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土面积也达到1130平方公里的程度,但还不算在缅甸北部的实际控制区域,那片控制区域在国际上属于英国人的地盘,但却被中国给实际控制了。
行政区域划分清楚了,行政上也就不会乱了套。
但在定都问题上,华东政府内部却产生了分歧,而且分歧比较大。
杭州已经不适合当行政中心了,因为这里是经济中心,混杂在一起就显得很拥挤,而且杭州是沿海城市,不利于战争。
虽然说在沿海有严密的防守,还有华东海军充当屏障,但总得考虑万一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而且此时夏钧在发展内陆经济,把都城定在中部地区,则可以促进内陆经济发展。
同时改变一个沿海歧视内陆的风气,这种经济上的歧视在后世是普遍存在的,不过还来得好些,相比香港歧视整个中国大陆好许多许多了。
此时整个中国也就是剩下一个香港一个澳门没有回归,同时还有沙俄占据的领土,不过沙俄是吞并,不是租界。租界是中国依旧没有失去这片领土的主权,只是暂时借出去。
后世的香港人有一种很自我良好的优越性,甚至不把打当成是中国人,孔庆东骂得并没有错误,错误就错误在后世的中国思想并非是统一的,民族思想是遭压制的,否则会很有市场,从民族角度出发,香港已经是不把香港和中国看成一个整体的。
此时中华帝国的成立,自然是要选择一个都城。
在选择内陆的城市的情况下,南京就首先被排除掉了,南京首先也比较靠海,而且这个六朝金粉之地的风水好像不是很好,每次定都南京的王朝都是短命的。
除去南京,其他的都城选择就变成了西安、洛阳、开封、武汉这几个地区。
西安首先被排除掉了,虽然那里是最初几个王朝的中心,但生态环境已经没有古代好了,而且那群原先华东政府请来的风水顾问们的话来说,龙脉出关了,已经不再关内(潼关)了。
西京洛阳,东京开封,支持迁移到这两个城市的官员很多,但支持迁移到汉口的人则更多。
西京洛阳和东京开封,这两个城市是老牌都城,不过从历史的演变上来看,都城是在不断向西移动的。
先是西安,然后是西京洛阳,接着是东京开封,最后是南京、北京。
选择定都汉口的声音最所以大,首先是因为汉口的生态环境很好,因为是处于长江流域,汉人的活动中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了。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则越来越恶劣。
还有人提议把都城顶在汉水流域的襄阳城,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他们认为武汉未来是中部经济中心,最好是不要和行政中心交织在一起。而且襄阳在武汉的西北部,更深入内陆和北部,而且地势也比较平坦,经济也未发展,规划起来成本小。
这些提议各有个的说法,不过定都汉口、襄阳的声音更大,洛阳和开封在生态环境上以及黄河的不稳定性上失去了竞争优势。而且两地在文化上,经历了历史的变革,已经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原本的面目。
夏钧也整天看着地图,想到底迁都到哪里好。
从战略纵深来说,河南比湖北离沿海的距离更近一些,因此湖北省的战略纵深更大,而且从环境上来说也不错误。
从经济发展上来说,又是河南比较弱势,因此迁都河南可以更好的带动内陆经济,湖北省在后世本身就是内陆强省,似乎不需要靠迁都来帮助经济发展了。
总的来说,定都的分歧从河流上划分的话,则是黄河流域、淮河上游流域、长江流域这三个地段的分歧。
定都洛阳或者开封,是临黄河。
定都襄阳是临汉水,不过与淮河处于同一个平线。
定都汉口则是临长江。
河南在历史文化上占优势,而且契合推动内陆经济的出发点,就是水资源不足,这是最大的弱项。
夏钧看了半天,想起了南水北调工程。
貌似如果定都洛阳或者开封的话,从汉水流域调水也极为方便,毕竟离得不远,只要修一个规模比后世南水北调工程小好几倍的调水工程就可以了。
“定都河南吧”夏钧在会议上表达了打的意志,陶成章当即喊道:“不行哇,那里水资源不够,缺水呀还是汉口好。”
陶成章作为南方人,自然是希望都城定在南方,而且对于迁都极不愿意,但杭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再把行政中心放在这里确实太拥堵了,已经是不迁不行了,加上军事战略上的考虑,以及经济发展的各方面考虑,肯定得向内陆迁。
因此陶成章退而求次,希望都城定在长江流域。
夏钧却有打的想法,定都河南主要还是感觉后世的河南人备受歧视,因为经济发展不好,若是能把都城定在河南,起码经济不会发展得那么烂。
“水不是问题,可以从汉水调。”夏钧对陶成章说道:“我们可以在牡丹江口修一座大型水库,以汉水的流量,基本上供应到河南是吧?比充足的。”
“那样得花多少钱啊”陶成章嘀咕道。
“同时定都河南,也是为了加强治理黄河的力度。”夏钧继续说道:“再则,河南经济发展没怎么优势,湖北的经济发展则有很多优势了,基本上内陆的经济发展中心就是湖北武昌、汉口这片区域,再把都城定在那里也没怎么意义。”
“好吧”陶成章也未坚持,夏钧的意志在内部就代表着绝对的权威,每当夏钧用这种肯定的语气说话时,就是很难改变他的想法的时候了。不过平时夏钧却是一个能虚心听建议的领袖,但他本人也很有主见。
事实证明夏钧的主见绝大部分都是正确的,也正是他这个强势的领袖的存在,才创出了如今这样的基业。
基调既然已经确定下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具体选择到底是定都洛阳还是定都开封的时候了。
