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楚怀王第一个点名问到,宋义感觉脸上有光,笑容可掬地出列道:“大王,王离率边军潜入赵国,此前一直不得而知。章邯在定陶打败武信君……”说到这,宋义有意无意瞟了项羽一眼,不知道是否是心中有愧,或是有其他缘故。
只听他续道:“打败武信君后,并不乘胜追击攻打我彭城,反而迅速渡河北上,此事本就奇怪。如今看来,章邯为的就是与王离大军配合,合围赵国。而且事前早有准备,利益大到令他愿意放弃大河之南大好的局势。如今巨鹿城外两路秦军,总计四十万兵力,且都是秦国精锐,势不可挡啊!单凭大楚之力怕是救援不得。”
宋义的地位和态度影响到很大一批人,出言附和甚多。说到底很多人都是怕了秦国人。心中笃定四十万秦军战力强大,又有章邯、王离这样的绝世名将指挥,不可能胜利。有人甚至说道:“我大楚刚刚经历定陶之败,损伤数万兵力,如今能调动的兵力不过六七万。以这点微薄兵力救援赵国,岂非以卵击石?”
楚怀王又把目光落到项羽身上,自项梁死后他便是会稽军的首脑人物。项羽出列,斩钉截铁道:“大王,臣以为赵国必须得救!”他中气十足,声音洪亮,大殿上每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只听项羽续道:“唇亡齿寒,若是章邯灭亡了赵国,燕国也支撑不了几日,不消多久河北之地便尽入秦人之手。倒那时候,章邯和王离携大胜之师南渡,四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我大楚能够独立抵抗吗?”
宋义系的一名官员反驳道:“项将军,如今章邯王离二人一南一北,钳击巨鹿,援军根本无法深入。看章邯摆出的阵势,怕正是等着各路援军前往呢,四十万大军两边包抄夹击,可以说有去无回。这样的形式还去救援,岂非送死?”
宋义轻轻一笑,说道:“项将军,老夫知道,武信君的去世对你打击甚大,也知道你急于报仇,但此事需要从长计议。明知山有虎,不可意气用事,置大楚万千将士的生命于不顾啊!”一番话直指项羽出兵并非救援赵国,而是为报私仇,还因为不顾楚军将士生命和国家利益。
项羽气的脸色铁青,正要反驳时听到身后有人朗声说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回头看去,说话的正是绍兴侯尹旭,正微笑看着自己。!~!
第一二三章 侃侃而谈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绍兴侯尹旭发话了。话音落地的时候,大殿上众人的心理起了微妙的变化。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尹旭是宋义的克星,每次只要他一说话,宋义多半会铩羽而归。一见到尹旭开口,宋义不自觉地有些发憷,谁知道今日议事又会是个怎么的结果?
项羽笑了,一来尹旭发言是对他的支持,不至于让自己势单力薄,也不至于让自己蒙上报私仇的嫌疑。能这么做,说明尹旭已经谅解自己,哪怕只是暂时的。二来,项羽素来知晓尹旭口齿伶俐,侃侃而谈,分析形势讲道理的本事是一般的厉害,只要他说话,今日出兵的提议通过的几率至少有八成。
精神矍铄的范增站在一边,老怀大慰。得他得知前些日尹旭引荐人才,项羽毫不留情拒绝时,他狠狠地批评了项羽,并一再告诫他笼络好尹旭。一个闪烁的星辰,一个睿智勇武的年轻将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留下身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尽管自己劝过一次,但项羽并未听从。
等到项梁入土为安,项羽悲伤之情减弱之后,认真思考了他的批评劝慰,并诚恳地接受了。今日尹旭回来的比较晚,匆忙间之间奔大殿上来,项羽事先根本没有时间和尹将军沟通。
让范增满意的是,项羽很聪明的利用了擦肩而过的瞬间,采用了“眉目传情”的形式,向尹旭表达了歉意和善意。好在尹旭欣然接受了,从而在这关键的时刻获得了至关重要的支持。不过,范亚父怎么也猜不到尹旭心中所想。尹将军之所以表示支持,那完全是理智和“超前”的洞察力的缘故。一方面是为了反秦的大形式,另一方面更多的也是为了自己,甚至可以说项羽是被利用了。
刘邦和张良对望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都确认了一点,尹旭说话了,这出兵救援赵国的事情基本也就这样定了。这一点与他们之前讨论的结果一致,也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谋划这让己方的利益最大化。
楚怀王熊心高坐在上,眼中波澜几动,心情有些复杂。身份所在,容不得多迟疑,当即问道:“偏向虎山行,尹将军勇气可嘉,可否为寡人和诸位卿家说说缘由!”
