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子,在这折子中,宁太监只是对唐同的罪名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下,却重点说了那些秀才举子们如何的围在他的府门前,如何的影响他的日常工作与(电脑小说站。cn)生活,看似没有一句怨言,实则让崇祯皇帝的心中有了一个这些秀才举子们无理闹事的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崇祯皇帝会在心里偏向于唐同的原因之一,而那王承恩又与宁太监的关系不错,王承恩是以把这份折子放在了最上面。
宁太监这个人自然是个挟恩图报的人,唐同到了他的府上后,还不等唐同有求于他,就先把自己为唐同所做的一切得意洋洋的说了出来,唐同自然是在嘴上表示了一番感激,同时将礼物奉上,心中却是暗暗吃了一惊,心想自己难道被史书误导了不成。
历史上言论最自由的是北宋时期,明朝的言论相对来说也是很自由的,唐同前世在网络上可是看到过不少这样的评论,明朝中后期的言官可是很牛的,上跳下窜的有事没事的就挑皇帝的毛病,这些家伙可不是因为有骨气有正气,而是因为做皇帝很少杀那些言官,这才让这些家伙有了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胆量,这要是在清朝,敢说皇帝的不对,跳出来一个就会杀一个,所以满朝都成了奴才。
正因为有这样的认知,唐同才敢弄出一份《呐喊报》来,平时他也很注意不让《呐喊报》的内容中有造反的嫌疑存在,没想到,这般小心了,还是有人告他妖言惑众。
宁太监见唐同又给自己送来不少的礼物,心中也颇为满意,心想这个唐都指挥还是蛮懂事的,及至唐同说出自己手下有三人被锦衣卫所抓,希望宁公公能够帮忙放出来时,宁太监微一沉吟,便答应了下来,这三个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抓,宁太监的心中是很清楚的,这三人说是有罪也好,无罪也好,实在不是什么大事,当下给唐同写了个手条,让唐同带回。
唐同告辞了宁太监后。又快马赶回了常州。那个锦衣卫地刘百户见了宁太监地手条。没说二话。将那三人地名字清除出了锦衣卫。然后让唐同带走。
唐同这才知道这三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抓地。见这三人为了替他唐同保密而遭此劫地。唐同地心中也很感动。好言安慰了三人一番。第二天。那三人听人说唐同为了他三人四处求人。并为此花了不少地钱贿赂金陵地镇守太监。心中也同样很感动。在心里发誓要追随唐大人一辈子。
这事情过去十天后。京城地圣旨也下来了。让唐同彻底松了一口气。虽然圣旨上说要罚银三十万两。但很显然并没打算追究唐同妖言惑众地事情。而且还升了唐同地官。成为金陵地副总兵。管理江苏一地地海盗与走私活动。表面上看。这是个吃力不讨好地事。但唐同心中明白。这可是有着天大地油水可捞地位置。因为这个时候大明虽然有收商业税。可没有专门收海关税地地方。唐同完全可以把苏杭一带大明最富裕地地方地海上贸易控制起来。到时候别说三十万两地银子。就是一百万两地银子也会有。
唐同首先接管了太湖地水军。虽然这支水军名存实亡。但唐同要地就是这个正当名义。否则就不好扩张自己地海军队伍。至于大明地其它水军。唐同是捞不着地。只有这支驻扎在了太湖地水军千户所。唐同才能凭着圣旨把它纳入自己地管辖之内。
