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秦二世-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尚坊的手艺过硬,惊了一身冷汗的胡亥凝神静听了半响,整个正心堂依然挺立如山,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自己要是被众人的谢恩声弄的砸死在这新建的正心堂内,怕是绝对是今后数千年华夏大地死的最为冤屈和凄惨的皇帝了。
胡亥心中已经下定决心等这次事了,一定要叮嘱孔鲋等人,在这正心堂内一定不能大声喧哗。
“先说些题外话,来啊,将朕准备的三样物事抬上来。”等到所有人都坐下,胡亥对着曹参道。
“喏!”
在曹参的指挥下,很快胡亥早就准备好的三样东西,就被摆放在了胡亥站立的露台前方空地上。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一章 奇物
抬进来的三件东西都不大。
第一件是一个用竹篾编制出来然后糊上纸张的圆筒状的灯笼,内里状况看不太清楚。但是如果此刻正心堂内有后世来客在的话,怕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不就是孔明灯么?
第二件则是一个不太大的火炉,上面架着一口铁锅,铁锅上面盖着一块圆形的盖子,盖子上则放着一具三足铜鼎。炉中不是木材,而是烧的通红的类似土块物事,旁边同样放着一堆黑色物事,那是煤。
第三件却明显是一袋粟米粉,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正心堂内的数万人自然都是能够看的清楚放置在露台上的三样物事的。毕竟这个时代近视眼不能说没有,却显然是极少的。虽然人人都很好奇胡亥摆出这三样东西是为了什么,但是却没有人喧哗,只是将疑问放在心中憋着,蕴量。
“开始吧。”胡亥在铜案后的座椅上坐下,淡淡的道。
一个尚坊匠师飞快的将那灯笼放好,然后拿着火种伸入灯笼里面,很快灯笼里面就燃起了一小撮橙黄色的火苗,原本白色的灯笼变成了橘黄色。
那匠师将灯笼点燃之后小心的放置在地上,然后对着胡亥躬身一礼,缓缓退了下去。
看到这一幕,正心堂内的一众朝中大臣和皇家学院学子们却是更加疑惑了。元宵节上,看到的灯笼海了去了,哪一个不比眼前这个好看?
显然,皇帝不可能无聊到在数万人面前点个灯笼玩。
胡亥手指轻轻的在铜案上敲着。
过了片刻,只见原本放置在地上的灯笼陡然动了了一下。就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前,灯笼已经缓缓离开了地面,开始缓缓朝上腾空而起。
虽然速度缓慢,虽然“步履蹒跚”,但是却顽强而又稳定的升了起来,并一直上升上升,直达正心堂大殿的顶部才因为穹顶的阻拦而停止。
“哗!”
正心堂内的数万人再也无法保持淡定,顿时哗然一片。
灯笼竟然能够自己飞起来,这是神迹吗?
胡亥早就料到会是这样一副景象,起身双手下压,大殿内逐渐安静,此刻灯笼内的火苗已经逐渐黯淡,而灯笼也开始缓缓下降,当火光完全熄灭时,灯笼缓缓从空中跌落在殿中露台前。
“先不要急,看第二件物事!”胡亥指了指炉火通红的铁锅,“鼓风,加火!”
大铲大铲的原煤被投进火炉中,龙宇亲自艹起小小的木囊鼓风机小心的拉动起来,不大一会刚刚投进的原煤就有黑色变成通红一片,然后逐渐变成赤亮透明的火焰。
火炉上密闭的铁锅里面,装的是水。铁锅里面咕噜噜的沸水沸腾声越来越大。随着龙宇拉动鼓风机的速度越来越快,铁锅里面的沸腾声也是愈来愈响。
肉眼可见丝丝的白色雾气开始从密封的木盖缝隙处寥寥冒出。
又过了片刻,木制的锅盖陡然颤动了一下,然后那颤动越来越剧烈,不时将原本严丝合缝的同铁锅契合的木盖顶出一个小小的缝隙,大蓬的白色雾气喷涌而出,然后沉寂。过了片刻之后,又再次将锅盖顶开,如此反复。似乎那铁锅内此刻正关押着一只小兽在不断的扑腾般。
如果没有那锅盖上的三足铜鼎,这锅盖不早就被顶翻了?那三足铜鼎怕是有数十斤之重吧!锅内难道不是单只有水不成?如果只有水的话,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动静。可是又有什么东西能够在这沸水中存活?难道皇帝陛下寻到了一只奇兽?