尹旭这才向楚怀王行一礼,说道:“大王,正如项将军所言,唇亡齿寒是最重要的原因。试想一下,若是拒不救援,巨鹿城破,赵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燕赵本为一体,赵亡则燕国亦难存在,到那时章邯和王离一统河北之地,必然声势大振。要知道世间万物发展,都是此消彼长,秦军胜则义军衰!”
“河北平定,章邯会立即调转枪头,渡过大河平定河南之地。那时我们楚国,彭城首当其冲。试问一句,我们大楚有能力独力抵抗章邯、王离的四十万精锐的新胜之师?彭城便是第二个巨鹿,我们又能坚持多久呢?现在我们不救赵国,坐视巨鹿陷落,便会寒了天下诸侯的心。当楚国遇难,彭城被围时,又有谁会来救援呢?不,我的想法错了!!”
尹旭突然自责一句,弄了众人一头雾水,只听他继续说道:“燕赵灭亡,齐国田荣目光短视,为私仇而不顾大义,指望不上。韩魏两国刚刚复国,力量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只能爱莫能助!请韩王和魏王恕末将擅自揣之罪!”
今日的作战会议牵涉面很广,客居彭城的韩王成和魏王豹也列席参见。然他们的身份只是客人,加之手中的力量实在弱小,故而选择沉默寡言,完全只是旁听。尹旭突然向他们施了一礼,还致歉恕罪,弄的两位国王游戏手足无措,连称无碍。这么一说,也等若是赞成了尹旭的说法。
尹旭轻轻一笑,继续侃侃而突然道:“因此赵国必须救,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各路义军共同作战的信念。秉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宗旨,彼此相互帮助扶住,才有可能打败共同的敌人秦国人,渡过难关。只有主动帮助别人,才能指望自己遇难事有人会拉上一把!”
“再者,齐国田荣在定陶之战的行径已经令天下人所不齿,此番救援赵国,他又因为田角亡赵的事情多番推诿。齐楚身为东方大国,齐国这般不知轻重,我楚国更应该肩负东方第一诸侯的责任,起到带头作用,率领各路义军救援赵国。只有凝聚大家的力量,才能有于秦军一战的实力。”
尹旭一番侃侃而谈,就围绕一点唇亡齿寒,同盟之间该互相救援这一点,慷慨陈词。众人听着都不觉点头,交头接耳互相讨论。
宋义脸色阴沉,自打尹旭开始说话的那一刻,他便不高兴了。宋义都有些无奈了,为什么尹旭始终都和自己作对?为何每件事都意见相左呢?这一遭又是这样,当即反唇笑道:“尹将军说的不错,陈述了我们大楚该出兵援赵的理由。只不过,有些事情不是应该做,就要付诸实践的,还得考虑行动的可行性!”
宋义嘲弄地看了一眼尹旭,说道:“章邯、王离在赵国四十万军队,而我们楚国现在能调动的兵力不超过七万,齐国若不参战,诸侯的兵力也不过十万出头。兵力太过悬殊,如何取胜?到时候不仅没能救赵国,还搭进去我们楚国将军的生命,削弱大楚的实力。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从长计议才好在!”
