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妾之女-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母……”阿琇拉长了声音。
  “你这丫头……”顾老太太被她腻得难受,只好又睁开了眼,把阿琇往外推了推,自己坐了起来。
  阿琇立刻也跟着坐了起来,还狗腿似的替顾老太太捏起了肩。
  “祖母,当年您都知道我娘有个青梅竹马,都不在意么?”
  顾老太太也是佩服了阿琇,抬手捏住了阿琇的脸,“你胆子大了,敢打听长辈的事儿了?没点儿规矩了。”
  “前几天在长公主别院外头,我娘见着了那个人,这几天心情都不好。我这么聪明,当然能猜到了一些么。所以去找陈嬷嬷问个清楚,也好劝解我娘呀。”阿琇被捏住了脸,话都有些说不清楚了,“总不能叫我娘一直不开心,万一影响了和我爹的情分就不好了是不是?”
  顾老太太无奈,“你爹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
  “是呀,我刚刚去看我娘,您猜着我看见了什么?”阿琇捂着嘴,也不等顾老太太猜,就大嘴巴地嘿嘿嘿说了,“他们俩靠在一起手拉手说话呢。”
  顾老太太:“……”
  老大两口子,不是这样的人哪。老大就不说了,温氏向来端庄持重……不过夫妻情深,总是好事。
  “小小个人儿,怎么嘴巴这样大?”老太太嫌弃地看着阿琇,“回头可得叫你娘来好好管教一番。”
  “啊呦呦祖母,说话可要凭良心哪。”阿琇叫屈,“不是您,我才不会说呢。”
  穿鞋下了地,坐在了圆桌旁,表示自己很是不满老祖母对自己的评价。
  丫鬟们听见声响,进来看。
  顾老太太摆摆手,“我这老婆子说话没个轻重,又惹着咱们九姑娘了。头半晌吴婆子说要做冰碗儿,快去小厨房里头瞅瞅,做得了没了有。要是得了,赶紧着端过来请九姑娘吃了消消气。”
  祖孙两个单独相处时候都这副模样,丫鬟们显然是见怪不怪了,笑着应了一声退出去。
  顾老太太伸出胳膊探出身去捅了捅阿琇,阿琇转身背对着她。
  老太太也不生气,笑呵呵地又捅了一下,“我的乖孙女儿,嘴巴一点都不大。”
  “这还差不多。”阿琇又坐回床上,抱了顾老太太的手,挑起眉毛,“祖母,您当年没有觉得我娘做的不对么?”
  顾老太太皱眉,“负心薄幸的人又不是你娘,她有什么错?”
  摸了摸阿琇头上的发辫,“我单单喜欢你娘的心胸开阔,性子也展扬,能够撑得起咱们家的门楣。那些有的没的,又不是在前朝,对女子苛刻到了极点。凭什么旁人的错,反倒要怪在女人身上?你看你爹娘两个,如今多好?可见我的眼光再不会出错。”
  提起这个来,顾老太太颇为得意。当年陵阳县主那位仪宾与温氏的事情,京城之中没几个人知道。但是温氏从边城归京待嫁,多有大家主母觉得温氏在边城随一群军汉长大,怕不会是个合适的大家主母,都不肯求娶。
  唯她一眼便相中了外柔内刚的温氏,一力为儿子聘了回来。
  如今看来怎么样?
  儿女双全,家业稳固后宅安宁,这里头,得有多少温氏的功劳?
  顾老太太愈想便愈觉得自己眼光独到,比死了多少年的花瓶丈夫强出了一座山。
  “老太太,外边刘妈妈有事来回您。”
  一个丫鬟端着冰碗走进来回道。
  刘妈妈?府里当差的好几个夫家姓刘的,顾老太太一时也没有在意,“让她进来吧。”
  等人进了门,顾老太太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刘妈妈满头大汗,气息都有些不匀,穿着一身儿绛紫色的衣裳,裙摆上还隐隐能看到些灰尘。
  “老太太!”刘妈妈进门就跪下磕头,嘴里叫了一声,抬起头才发现阿琇就坐在顾老太太身边,后边的话就没说出来,张着嘴有些犹豫。
  “什么事?”
