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氏有好女-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案
秦罗敷,邯郸城外采桑女。
阴错阳差,冒名成了世家夫人。
还捡了个跟她一边大的便宜儿子!
人帅嘴贱,桀骜不驯,胡搅蛮缠,
不孝之至!
从此她的日常就变成:
威逼利诱再养成,争取把他变成二十四孝……
但……等等,不带这么“孝顺”的!
喜当娘的泼辣小姐姐 vs 韬光养晦专情小狼狗,互宠双养成
※架空汉末三国
※灵感来自古诗《陌上桑》,但剧情人物都是原创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秦罗敷 ┃ 配角:架空三国名士风流 ┃ 其它:汉末;三国;陌上桑;纺织
=====================

第1章 使君
  芳菲锦绣,晕翠裁红,蜂蝶戏舞,花香拂人,正是春光烂漫好时节。
  罗敷的心情却并非上佳。今天的黄历上显然写着不宜采桑。
  眼前的男人一身青罗直裾,头戴鹊尾长冠,马车中倾出上身,一只脚踩着车辕,一只手玩着马鞭,热辣辣的眼神随着微风,将罗敷全身上下席卷一圈,最后落在她微微泛红的双颊上。
  标准的恶少调戏良家女的姿态。
  罗敷眉尖轻蹙。平日她也不少出门。城郊乡亲们质朴,没有调戏妇女的爱好,顶多在远处多看她一眼。
  偏偏今日遇上这位贵人,显然已从她的窘迫颜色中找到了相当的乐趣。
  周围也有看热闹的。田垄上围着三五老少,都是v褐麻鞋,锄头拄地,交头接耳,不敢高声。
  孟浪子前呼后拥的乘车霸道,身边狗腿子齐齐护主,谁敢近前招惹。
  唯独罗敷给困在中央,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听那贵人随口问左右:“这是谁家的小娘?”
  左右殷勤抢答:“回使君,这位是城郊东南秦家女儿,芳名唤作罗敷。据说双亲俱不在了,如今居在张姓舅家。”
  这是刚刚从周围百姓口中问出来的。察言观色,见主公还不满意,又赶紧下去威逼利诱,贴心地补充一句:“年时刚过,已满十七了。”
  “使君”转头笑:“原是个勤劳本分的孤女——可许人了?”
  声音琅琅,和那怡然贵气倒也相配。倘若忽略他那明显不雅的歪斜姿态,倒像是个躬身走访乡里的父母官,随口问两句民生疾苦。
  只可惜问话的内容太过低俗,不像是个使君该有的修养。
  罗敷咬唇。上来就查户口,可见不安好心。
  身周的虾兵蟹将们没那么儒雅,一个个眼神暧昧,嘴角咧到耳后根,笑嘻嘻打量她。看样子期待久矣,随时准备着将一个人的调戏变成一群人的狂欢。
  使君佩剑,侍从带刀,连车夫都比她衣着华丽,个个都比她高上一截。说不心虚是假的。额角沁一层细细薄汗,白腻肌肤上晶莹发亮。
  然而罗敷性烈,管你使君还是贵人。一扭身,不卑不亢:“若无事,我走了。”
  偏偏身后一声轻响,使君扶着从人肩,从容跳下马车,马鞭缠金线的柄横在她肘边,挑起了篮子上的络绳。不遮不掩地打量她的侧颜,眉若新裁柳叶,眼如春水流波,鼻尖小巧上翘,却似个会啄人的雀。
  “桑叶采得不错,送我些?”
  罗敷想也没想,脆声对道:“我以为只有蠹蚕喜食桑叶,想不到使君也稀罕。”
  字字微辣,使君面色一僵,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身边侍从已然大怒,挺着腰杆唾沫横飞:“怎么说话呢!识不识得这是冀州牧府上三公子!停车跟你说句话,便是你上辈子的造化!”
