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明-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年来,柳轻烟的确在日本下了不少功夫,为了探查日本的地形,她甚至亲自到过日本三次,白莲教中的许多骨干也都被调往了日本,许多人都已经在日本站稳了脚跟,不认识的已经根本认不出他们是明朝人还是日本人了。
也正因为此。柳轻烟才能这么快、这么迅速地掌握准确的信息。
“峡谷?”王朴嘴角忽然绽起一丝冷笑,沉声道。“看来日本人倒也不是笨蛋,居然也知道在峡谷地形与我军作战,峡谷地形不利于大将炮的发挥,火枪队的射击列队也会严重受到地形地限制。我军又是清一色的火器部队,真要在峡谷与日本人开战,未战就已经废了自己一半武功了。”
柳如是纤指轻轻叩了叩地图,提议道:“那我们就沿着南方海岸线行军,虽然距离远一点,可至少不会受到地形地限制。”
“不。”王朴摇了摇头。眸子里浮起一丝莫名的冷意,沉声说道,“有句老话说得好,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既然日本人已经在上野原摆开了架势,专等我们往口袋里钻,那我们就往这口袋里钻,我倒要看看是日本人的口袋套住我大明中央军,还是我大明中央军捅破他的口袋阵。”
柳如是低声道:“王爷。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
柳轻烟也劝道:“王爷有所不知。上野原不但是峡谷,而且是片低洼地。虽说现在还没有下雪,可谁也保不准接下来会不会下雪?一旦下了大雪。再到开春化雪地时候,那道峡谷就会变成泽国。我中央军的几万官兵还有炮营、辎重队就会陷入泥泞之中无法动弹。”
“哦?”王朴闻言神色一动,沉声道,“还有这事?”
柳轻烟道:“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走上野原了。”
王朴摇了摇头,说道:“不,还是得走上野原,就算接下来会下大雪,就算那道峡谷是片低洼地,可日本人要想把我军困在峡谷之中,还得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他们得挡得住我中央军的进攻,难道你们认为日本人能够挡住中央军的进攻吗?”
柳如是道:“如果日本人在上野原谷口修筑要塞呢?”
王朴笑道:“日本人不是傻瓜,他们陈兵上野原而非南方的海岸线,这足以说明他们已经摸清了我们的战图意图,他们也想在上野原与我军打一场决战,所以他们不会在那里修筑要塞,因为他们一旦修筑了要塞,就得担心我军会临时改变行军路线。更何况,要修筑一座要塞可没那么容易,岂是十天半个月就能修好地?如果只是一座简易的木制要塞,又怎么抵挡得住大将炮的轰击?”
柳轻烟、柳如是对视一眼,不说话了,她们看得出来,王朴是铁了心要走上野原了,而且她们也知道王朴这么选择的原因,王朴之所以选择上野原路线,就是要给日本人一个惨痛的教训,让日本人知道大明中央军是不可战胜的。
行军路线就这样最终确定下来了,次日天色微明,中央军的四个步兵营,两个炮营以及第三舰队两个联队的海军陆战队,总共两万五千人再次踏上了征程!
