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立功的子爵封号为甘泉。李鸿基直接叫他甘泉子,是表示轻近之意。
高立功闷哼一声。起身道:“万岁,礼部尚书赵良极无故对臣喝斥,还请万岁为臣作主。”
李鸿基大为惊讶,赵良极以前整天无精打采,自从将登极大典交给他办后,整个人都活跃起来,此次整个大典办得丝毫不差,自己才提他为礼部尚书,虽然可以说正是春风得意:wàp.① ⑹k.cn,接理也不敢在第一天就惹高立功,忙向赵良极望去。
赵良极不慌不忙的站了起来:“回禀万岁,高大人在殿下大势喧哗,臣身为礼部尚书,规劝了他几句,大概高大人心里因此不快,还请万岁恕罪。”
“即是如此小事,高爱卿就不用往心里去了,下面各位有事启奏,若无其它事,朕今天就要议一件大事。”李鸿基见高立功没有反驳,遂不在意,先要大家把政事解决完。
高立功想想若不是自己一时口快,还真是没有说的,只得坐了下来。
众人听到李鸿基说有大事,哪愿担搁时间,半天没有人应声。
李鸿基见大家都不说话:“那好,今天所议之事就是伐明,众卿可有异议?”
众人如何会有异议,马维兴马上起身:“殿下,臣愿为此次伐明前锋。”
从攻下甘肃后,马维兴一直作镇西安,根本没有出战的机会,上次眼看高立功抢下了攻占东北的功劳,这次若再不立功,他这个兵部尚书坐着也不安稳。
李鸿基道:“不急,这次伐明务必要一举功成,各部都要密切配合,所有才趁着这次机会,让大家都畅所欲言,到时若是哪个地方拖了后腿,别怪我不留情面。”
众人都是一懔,齐声应道:“是。”
李鸿基先向李守信道:“户部尚书出列!”
李守信站了起来:“请皇上吩咐!”
“此次伐明,户部将列出二千万枚银元作为军费,这笔军费必须在一个月内备齐,有没有问题?”
李守信大声应道:“回皇上,户部现有银元一千万枚,其余一千万枚只需半月即可铸好,完全没有问题。”
李鸿基应道:“很好,四川巡抚出列。”
刘之渤应声而起,李鸿基道:“此次四川必须在一个月内筹措到五十万石粮食,并将它们运到西安,有没有问题?”
刘之渤面有难色:“皇上,筹措粮草并不难,可是一个月运到西安,川路崎岖难行,臣怕有负重托。”
李鸿基道:“这朕不管,朕允许你用十万枚银元来征发民夫,若是粮草不能按时到达,唯有拿你问罪。”
在西安,一枚银元可以买到五石粮食,若是价格不变,十万枚银元可以直接买到五十万石粮了,只是若真地从西安一下买走如此多的粮食,价格非连翻几翻不可。
刘之渤心中一懔:“臣一定按时将粮食送到西安。”
“湖南总督,湖北总督出列!”
李双喜,刘芳亮连忙起身:“请皇上吩咐!”
“你两人回去后,将境内野战军各抽调一万五千人,务必在下月的今日之前到达西安。”
“高一功听令,尔从甘肃抽调一个军,务必在下月的今日之前到达西安。”
“刘希元听令,从蒙古各部抽调二万人于下月今日之前到达西安。”
“李万成听令,从山西前线直接抽调二万大军,集中在晋中前线。”
各人一一听命而出,到了此时,唐军的野战军已集中了八万人,除了东北的部队外,能集中地都集中了,不过,皇帝对如何用兵,谁来绩。领这些一直没说,众人心中不免痒痒地。
高立功等了半天,见没有他什么事,忙站了起来:“皇上,北方大军随时候命,等待万岁下令。”
北方大军是唐军中最重要的一支,若是灭明没有他们的参与,高立功怎么会甘心。
李鸿基却没有答应他的请求:“高爱卿,你的任务就是守住东北,并拖住朝庭的关宁骑兵,就是北方军团的一功。”
高立功只好坐下,李鸿基环顾四周:“这次出征,关系到我军能否一举将大明拿下,各位有什么问题尽可以提出。”
李双喜站了起来:“皇上,这次出征,分成几路,由谁统帅?”