“好了,龙宇,取下铜鼎吧。”
“喏!”
龙宇飞快的将铜鼎取下然后闪到一边,随着那三足铜鼎被取下锅盖瞬间被大蓬白色的浓雾所冲开,再也无法合上。等到白雾逐渐散去,锅盖又恢复了原样,同铁锅契合的严丝合缝。
“将锅盖拿开吧。”
“哗!”
正心堂内的数万人再次哗然,就连朝中大臣此刻也忘记守规矩,如尉缭等人都是齐齐起身探头想要看看铁锅内到底是些什么。
可惜,铁锅内除了已经仅剩半锅的沸水外,再无他物。。
这是什么原因?
“勿急,勿急。再看第三件!”胡亥笑着安抚众人,对龙宇点点头。
龙宇得令,扭身对大门外招手。
“砰砰砰!”
沉重的脚步声带着铠甲碰撞声隆隆自大门外开来。
这是一队举着双手巨盾的兵卒,近丈高的巨盾让人根本看不清楚大盾后面的兵卒。这是一支二十人的玄武军重甲步卒小队。
二十名手持巨盾的玄武军重甲步卒先是单膝跪地朝胡亥躬身一礼,然后起身在那袋粟米粉两侧站立。
另一边,尚坊几位工匠已经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一个拖着根长长尾巴只有婴孩拳头大小的黝黑圆形物事被塞进了粟米粉袋子里面,然后工匠用劈开的竹子将那看似是麻线的尾巴的后半部分给小心翼翼的包裹起来,一切完成,几位工匠躬身侍立在一旁。
“好了?那就开始吧。”
“喏!”
二十名虎贲军兵卒和几位尚坊工匠齐齐应道。
锵然声响中,二十名手持巨盾的虎贲军兵卒围绕着那袋粟米粉摆成一个环形阵形,巨盾在前,如临大敌。那从塞入粟米袋中的圆形物事中延伸出来的线状尾巴却是从巨盾的缝隙中拉了出来。
一名匠师将火种缓缓伸到那麻线顶端,似乎要点燃。
“嗤!”
在火种同麻线接触的瞬间,那根细小的麻线陡然发出这样一声轻微的声响,一团白烟升起,小小的麻线陡然火花四溅,飞速的沿着麻线朝着巨盾中央蔓延,燃烧过程中团团白黑烟雾寥寥升起。
一股刺鼻呛人的味道随着那烟雾的腾空,开始在正心堂大殿内开始缓缓蔓延。
嗅着这带着呛人味道的熟悉气息,胡亥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就是鞭炮的味道啊!
不过几息功夫,露在巨盾外面的尾巴已经燃烧殆尽,在光洁的地面上只留下些许燃烧过后的淡黄色痕迹和一条细细的黑色粉末。
“嘣!”(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 憧憬
“嘣!”
一声沉沉的闷响陡然响彻整个大殿。到底是先听到闷响还是看到那漫天飞舞、腾起数丈高的粟米粉末,其实没有多少人在事后还记得清楚。
他们甚至都忘记了惊叫,他们只知道,等到二十名手持巨盾的玄武军重甲步卒推开到一边时,那袋粟米粉已经四分五裂,尸骨无存了。
这是什么东西?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整个正心堂鸦雀无声。
数万人都用惊骇的眼神看着老神在在端坐在露台之上被溅起的白色粟米粉扑洒了一身的年轻皇帝,眼中尽皆都是问号。
唯一够镇定的应该也就是内阁府五位辅政大臣问和尚坊丞田仁了。
毕竟刚刚那三样物事身上发生的种种,田仁早就已经经历过了,而且似乎当初声势要比这个要浩大的多。田仁至今还记得那艘楼船四分五裂粉身碎骨的模样。
相对于全程参与其中的田仁,内阁府的五位辅政大臣也仅仅只是见过同第三样物事威力要大上无数倍的楼船试爆。对于前面两种东西却是未曾听闻。
“第一件物事,是一个灯笼。只是这灯笼为什么会飞起来呢?它没有翅膀,不是鸟儿,但是它确实就飞了起来。有人知道是为什么吗?”胡亥起身拂拂自己身上的粟米粉,笑着问道。
自然是没有人回答的。所有人都在等着胡亥解惑呢。
“有没有人曾经想过我们为什么会有心跳?我们如果屏住呼吸会是什么样?我们又为什么要呼吸?我们这一呼一吸,吸进去的是什么?呼出来的又是什么呢?”
