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0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睡的,晚上住没屋檐的食堂,套薄睡袋,烤没热气的篝火,条件虽然困难,但是能有利于完成任务,工程团上下都没有意见。要是比条件的话,首都再查也不会比西南的穷山峻岭更差劲了。
  城建局的干部有些纠结了,道:“现在的住房很紧张了,集中安置,根本没那么大的地方。想要1000多人住好住暖,还不耗费大量的工时去建临时住房,最起码需要5000平方米的住房,也就是人均4平方米左右,才能同时承担吃喝拉撒洗澡休息……”
  这干部越说越无奈,和他设想的全不同啊。
  “办法是想出来的。”市委领导停顿了一下,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嘛。”
  城建局的两人互相看看,最后由陪同而来的局长,道:“实在不行,就得征用现成的房屋了。”
  “怎么征用?”领导神色不变,反复并不知道这会有多大的影响似的。
  以首都的住房条件来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夫妻带两个或三个孩子,能分配一套30平方米的两居室就要烧高香了。
  单身的年轻人,基本都是要合住的,单位条件好一点的两三人一间10平米的房子,条件差的就用上下铺,一个筒子间塞进去八个人十个人都属平常,和大学宿舍没什么差别。
  88年的国内,客厅的概念都不流行,除了高级干部以外,谁家能奢侈到有客厅的程度?
  就是高级干部,若是家里孩子多的话,原有的客厅里也得摆张床,最多用帘子拉起来罢了。
  这样的环境下,1000多号人征用5000平米左右的住房,等于要1000个家庭,再搭几百个单身青年腾房子。
  虽然房子都是单位的,国家的,动静也是太大了。
  城建局长硬着头皮道:“附近几公里内,有毛纺厂的家属院,有铝厂的家属院,还有通用机械厂的家属院,另外,市医院和教育系统,在这里也有单独的宿舍楼……”
  “你们协调搬迁,要向大家说明,这只是暂时性的,另外,搬迁的工作要细致,分配的房屋条件尽量不比原先的差,尤其是家里人口多的家庭,尽量不影响原来的生活,而且要照顾到其子女上学是否方便的问题……原本的房屋,尽量不改变,不破坏……”领导不说具体的方案,就是提要求,下面的人也只能点头答应。
  方案由此也就确定了,周围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家属院,腾出5000平米的住房给工程团的战士们住,统一通勤和安全保卫的工作。
  工程团的军官们没想到能得到这样的照顾,不禁有人热烈盈眶。
  团长是个实诚人,听到此处,已经忍不住迈前一步,抢在戴英雄道:“市里能为我们想的这么周到,我们不敢再提其他要求了,5000平米的住房也太多了,影响也太大,2000平米就足够了,我们挤一挤,打打地铺,两个月熬熬就过去了。”
  “高质量的工程,要有高质量的后勤保障。2000平米不够用,你们白天辛苦一天,晚上总要洗个热水脚吧,2000平米就只有人均1。5平方米了,到时候厨房都得住人,你们怎么烧水,怎么吃饭?”
  “施工部队三班倒,不用一次性安排1200人的住宿。”团长不愿意添麻烦,还是争辩了一句。
  戴英雄摇摇头,道:“不行,我是总工程师,主持过的大工程比你多,这方面我说了算,后勤保障是施工质量的映射……就是说,后勤保障是施工质量的镜子,宁高不低。另外,施工的建材和车辆用油方面,也还得市里帮忙。尤其是高标号的水泥,现在很紧缺。冬季施工,没有合适的材料,建出来的工程肯定不能过关……”
  做过许多大工程的戴英雄,太知道争抢资源的重要性了,远不是实心的团长能比的。
  来视察的各级领导也都无视了团长的话,太拮据的做法,也就用不着他们了,做不好不如不做,谁都明白。
  最后,市委领导做了总结:“8811工程,也就是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项目,是中国走向21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中国科学的勇敢探索……”
  “今日世界,瞬息万变,我们不仅要诚实劳动,努力工作,也要开拓进取,创新求是,早一天完成8811工程,就能早一点让中国的生物科学,让中国的科学技术,快一点赶上发达国家……”
  “同志们,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就在今天早上,我刚刚看到的报告,刚刚过去的1987年,亚洲四小龙中的台湾,人均GDP超过了5000美元,南韩也有3500美元。新加坡达到了7700美元,香港更是接近9000大关,位列世界第26位。而中国呢,排名世界第122位,人均GDP不到300美元,是香港的三十分之一!”
  “我们要怎么追上其他国家呢?中华民族,将如何屹立于民族之林?在此,我引用小平同志于1977年,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团长听的浑身是劲,竟是诗意大发,喃喃自语道:“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
  “什么?”政委没听清楚,回头看过来。
  团长咬着牙,振臂高呼:“艰苦奋斗,四海为家!”
  团长喊起了口号,四周的战士立即跟上,一边继续工作,一边像是喊号子似的高喊:“艰苦奋斗,四海为家!”
  艰苦奋斗!
  四海为家!