李鸿基扫了下面众人一眼,除了周凤梧,宋献策,顾君恩三人,其余人地眼光都热切地望向他,伐明之事,正是李鸿基和三人相商的结果,他们早胸有成竹,自然不急:“此次伐明事关重大,到了下月出发前自然会公布。”
其实众人见李鸿基将兵力都集中在西安,已经猜到皇帝可能要亲自出征,主帅不可能捞到,若能捞到一个副帅之职也不错,只是一切还要等到一月后才有分晓。
李鸿基是马上皇帝,自然不会有人却劝陛下不可轻动之语,再说这至少八万的精锐军队,占到唐军地三分之一还强,又有哪个臣子可以独自掌控。
刚才分派时,众人都只是懔然听命,此时听到李鸿基如此说话,想起各种难处,开始纷纷诉起苦来,在李鸿基的调派下,牵涉到数个部门地事都一一协调,若只是他们自己的困难,则要求自己解决,议了大半天,众人的肚子都开始咕咕作响,李鸿基吩咐王府的仆役,将饭菜端上来,各人就在大殿上将就着吃饭。
等吃完饭后,众人继续商谈,直到天黑,才全部商谈完毕,众人方才回去,第二天,各地的官员急忙向自己的辖地驶去,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在一个月时间准备完毕,附近各省还好,远的省份时间就要吃紧,官员们一刻也不敢担搁。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七章 廷议
更新时间:2009…8…19 23:00:01 本章字数:4307
大唐一千零二十一年正月十六,唐军境内一片欢欣鼓舞,皇帝宣布全面伐明,到处准备兵马粮草,准备对大明朝庭作出最后一击时,北京城里正被纷纷扬扬的大雪覆盖,那些皇亲邸贵,官员壕绅躲在温暧的家中依然是欢歌笑语,酒宴不断。
而北京四门每天一大早,就要往门外运送上百具尸体,这些人都是在夜晚饥寒交迫,被冻死的流民,贺小风就是在此时再次踏进了北京城的大门。
贺小风并没有参加唐皇的登极典礼,他作为唐军在京师的情报头子,本不能轻易离开,只是宋应星太重要,才由他亲自护送到西安,本来到了西安他的任务完成就要返回京师,可是和刘秀秀的惊鸿一瞥让他改变了主意,才留下了几天,他却宁愿没有留下来,否则心里也不会如此伤痛,自己看上的女子却成为皇帝的女人。
他那天听到宋应星说起刘秀秀拜见唐王的事后,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扔下东西就走了,让宋应星觉得莫明其妙。不过,回到了京师,贺小风很快忘记了伤痛,把精力全投入到情报中。
崇祯这个年过得特别烦闷,从大年初一守岁到现在已过完了元霄,他没有在任何一个妃子处过夜,脑里不停的盘旋着李鸿基登极的情景,他恨恨的骂道:“这个逆贼,竟然也敢僭位为帝。”
周皇后请敬事房的小太监来请他吃点元霄,崇祯只是一挥手,让小太监退下,田妃命人给他端来了一碗莲子汤,他一口也没喝。袁妃来向他请安时,他更是大声喝斥,将袁妃吓得连忙退去。
“杨嗣昌,杨嗣昌。”崇祯叫了起来,杨嗣昌去年请练七十万精兵,这七百多万饷银已经花了下去。精兵到底练得怎样,他心里没有一个准数,如果七十万精兵练成,那么就可以消灭唐贼了,如今东虏灭了,唐贼是朝庭最大的威胁。只要唐贼一灭,其余张献忠,白妙九之辈不足畏。
徐高听到崇祯的喊声,连忙走了过来:“皇上,现在是深夜的,杨大人在府中呢。”
崇祯才醒悟过来:“小高子,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启禀万岁,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徐高柔声地回答。
“子时了。人都死绝了吗,为什么没有焰火,没有爆竹。”
徐高顿时不知如何回答:“奴才,奴才……他只能朴通一下跪了下来。
轰的一下,院中传来了一声巨响,将徐高和崇祯都吓了一跳,崇祯颤声问道:“什么声音?”
