷款基本属于白送性质,杨锐要求贷款的目的之一,也是如此。
  当然,如果不是有特别的路子,现在也没有杨锐贷款的空间。
  银行抢着贷款的时代虽然没有结束,高额贷款却已经比较困难了。
  李行长颇有些无奈,又道:“我的想法,还是不要按照10年期的贷款来进行了,当然,我不是说借款的时间不能久,而是按照十年期的贷款,利息会太高。与其如此,不如先贷款一年,之后我再帮你改做一个长期的贷款。当然,这样就不太能保证时间了,但三四年还是没问题,算下来能省不少利息,比如你要借10万块。”
  “100万。”
  “啊?”
  “我准备贷款100万。”杨锐回答。
  李行长有些僵住了,虽然是分行的行长,也批的出来一百万元的贷款,但这个数额给企业是可以的,给实验室合规吗?
  李行长自己也说不上来,毕竟,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可是,回想胡主任说的话,人家可是代宰相发言的,李行长又怎么能回绝杨锐。
  他寄希望杨锐自己打消主意,道“100万的话,利息很高的。虽然没有抵押物也不是不能办……”
  “我有抵押物的。”
  李行长笑了,说:“100万的抵押物可多着呢……”
  “我当初大概买了100套左右的四合院,另外还有一些邮票和书画。”
  李行长再次濒临宕机状态,问:“100套四合院,怎么会那么多?”
  “当初拿到了钱,我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就买了些东西。”杨锐一副我年轻我任性的表情。
  李行长动动嘴,承认道:“四合院的确不好卖了,如果有100套的话,做100万的抵押贷款倒是绰绰有余了。”
  “能多办一些当然最好。”杨锐打蛇随棍上。
  李行长点头,问:“您考虑要多少。”
  “多多益善。”
  “好,我能保证200万元以上的贷款额度。”李行长答应的无比爽快,之后,仍然忍不住道:“100套四合院也太多了。”
  “是啊,买的时候顺手了。”
  “顺手吗……”李行长摇摇头,劝道:“我先帮你办了抵押贷款,你之后有空的话,还是把剩下的四合院卖掉吧,现在国家到处都在搞建设,房子越盖越多,大家都想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四合院以后就更难卖出手了。”
  ……
  公众号内新做了人物肖像,想看书中帅哥妹子的请移步。
  ……
  
