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大秦帝国 第五部 铁血文明-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体如此。”王翦点头应了一句。
“只是,大将摆布尚未有断。”蒙武似乎有些急迫。
“是老将军自己不赞同罢了。”王翦悠然一笑。
“噢?两位老将军歧见?”嬴政有些惊讶。
“上将军执意自率大军攀越五岭,老臣不敢苟同!其因有三……”
“三也好五也好,左右是自家要去罢了!”王翦罕见地大笑了一阵。
“岂有此理!老夫不能去么?主帅得坐镇!”
“凭甚非老夫坐镇?你坐镇不行么?大仗没得打……”
“断无此理!主将上阵,副将坐镇,天下可有此等事?”
“好好好,教君上决断便了。”
“君上决断,更是上将军坐镇!老枭出营,还叫博戏么?”
蒙武一句博戏比照,嬴政笑得不亦乐乎了。盖博戏为战国流行之智力游戏,
几类后世军棋,其中的“枭”为统帅,居宫不出,一方逼杀对方之“枭”即为胜
利,是故,这一博戏也叫做杀枭。因宫廷市井酒肆等皆以“杀枭”为赛马之外的
最大赌,故列博戏之中。蒙武一时情急脱口而出,自觉精当无比,不禁得意地大
笑了起来。蒙武目下是军中最老资格,虽与王翦年岁相仿,然却因军旅世家之故
而少年从军,其军旅阅历只怕比王翦还早了些许。加之蒙武秉性宽厚与人争论无
分老少,故遇素来不苟言笑的王翦而能赳赳相争。王翦也是唯遇蒙武此等老夫之
论,方能偶显轻松。如是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倍显白头兄弟之谐趣。嬴政一时童
心大起,只咯咯咯笑得前仰后合,全然没有了评判心思。
“打住打住,还是君上决断。”终是王翦颇显大度地挥了挥手。
“是也!老夫听君上决断!”蒙武硬邦邦跟上,依然没有松缓迹象。
“老夫之见,还是晚汤后再议。”王翦忍着笑意拍了拍案。
“好好好,最好……”
嬴政依旧笑得泪水直流,靠住了军令司马特意安置的坐靠喘息了一阵,又用
汗巾拭了几次脸,这才止住了笑意。王翦蒙武都是对这个秦王知之甚深的老人,
见早早已经远离了欢笑的嬴政一时显出少年心性而笑不可遏,自是倍感欣慰。晚
汤上案时,王翦特意吩咐军令司马从辕门外的王车唤来了赵高,又亲自在帐口叮
嘱赵高侍奉好秦王,其殷殷之心如同一个老人照拂不知寒热的儿孙,连从不与大
臣将军多礼的赵高也对王翦深深一躬,两眼泪光地走进了幕府。正在此时,李信
差人来报,说在郢寿王城典籍库已经找到了楚越文卷一大间,长史正在一一清理
,不能赶来晚汤了。嬴政二话不说,立即派赵高驾着王车给李斯送去了酒饭,还
特意叮嘱赵高不许回来,一直等李斯完事再接回来。
晚汤之后,君臣三人重新会商。
嬴政之意,两位老将军如何统兵之事过后再说,先定三路实战主将。王翦蒙
武立即赞同。王翦禀报说,南下三将已有初定之选:以任嚣为平定瓯越主将,以
屠雎为平定闽越主将,以赵佗为平定南海主将。此三人祖籍皆为老越人,入秦均
在两代之上,对越人风习依然通晓,可获事半功倍之效。嬴政问三人将才。王翦
说,此三人才具勇略虽不及王杨辛李四大将,然却有一共同长处,处事稳健且有
政务之能。南下平定百越,大多为分军独战,战事不大却连绵不断,须得下一城
邑安一城邑,同时须得兼顾各部族城邑间利害冲突,故政才极其要紧。嬴政听罢
,欣然拍案了。
第二件大事,总兵力分派。王翦之见,南下兵力以步军为主,占八成;铁骑
变为轻骑,占两成;总兵力只需三十万,每路大体十万上下。其余三十万大军班
师中原,底定大局。嬴政听得心头怦怦直跳,竭力按捺着兴奋,只追问南下三十
万大军能否胜任?王翦蒙武先后申述一番,都说以秦军战力三十万绰绰有余,若
非山高水远,若是平野地带,只怕根本无须三十万。嬴政这才奋然拍案,三十万
大军回归中原,天下定矣!
