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妾之女-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因有生母是贵妃,又有凤容这个在皇帝跟前最得宠的皇子时时看顾,到也没有宫人内侍敢轻慢她。
  “慢点吃。”凤容将八珍糕放在了五公主跟前,抬了抬手。那大宫女明白了,快步走上出去,旋即托了两盏热茶进来。
  掀开了茶盏的小盖子吹了吹,凤容才把茶送到了五公主的嘴边。看她吃的香甜,嘴角都挂了点心渣子,忍不住笑着说了一句,“都是姐姐的,你急什么。”
  五公主吞下了嘴里的点心,趴在桌子上喝了口茶,与凤容抱怨道,“阿容你不知道,他们都不叫我吃饭。”
  凤容挑起眼睛,去看那大宫女。
  大宫女顿时就是满嘴苦涩,急急垂首分辩,“回殿下,并不敢怠慢公主殿下。只是这几日殿下凤体欠安,吃的清淡了点。”
  就算脑子再不好,那也是公主,谁吃了豹子胆,敢叫她饿着呢?
  只不过五公主嗜肉,几天的清粥小菜吃下来,总嚷着饿。
  “姐姐又不听话了。快些好起来,才有好吃的。”
  凤容对五公主,总是十分的耐心。
  五公主重重点头,将那包八珍糕偷偷地往自己的方向扒拉了一下。
  凤容分明看见了,只当没看见,甚至还转了一下头。
  从长乐宫里出来,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
  春日斜阳挂在西边天际,红霞漫天。
  凤容回头看了看,长乐宫的琉璃碧瓦在余晖下看来有些黯淡。
  笑了笑,他缓缓往皇帝的勤政殿走去。
  宫外,靖国公在书房里,正在跟初一说话。
  从北境归来,靖国公已经不能将初一单纯地看做孩子了。
  “你说陛下,怎么会突然叫九皇子往咱们家里来?”靖国公捋着特意留起来,叫自己看上去更加威严些的短须,眉头皱的很紧。
  “莫非……”
  又摇了摇头。
  比起他的忧心忡忡来,初一便自在的多。扔了一颗糖花生,张嘴接了,坐在椅子上晃悠着两条腿,“管他有什么心思呢。皇子殿下,人家要来,咱们就只有开中门迎接的份儿。”
  说到这里,他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往前探了探身子,“爹爹你有没有注意到,昨天九皇子,始终自称‘我’?”
  半点儿皇子架子都没有。
  要么,确实是他生性谦和。要么,就是这人小小年纪心机却甚深。
  不过想一想,其余皇子们都早早长成,年纪大点儿的皇孙都比凤容要大上不少。
  凤容真要是傻人一个,大概在宫里也活不下去吧?
  初一自发脑补了一回血腥的宫廷倾轧,身上抖了抖。
  想了一下,靖国公也深以为然。
  圣心难料,初一说得对,不管他们是否能揣度出圣意,皇子莅临,靖国公府只有开中门恭敬相迎的份儿。
  索性,就丢开了不再想。
  又与初一商量,“你三姐姐的喜事满打满算,还有九天。你是亲小舅子,送亲的时候,须得摆出小舅子的架子来。”
  林沉兄弟五个,侄子也不少。
  论起男丁人数来,靖国公府先输了一阵。
  阿珠的兄弟,一共就两个,其中还包括了沈安这个文弱的书生。
  须得叫初一这个擒下反贼的,拿出十足的气势来。
  输了人数,坚决不能再输了阵势!
  初一又扔了颗花生进嘴,“知道啦。”
  到了第二日,凤容果然叫人从宫里送了不少的东西出来。其中一只盒子里装着的,指名给阿珠做贺礼。余下既有给顾老太太的,又有给温氏的。就连国公府里他没有见过的人,也都各有一份礼。东西不在多少,这份儿周到叫初一挺佩服。
  当然,凤容也给了他东西,作为他带着凤容逛街买东西的回礼——是凤容自己临摹的一份帖子。
  看着上头秀雅中隐隐有些刚劲的字,初一看天。
  这是故意的么?