  罗敷民女一介,自不识得眼前的是方三公子方琼。但冀州牧方继她是知道的:四世三公大将军,拥兵自重诸侯王。她每日辛苦纺纱织布,缴纳的赋税,多半没运到长安,而是堆在此人府上。
  而方琼是方继最宠爱的幼子,近来被委任邯郸,意气风发,到哪儿不是横着走。
  眼下春兴季节,他心血来潮,巡视县邑,却是头一次走这么远。
  罗敷心里一跳,这才知道孟浪子来头不小。
  然而嘴上依旧不饶人,笑道:“原来是贵人。贵人气量大,怎会跟我小女子计较。”
  光天化日之下,就算天子也不能乱来啊。
  待要溜走,手臂被牢牢把住了。轻缓的鼻息冲在她乌黑的发顶。
  “好个牙尖嘴利的女郎!随我上车。去我府里,教教我那些蠢奴如何采桑。”
  罗敷抬头,眸光流转,压下眼中的锐气。
  “随你什么?”
  “上车——嗷!”
  居然敢暴力袭官。方琼勃然变色,衣袖一掀,哗啦啦,将罗敷手中的篮子打翻在地,水嫩嫩桑叶洒了满地。才觉出胳膊上火辣辣,腕子上两道白指甲印。
  罗敷只是心疼那一地桑叶。幼蚕食得挑剔,她采的都是芽梢顶端的嫩黄新叶,一早晨下来胳膊酸,刚采够一日的量。
  压住怒气,将篮子捡起来抱在胸前,一抹轻笑:“跟你上车,那可要问我的夫君同意不同意。”
  方琼眉梢一扬,满腔怒气化为惊诧。目视左右。
  左右随从齐齐摇头,意思是小的不知道啊。
  罗敷见对方面现疑虑之色,冷笑一声,一颗小虎牙若隐若现。
  就因这颗小虎牙,远远瞟到,碧桑林中一粒珍珠,让方琼再难自制。
  虎牙下面吐出漱玉之声:“使君竟然不认得我夫婿,想来是太久没出门了——不若向乡亲们打听打听,我秦罗敷的夫婿尝从此过,腰中鹿卢剑,白马金辔头,非我夸口,排场可比使君你要大些。下个月我们成婚满三年,使君今日要我入府,倒不怕惹他生气。”
  方琼见她说得胸有成竹,本能一心虚。他既无政绩也无军功,不过是因容貌俊美,被父亲宠爱,这才给封了一块弹丸之地,旨在让他历练一番。
  但他生性浮华,对笙歌剑舞的喜爱甚于牧民练兵。来邯郸已有数月,地方官的面孔还没认全。
  清晨和傍晚采出来的桑叶最为脆嫩。此时日光柔亮,但见周边一片绿荫,桑梓成行,其中裙钗点点。采桑摘叶的都是小家碧玉,哪来的豪强夫人?
  但近来父亲大人劝课农桑,倒也鼓励贵女参与桑麻劳动。未准是谁家的小妻?
  ——料她年纪幼小,胡言乱语罢了。若真是贵人家眷,怎的一个婢仆也没带?又怎会一身麻布素裙,荆钗布履,一对小而精致的明珠耳,便是全身上下唯一值钱的装饰?
  方琼脑子里转了几道弯,愈发觉得女郎有趣。朝左右使个眼色。
  弹丸之地也有弹丸之地的好处。小国寡民,一马平川,邯郸城里的体面人屈指可数,没听说过有个配鹿卢、骑白马的嚣张家伙。
  罗敷面色一沉,一副贞洁烈女的神气:“使君道我无从人相伴,因此不信了。我夫君不常住在邯郸。他十五岁便在郡守府中捉刀笔,二十岁上便拜了郡中士大夫,公务繁忙,街头巷尾自然不得见。他既不在我身边,我不过暂住亲戚家,又何必满头珠翠,高调出门。”
  方琼吃一惊,少年有为。
  随即气不打一处来。这是刺他年过二十,地位全凭祖荫,其实碌碌无为?
  哼一声:“没听说过郡中有二十岁的士大夫。”
  语气已收了三分轻佻,打出两分官腔,未尽全信。
  罗敷不慌不忙,微微一挺胸:“谁说他今年二十。我夫君三十岁上做了出入宫禁的郎官,每次归家,捎来的天子赐礼成车成箱。”
  料你也见不着。
  方琼有点含糊了。当今虽然皇权式微,但天子余威犹在。自己胳膊上两道指甲印,若真有哪个长安城里的侍中郎官来找他讨说法,抵赖不得。
  “你……你夫君,姓甚名谁?”
