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0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多久,大爷放下电话,语气转为淡然,道:“都进去吧,一号会客厅,别走错了。”
  离子通道实验室近日又有扩建,主要增加的都是会客厅,如今已是建了三个,供南来北往的客人拜访诺贝尔奖获得者。
  戚乐章等人踌躇满志的进到了会客室,路上还很是说笑了一番。
  以他们的角度来看,现在不过是双方各给台阶下的时候了。
  “各位,我来介绍一下,这几位就是尸位素餐的北方联合药业的管理层,我建议将他们全部替换,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一号会客室里,杨锐的人影儿都没有,坐在主位的,就是捷利康的霍布斯。
  然而,大声说话的却是霍布斯的小翻译。
  而听着小翻译的话,扭头过来的,却是卫生医药系统的多名大佬。
  戚乐章的汗,唰的就下来了,心里恨不得将小翻译给掐死。
  我就不信了,老外还懂说尸位素餐的?
  你加戏加的这么过分,真当我们是软脚虾吗?
  戚乐章回过头去,就见自己的三名副厂长,两名副书记,都软软的靠着对方,面色微红,眼角含孝。
  ……
  (本章完)
  
第1408章 无语哽塞
  
  “既然霍布斯先生提出来了,说明我们在某些工作上,确实是疏忽了。”
  “的确,当初讨论北方联合药业的领导层的时候,我们决定的太过于仓促了,只考虑了时间因素,想要尽快的将北方联合药业组建起来,没有对北方联合药业的领导层做进一步的,深入的考察。”
  “我觉得捷利康方面,提出的意见很好,我们之所以引入外国投资方,不就是为了获得来自外国公司的,先进的管理经验。现在,我们就明确了,北方联合药业继续这么下去,是绝对不行的。”
  “说的对,北方联合药业的模式,确实是到了不改不成的地步了。”
  戚乐章和他的副厂长以及副书记站在边上,听的脸色一变再变。
  然而,现场并没有人询问他们的意见。
  几位卫生医药系统的大佬,原本就是戚乐章的天敌,放开了批判,戚乐章也是一句话都不敢说。
  至于北方联合药业是不是真的到了不改不成的地步,戚乐章更是懒得争辩。
  天底下哪里有什么不改不成的管理,不就是你们看不惯我吗?
  戚乐章再次求救似的看向胡池,后者的眼神一下子就转了过去。
  戚乐章咬咬牙,干脆道:“霍布斯先生,我们北方联合药业也是在转变当中的,就刚刚,我们开了个碰头会,决定拿出1500万美元来,以保证杨锐先生的实验顺利……”
  从戚乐章的角度来看,霍布斯就算没有与杨锐有钱权关系,也是为了杨锐的经费在奔走,所以,他就干脆利落的拿出了一半的外汇出来。比之前讨论的1200万美元,又多了三百万美元。
  不信继任者,就能拿出这么多戚乐章心里是这么考虑的,就准备用捷利康出的经费,来填饱霍布斯的胃口了。
  “1500万美元,恐怕不能保证实验顺利。”这时候,杨锐却是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
  “1500万美元怎么就不够了?”戚乐章要不是当着其他人的面,就想拍死杨锐,你知道1500万美元是多少钱吗?用来出国旅游的话,能把小舅子的小舅子都带出去了。用来改善生活的话,能所有人家楼上点灯,楼下电话了好不好,家家有电视都不是梦想。
  杨锐却是笑笑,道:“这是新药开发,3000万美元都不一定够,你拿1500万美元出来,还想保证实验顺利。我保证那实验是一定不顺利的。”
  “戚经理对现代药品生产的了解太少了。”胡池长叹一声,表态道:“在确定北方联合药业的总经理一事上,我是有所疏忽的。”
  戚乐章恨不得吐口痰在胡池脸上,说的好像你一个秘书出身的,就对现代药品生产的了解多了。
  这个时候,戚乐章也没有什么好争辩的了,只能最后做一把挣扎,道:“我不是不知道新药开发,但是,北方联合药业总得留着钱来采购生产线和设备吧,没有生产线和设备,我们生产什么。”
  他这是用“我为厂子好”来辩论了。
  千错万错,都是思路的错,总归我不是个坏人嘛。
  所谓一时迷茫,纹身八处,品尝人生泪与甜,依旧是个好女孩。
  霍布斯是外国人,哪里能理解戚乐章的想法,断然道:“没有新药,你们又能生产什么?”
  霍布斯说的义正言辞,小翻译是给翻的声词俱烈,气的戚乐章打抖,心里骂了无数个二鬼子。
  “戚经理,钱用完了,你们还可以找捷利康之类的要嘛,只要新药的进度令人满意,多少钱要不到手里。不可能发生新药出来,无法生产的情况。但是,你们不拿钱出来搞研发,这个体系就算是崩掉了,买了设备等折旧吗?”杨锐用教育的口吻对戚乐章说话,后者也只能乖乖听着。
  只不过,戚乐章很是不解,您杨锐教授这么摆明了坑捷利康,霍布斯还笑的这么开心,你们究竟什么关系?
  “总而言之,我们对戚乐章经理的信任,已经消失殆尽了,更换管理层,是迫在眉睫了。”霍布斯不等戚乐章想出结果来,就装模作样的表演起来。
  英国人向来给人古板老派的印象,而在80年代,这个印象还是非常深的。领导们或者是被霍布斯的演技给征服了,或者假装被霍布斯的演技给征服了,纷纷表态支持。
  戚乐章的脑子已经乱成了一团乱麻,心里纠结的像是有一群小人在打架。
  他的身体有些发冷,心中更是阵阵寒意。
  多年的工作与积累,难道就在北方联合制药的总经理任上结束了吗?
  这里原本只应该是一个过度的台阶啊。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忘记出国和搂钱的事,全心全意的……
  “老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有领导突然打破了一群人形成的结论,站出来挺了戚乐章一把。
  戚乐章心中一喜,以最快的速度结束了内心的赌咒发誓: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全心全意的给工厂里的所有人发福利,即使管理层发的多一点,也要大家都有的吃有的用……
  “戚经理做事确实有问题,但他也是比较有经验的同志了,拿掉他,暂时也没有人好补的。”这边领导又说了一句话,感动的戚乐章……决定晚上回去就给他送礼。
  旁边的领导似乎也感同身受的点头,道:“现在确实很缺乏有经验的同志。”
  “没错。筹建过药厂的,现在谁还能闲下来啊。”
  “各地都在建药厂。”
  戚乐章听着大家的对话,恨不得把头取下来,给他们点。
  这时候,第一个用“老戚”来做称呼的领导,猛的一拍脑袋,喊道:“我想到了。”
  戚乐章期盼的看向老领导,希望他能打破僵局。
  老领导胸有成竹,两眼带着亮光,一边在心里称赞着自己的记忆力,一边道:“我想到了,董策怎么样?”
  “董策?”
  “咦,董策不错哦。”
  “董策以前在江东做过制药厂吧。”
  “一厂二厂都是他给建出来的,现在做什么呢?”
  “董策刚出国回来,我给他打个电话,北方联合药业,他一定愿意接手。”老领导炫耀着自己的人脉关系,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神色。
  戚乐章听的都傻掉了,您为了装这么一把,绕的圈子也太大了吧,都要把我给绕进去了。
  要不是年纪大了,泪腺不发达,戚乐章现在已经要泪眼婆娑了。
  好在,老领导依旧记着戚乐章,扭头道:“老戚,你这边反正也做不下去了,等董策过来了,你就退休吧。”
  “啊?”戚乐章的心跳一下子快的他头晕目眩。
  “你今年也六十好几了吧,早该退休了。”老领导的话像是从天边传来:“现在搞新药开发,你也不是特别习惯。退休其实也不错,养养花喂喂鱼什么的,挺好的,你们几个也都是,该退休的就退休,不要恋栈不去的。”
  一众副厂长和副书记,看着褶子能藏火柴的老领导,无语哽塞。
  