胡亥话锋一转陡然说起了似乎根本不相干的另一件事。
下方已经有人开始试着憋住不呼吸了。不过过了片刻就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放弃了。
是啊,为什么要呼吸?吸进去的是什么?呼出来的是什么?
无数年来难道就没有人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看着一个个眼中泛着奇异光芒的皇家学院学子,胡亥决定不再卖关子:“这天地间,除了我们人类外,还有树木花鸟虫鱼,我们所有的生存其实都是靠一种我们看不到的东西,空气。空气这个东西摸不到看不着,但是如果没有了空气,人要死,牛羊马要死,一切的生灵都无法存活。而刚刚那灯笼之所以能够飞上天,同样也是因为有了空气。”
空气,空气是什么东西?
更多的疑问出先在所有人心头。
“朕记得墨子曾耗时三载做出过一件名为木鸢的东西?”胡亥没有接着解释空气是什么,而是看着田仁说起了一件似乎根本不相干的事情。
“回陛下,先祖学究天人,却曾耗时三载而成木鸢,然仅飞行数里一曰而败。”田仁起身应道。
“试想若是这灯笼再大上十倍百倍,是否可以载上数人飞上半空?腾云驾雾似乎不外如是!”胡亥点点头,伸手示意田仁坐下。
正心堂内的一众学子包括大秦群臣都为胡亥这个大胆的设想而震惊,大殿沉寂了片刻之后陡然热闹起来。
胡亥没有制止,他知道任何东西初始接触的时候都会如此。他今天只是要给这些未来的大秦精英们种下一个种子,也许这个时代的条件还不能真正的作出能够载人的飞机,但是种子只要不死,总会有破土而出的一天不是?
等到大殿内的议论声逐渐沉寂,胡亥再次开口道:“空气是什么,为什么这世间万物没了空气就无法存活,为什么这灯笼能够飞起,朕只能告诉你们这么多。剩下就要靠你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朕希望你们能给自己惊喜。再来说说这第二件物事。”
胡亥指着铁锅道:“这铁锅里只有水,可是水为什么能够将木盖顶起?甚至放上一樽三足铜鼎也不能压制?为什么铁锅内明明只有水,却又产生了白雾?那白雾从何而来?你们想过吗?”
一个个的疑问从胡亥口中接二连三的抛出,让所有人都开始沉思。
“水,是从河里井中打出来的,那么河中井中的水又是从何而来?有人会说是从天上而来。确实,说从天上而来对,又不对。天上怎么会有水呢?如果天上的水一下全都落下,会不会同数月前上党几郡一样将我整个大秦全都变成洪泽之国?”
“朕只能告诉你们,水是从地上来的,被太阳暴晒,会变成我们看不到的水汽,刚刚那白雾如果淡一点就是我们看不到的水汽,到了空中重新凝结成水再落下。这就是一个循环。”
“肯定有人又要问,为什么水会变成水汽?又为什么凝结又落下?这个问题,朕知道,但是朕不能告诉你们,我希望有一天你们中有人能够告诉我。”
“那白色水汽将木盖顶起,甚至将三足铜鼎顶起。如果我们将这铁锅再大上十倍百倍,会不会将万斤、数万斤数十万斤之物顶起?”
“如今我大秦最为勇猛的玄武将军翁仲,也不过是千斤之力罢了。数十万斤之力可当多少翁仲?若是有朝一曰能将这数十万斤之力化为可控之用,该是何等壮观?人力有穷尽,而机械之力无穷。匹马拉车之力,不过百斤千斤而已,数十万斤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