  罗敷眼尾一挑,气场十足。
  “还装不知?我夫君四十岁上便专城典县,门内食客无数,麾下剽骑千余,天子倚重,众口‘交誉。再后来……”
  杏子眼儿底一丝狡黠的波,瞟一眼方琼紧蹙的眉,不慌不忙的把话圆回来:“再后来他卸任清闲,喜爱四处游历,眼下不在邯郸,可说不定明日就回来了呢。”
  说得有鼻子有眼。周围几个随从不由得信了,眼神中带上些暧昧。老夫少妻,可惜了。
  连凑上来围观的百姓也开始兴奋,窃窃私语,送出几声藏不住的嗤笑。
  方三公子纨绔,平日横行乡里,滋扰百姓不是第一回 。大伙见他吃瘪,喜闻乐见。
  一个牧牛少年手里玩着弹弓,故作惊讶,大声问道:“这位阿姊,你的那位夫婿,是不是白皙面庞,微有髭须,少见的美男子啊?”
  罗敷一扬头,朝他抛去会心一笑:“是啊!你也见过?”
  方琼彻底气馁,恶狠狠盯着周边刁民。大伙连忙转身低头,该犁地犁地,该挑担挑担,该采桑采桑,假装没这个热闹。
  一个侍从小声建议:“公子,这个……要不还是赔个礼……”
  罗敷摆出架子,趁热打铁:“使君明鉴,想必已知罗敷是谁家妇。我便不说夫婿名字,免得以后你们在谁家的酒宴上碰见,各自尴尬。失陪!”
  这回侍从不敢拦了,连忙相让,其中一个还嘟囔一句“多有得罪”。
  罗敷下巴一点,朝满地狼藉看一眼,狗腿子不敢怠慢,忙撅着屁股把散在地上的桑叶一片片拾起来,给她放回篮子里,盖上湿布。
  方琼如醉如痴,眼看那窈窕背影渐行渐远,吐出一口横在胸中的气。
  眼神中带着些许不甘心。忽然叫过一个心腹,低声吩咐两句话。
  然后跳上马车,吩咐:“回府!”
  ……
  方琼车仗一走,陌上众乡民仿佛突然又活了起来,劳作耕种,吆喝声、交谈声、牛马叫声响成一片。大黄牛哞了一长声。方才搭腔的那少年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歌儿踏着花,一颠一颠的走远了。
  大伙的目光不免聚集在匆匆离开的罗敷身上,窃窃私语。
  一个小孩子好奇问道:“那好看的小娘子,真有个四十岁的大官夫君?”
  “嘘!”熟知各家八卦的老妪赶紧打断,随后皱纹里扒拉出一副意味深长的笑。
  “要是真这样,倒好呢!”
  时下民俗,女子早婚,十五六岁嫁人生子的女郎不在少数;而艳名远扬的秦氏罗敷女,年至十七,不仅尚未出阁,连婆家都未曾许得一个,平白让人笑话。
  ——可见生得太美也不好,家里人挑三拣四,误了青春大好年华。
  待要再议论,忽然眼前一闪。只见方琼三公子的车仗队伍里,似乎蹿出一个身手伶俐的影子,鬼鬼祟祟的,跟上了罗敷女郎远去的脚步。
  老妪揉揉眼,那身影又不见了。她摇摇头,想是自己老眼昏花。


第2章 亲人
  罗敷孑然一身的返家。
  邯郸南外城平民散居,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门边一个小小土地神龛,门楣上挂几把干艾叶,朴素又活泼,表明这院子里住的是一家热爱生活的良民。
  院子里的妇人粗布襦裙,垂着个略显花白的椎髻,发尾用最普通的桂花油抿得硬邦邦的。她抱着一筐刚洗完的衣裳。那筐衣裳对她来说太过沉重,糙手绷出道道青筋。
  罗敷连忙上去扶一把:“舅母!一盆衣裳盛这许多,闪了腰可怎生是好?快放下。”
  舅母张柴氏放下洗衣筐,有气无力地跟她打了声招呼:“阿秦回来啦。”
  张柴氏放下袖子,抹一把额头上的汗,唠唠叨叨的叹气:“不累怎么行呢?过年的赋税刚交过,你阿弟又进学,给先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