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子两个听完一阵叹服,但总觉得这番话从一个五岁的孩童嘴里说出来还是有点让人很难接受。还好这个是自己的嫡亲子孙,自己亲眼看着他长大的,要不实在很难相信他才五岁多。
“对了,爷爷,我还有一个建议,不知道你们想不想听?”
“你说。我们现在不是听着嘛。”
“我觉得家里给那些工匠的工钱应该增加一些。当然,不是就这么增加。我的建议是将他们的工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的,每个人都一样,这部分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与他们的产量相关。做的又多又好的,可以拿得比这三分之二还多。做得不好的可能拿得比以前还少。这样就能有效提高他们自我提升的积极性。这样我们作坊的产量会越来越高,质量也会越来越好。工匠们也会做得越来越开心。工钱高了,有了余钱还可能会买我们的布匹。最重要的是别人都知道我们的工钱高后,我们招工的时候也会更容易,招进来的也都会是一些勤劳细致的匠户,他们会出产更多更好的布匹。如此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得我们的商行越做越大。”赵永泰认真地建议道。这是家族商行做大做强的基础。
“嗯,泰儿这个建议很好,不过具体怎么实行我和你爹还要仔细商量一下。我已经让账房划了一百两到你的帐上。你先回屋去休息吧。这段时间你也累着了。呵呵~!”老爷子说着就把小家伙撵出了书房。
赵永泰在门口撇撇嘴:自己的话语权还是太弱啊!还要加强才行。
天启元年三月,后金攻占了沈阳。九月,四川永宁奢崇明发动叛乱,先后攻占重庆至成都等地,于二年五月才得以收复。
第一第三章 起步
这天,赵永泰用一个问题难倒父母后就又到院子里休息了。(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拾陸K文學網)身边跟着一个十二岁的书童赵业。每次叫他的时候赵永泰都有一种感慨,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毕竟他现在已经是赵永泰了,赵烨只是前尘往事。
“叶子,知道哪儿有墨烟粉卖吗?”
“少爷,墨烟粉是什么?”赵业知道小少爷经常会问出一些奇怪的问题,也不奇怪。而且少爷对下人很好,对他提问题也不会不高兴,所以就直接问道。
“就是用来做墨块的原料。这附近有制墨的作坊吗?”
“不知道诶,要不我去问问祥叔?”看少爷点了点头,赵业马上跑去找管家赵祥打听。
不一会儿就跑了回来:“少爷,祥叔说附近没有制墨的作坊,最近的作坊好像在宁波府那边。”
赵永泰听到后想了想:“这样啊,那你去帮我刮点锅底灰来。”
“啊!少爷,要锅底灰干什么?老爷知道会骂的。”赵业有点害怕。
“怕什么,有少爷我保着你哪。快点儿去吧。”赵永泰半威胁半鼓励道。
“哦,那要多少啊?”
“先来个两三斤吧。”赵永泰满不在乎地挥挥手道。
“啊!少爷,咱们家一共也才几口锅,哪能刮出那么多锅底灰。”听到两三斤,赵业吓了一跳。
“那有多少算多少,越多越好,弄得多少爷我有赏。”赵永泰开始利诱。因为他有个小财迷的外号,逢年过节的家人亲戚都会给他一些银钱,现在他也有近一百两的私房钱了。
为了让下人们帮他做一些奇怪的事或者通风报信,他也会经常拿出几文当赏钱。做一些没有危险的奇怪事情,不但能讨好少爷还能有赏钱,所以大家都很愿意为小少爷做事。而且几文钱对一般的下人来说也不少了。
听到有赏,赵业一溜烟就跑没影儿了。少爷向来是说话算话的,这半年也赏了自己不少钱了。
半个时辰后,赵业顶着张花脸就回来了。这时赵永泰刚好完成今天的课业从屋里出来。
看到少爷,赵业高兴的报功:“少爷,我弄了大半斤回来。呵呵~!”
