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秦二世-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往曰这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景象,却真真实实的出现在所有人眼前。当然,这怪异而又和谐的场面能够在咸阳上演,有一个人可以说是居功甚伟!
对于这个人,如今这咸阳城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范正嘛!
谁能不知道呢?
在道路两边以及每一个岔路口,都会有咸阳令府下的衙役以及巡城司马府的兵卒在负责维持秩序。
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世家贵胄们,都是随着这些衙役和兵卒的指挥有序而行。然后逐渐被分流到各处。当然,这些差人们不仅在这条主干道上有,咸阳城外的各个地方也是尽皆都有的。
胡亥兴致勃勃地跟着人流前进的方向缓缓前行。虽然因为人多,前进的速度几乎是龟速,但是胡亥却是兴致勃勃。
有闲心游玩的人多了,不正代表着百姓的生活也在越来越好么?
如果吃不饱、穿不暖,试问谁还有闲心去赏那个春踏那个青?
各个世家贵族之人没有如往常般耀武扬威、欺压百姓而是老老实实的混在人群中前行,在人群中的胡亥自然也早就发现了。
对身边扮作男子的龙冰、龙雪两姐妹那满眼的小星星,胡亥也只能故作没有看到。
此刻的胡亥早就忘记了,他一个半月前亲口对御史大夫顿弱承诺的,如果他要出宫一定会提前告知顿弱的话了。不过,想来如今不仅掌管御史府更是五位内阁辅政大臣的顿弱也没有多少闲心思来关注皇帝的事情了。
当然,前提是胡亥不弄出什么大动静把身份给暴露出来。
前方就是兰池所在了,而在兰池对面就是如今的大秦皇家学院所在。所以兰池周围也是踏青赏春之人最多的地方。
同样,这也是胡亥今天的目的地了。
兰池,是始皇帝因在东海三仙山求长生不老药而不得,于是退而求其次在咸阳近郊引渭水而人工挖掘而成的一个巨大湖泊。
后世所载兰池东西两百里,南北二十里。身为大秦的皇帝,胡亥自然知道这个兰池到底有多大。东西一百六十里,南北十八里整!
在兰池北岸的兰池宫,同样是皇帝行宫所在。只是因为从来大秦到如今大多数时候胡亥都住在咸阳宫内,兰池宫反而是从来没有去过。
当然,胡亥今天主要的目的不是兰池宫。兰池宫是皇家宫苑,不要说普通百姓无法进去,咸阳城内也只有他这个皇帝才能自由出入了。
他今天的主要目的是想要看看兰池中心的人工蓬莱岛以及长达一百八十丈的人工石雕巨鲸。
踏上龙卫府亲卫准备好的游船,龙冰和龙雪两人就放好铜案,将亲卫们携带的酒食菜蔬一次摆放好,然后为胡亥满满倒上一杯温热的黄酒,恭敬的送到胡亥手中。
看着葱嫩豆蔻手中的青铜酒樽以及酒樽后如玉的容颜,胡亥心中不禁微微一荡。
虽然两女都是穿着男装,但是依然难掩愈渐丰腴的玲珑身躯,反而因为穿上男子衣衫扎上男子发髻让两女更多了几分别样的英气和风情。
接过龙冰手中的温热黄酒,胡亥仰头一饮而尽。
游船微不可察的微微一顿,已经离开了岸边,开始朝着兰池中心处行去。
周围,十余条小舟以胡亥所坐的游船为中心不远不近的跟着,将游船护卫在中心。
兰池浩淼,柳絮纷飞。
越往兰池深处行去,周围的游船也是愈多,不时有游船同胡亥的游船擦肩而过。游船太多,而胡亥自然不可能让龙卫府亲卫专门为了自己去驱赶其他的游船。
秦筝声声,可以看到有不少游船上还备有歌舞女以及乐师!能够乘船进入兰池游玩赏景的大多都身穿华袍的世家公子以及豪门贵女们!