上野原。
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披挂着传统的武士服,在土井利胜、青山忠俊、松平信纲、板仓重昌、户田氏铁等人地簇拥下肃立在谷口外地一处断崖上,站在断崖上往下望,正好可以看到峡谷外的情形。
峡谷外地平地上,矗立着一座森严的军营,军营外围是两人高地栅栏,栅栏外是壕沟,壕沟里布满了尖锐的鹿角,大营里布满了密密麻麻地行军帐蓬,超过十万大军已经进驻这座庞大的军营,其中有五万军队是这几天才刚刚赶到的。
北风猎猎,旌旗飘扬。
望着如此庞大的一座军营,以及集结在军营里的大军,德川家光的脸上不由涌起一抹激动的潮红,这可是十万大军啊!自从德川家康开江户幕府以来,德川幕府还从未集结过如此庞大的军队,在日本的历史上,也只有丰臣秀吉曾经组建过如此庞大的军队。
日本国土面积虽小,可国内诸侯林立,每个诸侯只拥有少量的土地以及人口,因此各诸侯之间的混战规模都很小,一般都是几百人、几千人的规模,在日本整个战国时期。万人以上的大会战廖廖可数,所以在日本。战争对人口的影响不大。
而在古代中国,动辄就是几十万人,甚至是上百万人地大会战,如此规模的大战。就对人口造成了极大地影响,因此古代中国的人口一直是以螺旋式往复上升,而不是像日本,一直是平稳上升。
德川家光握紧了拳头,语气激动地说道:“明朝人若是敢来他们就死定了。”
“怕就怕明朝人不走上野原,改走南方海岸线啊!”青山忠俊忧心冲冲地说道。“将军大人,我关东集群军的主力大多集结在了上野原,后方江户只有少量军队驻守,一旦明朝人不走上野原,改走南方海岸线,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不会。”土井利胜自信满满地说道,“明朝人绝不会走南方海岸线。”
青山忠俊疑惑地问道:“为什么?”
土井利胜道:“早在江户的时候我就说过,明朝人故意选择大阪登陆,就是要给我们足够地准备时间。他们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明朝人的目标是我幕府大军,而不是某一座城池。所以我敢肯定他们一定会走上野原,而不会趁虚去偷袭江户。”
正说间。掘田正盛气喘吁吁地上了断岸,禀报道:“将军大人。有消息了。”
德川家光急道:“快讲。”
掘田正盛喘息道:“据探马回报,明朝大军离开名古屋之后,突然加快了行军速度,两天前就已经翻越木曾山脉进入浪合山道了,从行军速度估计,大约再有三天就能翻越赤石山脉,再过七天就能进至上野原了。”
青山忠俊有些吃惊地看了土井利胜一眼,低声道:“明朝人还真的来了?”
“啥?”德川家光闻言却是大惊道,“明朝大军突然加快了行军速度?”
德川家光原本还想着要在峡谷谷口修筑一座要塞呢,可眼下明军加快了行军速度,最多再有七天就能杀到了,这么短的时间要想修筑一座像样的要塞那是绝无可能的,德川家光也只好放弃这个念头了。
“将军大人不必吃惊。”土井利胜淡然道,“明朝大军突然加快行军速度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眼下我幕府大军已经集结到了上野原,明朝人地目的已达,当然就不需要再故意减慢行军速度了。”
德川家光想了想,又问道:“酒井大人的关西集群军有没有消息?”
掘田正盛恭声应道:“将军大人,酒井大人已在京都集结起了一支三万人的军队,其中还有三千铁炮队以及五百佛朗机雇佣兵,眼下正往上野原方向开进,如果不出意外,肯定能在明朝大军开进峡谷之后截断其退路。”
“唔。”德川家光点了点头,回头问土井利胜道,“土井君,接下来怎么办?”
土井利胜不假思索地应道:“继续召集军队,筹集足够的粮草辎重,准备与明朝大军决一死战!这一战不但关乎我幕府的生死存亡,更关乎我大日本帝国的生死存亡,关于我大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所以一定要全力以赴。”
中南半岛最南端,淡马锡。
上千名土著劳工正在工地上忙碌,一座简易的军事要塞已经略见雏形,施琅在第二舰队几名将领地簇拥下正在视察工程地进展,王爷说了,淡马锡要塞是大明帝国海军、中央军向南、向西开拓的前哨站,施琅可不敢有任何疏忽。
施琅只是奉而为,他其实并不知道淡马锡地军事价值。
事实上,要不了多少年,淡马锡将成为一座极其重要的军事堡垒,随着大明帝国地日益强大,以及在极富侵略性的政策引导下,帝国地触角势必会想伸向更广加更远的东南亚、南亚、澳洲,甚至是中东和非洲。
随着帝国不断向外开拓,淡马锡也将因为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帝国殖民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无论是驶往西方的商船,还是满载着陆军的运兵船,或者是海军的舰队,经过淡马锡地时候,都必须在这里休整。补充淡水以及新鲜的蔬菜、粮食。
淡马锡对大明帝国来说,就相当于历史上南非据点在西方列强地地位。
看到施琅。负责监工的军官疾步跑上前来,敬礼道:“将
施琅回了军礼,皱眉道:“进度太慢了,再过半个月。第一批驻军就要抵达了,淡马锡要塞却还是这个样子,怎么住人?”
