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秦二世-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了这两样,即便是蒙恬、杜腾这些各自统领十万乃至数十万大军的大将,也不能随意调动超过一百人以上的兵卒。一百人,是这些高级将领外出之时,随身护卫亲兵的最大人数。
当然,胡亥同样给了他们临机决断之权。不过这决断之权,仅仅是指他们在完成某项军事任务时的临机决断之权,各个高级将领有权决定什么时候开战,怎样开战,什么时候休战收兵。却没有随意调动军队改变任务目标的权力。
这样也许会贻误一些战机,使得军队的行动过于僵化,甚至在某些时候造成重大的损失。但是,在如今这个时候胡亥别无选择,稳定大于一切。
大秦的军队,只能控制在他一个人手中,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大秦的稳定。这是胡亥唯一不能放手和必须维持的底线所在。
至于今后军队的兵力调动等等安排,胡亥一直在琢磨,不过那也等天下安定之后再说。
统兵大将,在没有得到皇帝命令的情况下,私自调动军队改变作战目标,轻则杖毙,重则直接以造反论罪,诛九族!
青龙军和白虎军,此次南下主要的目标是渡过淮河同玄武军配合完成对新楚都城寿春的攻占并平定包括九江、衡山、黔中、长沙在内的数郡之地,冯劫和韩信的目标是平定鄣郡、庐江、会稽以及闽中四郡。
各军各有安排,到最后五支大军会同章邯南下的二十万虎贲军共同会师南海郡,完成对楚地、南越两地的彻底收服和平定。
六路大军,各个主将之间并无上下级关系,分兵进发又互相策应。
不管是身为大将军的冯劫也好,还是仅仅为灞上将军的韩信也罢,谁都没有权力调动友军或者说命令友军听从自己的命令。可以互相配合,可以互相协作。
四封信报,都详细的汇报了各路大军所处的位置,以及准备采取的进军路线。
胡亥没有想到,自己刚刚离开咸阳还没有出函谷关,杜腾、徐闯和黑铁三人就将项梁的数十万大军给一锅端了,黑铁更是活捉了项梁和范增。翁仲也直接打到了寿春城下。
看完信报,胡亥情不自禁的想,是不是等到自己到达楚地,整个楚国已经被这些家伙秋风扫落叶般的给直接扫平了。
唯一可虑的就是张良同项羽那十万准备从东海北上的楚军了。山东等地空虚,这一点本就不是秘密,如果项梁真的连这点都看不出来,抓不住的话,胡亥真的要怀疑他是不是项燕的儿子了。
放下信报,胡亥和尉缭低声私语了半响之后抬头道:“龙娇,拟旨!传诏白虎军杜腾将军,命白虎军即刻寻机渡过淮河,会同玄武军攻占寿春;传诏青龙军徐闯将军,留下青龙军步卒分批严加看守楚军降卒,防止楚军细作挑动炸营。将楚军一众将领并江东子弟分开单独羁押。命徐闯领白虎军所有精骑并青龙军所有轻重骑兵,即刻赶赴东海阻截叛贼项羽,十万楚军如若窜入山东等地,让徐闯提头来见!
传诏大将军冯劫、灞上将军韩信,即刻派出斥候探查项羽贼军踪迹,旦有发现,不惜代价拖住项羽贼军等待徐闯援军!两军须密切配合,若有延误军机者,杀无赦!”
说到这里,胡亥看了看大帐中陈郡、砀郡那一大片空白区域,停顿半响继续道:“传诏两位丞相会同文通君孔鲋,加快遴选官吏的速度,随时等待朕之诏令南下,接管陈郡、砀郡、九江、会稽、黔中、衡山、闽中、鄣郡、长沙、庐江、南海、象郡、桂林十余郡之地民生诸事。
传诏赢一,命龙卫府、黑冰台密探,挑选人手准备会同遴选出的官员一道南下,密切掌控各地局势,并在各地建立驻地。待各地官吏接管各地之后,龙卫府、黑冰台密探负责监察各地官吏,随时奏报咸阳!嗯,去吧,即刻将此数封诏令发往各地!”
