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是捷利康等外企,也鲜少有给出这么大的里程碑交易的。像是杨锐的去铁酮,里程碑到最后,也不过是西地那非的起步价而已,他还是7个活性化合物一起卖。
  大型药企就是这样,一方面挤压小型的生物技术公司,另一方面,又以强势的资本填充市场空间。
  若不是有中国市场这么大的背景,杨锐就是想拉一个高价出来都不行。
  当然,现在的高价,对杨锐来说也不是问题。
  所有的里程碑都是针对西地那非的降压效果的,并不针对其他适应症,辉瑞虽然不是很情愿这样签约,也是捏着鼻子认了。
  其实,大部分的药品都是有额外效果的,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可以针对其他的适应症。
  简单来讲,药物的副作用,就可以作为药物的新适应症。
  例如最常见的腹泻。
  腹泻是很多药物的副作用,但是,如果腹泻的效果好,那容易产生腹泻的药物,自然可以当做泻药来用。
  反方向来说,有的药品会造成患者便秘,那么,如果便秘的效果好,是不是就能做成止泻药呢?
  再比如,降压药常见的副作用里,往往有心动过速。对很多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来说,这是不好的,但是,对于心动过缓的病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于是,哒哒,一款能够治疗心动过缓的药品就新鲜出炉了,其副作用是降压……
  同样的道理,有的药品的副作用是降低心律,于是,对于心动过速的病人来说,它又能发挥作用了。
  由此可见,万能药在化学药物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
  你的药品不能既造成腹泻,又止泻,同样不能既降压,又提高血压,既提升心律,又降低心律。
  阿司匹林已经堪称是神药了,它能消炎止痛治感冒,又能抑制血小板,预防中风,即使如此,试试投喂阿司匹林给患有血友病的贵族们,对方肯为之打碎八柄权杖,让后让你赔上面的宝石。
  对医药公司来说,开发一款药品的新适应症,是提高利润之事。
  因为动物实验和临床一期二期都不用做了,只要在临床三期证明它的疗效,成本相对是比较低的。
  但是,并不是每种药物都是阿司匹林类的神药,开发新适应症的药品,能表现良好的其实并不多,销量自然不容易提上去。
  再一个方面,专利期也不是无穷无尽的,一款药物的普遍专利期在15年略多,多出来的部分通常就是申请出来的额外专利期,但也都是个位数的,换言之,能垄断销售25年的专利药是极少的。
  开发新的适应症,增加的就是“略多”的部分,等于用临床三期四期等后续成本,换取了个位数的专利期增加。划算不划算,还不一定呢。
  大部分时间,开发新适应症,与其说是找到了药物的新用法,不如说是医药公司延长专利期的小伎俩。
  再深入的想一想,药品的新适应症就等于是副作用,对新适应症的疗效越好,也就证明副作用更强更明确,对于一款药物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医药公司宁愿要一款副作用极微,找不到新适应症的药品,恐怕也不愿意要一款副作用极强,有多种新适应症的药品。
  用拍电影来打比方,一款药物原本的适应症,就相当于影院票房,它是公司赚钱的主要法门。而新适应症就相当于DVD,蓝光碟片,周边等等的销售收益,是有一些公司比较擅长这些,并且通过此点赚到了钱,但毕竟不是主流,也不稳定。
  辉瑞在杨锐的坚持下,放弃部分的后期利润,专注于主要收入部分,也是有自己的套路的。
  单论盈亏的话,在杨锐1。8亿美元美元的款子到账之日起,他们就已经赚了,后面的都是纯利润。
  当然,杨锐是不可能一口气拿出1。8亿美元的。
  通过几位大佬的协调,这些钱,就由杨锐以华锐公司的名义,从工农中建四大行贷了出来。每家承担数千万不等的额度,一个个都骇的脸色苍白。
  不仅如此,后期的2亿美元加2亿美元的里程碑,杨锐也是没钱给的上市就要给的里程碑,是不论销售额多少的,前期能做出年销两三亿美元的药物,也是不多见的。
  辉瑞自然不能让自己精心设计的里程碑打了水漂,别说杨锐没那么多钱,就是有也不行。一款药物的开发周期动辄以十年计,这段时间,他把钱花完了怎么办?
  所以,工农中建还要给杨锐做担保。
  5。8亿美元的总额度,在银行看来,他们冒的风险比杨锐大多了。
  这从他们对河东大学临床试验中心的重视就可以看得出来,四大行都从总部派出了专人负责此事,到了动物实验和临床一期的重复实验结束了以后,更是有副总级的干部前来视察。
  没办法,国家这两年尽管是慢慢有点钱了,动不动能交得起几千万美元的经费了,但几亿美元的开支,还是很厉害的。能与之相比的,也就是一些基础项目建设,例如铁路公路大桥电信电网水电站等等了。
  比起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建好就能收费的项目,西地那非的研发,实在称不上令人省心。
  杨锐也没准备让他们省心,预防针啪啪啪的一个三连:
  “科研这种事,没人敢说百分百的。我们一定会尽力而为,大家呢,也要持开放的心态。”
  “我们临床试验中心虽然是刚刚建成,比较缺乏经验,但是,只要把握好机会,很快就会成为成熟的团队的。”
  “西地那非的动物实验和一期临床,就是安全性实验是非常好的,二期的话,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空白领域了,外国人也没有做过,我们每一步都是在创造历史了,请各位陪我一起见证。”
  几名银行的高级干部都要疯了。
  以前去贷款企业视察,人家就算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了,也会拍着胸脯吐出点新鲜鲍鱼证明一下吧。
  你们搞科研的就是这样的态度吗?
