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文浩在一群老年学者眼中资历太浅,在杨锐面前就变成了资深人士,用过来人的语气,板着手指道:“抽烟、喝酒、吃饭,这三样,你是一定要学会的。不管是谁,他总要吃饭,总要喝酒,总要抽烟的,你说对不对,一起吃饭,喝酒,抽烟以后,这不是就熟悉了?恩,要是有点个人爱好也不错,咱们这个圈子里,喜欢篮球和乒乓球的不少,打排球和羽毛球的人也比较多了,再就是书法绘画,这个要求比较高了,你懂不懂?”
  杨锐摇头。
  “不懂没关系,你个子高,以后学着打打篮球就好了,走,我帮你介绍几个人,都是咱们北大毕业的,你要是没话说,就说点北大的近况,他们就很高兴了。”宋文浩说着再递一支烟给杨锐,还在掏火柴,就有空姐笑着上前,帮他们把烟点上了。
  杨锐说了声谢谢,看的空姐面色微红,才跟着宋文浩往后舱去。
  飞机后舱是约定俗成的抽烟之地,主要是空间略微大些,能容多人聚拢了聊天,同时走动走动,舒展一下筋骨,这是现代飞机的头等舱也难有的享受。
  中国是最早在飞机上禁烟的国家,还因此得过联合国的奖状,原因就是80年代初,有旅客在飞机上抽烟造成火灾,最终导致飞机坠毁。
  不过,中国只在国内航班上禁烟了,国际航班却是与世界保持同步,到了90年代中期方才禁烟。而在80年代,打火机、火柴和特制的中华烟,都有航空特供的赠品,一些烟民飞一趟下来,能抽十几根免费香烟,颇有些自助餐般的努力。
  宋文浩隔着半个飞机,给杨锐介绍北大毕业的校友,总有十个以上,以至于杨锐都记不住名字。
  北大生物是国内最早的生物院系,前辈学长不知多少,杨锐一一问好,算是混了个脸熟。
  已在后舱聊了一会的众人,自然而然的将话题转向了钾离子通道的项目,这是最近半年来最热门的话题,早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虽然是北大校友,但留在北大的实在不多。北大每年的留校名额稀少,一个院系充其量也就是一两人而已,剩下的学生也不是都能留在北京。
  在场的人有一多半都在地方院校或科研机构任职,尽管待遇不错,但就信息敏感度和科研氛围来说,是完全比不上北京的。
  事实上,在场的颇有几个人,甚至不知道钾离子通道的研究是杨锐做的。
  毕竟,身在异地,他们看文献遇到熟悉的名字会顺便记一下,遇到陌生的名字就不一定了。
  杨锐说起自己熟悉的领域还是很轻松的,大致描述几句,就吸引了多人的注意。
  “这么说,你当初也是一次次试出来的?这样的话,成本很高啊……”在场某人思考着问了出来。
  杨锐点头,又道:“刚开始的时候,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只能用穷举法了,其实现在用结果逆推,倒是不用完全采用试的方法,可以减轻些负担。”
  “哦?”几个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杨锐笑了一下,说:“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首先是归纳法,我们已经知道有几种方式是没用的,如果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这几种方式就省下了……”
  杨锐随口而谈,将几名后舱烟民牢牢吸引住了。
  不管有没有想要做钾离子通道的重复实验的,学者们对于这样的机会都不会轻易放过的,这就相当于专业级大师讲解具体的实验,哪怕是教授级的人物,其实也不容易遇到这样的机会了。
  恰恰相反,越是位高权重的学者,往往进步越慢,就是因为学习的时间少了,而自我钻研的速度又过慢。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这样的词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作为实验室的负责人,偶尔玩一下礼贤下士的把戏也就算了,什么实验都要和别人学,也会威信堪忧的。
  然而,大部分实验都有无数个关键点,不依靠学习的方式,只是依靠以往的积累,以及自己的钻研,实在是困难中的困难。
  这种跨学校跨机构的会议,能够受到学者们的欢迎,也是因为它能提供一种间接的学习机会,说不定哪位觉得习以为常的方法,就能为吸纳某人提供突破的灵感。
  完整的实验方法就更难得了。
  论文都是薄薄的几张纸,就像是DNA双螺旋结构得了诺贝尔奖,总共也不过占了半页的位置,区区几百字,又如何能体现数年时间,数个实验室,十数名顶级科学家的竞争与拼搏。
  屠呦呦做的青蒿素,最终论文亦不过一页纸,上百万人因此活了下来,并得到更少的副作用,更高的生活质量,而在它的背后,是数十家科研机构,数百名科研人员用数年,从2000多种中药试剂中筛选一种药物的过程。
  对普通人来说,自然是结果更重要。
  而对科研人员来说,却是过程更引人入胜。
  许多学者总还是不免有敝帚自珍的念头的,杨锐相对来说就开放不少,除了非常重要的核心关键点,杨锐并不介意告诉其他人自己实验的关键点。
  不过是80年代中期,某一个领域的领先技术而已,还是杨锐已经做出来的研究,分享一些非关键点,杨锐毫不在意。
  他的这种态度,开始时还被人看做是年少轻狂,随着探讨的深入,却是不自觉的感染了其他人。
  很快,后舱的烟民区,讨论的内容就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实用了。
  大部分学者只是不愿意廉价或免费的送出自己的研究,但基本的分享精神,大家其实都是不缺乏的。
  杨锐不其然间做了一个好的表率,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讨论中。
  这个时候,就轮到他听取中老年学者们的经验了。
  不得不说,对杨锐来说,这样的经验也是非常稀缺的。他的脑海中有的是论文,也有不少的资料乃至于学者笔记,但和其他人一样,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千奇百怪,许多时候,这样的知识只能来源于口述。
  十多人加起来几百年的经验,随手拈来,亦让杨锐受益匪浅。
  旁人亦有同感,宋文浩带着引荐成功的得意,对杨锐好感大增,临回位置,还道:“到了地方,有什么问题尽管找我。领队没什么用的,最多帮你解决一点生活问题。”
  杨锐道谢,半开玩笑的道:“我还真有问题,咱们有在大会上发言的名额吗?”
