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吧,叔叔我也是有分寸之人。”说完这句话后,布齐不再多说,开始提笔写奏折,虽然极力让自己镇定,但下笔之时,手腕仍忍不住有些发颤,若自己这封折子可以递到皇上面前,那自己就立了大功,皇上一定会下旨封赏自己,待到那时,自己就不必像现在这样,屈就在杨应熊之下。
在将折子写完后,布齐道:“我让人带你们三人去我在城中的宅子,在皇上下旨之前,你们就先住在我那里,至于这封奏折,我会亲自送去驿站。”
兆惠拱手道:“那一切就拜托叔叔了。”
布齐点点头,唤来他底下一名小吏,将事情嘱咐下去后便带着折子急急出了衙门,往驿站行去。布齐并不知道,他刚出衙门,便有人远远跟在后面。
布齐行色匆匆的来到驿站,里面的小吏认识这位知州大人,见他进来,连忙迎上去道:“知州大人怎么亲自过来了,要送什么文书,让底下人送来就是了。”
布齐没有与他多说,径直道:“本官有一封密折要即刻送往京城,你立即去准备八百里加急,不得有误。”
“八百里加急?”小吏一惊,旋即为难地道:“大人,八百里加急唯有军情紧急时才能用,除此之外,最多只能用六百里加急。”
布齐瞪眼道:“哪里来这么多废话,本官让你用八百里加急就八百里加急,若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由本官一力承担就是了。”
见布齐将话说到这份上,小吏只能答应,在将奏折交给小史时,布齐不放心地道:“这封奏折所记之事,关系极大,在抵京之前万不能一丝泄露,明白吗?”
小吏接过文书,肃然道:“这一点大人尽可放心,驿站的规矩,只负责传递奏折文书,对于里面的内容,从来不过问,更不会偷看。”
布齐点点头离开了驿站,而就在小吏安排送信之人时,另一个人走了进来,却是杨知府身边的刘师爷,虽然这位刘师爷无品无级,却是杨知府面前的红人,小吏心里不敢怠慢,迎上去道:“刘师爷,您怎么过来了,可是知府大人有事吩咐?”
刘师爷眸光一转,从小吏拿在手上的奏折上扫过,道:“不是知府大人,是知州大人派我来的。”
小吏一愣,道:“知州大人?他不是刚刚才离开吗?”
☆、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拦截
刘师爷随口道:“是啊,我与知州大人一起过来,不过刚才我有事离开了一会儿,所以未随知州大人进来。”
“原来如此。”小吏对刘师爷的话并未怀疑,道:“不知知州大人这会儿让刘师爷来,是有何事吩咐?”
“知州大人刚才不是交给你一封奏折吗?但临出门的时候,想起里面有两个字似乎写错了,所以让我来取回,重新誊写后再送去。”说罢,他伸手就要去拿小束手中的折子。
小吏下意识地退后一步,道:“知州大人刚才离开的时候,说过这封奏折事关重大,任何人都不得看,要不……你让知州大人自己来取吧。”
刘师爷是成了精的人,怎会不明白他心底在想些什么,板起脸道:“怎么,你信不过本师爷,觉得本师爷是在这里扯谎吗?”
小吏闻言连忙摇头道:“岂敢,小吏只是担心知州大人会不高兴。”
“是知州大人派我来取的,又怎会不高兴。”见小吏还是犹豫着不肯将奏折递给他,刘师爷冷哼一声道:“既然你这样不相信,那我干脆请知府大人亲自来取好了,左右这封奏折也是知府大人让知州大人写的,不过到时候知府大人若是怪罪下来,可别怪我。”
说罢,他作势欲走,小吏连忙拉住他道:“刘师爷息怒,刘师爷息怒,小吏也是循例问一句,断然没有任何怀疑之意。”这般说着,不等刘师爷说话,已经将折子递到其手中,道:“折子就烦请刘师爷带回去,小人在这里备好八百里加急的人马,只要知州大人一改好,便可以立即送往京城。”
八百里加急……刘师爷心头一震,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拿了奏折收到袖中后离开了驿站。
一回到府衙,他便立刻去见了杨知府,将那封奏折取出来交给其过目,随着目光在奏折间阅过,杨应熊脸色连番变化,待得将整篇奏折看过后,额间已是冷汗密布,道:“亏得你一路跟随,将这封奏折取了回来,不然事情就麻烦了。”
刘师爷试探道:“卑职听驿站小吏说,布齐吩咐他将这封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里面之事,是否如大人所料的那般?”
杨应熊没有说话,只是将折子递给他,口中道:“本官果然没料错,那几个就是太子爷与兆惠及阿桂。”
刘师爷看完后也是一头冷汗,捏着奏折道:“大人,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虽说这封奏折截下了,但终非长久之计,一旦京城那边长时间没有回音,知州大人一定会起疑的,到时候咱们截下这封奏折之事就会曝光。”
杨应熊没有说话,只是在屋中不断地来回踱步,紧张思索着应对之策,接连想了几个法子都算不得上好,只得急切地道:“刘师爷,你可有什么办法?”
“这个……”刘师爷刚才也一直在想办法,见杨应熊问他,连忙附耳道:“其他太子爷他们之所以能跟京城取得联系,归根结底,皆是因为知州大人,只要知州大人没了奏事之权,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杨应熊没好气地道:“这个本官自是知道,但本官又不是皇上,如何能解除他奏事之权,难道还软禁着他吗?”