第三件大事,后援保障。自秦昭王之后,秦人多远征大战,上下深知后援畅
通之重要。此次万里迢迢远离中原深入不毛之地,其后援通道无疑是闻所未闻的
艰难。而楚国所以不能有效归化治理百越,其根本原因与其说兵力不济,毋宁说
后援不济。军谚云:千里不运粮。盖长途千里输送粮草,其输送人马足以耗去自
身所运之大部粮草,成本之大,任何邦国无以承担。是故,秦军再度南下,其后
援根基必然只能设在故楚江南之地,力所能及的越靠南越好。如此一来,建立仓
储营地,建立兵器衣甲作坊,征发相应车马民力等等,实在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
运筹。其中还牵涉一个看似不大却又极为要害的难题,就是秦军将士十有八九都
是北方人,惯食麦面豆谷与牛羊猪肉。若以江南为后援根基就近征发,则只能以
输送鱼米为主。若从河外安陵后援大营将北人食物运至江南大营,而后再越五岭
下南海,则消耗将十数倍增长,根本无以承受。然若不如此,秦军将士能否适应
,则又很难说。秦王嬴政在将尉军宴上开篇便大说了一番秦军饮食口味,虽是临
机而发,实则也是久在心头的大事。大将们连同王翦蒙武在内,都深为秦王的这
通激励之辞所振奋,原因也在于此。如此等等纠葛,后援之事便非同寻常地凸现
出来。
嬴政听完两位老将军的种种申述,良久默然。
正在此时,李斯一头汗水风尘仆仆地回来了。李斯一边接过赵高递来的汗巾
擦拭着汗水,一边大体说了百越文档搜集情形,说他回到咸阳后便可尽快拟出一
则既合越人习俗又简单易行的治越法令,君上允准后可以正式王命颁发,南下大
军好据以行事。王翦蒙武大为高兴,一口声连连赞叹,说只要这则法令颁行,平
定百越便有了八成胜算。嬴政顿感轻松,说了方才所议,问李斯对后援之事有何
见教?李斯皱着眉头打量着地图,一时却没了话说。
“水路!可否水路设法?”李斯突然回头。
“有水路还说甚?”蒙武走过来指点着地图高声道,“上将军心思缜密,早
派水工带着斥候踏勘了水路。这五岭之北,水皆入江;五岭之南,水皆入粤;两
大水网各走各路,平行入海,你却如何从湘水进得粤水?”
“这倒也是。”李斯兀自喃喃。
“不。”思忖的嬴政突然目光炯炯道,“这个想头没错!若能开一水路,省
却多少牛马人力?此等事,寻常水工不行。郑国!要郑国说话!”
“对也!郑国!”王翦李斯蒙武异口同声。
“小高子!”嬴政一挥手道,“立驾王车回咸阳,接郑国大人来此!”
“君上限时几何?”赵高拱手高声请命。
“两日后回来。”
“嗨!”赵高大步转身走了。
于是,君臣四人又会商了安定楚国的相关急务,方才散了。
第三日暮色时分,六马王车风驰电掣般归来了。
郑国自做了大田令,执掌秦国整个农事,因在泾水河渠几年中落下了一身疾
病,故此与尉缭子一样只虚掌公事,不必日日赶赴官署。近十年下来,郑国的体
魄倒渐渐缓了过来,虽已满头霜雪,精神却是矍铄健旺。一见久违了的秦王君臣
,郑国的奋发之情油然生出,晚汤后根本无意歇息,立即就在幕府大厅说起了正
事。
“老夫高年,虽有心力,不足跋涉山水了!”
“只要老令指点决断,不须跋山涉水。”嬴政接了一句。
“老臣给君上带来一人,足堪水事大任。”
“噢?何人?”