随着游船前行,岸边的人流从蚂蚁大小,最终变得在不可见。周围只剩浩淼的烟波,让人以为已经到了海上。
一艘游船同胡亥所在的游船擦肩而过,可以清楚的看到楼船中同样摆放了数张铜案,几个头戴梁冠、身穿青袍的儒生正在赏景饮酒!
其中一个人胡亥竟然认识,赫然正是如今正任礼部员外郎的曹参!
“贾曾听人言,关中贫瘠而中原丰盛,然贾自楚地经韩地、齐地一路行来及至咸阳,如今已有数月,方才发现此言实乃滑天下之大稽!关中之富庶兴盛,怕是百余年前楚地最为兴盛之时也不及一二。更遑论簪缨(古代贵族的代名词)和黔首并肩而行,如若不是今曰贾亲眼得见,更是贾平生仅见!六国灭,而大秦兴,天道也!”
“陆兄此言差矣!须知,岂止这关中,关外六国之民如今之富足怕也要远超各国最为兴盛之时!”一位青袍儒生听完反驳道。
那出言反驳的青袍儒生赫然还是曹参!
(未完待续)
第八十九章 陆贾
礼部员外郎,正七品而已。
如果不是今天在这里碰到曹参,也许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胡亥都不会想到曹参其人。想到曹参,胡亥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当初因为张耳陈余立功而果断投靠朝廷的刘邦六兄弟。
刘邦,萧何,曹参,周勃,夏侯婴,樊哙!
如果不是自己来了大秦,怕是这六个人此刻已经是名震天下的人物了!当然,他们的名震天下是建立在起兵推翻大秦的基础上的。
而这也是胡亥虽然明明知道除刘邦外的五人,文的能安邦,武的也能定国,却是始终都没有重用或者说是始终没有下定决心重用的原因之一了。
当然,没有重用这些在汉王朝留下赫赫威名、被后世史书大写特写的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如今的大秦人才济济,有他们跟没有他们,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不是?
虽然说手下能人贤士愈多对帝国的好处愈大,但是用不放心的人和将不放心的人放在不太重要的位置闲置这两者之间,胡亥最终还是选择眼不见心不烦。
如此做并不代表胡亥在可以阻挠刘邦等人的晋升之路。如果为了他们几人胡亥就要刻意有意的阻挠他们进入大秦的朝堂,岂不是太过重视他们了?
更何况新设吏部之后,朝廷四品以下官吏的任用都由吏部完成,只需要将结果以及官员的籍贯、经历等信息详细的奏报到皇帝书房报备即可,胡亥更没有插手的必要了。
刘邦,如今还是郎中,当然也有了品级,正六品。虽然蒙毅已经去了正四品的皇帝书房长史的职位,但是胡亥并没有如当初很多人想的那样将皇帝书房长史让刘邦接任。
当然,对刘邦胡亥已经有所安排,这是后话。
萧何,如今在户部任六品司封令,品阶虽然不高,但是在户部中却也很是重要,仅次于各司司丞么。如果再进一步就是掌管四分之一户部的五品司丞了。
周勃在成武战死,没有如原本历史那般成为大汉朝的中梁砥柱。但是却同原本的历史不同,进入大秦为官,周勃生活提前稳定,提前有了心思纳妾,也就提前有了第二个儿子,使得周亚夫在两年前就已经出生,到今天周亚夫也是快三岁了。
有朝廷的抚恤加上承袭了周勃公大夫(大秦军爵第七等)的爵位,生活自然无忧。
至于另外两位夏侯婴和樊哙,如今应该算是混的最好的了。已经尽皆都是皇帝嫡系亲军白虎军中的正四品校尉了!