刘师爷轻笑道:“软禁自然不行,不过大人不是经常说知州大人与您不是一条心,碍手碍脚的吗,干脆在皇上面前参他一本,让他无法再做这个知州,既不是知州,自然也就没有上奏之权。”
杨应熊微微点头,但随即又道:“这个布齐虽然不是什么好货色,但他做了知州几年,并未犯下什么事,本官该以何罪上奏参他?”
“大人可曾听说过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略有些诡异的笑容中,刘师爷道:“当今皇上最恨贪赃枉法,一旦被查到贪污六十两以上,便要押角进京受审,而这里距离京城,成百上千里,知州大人又是个文官,很可能在路上不小心感染了风寒或是什么恶疾,然后久治无效,中途离世。”
杨应熊低头思索片刻,忽地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拍着刘师爷的肩膀道:“好,不愧是本官最得力的助手,这么快就想到了解决之法,本官真是没看错你。看来,这份前程,你是挣定了!”
“大人过奖了。”在客气了一句后,刘师爷道:“不过还有一件事,大人得趁早做决定,就是太子爷那边。”
杨应熊也想到了这一点,点头道:“本官知道,这次上奏朝廷之余,本官也会另外修书一封呈给英格大人,看英格大人是何意思。”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杨应熊当即写了一本参布齐的折子,连同那封呈给英格的书信,让刘师爷一道送去驿站。
布齐并不知道奏折已经被人掉换,在将弘历他们安置下来后,便一起等着京中来人,殊不知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到他头上。
至于凌若那边,允礼派人按着陆大夫开出的方子四处搜罗药材,虽然郑州府繁华热闹,药铺也有许多,但多日下来,还是少了一味五年以上的紫苏草,偏偏这味药又至关重要,若是少了它,药效便大打折扣。
“王爷,属下等人已经遍寻方圆百里,问遍了所有药铺,都说没有五年以上的紫苏草,两三年的倒是有很多。至于再远,便是荒郊了,更加不可能有药铺。”虽然索里等人武艺高强,但连着几日的奔波,也令他们有了一丝疲色。
允礼点点头,侧目对坐在一旁的陆大夫道:“陆大夫,本王已经派人找了数天,实在找不到生长五年以上的紫苏草,你看能否用两三年的代替,然后多加一些入药。”
一听这话,陆大夫便摇头道:“若是不到年份,就算放的再多也没用。若没有这味药,此方不用也罢。要知道两三年的紫苏草最多只能治气滞、胎气不和;唯有五年以上的紫苏草,才有解毒之功效。”在陆大夫面前,允礼等人皆称凌若为夫人,所以陆大夫并不知她乃是后宫之人。
☆、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未归
面对陆大夫的解释,允礼剑眉轻皱道:“那你看能否等到京城之后再给夫人服用此药?御药房那边罗天下奇药,相信应该会有五年以上的紫苏草,到时候本王可以问他们要几株来。”
“王爷,我虽然已经尽力而为,但夫人的胎先天不足,说句不动听的话,早产是必然之事。现在夫人已经六个余月了,而从郑州到京城,少说还要一个多月,一旦过了七个月,随时可能早产,到时候孩子落地,就算您能寻来十年份的紫苏草也没用了。”说到后面,陆大夫连连摇头,他已经尽力想办法了,可惜啊!
允礼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好一会儿方道:“那紫苏草长在何处,又如何辩认五年以上的紫苏草?”
陆大夫不知他为何问这些,但仍是照实道:“紫苏草喜阴,长在背阳之处,且多喜欢在山石缝隙中生长。至于辩认,两三年的紫苏草,其花呈蓝紫色或粉红色,五年以上者则整株都成黑紫色,很好辩认。”
允礼点点头,未曾再说什么,然到了傍晚,索里将晚饭端到允礼房中时,却发现他不在,问了一圈,都说没见到允礼的人影。
无奈之下,他去到凌若房中询问,得到的结果却是一样,从下午开始,就一直不曾见过允礼人影。
随后又等了两个时辰,始终不见允礼人影,索里有些沉不住气,万一允礼出些意外,他回去后,可不知该如何向勤太妃交待。
正当索里准备派人去外面寻找的时候,凌若扶着萍儿的手进来,刚一踏进门槛便问道:“如何,十七爷可回来了?”
索里带着一丝焦灼道:“启禀娘娘,王爷一直不曾回来。”
“这可是奇怪了,王爷并不是一个没交待的人,怎么这次离开这么久?”
凌若正自沉思之时,萍儿咽了口唾沫小声道:“主子,会不会是准葛尔那边的人追来,将十七爷抓了去。”
“不会的!”不等萍儿说完,凌若便断然道:“房间还有客栈附近都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也不曾听小二说起。再说了,十七爷武功高强,足智多谋,岂会轻易被人抓去。”
在稍加思索后,她看向索里道:“你最后见十七爷的时候,他可有说过什么?”
索里想了一下道:“属下最后一次见王爷,是在王爷问陆大夫关于紫苏草时,陆大夫非要五年以上的紫苏草,可是属下等人找遍了郑州府也找不到。当时王爷说能否等回京之后再说,但陆大夫说……”后面的话他有些犹豫,不知是否该说下去。
凌若知道后面的话必定与自己相关,道:“但说无妨。”
“是,陆大夫说娘娘的胎先天不足,早产是必然之事,说不定刚回京就会小产,到时候就算再找到五年前的紫苏草也无用了。随后王爷就问了陆大夫,关于五年以上紫苏草的特征,还有生长的地方。”
索里将自己所知道的事仔细说出来,至于凌若则一直低头凝思,直至他说完方才道:“我知道十七爷去哪里了。”
听得这话,索里一喜,连忙追问道:“敢问娘娘,王爷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