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泰因斯粗略估算了一下道:“路线缩短可以减少大概一亿多投资,但增加的工程量却可能要多耗去四亿投资,加上这样做工期将要延长最少三个月,人工材料成本要上升一两个亿,也就是说估计要比原计划多增加五个亿的投资,达到二十亿。”
“二十亿多加五个亿。这应该还算划得来吧,如果铁路将这些城市串连起来,这些城市所能创造的利益,怎么说也不会只有那五个亿吧。”叶枫说道。
施泰因斯却坐正了身子犹豫了一下道:“是的,严格来说,也不可能亏本,但是叶帅,为何要以铁路来迁就新城建设,这五个亿就算不多出,原计划的贝阿铁路难道就不能带动沿线城镇发展?不能带动经济发展?难道这四省就不能将他们的新城规划地址移动一下,他们所谓的新城可大部分都还是一片荒原,像龙城,埃利加坎这些地方的新城建设都还没正式开始,他们移动比铁路移动可划算太多了,这五个亿实际上就省下了,城镇本就是随着铁路而发展的嘛,现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各城不都是因为铁路的通车而发展起来的吗。”
叶枫闻言却呵呵一笑道:“于尔根,没有这么简单,贝阿铁路沿线经过的地方本就并非完全都是荒原,还是尽理照顾到了现有居民点的,可以想像,这些居民点,未来会逐步取得更大发展,但是你要知道,四省市规划的新城,都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是最有城市扩容基础,最适合城市建设的小居民点。就像西伯利亚铁路上的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一样,他们固然在西伯利亚铁路通过时还只是小城或要塞,但是他们所处的地方本就非常优越,西伯利亚铁路穿过,他们的发展比其他居民点都要快,但这是因为他们本身所处的位置适合城市扩容和发展,现在贝阿铁路也是一样,未来会有很多居民点扩大成城镇,但这些城镇中有多少具备成为中心城市,具备成为工商业重点城市的潜力,你想过没有?而现在各省选取的就是综合了这些考虑在内。”
叶枫说道这里,又拿起那份施工方案道:“于尔根,我们来找找事例,就说埃利加坎这个地方,你们选择的是埃利加坎以北九十公里处的一个山口,原因自然是因为这是一个两峰包夹的低地,从这里穿过你们将不会修隧道,但是你却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固然是两峰包夹的低地,但只是一个长条形的山脚狭道,长有二十公里,但宽呢,最宽处都不到一公里,这里虽然也有一个居民点,但只是一个山腰上的小山村,以这里的地势,以这里的可利用面积,你认为他最终可以取得多大的发展?可以断言,能够形成一个两三万人的城市就顶天了。”
这份施工方案中是有图片配套的,很明显可以看到叶枫所说的地形限制,施泰因斯也倾过身子看了起来,叶枫所说当然是有道理的,以这样的地方,未来最多就是沿着这个山脚铁路线,在最宽处那一段形成一个小镇,但再扩容却不可能的,因为他的两边全是外兴安岭的高峰,除非未来他们把城市都建到山峰上去,但那可能吗,全世界并非没有山城的存在,但也绝不可能有这么样的山城。这么多,这么高的山峰上建城,未来城市的市政道路建设怎么办,让市民都每天爬山,工厂又怎么办,没有便利的道路交通能吸引工厂,形成繁华的商业吗。
“我们再来看他的周边,如果你们往南移动九十公里,那么肯定在进入外兴安岭的时候要至少穿过两个隧道,长度估计有三公里,还有两条河流要架桥,不过都是小河。但是你看看,穿过这里,到了哪里?就是埃利加坎,外贝加尔选定的一个山谷盆地,是位于外兴安岭西南麓最大的一个山谷盆地,虽也是呈狭长形,但长有四十公里,且有数个地方宽度超过十公里,最中心处甚至超过二十公里,总面积达到了近七百平方公里,盆地中间虽也还有许多小高地,但没有高度超过两百米的,而且数量也不多,可以利用起的平原,低平地面积怎么说也不会少于五百平方公里,最重要的是这个盆地及其四周近万平方公里区域是目前外兴安岭探明的最大的铜矿源和钨矿源所在,也是外兴安岭西南部煤炭,铁矿富含地,你说它的发展潜力,城市扩容基础要比你选的那个地方大多少?你选的那一处能不能发展起来都难说呢。而这里,我敢肯定,未来绝对当得起外贝加尔北部区域中心的地位。你们将铁路往这里移动九十公里,可能需要增加很大的工程量和投资,但毫无疑问,其未来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不客气的说,光是这里,你那五亿就可以赚回来好几个。”
“但是我选的路线与这里相差也不过九十公里,其实也可以从那里修一条小支线连接到这个盆地,作用应该相差不多。”施泰因斯显然不太认同。
“不相差大了”叶枫却坚定的道:“这样一来,一条小支线连接,他就不是干道上,他的便利程度就差了很多,毕竟支线与干线是不能比的,以后人家都要在这里转个弯才能到达埃利加坎,无形中一些投资商就会打退堂鼓,而且……”叶枫说到这里有些好笑的看着施泰因斯道:“于尔根,你还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为何要往北偏九十公里,就是因为你不想建隧道,但你说说看,修这条支线难道你从空中飞过去。”