负责监工的军官叫苦道:“将军,这些土著猴子太懒了。”
“懒?”施琅不高兴道,“你手里又不是没有皮鞭,不会驱赶他们吗?”
“没用。”军官苦笑道。///“卑职都已经砍了上百号土著了,可这些家伙还是半死不活的。”
施琅道:“那就多找些土著来。”
军官无奈道:“卑职已经把两个联队地兵力都派出去了,这附近的土著猴子差不多已经抓光了。“附近的土著人抓完了,你不会到爪哇、苏门答腊岛上去抓吗?”施琅冷然道,“总之上哪抓足够的土著猴子那是你的事,我只要你在半个月内修好这座简易要塞,让即将抵达的陆军弟兄们到了这里后有地方住,有饭吃,还有干净地水喝。”
军官叭地敬了记军礼。朗声道:“是!”
遥远的西伯利亚。此时正处在天寒地冻之中。
恰克图虽然是大明帝国往西伯利亚深处殖民的前哨站,此时却仍旧只是个小小的聚居地而已。总共只有三户北部牛仔在此落户,老孟家只有一个儿子。老宋家有三个儿子,最牛的是老丁家。有九个儿子,不过大多都只是些半大孩子!
这三户北部牛仔在恰克图拥有几百亩庄园和上千亩林地,还有几十个鞑子奴隶帮工,平时这三户人家的男人在外拓荒,女人在家种地,可这会大冬天的没啥农活可干了,牛仔们就开始外出打猎。
西伯利亚森林里到处都是豺狼虎豹,只要你够胆,野味有的是,要是运气好猎到了熊瞎子和东北虎,将熊掌和虎皮拿到几百里外的集镇上去,一准能卖个好价钱,没准又能换回好几个鞑子奴隶。
这会男人们都外出打猎去了,女人们也赶集去了,村口外只有三户人家地七八个半大孩子正在玩耍。
就在这时,村口地哨塔上突然响起当当当的警钟声,正在玩耍地七八个半大孩子立刻跑回了村子里,一个个从家里翻出猎枪,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村子外围地围墙上,看这些孩子的熟练劲,明显不是第一回遇到这种事情了。
很快,茫茫雪原上就出现了十几辆雪橇,雪橇上人影幢幢,雪地狗地吠叫声还有驭手的呵斥声已经清晰可闻,七八个孩子中以老宋家的大儿子最年长,可也只有十四岁,见状不慌不忙地说道:“这些该死的俄罗斯人又来了,有六架雪橇,二十几个人!”
其余的孩子已经动作熟练地关上寨门,拉起了吊桥,然后举起了手里的猎枪。
“你,你。”宋家长子指着其中两名最小的孩子说道,“去村中高塔上点燃烽火。”
两名小孩疾奔而去,很快村子中央的高塔上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因为草堆上添加了的狼粪,产生了大量浓烟,浓烟扶摇直上,几十里外都清晰可见,不到片刻功夫,几十里外的另一处聚居点也燃起了滚滚狼烟……
很快,六架雪橇就冲到了聚居点外。/
宋家大儿子一声令下,几个孩子同时扣下了扳机,寂静的雪原上顿时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两个俄罗斯人应声从雪橇上一头栽了下来,别看这些孩子年龄不大,可他们玩枪的时间却不短,百十步内一打一个准。
剩下的二十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