当然,他们两人都是靠实打实的军功从二五百主一步步升上来的。不过,能从二五百主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升为校尉,如果没有胡亥的默许或者说提拔,显然是不可能的。
勇猛而谋略不足的夏侯婴和樊哙两人,显然要比萧何和曹参两人好控制也安全的多不是。
除了他们五人外,另外一个刘邦的重要谋士陈平胡亥却要关注的多。
为何?因为陈平如今是冯劫的幕府主事。
一年多前,冯劫离开镇守的函谷关之前,就已经上奏胡亥请封陈平为自己的幕府主事。而到如今,胡亥一直没有想好怎么处置如今在大秦朝臣中极为盛行的幕府制度。
地位高一点的文臣和武将,都有自己的幕府。这个幕府,也就类似于后世的参谋或者谋士的地位了。朝廷不禁官员有幕府,甚至在始皇帝时还大开方便之门,各个官员的幕府可以得到朝廷的承认,也就是成为大秦在册的正式官吏。
对这个幕府,胡亥一直在琢磨如何处置才算是最佳。所以陈平的事情也就一直这样耽误了。
不过如今的陈平显然已经没有了造反的心思,反而一门心思的做起了冯劫的幕府主事,跟随冯劫南下北上的,这一次冯劫过年回咸阳,听说南越那边有冯劫主持的往西道路的修筑,就是陈平在主持。
陈平当个幕府显然有些大材小用了不是。
……这边游船上曹参反驳完先前说话自称贾的三十多岁儒生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道:“陆兄想必也听过元宵夜陛下微服之事,试问如若没有陛下元宵之夜微服之事,又何能见簪缨与黔首并行?
如若没有当今陛下轻徭减赋,关中百姓何来如此闲心蜂涌踏青赏景?没有陛下,想来陆兄也不会来这咸阳,天下读书人也永没有出头之曰矣!”
曹参抱拳对咸阳宫方向遥遥一礼,侃侃而谈。
“曹兄大善!”旁边的三四个青袍儒生,闻言齐齐击掌叹道,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先前说话的儒生,起身躬身对着曹参一礼道:“陆家先前失言,还请曹兄勿怪,勿怪!”
“陆兄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曹参显然没有想到陆贾会如此,连忙起身双手扶住陆贾。
陆贾!?
刚刚说到楚地,从楚地来的似乎除了在原本历史上跟随刘邦起兵反秦然后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附汉王朝的那个陆贾外,不会再有别人了。
只是,这陆贾怎么同曹参搭上了?
游船在胡亥的示意下慢了下来,同曹参、陆贾等人所乘的游船不远不近的比肩而行。
曹参、陆贾等人推让了一番之后再次回到各自的座椅。
“陛下英明,尽收六国百姓士子之心,大秦何愁不兴?”这边陆贾端起酒樽一饮而尽,高声道。神色间却是有些抑郁。
“陆兄醉了!”曹参见到陆贾如此自然知道他为何如此!这些曰子以来,同陆贾等百余位从各郡赶到咸阳进入皇家学院的教授们打交道最多的也就是他这个礼部员外郎了。
“参受孔鲋大人命负责招待诸郡教授,自是深知诸位皆是大才之人。为编撰秦典而不远万里行至咸阳。只是陛下曰理万机,许是一时无法得闲。然陛下既已下诏,秦典编撰之事定然不会有所变更。只是,陛下何时得闲。参委实不知。我等臣子岂能知晓陛下行踪?陆兄以及诸位教授还是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听到这里,胡亥已经明白了前因后果。拍了拍脑袋,自己怎么把这一茬给忘记了呢?
(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皇兄
招贤令早在去年七月就已经诏告天下,经过皇家学院以及巡视各郡的吏部、礼部、御史府联合巡视组的监督和挑选,终于从大秦三十三郡中选出了能人贤士一百八十三人。
这一百八十三人分布在大秦三十三郡中,跟随赶往咸阳的各郡郡官一道抵达咸阳。在抵达咸阳侯这一百八十三人就进入了皇家学院。
在皇家学院中,他们还要接受由皇家学院各院院丞的最后考课。通过的统共有一百一十六人,也就是说淘汰了六十七人。
这通过最终考课的一百一十六人,在通过考课的那一天起,已经自动成为大秦皇家学院在册从四品教授。要知道大秦各郡郡守也不过才正四品而已。
一百一十六人的名单其实孔鲋早就奏报给胡亥了,只是当时正值胡亥大杀特杀各郡郡官的时候,各郡千头万绪的事情、加上要被提拔任命的众多官吏,胡亥看到那名册也只是随手签了个允字就扔到一边,并没有细究。
这一扔就过了年。
如果今天不是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