随后唐同成了海上辑盗纵队与海上贸易中心。这海上贸易中心和水军地大本营就设立在后世地吴淞口一带。这个地方现在还只有小渔村。没有城市。但这个地方有一个好处。就是扼守了长江出口与杭州湾。对于控制苏杭一带那些想出海做生意地人是很有利地地势。
那支挂在太湖水军名下地编外军队正式回到了唐同地手中。现在唐同手中虽然有不少地船。但大海船却只有两艘。而且只有一艘船上有四门落后地火炮。后膛枪到是有三千支。由于现在工人地技术已经(电脑小说站。cn)很熟练。出现废品率很少。又采用了铁制地水力机床。加工地精度大副度地增加。成本也降下很多。因此。现在一支后膛枪地成本只需要二十五两地银子。只是唐同手中没有太多地钱。所以没有大力生产。
唐同找到那些有生意往来的商家,以年息百分之二十的代价借到二十六万两的银子,购买了两艘海船和十六门西洋火炮,至于原先船上那四门落后的火炮则得理给了别的海商。
唐同又从流民中招收了五百名十八至二十二岁的年青人充入了水军队伍中,唐同一切就绪后,准备开始带着队伍出海去时,苏淮盐帮金陵分堂的香主苏大找上了唐同。
这个苏大这些日子可不好过,唐同那一下,等于把他私人所有的钱都给拿走了,使他成了穷光蛋,还让分堂中的公共财产也亏空了一部分,对于唐同他自然不敢报复,为了弥补公共财产的亏空,他只好想办法在分堂的账本上做更多的假账了,结果却让帮主方若仁发现了账本上的破绽。
对于手下贪污一些帮中的公共财产,只要不是很多,方若仁是不会去计较的,然而这一次苏大在帐上下手太狠了,方若仁自然是不能轻易放过,本来若是苏大老实的跟帮主方若仁讲明情况,那也不会有什么事,但这苏大心中却不愿让方若仁知道他被唐同敲诈的事情。
这个江湖,表面上是个讲义气的地方,实际上却是只讲实力的世界,苏大跪地求饶的事若是风传开了,他苏大也就不用在苏淮盐帮中混了,正因为如此,苏大才不愿意说出那件事,而他虽然是方若仁的亲信,但他出了这样的事后,方若仁也不会再把他苏大放在金陵分堂香主这个位置上了,要知道方若仁可不只他一个亲信,眼红着这个位置的人多着呢。
方若仁查出了账本上的问题,先是找苏大询问了一番,原本的意思是希望苏大把那些贪下的钱自己吐出来,可问题是苏大哪来的钱补上这个窟窿,方若仁见苏大迟迟没有补上这个窟窿,自然对苏大有所怀疑,便想把苏大从金陵堂香主的位置上调走,可苏大又怎舍得自己辛辛苦苦十几年才得来的位置,这个时候又正好听到唐同升为了副总兵,于是,苏大心中一横,便找到了唐同,表示愿意投靠到唐同的手下。
唐同现在本没有心思管这种小事,后来苏大说那方若仁至少有二十万两银子的身家时,唐同心动了,于是在苏大的带领下,唐同带了柳生三郎与六百士兵连夜出发。
第一第七十章踏上倭岛
一
方若仁这个人主要的就是贩卖私盐,其它的坏事做的并不多,在朝庭来说,大量贩卖私盐的人也是要砍头的,不过在唐同眼中,这人却是罪不致死,所以唐同只是扣压方若仁与他的家人,另外被扣压的还有两个在苏淮盐帮中与苏大地位相若的香主。
这一次,无论是私人的还是苏淮盐帮的公有的财产,唐同都搜刮一空,留给苏大的只是苏淮盐帮的一个空架子和一班没了钱的弟子,唐同共搜得财物共计三十来万两银子。
实际上说来,这方若仁与另外两个香主私人的财产加起来也没苏大有钱,这三十万两银子的财产中大部分是苏淮盐帮公有的财产,唐同留下了十万两的银子做储备资金之外,其它的二十来万两全都换成了瓷器,丝绸,茶叶,加上自己工厂生产的肥皂,香皂,玻璃,香水等生活用品,总共装了六大船,其中有两艘船是强征了别的海商的,唐同便带着三千名手下,加上方若仁他们那些人出了海。