  刘妈妈看了看阿琇,低声回道,“白姨娘病得沉重了。”


第175章 想见见九姑娘
  “白姨娘?”
  一勺冰屑送到了嘴边,阿琇愣住了,“白姨娘病重了?”
  从上次白姨娘被送出府去,她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了。
  在府里,也没有人提起白姨娘,就好像从来都没有这样一个人似的。
  刘妈妈不敢多嘴。
  她也是这府里头的老人儿了,当然知道九姑娘其实是白姨娘所生,不过是一出生就被抱到了大太太温氏跟前养活而已。
  只是这算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大太太那样疼爱九姑娘,就连老太太也从来都只当九姑娘是大太太亲生,谁会不长眼地去提九姑娘其实是姨娘生的?
  顾老太太看了一眼阿琇,温言道,“九丫头……”
  阿琇非常知机,捧着冰碗站起来,“祖母,我去那边屋子吃。”
  “只许吃这一碗,不许偷偷跑去小厨房里多要!”顾老太太故作严肃。
  “知道啦知道啦。”阿琇小碎步跑着出去了。
  等她走了,顾老太太才撂下了脸,“到底怎么回事?”
  看刘妈妈欲言又止的模样,便知道她要说的,绝对不止白姨娘病重这么简单。
  “庵里头清苦,姨娘身子又柔弱,打去了以后,就三天两头的不舒服。不过,老奴看着人虽然颓唐些,倒也没有大碍。所以,这就大着胆子没来禀告老太太。只是这回……”
  刘妈妈看了看屋子里的丫鬟。
  顾老太太示意她继续说。
  压低了声音,刘妈妈说道,“许是前儿个天热,姨娘中了暑气,在外头晕倒了。给灌了药下去,人醒来后,我们都以为没事儿了。谁知道半夜里就发起了热,这两天又是给擦身子又是喝药的,看着却也没有什么用处。眼瞅着,整个人都好像不行了似的。”
  “什么?”顾老太太先只以为,是白姨娘又在装模作样。毕竟,从前这就是白姨娘常用的小手段了。
  刘妈妈神色很是忐忑,再怎么说,白姨娘也还是老太太的亲外甥女哪。就算狠心地将人送到了庵里,可到底亲缘是断不了的。
  “老奴看着,病情着实不轻。要不,也不敢就这么来惊动老太太。”
  顿了一下,刘妈妈压低了声音,“姨娘昨儿个昏昏沉沉哭了半夜,想……”
  顾老太太眯起了眼睛。
  刘妈妈硬着头皮往下说道,“想见见九姑娘。”
  一瞬间,顾老太太脸上原本的怜悯之色尽数散去,面色沉了下来。
  刘妈妈屏气凝神地侍立在旁边,也不敢多说。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功夫,顾老太太才吩咐了刘妈妈,“罢了,海棠。”
  一个丫鬟上前,“老太太。”
  “去看看国公和大太太那里有没有空,若有,便请了他们来说话。”
  海棠应声走了。
  “看你这模样,怕是早起就开始赶路了。事情做得仔细,便该有赏。去账房里支五两银子,也回家里去歇歇。回头,我叫人请了大夫,你们一同回去。”
  听到有五两银子的赏钱,刘妈妈顿时欢喜不已,见顾老太太没有别的吩咐了,方才躬身退了出去。
  她才走了,靖国公和温氏便都来了。进门的时候,便看到阿琇从西屋里边一探头,吐了一下舌头又缩了回去。
  靖国公心情尚好,拉着温氏进了屋子。
  见他们夫妻携手进门,顾老太太忍不住笑了。儿子儿媳情分好,她自然乐见其成。不过这俩人都多大的年纪了?看来阿琇倒是没说错。
  “怪不得阿琇这丫头跑到了我这里躲着。”顾老太太笑道。
  温氏脸上顿时有些发热,甩开了靖国公的手,上前请了安,“这个时候,母亲可是有事?”