第1192章 我要
  
  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
  对普通人来说,跑一次银行贷款的麻烦,得晒掉一层皮,跑出一脚的水泡才能明白,而对杨锐来说,他就用不着明白了。
  李行长不仅将事情给他办的妥妥当当,而且速度还比其他人要快的多。对一个地区的分行行长来说,两百万虽多,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仅仅一天时间,李行长就将200万元的款子,打到了杨锐的账上。
  之后,银行才一间间的四合院,一套套的书画和邮票的查看,并补办手续。
  杨锐当初买收藏品的时候,就着重手续完整,也不怕被勘察出问题来,拿到了贷款,又确认了600万美元的外汇可以存在账户里直接使用,就返回了北大,重新召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们。
  “大家应该考虑好了吧,愿意加入新的G蛋白偶联受体组的,有几个人?”杨锐说话的时候,也是看向苏先凯的。
  做G蛋白偶联受体是苏先凯提出的,他此时不禁紧张了一些,看看四周,才道:“暂时算是三个半。”
  “三个半?”杨锐有些奇怪。
  “我,范振龙,王思胜三个人,田兵想将自己手头的项目做一个阶段性的结果出来,算是半个人。”苏先凯摸摸脑袋。
  许正平代替苏帆和焦阳平说话,道:“我们考虑着,如果是开始阶段的话,应该用不了那么多人,当然,我们这边也会缩减经费,争取能多让一些经费出来。”
  “让经费?”杨锐更加奇怪。
  范振龙肯定的道:“我们现在都在准备申请项目,预计总能申请几十万元的经费出来,虽然说是不多,但也是一笔补充。”
  几十万元人民币的经费,在80年代堪称巨款,就北大的标准来说,也是第一流的了。
  但是,几十万元人民币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真是连启动都启动不起来。
  杨锐一脸讶异,道:“你们申请项目是好事,补充之说,是想补充给谁?”
  “G蛋白偶联受体组啊。”
  “好意心领了,但是没有必要。你们能自给自足就不错了。”杨锐摇摇头。申请经费可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的,需要填写大量的表格,接受各种询问和判断,还要抵押上自己的学术名声。
  一名学者的长期经费是与他的实力与名气挂钩的,在实力和名气没有太大的涨幅的情况下,经费也是不会有太多的增加的。
  因此,范振龙所说的补充经费,就等于是让渡经费出来了。
  这虽然在国内实验室里很常见,但并不等于杨锐喜欢这种方式。一方面,他本人筹集的经费就是比较多的,如今做G蛋白偶联受体,虽然比较紧张,但也就是减少各组的补贴而已,另一方面,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又不是一个人的实验室,与其自己费劲的分配资金,还不如让他们自己争取。
  见范振龙的表情有些震惊,又有些不解,杨锐就解释起来:“不是说我不需要资金,但是我还需要你们实验室里的课题组继续运作起来,你们申请经费就给自己用好了,多申请的多用,少申请的少用,实验室内的补贴,长期来看肯定是要减少的,所以,这个路线我是赞成的。”
  顿了一下,杨锐又道:“G蛋白偶联受体是个大项目,我的确希望参与的研究员越多越好,这对你们来说也有提升的可能性。但是,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组并不是强迫的要求,我也会尽量保证经费的充沛……”
  “就是说,我们用不着停下手头的项目?”田兵小心翼翼的问。
  杨锐点头,道:“你的项目正做在紧要关头,你继续做就行了。”
  “项目经费依旧?”
  杨锐回答道:“实验室的公共开支会降低,但不是一下子降,循序渐进的降,不用太担心,你要是申请项目了的话,肯定能够用。”
  杨锐能给出这么肯定的回答,也是因为他在国内学术界的名气越来越大了,不说决定某个项目经费的分配权利,影响却是能做到的。
  再者,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小牛们的水平,一人申请个10万元或者20万元的,还是比较容易的。
  田兵的脸上不禁露出笑容,他的实验做的颇为辛苦,虽然期间发表了一篇论文,但还没到真正要收网的时间呢。
  不过,田兵的笑容没有持续太久,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不裁撤项目的话,怎么凑出500万元的首期经费?”
  “谁告诉你说,经费要从项目裁撤中来。”杨锐看傻子似的看田兵,道:“咱们一整年的经费也就200万元,其中一半都是常设经费,剩下的100万人民币能做什么。”
  “总能补充20%吧。”范振龙跟了一句。
  杨锐用玄妙的眼神望了他一眼。
  范振龙立刻意识到了错误。
  “您当初写在黑板上的500万,不是人民币?”范振龙心惊胆战,其他几名研究员也用看捣乱的傻子的眼神看着范振龙。
  自愿消减项目,并申请经费补贴实验室的首倡者正是范振龙。
  杨锐道:“做G蛋白偶联受体,纯粹的人民币能买到什么?”
  “对吧,我就说不可能。”田兵恨不得跳起来两米五,给范振龙一个头槌。
  范振龙满心的愤慨:“不是500万人民币,难不成是日元港元?咦,是港元吗?”
  “是美元。”杨锐直截了当的给出了答案。
  “500万美元吗?500万美元?”范振龙连问了两遍,再道:“你从哪里找500万美元来?”
  不是他眼窝子浅,实在是500万美元太多了。
  其实,就是500万元,也是普通的中国学者接触不到的经费额度,不止是80年代的学者接触不到,2010年后的普通名校教授,一样是想都别想。
  10万元的级别,在80年代,已经是超越一般的超额经费了。
  当然,顶级学者总是有顶级待遇,80年代的院士级学者,弄出500万元人民币也不是特别奇怪的事,而在2010年后,做自然科学研究的院士级学者,弄到1亿元人民币的经费的也是有的。
  总结来说,500万元人民币的经费,在80年代就已经是顶级待遇了。
  范振龙等人也不觉得杨锐能自己弄到,所以才会想着裁撤项目来帮忙。
  而500万美元,已经不止是扩大五倍七倍或者十倍的概念了。
  苏先凯更加激动,望着杨锐,也问:“杨主任,你能筹集到500万美元?”
  他计划着能有100万美元,开做G蛋白偶联受体,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杨锐能给出如此的惊喜。
  杨锐只是耸耸肩,道:“我弄了600万美元,所以,你们不用胡思乱想了,只要决定是继续原本的课题,还是跟我做G蛋白偶联受体就行了。”
  这下子,范振龙却是犹豫起来:“如果不是要消减项目的话,我的项目做的还是挺有劲的……不过,杨主任,您还没说500万,不是,600万美元是从哪弄来的?”
  “我之前给捷利康的专利卖了600万,正好我孤家寡人的用不上,就拿出来做科研吧。”杨锐说的云淡风轻,已经在乔办装逼过了,总不好拿相同的话再装一次。
  然而,一众研究员还是被镇住了。
  几个人的眼眶,甚至瞬间即湿润了。
  “什么专利能卖600万美元?”王思胜的思路已经发生了偏移。
  “合成辅酶Q10所用的催化剂。”
  “怪不得……”
  王思胜微微沉吟,一脸神往,不知道是不是幻想到了自己发现了值钱的催化剂。
  范振龙这时候从犹豫中惊醒了过来:“我也要做G蛋白偶联受体!”
  
第1193章 掌声
  
  “我们目前已经知道,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是由7个α螺旋组成的跨膜结构,不仅如此,它的一部分受体还包含了胞外的N端或者胞内的C端结构。这让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极其复杂。”
  杨锐拿着话筒,节奏缓慢的讲述着自己的观点。
  在讲台的下方,是密密麻麻的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