“嗯,不错,先去把脸擦了,然后跟着我去瓷窑。”赵永泰看了看赵业抱着的小罐子,没敢碰,罐子外边到处都是黑的。
因为以前闹海盗,所以台州府也筑了高大的城墙,不过城不是很大,才方圆十里。赵家的瓷窑在南城外,去还要用马车。不过老爷子和父亲对他的行动不怎么管束,所以他到处溜达用车也很方便。
“少爷,您怎么来了?”瓷窑的管事赵勇看到少爷带着书童过来了,赶紧出来招呼。
“赵管事,现在作坊里忙不忙?不忙的话就叫个工匠来帮我做个东西。”
“现在倒不是很忙。少爷您在这儿先等会儿,我这就给您叫人去。”说着赵勇就进了作坊里。一会儿就带了个年老的匠户出来。“少爷,这个是咱们瓷窑里最好的匠户,姓卢。这是小少爷。”
“少爷!”卢老匠户听到管事的话,赶紧行礼。
“不用多礼了。卢老爹,我想用这个灰和粘土混一起烧出细棍样的东西,你看能行吗?”说着,赵永泰示意赵业打开罐子。
“请问少爷,这里边是什么?”卢老爹看了看,里边黑呼呼的,用手指捻了捻,也不知道是什么,遂问道。
“锅底灰。”
“呃。”听到少爷的话赵勇和卢老爹都是一愣,用这东西做什么?
“可以是可以,有没有混合的比例?”卢老爹想了想还是没问其他的。少爷想做就做呗。
随后,赵永泰就和卢老爹一边介绍,一边讨论,一边试制。以前只是听过这么个说法,并不知道具体的配料和制程,只能找人摸索。理论上来说应该不是很难。
经过几天的摸索,几根粗壮的铅笔芯终于制成了。
“卢老爹,这个东西的配料比例和步骤都要保密。这几十文是这次的赏钱,以后如果大量制作,还会有更多的奖赏。”赵永泰示意赵业将笔芯用纸裹起来。从钱袋里取出了三十文钱递给卢老爹。
“小人记下了。这都是小人的本分,不敢要少爷赏赐。”卢老爹赶紧答话。虽然三十文钱很有吸引力,但是卢老爹不敢坏了规矩。
“拿着吧,你没听说少爷经常有赏赐给下人啊。以后多尽心给少爷做事就是了。”赵勇在旁边帮腔道。
“赵管事,今天兜里只有这些,就不给你了。以后这里做好了爷爷、父亲会加倍赏你的。我们先走了。”
“少爷,您哪里的话,我就是帮家里看着,还要什么赏赐。呵呵~!少爷您慢走啊!”赵勇殷勤地把少爷送上了车。几十文对他来说是小事,关键是能讨好了少爷。
“泰儿,你这几天都往瓷窑跑,去干什么哪?”刚进门,就碰到了老爹。
“爹,我给你看样东西。”说着就拉着赵崇贤往书房里去。
进了屋,赵崇贤看见儿子从赵业手里拿过了一支短棍样的事物,然后铺开一张纸写了起来。虽然因为小孩儿手劲不大,再加上笔太粗,写的字不太好看,但是赵崇贤看到这几个字后还是愣住了。并不是这几个字有什么,而是看到儿子用一根短棍样的东西写出了字,而不是用笔墨。
“泰儿,这是什么?”赵崇贤接过儿子手中的短棍看了起来。外边裹着一层纸,里边是一根粗黑的短棍,写字的那头被削尖了。
“碳笔,我发明的!呵呵~!”想想这时比法国那个发明者早了一两百年,说是自己发明的也不为过。
“你看,这个是笔芯,比较硬,一根笔芯可以写很长时间,粗细可以自己用刀削。就是没有模具,笔芯做得比较粗,外边的纸换成木壳就更方便了。”
赵崇贤一边听着儿子的介绍一边在纸上写了起来。虽然不习惯,字写得很难看。但这个炭笔确实能够长时间使用,不用磨墨,不用加水。携带也方便。赵崇贤越写越高兴:“泰儿,这个是用什么制成的?”