在宋义看来秦军与燕赵拼死一战后,实力必定大大受损,趁这段时间楚国可以壮大实力,到时候未必没有实力与秦军一战。但是当着诸多文武大臣,尤其是韩王成与魏王豹在场的情况下,这话不能说的太露骨。
历史记载巨鹿之战以义军胜利而告终,给了尹旭足够的自信和底气。但这不是他盲从的理由,而是察觉到一些东西,心中有些把握。再者,此战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哪怕明知胜算极小,也必须要拼死一战。尹将军戏谑地看了一眼宋义,轻轻一笑道:“仗还没打,怎么知道一定会输呢?宋令尹是否太过悲观了?”!~!
第一二四章 张良,谋划
“仗还没打,怎么就断定一定会输呢?”尹将军嘴角挂着自信的微笑,盯着宋义的老脸沉声反问。
宋义冷冷道:“秦军四十万精锐,我们兵力不过六七万,相差悬殊,无异与以卵击石,胜算微小!”
尹旭笑道:“宋令尹您也说了,胜算微小,而不是没有。古往今来,以少胜多的战例多得是。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若是现在认输,那才是真的失败,宋令尹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
宋义怒由心生,冷道:“这叫审时度势,实事求是!以少胜多,是嘴上说说就能胜的吗?尹将军凭什么这么自信啊?事关大楚万千将士性命以及大楚国运,岂能儿戏?”
自信当然是有原因的,却不能在这说出,一来会被人当成疯子,二来走漏了什么消息,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尹旭回应道:“国难当头,大家在此商讨军国大事,怎么就儿戏了?宋令尹,是自己悲观,胆小害怕,莫要以此看待别人可否?能不能以少胜多,谁说了都不算,就像您说的实事求是才好。”
“哦,对了!”尹旭挪动两步,一拍大腿恍然道:“我差点忘了,有的人用兵保守,势均力敌就罢了,即便兵力优势也不轻易出兵。也不知道到底是保守过渡?还是避战畏敌啊?如今形势危急,这样畏首畏尾却是不好。”
虽不点名,他谁都知道尹旭说的是宋义。上次以四万大军在颍水一带应战司马欣,硬是不敢主动出击。之后司马欣撤军北上救援雍丘,宋义竟不敢追击,白白浪费了大好战机。此次,救援项梁更是故意拖延,拒不救援。这些事情历历在目,楚国臣子也都有耳闻,此时听尹旭这么一说,更是心知肚明。
赤裸裸的嘲讽,宋义气的脸色铁青,怒不可遏,奈何身在朝堂,当着楚怀王发火他是不敢的。再者人家尹旭没指名道姓,若自己说什么岂非主动承认,自己摸黑自己?
尹旭也不理他,躬身向御座上的楚怀王一礼,说道:“大王,救援赵国这一战确实困难,却势在必行。今日尚可联合各路义军之实力,拼全力一战。他日若章邯灭亡了燕赵,则大楚危矣,前后也不过几个月的时。救援则尚有一线生机,不救则等同坐以待毙。况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章邯、王离的布置也并非十全十美,伺机出战或有奇效,以少胜多未尝不可!”一阵侃侃而谈,尹将军不觉口干舌燥。
朝堂上再次出现各执一词的局面,一众大臣都暗自腹诽,按照以往的经验,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尹将军获胜。他们并未注意到,不经意间的心理暗示正在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
不过今日事关重大,还要看楚怀王和其他重臣的意见。实际上熊心也很忐忑,不敢擅做主张,见到出现的僵持的局面,只得开口询问其他的人的意见。
首先被问到的是范增,虽说是项羽的谋士,终也算楚国的臣子何况其为人德高望重,智谋高远,于情于理都该询问。
因为义子孝顺膝前,近来范增的心情很好,面色红润,精神矍铄。闻听怀王召唤,步伐矫健出列道:“大王,老臣以为赵国当救,正如尹将军所言,唇亡齿寒。巨鹿之战并非是秦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