  “那哪里能有。”宋文浩笑着摇头:“这次估计总共就有六七个发言人吧,童第周来了还差不多。”
  童第周的辉煌在民国时代,也是胚胎学和早期克隆学方面的权威人物,属于教科书里的科学家,还做过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算是早期中国生物学的代表人物了。
  杨锐只能无奈一笑,他离这种小领域的世界权威还差得远呢。
  ……
  
601。第601章 了不起
  
  在轰隆隆的飞机上勉强睡了一觉,洗漱完毕以后,旅客们得到了一顿西餐的补偿。
  西餐颇为纯正,有两道前菜,两份汤和两份主菜可选,虽然分量都不多,但在空姐铺上白色的桌布,分发锃亮的金属餐具之后,倒也像模像样。
  杨锐手握短柄餐刀,略微有些吃惊,在他的印象里,飞机上别说是金属刀具了,螺丝刀之类的物品都不能带上来,却是没想到现在的飞机如此开放。
  宋文浩睡的不好,吊着黑眼袋,先和空姐要了一杯红酒喝了,再看杨锐似在发呆,笑了,问:“没吃过西餐?来,我教你,最基础的,左手叉子右手刀,用老外的话说,就是用惯用手抓刀,因为要不停的切割……”
  宋文浩好为人师,杨锐不好不学,于是跟着比划了一会。不过,中国人西餐,统共就是那么几个步骤,还没有一个小学生的实验复杂,宋文浩说了几句,就无话可说了。
  “竟然还没到,坐的都人困马乏了。”杨锐赶快结束这个对话,顺便将数量不多的食物喂入口中,比起他记忆里的飞机餐,现在的味道似乎更好。
  宋文浩点头应是,随口道:“估计也快到了,不知道代表团这次将酒店定在了哪里,如果太远的话,可就辛苦了。”
  “一般都在会场跟前吧。”杨锐说的是以前的概念。他跟着导师去参加国内的某些会议的时候,就近订房理所当然。
  宋文浩苦笑:“咱们经费紧张呀,要是上面觉得钱不够了,那就只能想办法省钱呀,我是听去年来的人说,他们住在郊区,每天坐车过去三个小时,回来又是三四个小时,受罪受的多了。”
  杨锐心有戚戚焉:“我坐三个小时也就算了,让六七十岁的老教授也每天坐六七个小时的车?那还参加什么会议呀,累都累趴下来了。”
  “谁说不是,有几位运气比较好,组委会给就近安排了地方,像我们这样的,就没得选了,哎……我宁愿他们省钱省到吃的上面去。”
  “估计吃的经费本来就不高。”杨锐也是有些担心,酒店住的远了,这个还真不好更改。
  中午时分,飞机缓缓降落。
  众人在空姐的指导下调了手表,然后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依次下机。
  领队像是白头鹰似的,用警惕的目光盯着众人,嘴里不停的念叨:“注意国际影响,都把队伍排整齐了,不要让外国友人看了笑话。”
  杨锐也没得选择,规规矩矩的站在队列里鱼贯而出,然后在国际友人议论、微笑与惊诧中,像马戏团的猴子似的,穿过机场大厅。
  确实是难得的体验。
  宋文浩同志也有点小不爽,只能自我安慰道:“至少白落一套西装不是?要不是为了让国际友人看到咱们国人的团结友爱,你想白得一套面料这么好的西装,怎么可能。”
  杨锐低头看看身上的蓝西装,实话实说,这套西装在国内看还挺不错的,因为男人们都是灰蒙蒙的颜色,蓝色既亮眼又大气。
  然而,站在纽约机场,一群人整整齐齐的蓝色西装就显的有些傻缺了。
  国内的裁缝们最多也就是刚到能做西装的水平,还没有驾驭一支时装队的能力,更何况,这支队伍里还老的老,少的少,形体不一,气质不同……
  “不要说话。”领队满脸凝重的回头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都听我指挥,一二一,一二一……左右左,左右左……”
  众人习惯性的调整左右腿,一会儿就发出“咚咚咚”的整齐声音,气势十足,吸引了更多国际友人的目光。
  杨锐也只能跟着左右左,左右左的,心想:就当是为科学献身,哔了金丝猴了……
  取了行李,大厅内的空间多少有些施展不开“一二一”的技巧,领队此时才不再强调队形,让众人聚拢过来,开始分配酒店道:“众所周知,纽约是国际大都市,物价非常的昂贵,咱们出于为国家节省经费的目的,同时方便大家的出行,分别选择了两家酒店。一家叫做索菲特酒店,这家酒店距离会场10公里,坐车大约15分钟……”
  众人不由自主的发出欢呼声,看起来,不止宋文浩同志有担忧了。
  领队摆摆手:“别急着高兴,索菲特酒店是组委会提供的,他们总共只给我们提供了8个平价房间,经过我们的争取,总共得到了10个房间,能住20个人,一会儿,我叫道名字的人,将入住索菲特酒店。”
  “住这个酒店的标准是什么?”有人立即问了出来,谁都知道,另一间酒店肯定是没这间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