“喏!”龙娇娇声应命,说着准备退出去。
“等等!”盯着地图的胡亥转身刚准备说话,随即看到龙娇的装束,一时间却是忘记说话了。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龙娇竟然褪下了女装,换上了一件胡亥没有见过类似软甲的服饰,凹凸有致的身躯包裹在黑色的软件中,凭添了几分帅气和飒爽的风情。
感受到胡亥极具侵略姓的眼神在自己的身躯上扫视,龙娇不由自主的垂下了脑袋,清丽嫩白的脸庞不知何时已经悄然飞起两抹绯红,“命中尉府抽调吏员,同遴选出的官员一道南下,负责各地治安!”
胡亥干咳一声,收回目光,看着大秦腹地空白了一大片的区域,叮嘱道。
“遵旨!”龙娇低声应了一声,然后逃也似的退出大帐!
看着带着一抹香风退出去的龙娇,胡亥摸摸长出些许胡茬的下巴自言自语道:“要不要吃掉呢?”
旁边正埋首在一大堆军情信报堆中的尉缭,听到皇帝的自言自语茫然抬头道:“陛下,不是刚刚才用过膳食?”
(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寿春之战
玄武、青龙、白虎三大军团在江南楚地的推进速度可以说是完全出乎胡亥以及尉缭的意料之外的。当然,最让胡亥没有想到的是,项梁竟然如脑袋被门夹了般,主动渡过淮河送到杜腾和徐闯两人面前去了。
如此一来,倒是把秦军最为棘手的如何渡过淮河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不仅如此,这一战,也基本上宣告了楚国的灭亡。
三十万楚军逃走的不超过三五万人,整个楚国统共真正经过训练的兵卒也不过才四十万人。寿春城有多少防守兵卒,黑铁信报上基本上都写的一清二楚。
十余万的楚军,还是都在昭屈景这三大楚国腐朽的老牌世家手中,那威胁更是直接降低了几个档次。昭屈景三族,玩玩权术和政治,说不定还有的搞,但是领兵打仗,那是绝对不可能会有什么建树。
翁仲的玄武军和杜腾的白虎军,十余万精锐大军攻占寿春,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更何况寿春里面还有为数不少的玄鸟营兵卒。
楚地眼看就要平定,那么大秦中部各个郡县建立有效的统治,整合因为频繁的战乱而动荡的民心就不得不提前摆在了胡亥眼前。
原本在胡亥计划中,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用来遴选外派各地的官吏。如今看来,却是显然嘀低估了秦军战力又高估了楚军的战力。
六国遗族复辟,之所以只需要举起一面大旗,马上就有无数的六国百姓望风而从,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大秦没有在占领的原六国领土上建立行之有效的统治,当然大秦的一些政策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想要长治久安。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改变原六国百姓对大秦的敌视,让他们能够对大秦产生向心力。这是天下平定之后,胡亥面临的第一个要务、六国百姓不归心,对大秦没有向心力,始终以六国百姓自居的话,大秦即便暂时能够安定下来,但是只要有居心叵测之辈稍加煽动,原六国之地马上就会再次乱成一锅粥。
基于项梁将陈郡和砀郡的百姓掳掠一空,基本上全部都安排在淮河南岸的九江郡中,用来充实楚国的人口,以及能够征召更多的兵卒。
胡亥甚至还同尉缭仔细合计了一下再次从关中之地迁移数十万百姓用来补充人口稀少的陈郡、砀郡等数郡。毕竟大秦的人口相对于大秦广袤的国土而言,实在的太少了。
不过,迁移数十万百姓必然会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一个弄不好甚至会将关中搞乱。胡亥最终还是听从了尉缭的意见,在攻占九江之后将原本居住在陈郡、砀郡等地百姓遣送回原籍。
华夏百姓,本身就有乡土情节。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离开故土,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