“史禄。”
“是老令弟子么?”嬴政很是惊喜。
“不。史禄史禄,一个御史。”
“噢——御史!”君臣几人一齐恍然又一齐惊讶了。
“没有本名?”蒙武突然插问。
“史禄史禄,官名叫了多年,老夫忘了他本名。”
“臣知此人。”李斯一拱手道,“本名午禄,洞庭郡人氏,南墨士子。”
“着!”郑国慨然拍案,“天下皆知,墨家治学,百工皆通。老臣与长史当
年领工泾水,君上下令各郡县工师全数调来做工长,这史禄,便是其中一个!其
时,他在陈仓县做田啬夫。因他与老臣几个弟子多言水事,成了老臣属下的得力
水工之一。河渠完结,老臣见他文墨出众,又稳健干练,举荐给了丞相。后来,
做了一个御史……”
“此人从南墨入秦?”嬴政突然插问。
“对也。在陈仓任小吏两年。”
“既是墨家子弟,何能一直吏身?”
“墨家务实,不足为奇。老夫只说,此人知岭南之水!”
“何以见得?”李斯笑问一句。
“老夫说知便知!有甚何以见得!”
郑国与李斯交谊笃厚言无深浅,一句武断指斥,厅中不禁一阵大笑。笑声落
点,嬴政问道:“贤士目下何在?”郑国对站在厅口的赵高一扬手,赵高立即快
步出厅,片刻间领进了一个人来。君臣几人一打量,不禁相视一笑。为何?此人
活生生一个当年的郑国:黝黑干瘦,阔嘴大眼颧骨高耸,草鞋斗笠粗短布衣,手
中一支探水铁尺点地如同竹杖。山野间若见此人,任谁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个王室
御史。
“足下从咸阳来?”李斯谨慎地问了一句。
“不。我在江南探水,得老令急约,会于淮南。”
“足下在咸阳没有公事?”
“大人不知。我这御史不同:丞相王绾大人当年派定我一个特异差事,巡监
河渠事。后来,秦军每下一国,我随之踏勘一国水事,向丞相府禀报列国河渠情
势。”
“那,上次灭魏水战……”蒙武突然一问。
“灭魏水战,恢复鸿沟,都是我跟着老令。”
“嘿嘿,此番信了?莫再敲边鼓了。”郑国颇为得意地对李斯蒙武笑了。
“老令举荐足下担岭南水事,可有成算?”王翦直入正题。
“十之八九。”
“这是地图,足下且大体说来。”
史禄大步走上将台,探水铁尺指点着地图道:“君上、诸位大人且看,此乃
湘水,此乃离水。湘水北入江,离水南入粤。两大水系之通连,唯在此处。其理
何在?盖五岭南北,唯此地两水最近,其余之地,诸水远不相谋。且看此地,两
水之间一座大山隔断,其实际路程不到二三十里。通连之法,凿山开渠,引湘入
离!但能渠宽丈余,深数尺,便可行千斛之舟……”
“好!”蒙武喜极拍案。
“军营水工说,这片山地南高北低,足下能使低水高流?”
王翦此问极是扎实。史禄看了看郑国,欲言又止。郑国笃笃点着那支永远替
代手杖的盈缩自如的探水铁尺,走到了地图前指点道:“凿渠通连湘离两水,难
点便在这一上一下。湘水南去过山,这是一上。翻过此山,地势又低,这是一下。一上之难,在水流攀高,否则无以成渠。一下之难,在节制流速,否则无以行
舟。史禄若不能攻克如此两难,老夫岂能举荐王前?实在说,史禄之法堪称水中
圣手!”郑国从不轻言,今日如此推崇一个后生,嬴政君臣不禁一齐惊讶了。
“老令褒奖,愧不敢当。”史禄连忙一躬。
“真才自真才,无妨。”郑国点着铁尺杖,“你只明说,如何决此两难?”
“君上,列位大人,”史禄一拱手道,“我午氏一族,原本楚国伍氏一支。
皆因湘水洞庭水患频仍,我族自来在洞庭大泽与湘水两岸漂泊无定。期间,唯因
水患频仍,我族久欲迁徙岭南。终未成者,皆因大山横亘在前,湘水行舟无以南
进,徒步跋涉又恐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