第1409章 神药
  
  北方联合药业换了一茬领导,却显的波澜不惊。
  原本,北联就是几所医药公司合并出来的,干部们又经过了党校的洗礼,能顺利走回来的都是惊弓之鸟,都乖乖的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余热。
  工人们本身对高层的变动是很八卦的,奈何戚乐章这一波领导并不亲民,后换上来的董策等人亦是低调的可以。
  结果是工人们只知道领导换了,甚至不知道换上的是长什么样的。
  万多人的工厂,也的确是大了些。
  以往的工厂,工人们互相之间都知根知底,有的甚至是祖孙三代在一个车间里工作的,与其说是国家工厂,不如说是工人们的后花园。现在合并起来了,尽管都是些互相听过名号的工厂,有些人说不定还有姻亲关系,可毕竟是隔了一层,大家也就没有以前聊的那么畅快了。
  有做惯了国企工作的,跟着董策来的下属,这时候就很担忧的找上董策,说:“一纸通知难成同志,董经理履新,咱们还是做点大动作吧。”
  董策立即严词拒绝,并道:“新药没有研发出来以前,所有人都要绷紧弦来,再大的动作,也要以新药研发为第一。”
  这个对话不知道怎么传了出来,就在工人们之间讨论了起来。
  没过几天,还有《医疗卫生报》和《化工报》的记者找上门来,并做了采访。
  于是,董策总经理的话,就此流传了出去。
  或许是有心人推波助澜,或许是自然生长,几天的酝酿之后,几家说了名字也许会被锁章节的杂志也放出了深度采访。
  董策总经理的名气,竟然一下子就起来了。
  《以研究为企业的方向》
  《支持而不干涉技术开发是我们的信念》等文章,一下子在企业界给火了起来。
  这一方面是有诺奖的因素加成,另一方面,就是完全出乎各方预料的社会需求了。
  厂长的职权也应该有多大,这个话题,在80年代的企业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深入讨论的。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话题。
  一家工厂,首先是有一名厂长,一名书记的。
  听厂长的还是听书记的,对一间工厂来说,就意味着谁是领头人了。
  换在军队里,党指挥枪的改革,可谓是意义深远。
  苏联人很早就尝试过厂长制和书记制了,中国跟着搞了一厂制,也就是彻底的厂长负责制,但在87年的时候,谁来负责,依旧是件很不明了的事。
  希望能找到一种好办法,并推行全国的想法,更是阻碍着厂长和书记们去掌管自己的工厂。
  董策看起来像是知道什么的样子,一下子就吸引了相关产业者的注意。
  如今的国企,是一个很庞大的存在,简单来说,此时的中国一共有四类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农民和国企工人。
  能够被任何一类人关注的事件,都不是小事件,更不要说,现在还是国企改革的高峰阶段。
  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也因此被推到了众人的视线中。
  只几天的时间,就有记者寻到了北大,埋伏在杨锐必经之路上,一跃而出,带着摄像师,快速采访道:“杨锐先生,听说你们计划用3000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