  知道自己不爱念书,最不喜欢这些个东西了。
  几日功夫匆匆过去,眼看着就要到了阿珠大婚的日子。
  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要,初一特意做了身儿新衣裳。
  “各位姐姐,你们看怎么样?”
  初一穿了新衣裳,张着手在屋子里转了个圈儿,得意洋洋问阿琇,“锦绣坊里的人说,这是今年最新的样子。”
  阿琇无语地看着穿的和红包似的初一,只觉得没眼睛看。
  一旁的七姑娘捏着把菱花扇遮住了脸,细声细气,“挺好。”
  虽看不见她的脸,然肩头抖动,不难看出这是在拼命忍笑。
  八姑娘看着窗户外头挂着的八哥儿,仿佛没听见初一的话。
  初一用力跺脚,“我觉得甚好!你们说哪?”
  平心而论,他身上那身儿衣裳,是真的相当不错了。
  大红色绣着梅花纹的圆领袍子,腰间束了条缕金带,十足的金光闪闪。
  如果是凤离穿了,定会叫人惊艳。
  初一穿着么……
  倒是挺喜庆的,不过这孩子从北境回来,人都黑瘦了,虽个头儿抽开了,足可撑起衣裳,可一张方正的小黑脸,被大红衣裳一衬托,更黑了。
  偏他一张嘴,一口大白牙就闪闪发光。
  阿琇忍着笑,点头,“我也觉得甚好。三姐姐大婚嘛,小舅子就得这样穿。”
  “那是,爹都嘱咐我了,叫我不能失了咱们家的气势。”
  他看着一身慵懒地歪在旁边含笑看着的阿珠,挑眉,“往后林五哥要是叫姐姐受了委屈,叫他看看我的拳头哪。”
  抬手就握了握拳。
  阿琇叹气。阿珠不给林沉委屈就很好了,怎么可能受委屈呢?
  “我就靠着你了。”阿珠点头。心里头知道初一不过一句场面话。比起亲近来,谁也不可能超过阿琇在初一心里头的位置。
  比起越来越不舍的靖国公来,府里余下的人都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多愁善感。温氏带着人,又一次清点了阿珠的嫁妆,务必做到不出一点儿纰漏。
  又有预备花妆那一日的酒席等,各色杂事都十分的琐碎。
  好在,阿珠的大婚很是顺利。
  她出阁那天,从阿珎,到阿琇,沈家九位姑娘齐聚。
  阿珠身着喜服,明艳不可方物。
  外头迎亲的杂乱声传来的时候,喜娘将红盖头盖在了她的头上。
  盖头落下的一刹那,阿琇看到了两颗水珠儿,自红红的盖头下滚落。
  有靖国公亲自进门,送了阿珠出去。
  靖国公说过,阿珎是他背出去的,所有女儿都一视同仁,全部他亲送。
  此时的林沉,站在院子里。看着被靖国公背在身上的大红色身影,紧张得手足无措。
  闹闹哄哄的,当送走了阿珠,初一和沈安也急急忙忙地往林家赶的时候,阿琇低着头,默默地回了自己的房间趴在床上。
  她说不清这个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了。
  从她一出生,就知道阿珠是与她血脉相连的。阿珠,曾经和白姨娘一起,想要伤害她。可是,可是现下,阿琇能够想到的,只是阿珠或是大笑,或是点她额头说她傻的样子。
  “九姑娘。”外头有人轻轻叫着。
  阿琇爬起来,抹了把眼睛,“谁?进来。”
  进来的是阿珠的丫鬟,名叫春月的。
  阿珠出阁,并没有带陪嫁的丫鬟。顾老太太和温氏本已经给她挑了几个,只是阿珠却说,自己成亲后就往北境去了,带了丫鬟倒是麻烦,因此只挑了两户陪房。
  春月手里捧着只盒子走了进来。
  “九姑娘,这是我们姑娘叫我送来的。”春月眼睛也有点儿红。
  阿琇诧异,“是什么?”