徐高忙道:“万岁,兴许是有什么东西掉到地下了,奴才出去看看。”徐高顺势爬了起来。向门外走去。
不一会儿,徐高就返回:“启禀万岁。是露台上一棵老槐树的侧枝掉了下来。”
崇祯松了一口气:“可能是风吹的吧。”突然又醒悟过来:“小高子。你刚才听到风声吗。”
“没有,如果有风。飞檐上的风铃肯定会响起。”徐高说得很肯定。
崇祯心中“格登”一下,这颗老槐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差不多和大明地国运一样长,树枝无风自断,莫非是凶信。
王承恩正从门外赶来,刚好看到崇祯脸上流下了二行泪水,他赶忙示意徐高退下,自己扶着崇祯躺下:“万岁,再过二个时辰就要早朝了,万岁爷要好好休息一下才有精力处理朝政。”
崇祯望着自己身边信任的太监,点了点头,在一旁的卧榻上躺了下来,很快就睡去,只是不到天交五更,崇祯的眼睛就睁开,唤来太监给自己梳洗,这个晚上,他又只睡了一个半时辰。
从登极以来,他没有误过一次早朝,每天就是天不亮就来到金銮殿,有时他不免羡慕王兄和祖父为帝时,日夜享乐却平安无事的日子,但马上告诫自己,他要使大明重新中兴,绝不能做享乐之事,因这个念头,即使他沉醉于田贵妃那温暧的怀抱中时,到了时间也马上起身,赶来早朝。
王承恩在前面用宫灯引导着皇帝从边门跨进了大殿,一班文武大臣个个睡眼蒙胧,在大殿上打着呵欠,见皇帝来到,忙挺直了身体,等崇祯坐上那蟠龙附凤地龙榻宝座时,王承恩喊出了一声:“上朝。”
满朝的文武百官一起下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外面的天还没亮,到处是雾蒙蒙的一片,文武百官的喊声在整个大殿下回荡,崇祯打量着下面的文武百官,一个个伏下了头颅,他满意的点了点头,百官仍对自己敬畏,也不枉自己每天霄衣肝食,又想到李自成在西安恐怕也在接受他手下百官的朝贺,心中又是一阵不舒服涌上来。
“今天是正月十六,朕期望国家社稷有个好地开端,如今北边的鞑子没有了,而西边的李贼,南边的张贼却越发猖狂,一个个僭位称带,完全不把朝庭放在眼中,你们需在今天拿出一个定计,以期在今年将两贼一同剿灭,如此,大明社稷才有希望,你们才有希望。”
昨晚元霄佳节,大家都过得很晚,现在又如此早朝,许多人都还没有睡醒,皇帝的话全是老一套,大家都是左耳进,右耳出,若李贼,张贼容易剿,还要等到现在?说什么一年剿灭,全是笑话。
崇祯等了半天,也没有人接话,他等得不耐烦,直接叫人:“周爱聊,你可有定见?”
温体仁被遂走,周廷儒顺理成当成了首辅,听到崇祯叫他,心中暗暗叫苦,以前总是羡慕首辅的风光。那知自己接手才知大明已到了千疮百孔,这个首辅并不好当,他心中何曾有剿贼的定计:“臣正在细细思量,等有了好的定见,再呈给皇上。”
“等尔有了好的定见,大明都要亡国了。”想起周延儒送礼给田妃之事。一时怒从心头起:“来人,周延儒尸位素餐,身为首辅,不知为国定计,着其革去首辅之职,令回乡返省。”
众人大惊。没想到周延儒一言不合就要丢官,齐刷刷跪了下来:“请万岁开恩。”
这些人倒不是都支持周延儒,只是周延儒身为首辅,若皇帝因一句话就要罢免,开了这个头,那岂不人人都可如此。
周延儒跌坐在地上,惊出全身冷汗,也马上反应过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