  平常,顾老太太可是不会在大晌午的就把人找来。
  “九丫头!”顾老太太扬声叫了一声。
  就听见阿琇脆生生答应了一声,颠颠儿地跑了过来,还对着温氏眨了眨眼睛,促狭之意尽显。
  温氏无奈地捏了捏额角。
  “祖母唤我做什么?”阿琇跳到了顾老太太身前。
  顾老太太摸了摸她的脸,“冰碗你吃完了?小厨房里预备了不少,你和海棠一起给你姐姐们送过去。”
  “哦。”情知这是支开自己,阿琇连忙和海棠一起出去了。
  等她们都走了,顾老太太方才对靖国公夫妻二人说了白姨娘之事,“你们怎么想?”
  温氏并没有急着说话,只是转头看着靖国公。
  此时靖国公心里五味陈杂,原本与温氏一番剖心之语,叫他这颗老心仿佛又找到了年轻时的心动。谁知眼睛都没眨,竟又有了白姨娘的消息,还是她病重,想要见阿琇的消息。
  “不行。”
  几乎是脱口而出。
  靖国公对温氏安抚地点了点头,缓缓说道,“阿琇从小到大,她没有照管过一天,也没有尽过一分的心。如今,又何必再去打搅阿琇,叫她不快活?”
  他一直认为自己在几个孩子身上,是尽量一碗水端平的。但是摸着心口说,十根指头比出来还长短不一,更何况人心哪里就有十分的公正?
  他儿女这么多,说起来最疼爱的,还是阿琇和初一。
  阿琇在他跟前长大,一直是个笑嘻嘻的小丫头,好像什么事情也烦恼不到她。看着这个最小的女儿每天都是眉眼弯弯的模样,靖国公觉得哪怕在衙门里累得不行,到家里那一刻都能尽数散去。
  这个时候,偏要告诉她,她的生母不是温氏,而是另有其人?是那个生出她不及一天,便要逼着他将她扔掉的白姨娘?
  靖国公觉得,从自己这里,便不能这样做。哪怕,白姨娘病重。
  不是他无情,而是除了阿琇,他更不能对不起温氏了。
  当年,是他将那个才出生,小小的孩子送到了温氏跟前去,也是他求着温氏亲自养活这个不被亲娘待见的孩子。
  这些年,温氏在阿琇身上费了多少的心血?
  或许因为阿琇是个姑娘,在教养上,温氏比初一更加费心尽力。
  所谓教养,绝不是只叫她吃饱穿暖。从衣食穿戴,到一言一行,温氏从来都是亲力亲为。阿琇与她,也格外的亲密。可以说,许多有血脉羁绊的母女,都没有温氏与阿琇来得亲近。
  这些靖国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便是温氏不说话,靖国公自己也断然说不出“人都病重了,就让孩子去看一眼”的话来。
  “还是,我去一趟吧。”靖国公低声道。“到底……是我误了她。”
  如果不是他,或许白姨娘会安安分分地嫁给当初老太太给她寻下的人家。哪怕门第低些,却能一心一计地守着她过日子。
  如此想着,脸上便又露出些愧色。
  顾老太太看在眼里,摆了摆手,“你也不必这么说。当年你有错,她便是清清白白了不成?到了如今,再提这些也是无用。既然你要去,到底一场情分,你自去便罢。只是……”
  “你告诉白荷儿,这是我的意思。当初她既然弃了九丫头,到如今九丫头大了,难道就该叫她坐享其成?天底下没有这般好事。九丫头,从来就不是她的女儿。”
  至于说重病中的白姨娘听到这番话能否受得了,顾老太太并不考虑。她本就是心肠刚硬的人,白家姐妹曾经得过她的怜惜,却又偏偏都做了她不屑之事。如今,自然也剩不下什么情意了。送白姨娘到庵里去的时候,顾老太太便没有打算叫她全须全尾地再出来。
  听刘婆子的话,这次怕是白姨娘真的要挺不过去。既是这样,叫儿子过去看望一回,也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