  如是也。
  
第1444章 不能早点说吗
  
  不像后世,80年代的城建局是个苦部门。
  后世的城建局的工作,主要是盖章和批条,不仅务虚,而且掌握着无数地产商的命脉。偶尔开个招拍挂什么的,劳累的主要是肝、胃和前列腺。
  80年代的城建局可以说是肥差的反面,因为他们是真的要搞建设的。省城建局下面会有省城建一公司二公司之类的单位,市城建局下面也少不了市一建市二建之类的单位,除此以外,园林局之类的机构,此时也受到城建局管理,换句话说,与城市建设相关的一切责任,都在城建局手里。
  天底下最美的差事,就是权重而责轻,而最糟的想差事,就是责重而权轻。
  全国的城建局里面,首都城建局是最惨的。
  自北平时代以来,京城的居住问题就很突出,不过,那个时候没地方住,是建筑水平不达标,穷人连大杂院都住不上,只能藏在窝棚里以求遮风挡雨。
  建国以后,京城的居住问题就变成了地皮不够用,皇城根下塞满了,二环很快也不够用了……
  不像是民国时代的政府模式,新中国施行的是超级大政府,自上而下的国家公职人员数不胜数,而这些人的家属子女,也都需要体面的住宿。
  曾经住四户人的大杂院,不得不再涌入四户新北@京人,政府用地更是规模庞大,光是学校所需要的面积,就是一个大数字,医疗等公用设施的配备,又带来了无数的事业编制的人群。
  除此以外,代表着中国最先进阶级的工人们,同样有理由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
  所有这些压力,全部抛给了城建局。
  但是,建设的压力,根本没法和说服搬迁相提并论。
  雷局长看着上级转来的告状信,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
  要说拆迁,80年代其实并不难。
  因为房子的现金价值很低,价格主要体现在建筑本身。40平米的平方配一个400平米的院子,是没有60平米的楼房值钱的。
  所以,即使是住在皇城根脚下的居民,其实也不介意从大杂院换房到三环的位置去,若是平房换楼房的话,许多单位还会要求集资出钱,依旧得论资排辈。
  比较起来,单纯的借房子就难多了。
  那是纯粹麻烦人家的事,且毫无利益可谈,更麻烦的是要将对方安排下来。
  差不多500个家庭,近两千口人,还都集中在几个单位,虽然有各单位的领导帮忙,依旧谈的费心费力。
  少不了,还有无数的信访,状告建设局一杆领导。
  整整三天时间,局长雷震画加起来没有睡够8小时,整个人的眼珠子都是红的。
  办公室主任看不过眼,担心的道:“局长,实在不行,咱们和区里商量一下,各街道应该都有一定的名额。”
  “把人分散到各个街道?街道的条件可就差了,人家更不愿意了。”雷局长蒙着头,一脑门子的烦闷。
  他是有些后悔接下这份工作的,但是不接下来也是不行的。
  市里领导决定了的事,他不主动提,就是不知趣了。
  “联系的学校怎么样了?”雷局长再问了一句。学校的教学面积常有富余,尤其是那些有住宿楼的学校,若能借出些房间的话,也要轻松许多。
  主任摇摇头,道:“没有一个好说话的,有说能帮忙的,最多也就是三间五间的,不解决大问题。”
  “三间五间的也都答应下来。”雷局长顿了一下,道:“凑一下,再找公安之类的要点地方,他们应该也有剩。”
  这就是城建局长的尴尬了,建房子的时候有他,建好了并不归他,市里托管的房子多数是有主的,灵活空间很小,任务却又很重。
  平日里,这样的权责关系也就算了,现在又有求人的任务,局长的人脉顿时不够用了。
  公安之类的大单位,富余的房子总归是有一点的,可最难缠的,其实也都是大单位,关系不到位的话,说出花来都没用,除非拿领导命令出来压人估计也就能拿一个安慰奖。
  “实在不行,就把任务拆解出来吧。”主任提出一个馊主意。
  拆解任务是单位里常做的事。所谓上级压下级,现在要拆迁1000户人,那就分配到每个处室,科室,乃至于个人,说起来好像有些公平似的,但是,这不等于是把销售的工作交给会计做吗?
  到最后,很多拆解出来的任务,都是亲戚朋友帮忙消化的。
  腾房子的任务,比起其他的任务大约还要更困难一些。
  如果这也要拆解出来的话,最后弄不好大家得把自己的房子让出来了。
  雷局长也不想闹的众叛亲离,坚决的道:“这个任务还是要集中做下来,我们先不要急,一步步的来,先把第一批搬迁的人搬走,腾出一栋楼来,再搬入一栋楼。领导给的时限还有,不要太着急,不用着急……”
  实际上,雷局长已经着急的不行。
  砰砰的敲门声,打断了雷局长的思绪。
  “进来。”雷局长喊了一声。
  “老雷,有空吗?”推门而入的是副局长窦辉,他是平反的老干部,资格比雷局长深多了,并不客套什么,自动自觉的就坐在了办公桌对面。
  在88年,全国各单位都是老干部的天下。
  建国前后参加工作的一批人,还没有来得及退休呢,级别越高的老干部,燃烧的时间就越长。
  雷局长也习惯了窦辉在自己办公室里的随意,烦闷中还送了一个笑容,道:“正说话呢,小王,给窦局长倒杯水,愣着干什么。”
  180斤的小王连声答应,转身去找杯子。
  “有事?”雷局长再开口问。
  窦辉笑笑,道:“我看您这两天忙的很,就想问问能不能帮个忙。”
  “我这两天光忙腾房子的事了。”雷局长不相信窦辉能这么好帮忙。城建局下面十几个副局长,就没有一个主动来揽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