  能不能有点信心啊?
  以前都是贷款企业让我们带着信心来的啊。
  见证历史?
  谁想见证历史?
  上亿美金呀!
  都够考察多少趟巴黎了!
  巴黎……
  米兰……
  大长腿……
  烤肘子……
  比基尼……
  金发碧眼……
  一群银行干部齐齐捂着胸膛,望着单面玻璃后的大病房,只觉得自己的血压已经控制不住了。
  
第1511章 我要带专家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河东大学临床实验中心的大楼,就用了现成的理学院大楼。
  这楼原本是准备给理学院的学生们教学用的,部分用做教师们的教室,如今被占用了……大家其实还是很高兴。
  毕竟是有新项目落地了,对于河东大学的全校师生来说,杨锐的临床实验中心定址本校,无论怎么看都是大好事,尤其是在读的师生们,对此更是无比的期待。
  现在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学校的逼格比教学质量重要。
  好的学校就会有好的单位来要人,差的学校就对接没人去的单位,非常纯洁的工作关系,偶尔会有点捡漏的事情发生,但是,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为校争光,那真是服务大家的事。
  学校的逼格不够,人家单位根本就不会来招人,你说自己的质量如何,本届天才如何,政府单位和国企的领导难道会在乎?
  一家省属企业会非常得意自己今年抢到了一个北大的学生,两个北理工的学生,却会非常羞涩的表示,我们解决了本单位12名中专子弟的工作,当然,是在非常严谨的审核制度下解决的……
  甚至进入单位了,第一学位所在的大学,依旧会在不同场合被提及,三五不时的就会起到大作用。尤其是在垂直系统,如电力、邮政、电信、税务、铁路、水利等部门,省市国家级层面上,基本都有一个主流的学校偏好,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一把手执政期会有不同的变化,但却是现实存在的。
  像是这种全国第一,暂时唯一的临床试验中心落户河东大学,全国所有的生物学、动物学和药学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今年选人的时候,肯定会多多关注河东大学了。
  就是医院、卫生局等系统的单位,再挑人的时候,也会高看河东大学的学生一眼。
  所谓熏陶,醋熏出来的,与诺奖获得者熏出来的,理应有不同的待遇。
  对于河东大学的学生们来说,一栋理学院的大楼,真是没有那么大的魅力。
  更不要说,旁边还在加紧施工,修建新的大楼。
  学生和教职工们的兴奋,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证明,大家都在积极的申请加入到临床实验中。
  不是为了几天两毛钱一顿饭的补助临床实验最忌讳的就是拿钱诱惑人来参加实验,这与普通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也就是临床一期的实验,给予的补助稍微多一点,因为要用健康人来做安全性测试,但也就是稍多一些罢了,远远不足以吸引人来踊跃参与欧美的医药公司会变相的给出一些时间稍长的医药保险,从而对低收入群体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但灰色区域也就到此为止了,再往前,基本都是不合法的部分,一旦被发现,实验结果都会受到重重怀疑的。
  河东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们却不是因为补助和不存在的医保,他们的积极,归根结底,还是可以归结于奉献精神的。
  或者说,是一种英雄情结。
  这个年代,英雄还是大部分人的追求,最起码,是大部分人内心的深层次追求。
  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和教职工们,就更具有这样的传统了。
  一期重复实验,因此也是做的相当顺利。
  它原本就只需要几十人参与就足够了,关注的核心还是安全性和药动力学简单来说,就是排泄出什么来了,会不会在体内生成额外的毒性云云,最麻烦的地方就是招募志愿者,分析什么的,拉几条熟练的实验狗就能做,更不要说,辉瑞已经是完成了一期的临床实验。
  杨锐做重复实验,主要就是验证一番,免得辉瑞有意蒙骗,以至于自己买到假货。
  讨个开门红,并让大家熟悉一番设备仪器,也算是效果之一,甚至不需要按照一期的步骤完整的进行。在任何国家申请牌照,也不需要做两遍临床一期来着,一五一十的做下来,别的不说,白浪费几百万是少的。
  很短暂的一遍流程之后,备受瞩目的二期临床,就摆在了台面上。
  这一次,临床实验中心的大楼,被充分利用了起来。
  二期临床实验的关注点分为两项,第一个关注点依旧是安全性,一期要做的事,二期不仅要做,而且规模要扩大。
  第二个关注点就是疗效了。
  从化合物的筛选到动物实验,再到一期临床,然后才到二期临床,前面的部分,要说关注疗效也是关注的,可都没有在人体上进行过实验,现在,终于是到了检验收获的时候了。
  黄茂为此专程从华锐实验室而来,负责一应实验工作的统筹。
  涂宪和老婆王晓芸也出差到平江来帮忙,西地那非是以杨锐的名义买下来的药品,其权益和债务也都是属于杨锐的,他自然不能让离子通道实验室或杨锐遗传工程师前来帮忙。其实要去他们来帮忙也行,只是杨锐觉得没必要而已。
  临床实验中心里最需要的还是医生,它甚至不需要常设的研究团队,谁愿意测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