  叫春月将盒子放在了桌上,她疑惑着走了过去打开,登时就愣住了。
  盒子里,是一只碧玉雕成的蝴蝶钗。
  这对钗子,雕工极其精细,蝴蝶的翅膀被磨得薄薄的。阿琇拿起一只对着外边的日头看,如蝉翼般的蝶翅晶莹剔透,就连上边的纹路,也显得十分生动极了。
  “这是……”阿琇转身跑到自己的妆台上,打开首饰匣子翻了半天,从最底层掏出一只玉蝴蝶,两只对在一起,分毫不差。
  阿琇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她的那只蝴蝶钗,还是当初去铁梨山时候,看到林沉调戏阿珠,扑上去狠狠砸了林沉的头,替阿珠出气后,阿珠嫌弃自己不会打扮,硬塞给自己的。
  也是从那时候起,姐妹两个的关系,才从两两看不顺眼,到了慢慢亲近起来。
  阿琇从来就不缺这些东西,回了府后,又正赶上温氏为她新打了些头面,这只玉钗也就躺在了妆匣子底下,她甚少会戴。
  没想到,这竟然是一对的。另一只,一直在阿珠的手里。
  “三,三姐姐!”阿琇捧着玉钗哭得伤心。
  她从来都不知道,阿珠将这只蝴蝶钗留得这样好。


第154章 长安姐姐你怪怪的
  阿珠回门后的第三天,便与林沉一起,踏上了去北境的行程。
  送走了女儿和女婿,靖国公一连好几天都有些提不起精神来。与垂头丧气的靖国公相比,顾老太太就很是欢喜了。
  因为,与林沉阿珠同行的,还有霍昀。
  这丫头真是有几分刚劲儿,说去北境找沈焱,就真的行动了。偏偏,老靖海侯夫妻两个还都未加阻拦,反而对女儿这个决定,十分的支持。用老侯爷的话说,这把年纪了,再不成亲生儿育女的,要等到什么时候?
  至于婚礼,北境不是有定康侯在么?
  就全都托给他老人家吧。
  远在北境的温老侯爷再想不到,人在千里外,事儿从天上来。
  阿珠走后没几天,阿瑶也随着丈夫出京了。
  她女婿陈昭放弃了科举,以举人之身谋官入仕。有靖国公府在,自然不会叫他往个边陲小城做教谕去,靖国公亲自出面,为这个侄女婿寻了个缺,西南云州府治下,有个清远县,因地处偏僻,正缺了个县令。
  虽说离着京城里远了些,但靖国公这回是打听清楚了的,清远县不大,但依山傍水,百姓日子颇能过得。除了偏远点儿,并不算差。
  这个结果,陈昭自然满意,就是阿瑶,也很是欢喜——离着京城远了,就是书信来往都要些时候,再不必看着陈夫人那张刻薄的脸了。
  因此上,收拾了东西,小夫妻两个欢欢喜喜地就出京了。
  对此,陈翰林并无不愿。儿子早些出去磨炼,未尝不能做出事业来。
  倒是阿琇二叔,唉声叹气了好几日。
  陈昭书念得不错,在他看来,文章甚是老成,已经到了火候。再下一科,未尝不能高中。
  他还想着,沈安也一同下场。到时候,来一段郎舅同科中第的佳话呢。
  没想到陈昭先丢下了个摊子,出京去了。
  十分的郁闷之下,与同样不大有精神儿的大哥一起,再叫上了三弟,晚饭后的在亭子里头摆了几碟子小菜,喝酒解闷。
  靖国公对自己弟弟这个模样,很是看不上。
  他难过,是因为女儿随着林沉那小子跑去北境吃苦了。阿瑶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因为要躲开刻薄尖酸的婆婆?
  “你也甭怪阿昭。”靖国公几杯酒下肚,摆起了长兄的架子,点着手指头教训道,“说来说去,这门亲事还不是怪你?”
  二老爷叫屈,“怎么就,就怪我了?”
  他大哥也忒不讲道理了。一边说阿昭不错,一边说要怪他结了这门亲?
  这是喝醉了胡说八道吧?
  碍于他大哥还多少有些威严,二老爷没敢把心里头的话说出来,直愣愣地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