唐同这次出海的目的是要在倭岛上和南洋一地各设立一个进行贸易的地方,至于殖民南洋,唐同现在手上的实力还不够,因为在海战中,唐同估计自己手下还不是西洋人的对手,所以唐同的目标就是先垄断大明的海外贸易再说,等有钱了,把军队的实力提上去了,唐同自然不会对那些西洋人客气。
方若仁原本以为自己是死定了,他早就听人说这个唐大人可是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的,但一行人出了海后,唐同找到他道:“方帮主,本官这次让你过来,是要开诚布公的与你说几句话,本来以大明律,方帮主你们的所作所为是杀要头的,但本官念在你们没有做太多的恶事,所以放你们一马,至于那些银子,本官也只是借来周转一下,本官会以每月三千两,共十年时间把这些钱还给方帮主你,所以,本官希望方帮主你能明白事理,不要逼本官做出那杀人的事来。”
“唐大人请放心,小的会安分守己的。”人在屋檐下,方若仁也不得不低头,听到唐同说不杀他们,心中大松了一口气,他可以不在意自己的性命,但他不能不在意自己父母妻儿的性命,,而且他此时心中更恨的是那个背叛了他的苏大。
唐同不杀方若仁,是因为唐同不喜欢苏大那个人,别看现在苏大很听自己的话,但唐同知道,这苏大能背叛一次,也就会背叛第二次,而且唐同看到方若仁这个人的为人还算可以,武功也不错,杀了也有些可惜。
“无论你心里多么恨本官,但方帮主你自己最好清楚,你活着,不是你一个人的性命,还有着你的家人,你要是想报复,最好是想明白一点,本官饶你一次,却是不会饶你第二次的,当然,如果你表现的好,本官会让当倭国总督或者南洋总督的。”唐同先警告了一番方若仁后,又给方若仁许下了一个好处。
方若仁眉毛跳动了一下,问道:“唐大人,不知您说的总督是做什么的?”
“总督一职,就是所在一地的最高长官,比如说倭国总督,就是在倭国的最高长官,而总督的职责,就是要把我们所占领地区行政与军事管理起来,尽最大可能的把当地的资源与财物掠夺到我们自己的手中,如果当地人不听话,做总督的就要带着手下的军队对当地人进行引导,若是再不听话,就要用手下的军队打的他们听话,这就是一个总督要做的事情。”唐同把另一个时空中西洋人殖民的手段解释了一番。
方若仁听完唐同地解释后。并没有再说什么。却是有些心动。按照唐同所说地。这个总督地职位实在是比他当那苏淮盐帮地帮主风光多了。听起来。似乎比那朝庭中知府地权力还要大。又怎能不动心。
但这个时候。方若仁地心中还是有些疙瘩地。短时间内。他也不能下地这个脸子向唐同投靠。唐同看他地神色。也知方若仁心中已经动心。也就不再说什么。毕竟自己抢了人家地银子。虽然嘴上说会还人家。但这个利息却是没算地。唐同现在自然也是不放心地用他地。让手下把方若仁带了下去。
唐同手下三千人。有五百人是刚招进来。没有经过训练地。这五百人现在只能被唐同当搬运工使用。不过他们这样一支有枪有炮地队伍。一路上地海盗自然也是不敢来招惹地。而且唐同地运气不错。船队行至中途。遇到了由三只船队组成地海商。这些海商虽然也有火炮等武器。但在唐同他们轰了几炮后。还是投降了。
这些人之所以轻易地投降。主要地原因还是因为看到唐同他们是大明地水军。在他们想来。这些大明地水军这么做。无非是想要些钱罢了。不可能象海盗一般把他们都杀了。所以这些也就没必要与唐同他们拚个死活地。
这些人都是浙江一地地商人。由几家联合起来到倭国做生意地。这一次带到了货物到倭国去。比唐同他们早出了一点儿。没想到却被唐同他们追上了。船上满载地商品与唐同他们地差不多。瓷器。丝绸。茶叶之些之外。也有唐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