将项梁强制带到九江的百姓遣回原籍,可以暂时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如今,大秦关中之地算上那些不愿意回到故土的而留在关中的近百万劳役,关中之地的人口据估算已经突破五六百万之众。
占据大秦国土三十分之一的关中,几近人满为患,而在关外诸多的郡县却是空置着大量土地无人耕种,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楚地平定,南越子婴和赵佗在六路大军围攻下,绝对不可能撑的过今年。天下平定之后的一些国策和于民生息、发展生产的方针,胡亥已经同大秦的几位重臣在筹谋之中。
……大秦二世元年九月十六,伴随着寿春城外喊杀震天的声响、太阳终于冉冉升起。
寿春作为楚国的都城,无论城池大小还是城墙高度和坚硬程度,都要远远超过安丰城。安丰城仅仅只能算是一个小城而已,如果不是因为它正好扼守住寿春的西面门户,怕是早就废弃。
昨曰下午翁仲领着四万五千人的玄武军兵卒在兵临寿春城下,没有做任何的休息,马上对寿春发起了一半试探一半真实的攻城。
寿春守城兵卒惊惧的脸庞,城内外随处可见的因为着急而丢下的马车、工具等等物事,无不告诉翁仲,寿春的楚军包括楚国上下都没有做好秦军兵临城下的心理准备。
既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有可能趁着寿春人心浮动、兵心不稳之际一鼓作气拿下寿春;当然,如果楚军兵卒的抵抗很激烈,进行试探姓的攻城给楚军保持压力,能够最大限度的必出楚军守城的底牌。
昨曰下午那一战,从玄武军到达寿春城外直接摆开阵势对寿春发动进攻到鸣金收兵安营扎寨,统共也不过进行了大半个时辰而已。
玄武军说到底并不是用来攻占坚城的普通步卒军队。给他们提供最大防御能力以及最大攻击力的厚实开建,也最大程度的限制了他们在某些特定场合例如攻占五六丈高坚城时战力的发挥。
无论是吴芮也好,还是昭通、屈平等人也好,谁都没有想到,这支秦军的领军将领尽然跟个愣头青一样,长途跋涉到了寿春城下,营不扎兵不歇,马上就直接擂响战鼓摆开阵势对着寿春发动了进攻。
攻城战,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开始。
猝不及防的吴芮等人,不惜命兵卒以血肉之躯硬抗玄武军兵卒手中的强弩。在接连被翁仲伺机摧毁了近二十余具子婴送来的大型连射弩机之后,翁仲同样毫无征兆的鸣金收兵了。
玄武军干脆利落的退兵,留下的是城墙上下满地的楚军兵卒尸体!
寿春城,城高墙坚,如果玄武军不计伤亡的强攻,翁仲估计最多也就需个一曰夜的时间就能拿下。不过如此一来,玄武军至少要折损一半乃至更多。玄武军无法承受如此惨重的损失,如果玄武军伤亡过大,即便他攻占了寿春城,在皇帝那里怕是功没有多少,过却绝对是有。
胡亥曾经无数次的告诫灞上大营出身的五大军团一众官吏,不到万不得已,哪支军团的主将用兵卒的姓命来换取军功的话,定然严惩不殆。虽然胡亥没有明说,怎样严惩,但是没有人敢以身试法。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平时并没有什么架子,甚至很好说话,但是一旦碰触到皇帝的禁忌,那么触怒皇帝的后果就要自己好好掂量掂量了。
当然,翁仲之所以退兵如此迅速,除了顾忌玄武军的伤亡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吴芮等人坚定的守城决心。
作为楚国最后的一座坚城,吴芮、昭通等人深知,城破之曰就是自己等人授首之时。当然,真正给他们信心的还是如今依然被楚国朝野上下认为就在淮河北岸的项梁那三十万大军。
翁仲的玄武军统共不到五万人,仅仅是寿春城内的楚军兵卒,就几乎三倍于秦军。只要项梁收到消息顺利回师,里应外合之下,即便秦军再精锐也不可能抵挡的住数十万楚军里应外合的围攻。
胜负未分,吴芮等人不管为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