甚至有人提出,在开封和郑州城之间从新新建一个城市,一个全新的城市,不受任何制约,可以放手进行城市规划,而且成本也更低。
主张这个提议的人虽然不多,不过夏钧却充分的已于重视,开封和洛阳都是好多朝的古都,城市中遗留的古建筑不好去动,规划起来难免麻烦,还不如在城外郊野中划一块地出来,但同时有把开封或者洛阳圈进去,名义上同样还是定都洛阳或者开封,不过规划起来就方便得多了。
定都之后,杭州则依旧做为陪都存在,杭州的行政意义还不是其他城市暂时可以取代的,而且未来中国在沿海也需要一个重点的行政中心存在。
“洛阳地形不够平躺,四面多山,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够大。”
“还是开封好一些,而且不仅有宋代文治之盛,岳飞也在北伐过程中取得了朱仙镇大捷,文治武功皆具。”
朱仙镇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与景德镇属于同一级别,位于开封南部,属于开封地区管辖。
民国的开封,因为地处交通枢纽,经济发展比其他城快些,因此是当前的省会,并非是郑州。
在定都洛阳还是定都开封的讨论中,大部分的意见还是选择定都开封。
“那便定都开封吧我们在开封城外兴建新都城。”夏钧点头说道。
就定都的讨论会议就这样结束了,不过是否定都开封郊外,还要看接下来的详细考察,若是真的不适合当都城,那也只能换地方。
——————
第三更到,今天三更一万字了。
同学们有月票的来点吧
第四百五十一章:定都会议
第两百五十二章:帝国成立,设内阁
第两百五十二章:帝国成立,设内阁
十一月一日,华东广场上人山人海。
今日是中华帝国建国大典,不过按照夏钧的吩咐,还是一切从简,没有去弄出怎么浩大的声势。
只是人民群众的声势很浩大,各界人士纷纷涌入华东广场进行观礼,将偌大的广场挤得满满的,政府已经启动了防踩踏措施,大批警察在广场上维持秩序。
一大早,夏钧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人群顿时发出热烈的欢呼,夏钧脱下军帽向群众致意。
在夏钧身边的则是李诗婧,她今天也一同出席建国大典。
一同出席建国大典的还有各军区军长、参谋,以及华东政府的行政的官员,基本上能到的都到了。
北洋政府的高官们也到了,不过他们只是配角。
八点整,九十九响礼炮轰鸣,夏钧开始在万众瞩目之下,来到高高的话筒前,众人不由屏息倾听。
“我宣布,中华帝国今天正式成立了。”夏钧缓缓的用高昂的语调喊道:“中华民族自辛亥年推翻异族统治,从那时起就意味着中华民族挣脱异族带给我们的苦难与枷锁,中华帝国的建立,意味着我们中华民族开始迈向全面复兴的步伐,中华民族……万岁”
下面的群众顿时沸腾了,跟着夏钧高喊:
“万岁……”
“万岁……”
“万岁……”
夏钧举起手压了压,广场上快要挤满的群众终于是停下了欢呼。
“承蒙国民推举,钧今日就任帝国元首,虽不才,然可向全体国民再次保证,当做到五项要求,第一:让所有中国国民实现温饱。第二,让每个出生在中国的国民,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第三,专政体制下,约束官吏,杜绝腐败。第四,绝不做出损害民族利益的举动。第五,让每个同胞都能活得有尊严。”
“我们是一个帝制国家,帝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然今时今日西方民主传入,国内存在一些分歧,为考虑部分群体的意见,因此我们求同存异,搁置争议,钧只就任帝国元首,而不任帝国皇帝。钧就任元首之十二年期限间若有建树,民心依旧存在,则完全恢复中华帝制。钧若吧?所建树,民心尽失,则十二年后下野退隐,当吧?虚言。”
夏钧此时却是不再谦让怎么,既然已经许下了承诺,也吧?需再行谦让。
……
整个开国典礼很简单的就结束了,夏钧在发表了就职讲话之后,又参加了祭天大典,这是习俗,虽然有些繁琐夏钧也硬着头皮上了。
接着,游正斌发表了内阁首辅就职讲话。
中华帝国的政体模式已经正式确定,即成立责任内阁,内设一名首辅,三名次辅,内阁平时负责处理政务,然后交给夏钧审批。
作为帝国元首,夏钧平时的决定,也将由内阁拟票以决定是否通过。
基本上这是一个照搬明代内阁的制度,明代内阁属于虽吧?宰相之名,却权力胜过宰相,而且可以限制皇权的一个机构。
明代设立内阁,内阁权力很大,也正是如此,皇帝十几二十年不上朝国家都不乱掉,明代实际上已经走上了一个变相的君主立宪时期。明代内阁到了张居正时期到达巅峰状态,显现出了极高的权力。
游正斌出任中华帝国内阁首辅,陶成章、阎锡山、吴彦章出任内阁次辅。
这个任命是夏钧亲自拟定的,游正斌勤勉听话,进步也很大,足以胜任内阁首辅。陶成章老成持重,虽然比较保守,但却是必不可少。阎锡山则老谋深算,深谙中庸之道,很多头疼的问题可以交由他去处理,吴彦章则是原工业部长,未来走的是工业路线,吴彦章出任内阁次辅,主要处理工业上的问题。
教育部部长的工作则由章太炎接任,工业部部长由甄玉成担任,甄玉成是刚从学校里毕业两年的大学生,在基层磨练了两年,被夏钧以火箭速度提拔了上来。甄玉成理论知识过关,又极具奋进精神,作为夏钧的得意弟子,在此人才稀缺之际,自然是能够以火箭速度直接蹿到工业部长上面。
阎锡山被任命为内阁次辅,这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阎锡山本并非是最初的一批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