“锅底灰和粘土,还用了点儿油。”
“锅底灰?”听到儿子的话,赵崇贤一愣。这个也能用来做原料?
“本来是要用石墨或者墨烟粉的,不过叶子打听说附近没有,就用了锅底灰。”赵永泰说着有点不好意思。
“哈哈~!泰儿很聪明!走,我们去见你爷爷。”赵崇贤笑着抱起儿子就往外走。
给老爷子试用和解释清楚后,老爷子也很高兴,又赏了孙子十两银子。赵业也得了几十文。而后就把孙子两个打发出屋,与儿子商量着怎么来经营这个东西。
老爷子和父亲怎么做赵永泰就不管了,有了铅笔,他就开始琢磨做水车了。
这天下了课,赵永泰叫赵业将家里最好的张铁匠找了来。
来了之后,赵永泰就将自己画的一张钢珠轴承草图给他看。经过详细解释之后,张铁匠说可以试一试。赵永泰也就让他先做几个同样尺寸的来看看。
半个月后,张铁匠才带着四个轮轴来见他。试了一下,没有现代的好用,不过用手工锤制的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然后让赵业将家里的孙木匠也叫了过来。叫他们两个一起做一架钢轴的水车,用轴承固定在支架上。这时张铁匠有点明白自己做了半个月的东西用来做什么了。
因为孙木匠以前做过水车,所以这次这个小型水车只用了十天就做好了。在河里进行架设的时候赵永泰就在旁边看着。毕竟这个东西虽然不大,但是对以后的计划实行影响很大。
当看到安装完成之后的小水车以远高于其他木轴水车的转速转起来后,赵永泰的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让孙木匠他们在这里看着,自己飞快地坐车回家将父亲拉了过来。
“泰儿,你这是要带我去干嘛?爹还有一大堆事要做哪。”赵崇贤被儿子匆匆忙忙拉了出来,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爹,给你看样好东西。比炭笔好很多的东西。到了,下车。”“你看这个!”赵永泰下了车指着那个小水车说道。
“这不是个水车吗?就是小了点,有什么用?”赵崇贤看着眼前这个小水车很疑惑。
“你没发现它有什么不同吗?”赵永泰满脸期待的问道。
“除了小点儿,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啊。”赵崇贤边嘀咕边仔细观察着,看儿子兴奋的样子这个水车应该是有什么不一样的。
“这个。。。”赵崇贤无意中扫了一眼远处的大水车,终于发现了这架小水车的不同,它比其它水车转得快了很多。“这个是怎么做成的?”
“哈哈!看出来了吧。我们回去再说。你们把它拆回去。”说完,又拉着父亲上了马车往回走。
“爹,你觉得照这样做个大的怎么样?”赵永泰满心高兴的问道。
“嗯,也行,这样磨面粉的速度快不少。多做几个家里可以考虑开个粮行。”赵崇贤想了想说道。看他的神情好像真是在考虑要不要加开一家粮行。
听到父亲的话赵永泰绝倒:“您就没想过用它做点儿其它的?”
“其它的?对,再加上米粉,南方人都喜欢吃米粉、米线什么的。”说着,赵崇贤笑了起来,看来真准备开个粮行了。
赵永泰直接瘫倒在车厢里。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神宗朱翊钧卒于弘德殿,年五十八,在位四十八年。九月初一,光宗朱常洛病逝,在位一月。九月初六,朱由校登基,是为熹宗,时年十五岁。
第一第二章 人生的初步规划
万历四十六年七月,天气炎热。(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拾陸K文學網)今年的的梅雨很短,出现了旱灾的苗头。不过现在家里的主要产业已经变成了昌和布庄,主要出售家产的棉布和绸缎。田地只有三百多顷,都在灵江旁边,不用担心地里缺水。
来到这里已经三年多了,赵烨或者说赵永泰已经搞清楚了现在是明万历年间,也就是说离那个血腥黑暗的年代还有二十几年。
家里是浙东的大户,但赵家的兴起准确来说从爷爷开始的。爷爷二十二岁中了秀才,但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