“啊”施泰因斯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埃利加坎是一个盆地,他四周都是山,而他选择的路线实际上就是背着埃利加坎北面那座山过去的,若要修支线,那这条支线毫无疑问需要建一条很多的隧道穿过盆地北面那座山才能连到山背面的那条干线。既然还是要建隧道,而且可能这一条隧道比叶枫所说的路线建两条隧道的长度还要长,那为何不直接一开始就按叶枫的路线走。当然也可以不建支线,但不建支线的话,这个盆地怎么办,这里的资源如何利用开发起来。这样做,可能铁路是省了钱了,省了工期了,但却放弃了这一带最大的资源经济效益,也就放弃了这条铁路本来可以多创造的经济利益,那修这条铁路的意义何在,一条铁路可不只是人员流动通道,他更是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城镇建设的大动脉。
看到施泰因斯的样子,叶枫又指着他黑龙江畔的龙城道:“再找个案例,龙城,你们的路线是沿着黑龙江北岸就在龙城一带往东北去了黑龙江口的庙街。虽然还是算经过了龙城,但与滨海省规划的龙城核心城区还有近六十公里的距离,你们是在龙城西北面过去的,你们选择这条路线的原因自然也是为了避开这里附近的黑龙江支流,可以少建将近三座大小桥梁,也许你会说,龙城现在只是一个数百户的小村,还没有动工,完全可以西北移动六十公里,这一大片地区地形都还算平坦,往西移动没有多大问题,反正龙城本身资源并不多,城市西移同样没有问题,但是不行,这个地方我亲自去考察过,按你的路线,这个城市就将失去最大的作用,即他的河港输运功能。”
“黑龙江”施泰因斯看到叶枫翻到的那幅近景图片,很明显可以看出龙城西面,交通部路线避开的那三条小支流看上去就像一条细线,而黑龙江则是一条蓝色的玉带,看大小就知道,城市西移,离开了黑龙江畔,龙城就无法便利的利用起这个河港,而他知道龙城的规划,就是重工业城市,而作为一个只能利用周边资源的重工业城市,这个河港的功能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失去或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个河港,龙城的规划估计最多只能实现三分之二,纯靠铁路,公路带动固然没有问题,但一个适合建河港的地方白白浪费岂非可惜,河流不能移动,但铁路是可以移动的。为何不将铁路建到河畔边上去,铁路,公路,河港甚至未来还有航空交通结合起来,不是更好,不是更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利益,所有可利用资源得到最有利的结合,建三座桥不过增加千万投资,但未来龙城所能多创造的利益简直无未予估量。
当然,这样移动后不只是三座桥梁了,毕竟建到河岸边,此后还要一直往东北去庙街,这河岸边的黑龙江支流很多,多建十座桥梁都有可能,但不管怎么说,黑龙江这么一大段,铁路尽量沿着河岸边的居民点走,未来铁路,河运结合的效益都不是多建几座桥梁可比的。一句话,工程大了,投资多了,但划得来。
“看来是我们太注重工程难度和资金的限制了,这份施工方案我们回去再仔细更改一下,这些特别的地方也许还要再实地去考察一下,制定出最佳方案。”
叶枫点了点头,才说道:“于尔根,其实尽量减轻工程难度和尽量减轻资金投入的想法没有错,这可以看成是我们搞交通,搞铁路建设的一个原则之一,但要记住这只是之一,而不是唯一,我认为一共要注意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交通建设不管铁路,公路都要考虑到如何将这个项目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考虑到如何让这外项目创造出最大的效益。第二个原则是尽可能的考虑现有居民点或资源富集地,考虑地方城市经济建设规划,有城市的地方当然是串起城市,没有城市的地方则考虑到未来铁路如何能够带动最多的城市发展,最有利的城镇发展,如何让铁路从无到有带发一片城镇。而第三个原则就是能直的尽量直,能少绕弯路就少绕弯路,不能简单的因为工程难度或资金的原则就见山就绕,见河就走,见坡就避。那样做,最后虽然可能资金省了,工程难度轻了,但铁路的作用也绝对不可能完全发挥出来,毕竟路就为了加强交通便利,为了节省时间,若弯路太多,三个小时的路却要花六个小时才能走完,你说这样的路算是好路吗。最后一个原则才是在以上三个原则下,考虑资金、工程难度尽理减轻,根据这四个原则形成最好的优化方案。才成造出真正的发挥出最大作用的最有性价比的财富之路。”
叶枫说起这四个原则时,思绪就不由飘到了后世,在后世,俄罗斯人修建贝阿铁路时就出现了这些问题,而他们的选择与叶枫现在的选择不一样。
贝阿铁路65%的线路要穿越永久冻土带,且西段和中段是强地震频发地带;年平均气温…4度,冬季最低可降至…65度;开凿长大隧道工程艰巨。同时贝阿铁路沿线要穿越贝加尔山,外兴安岭等一系列大小山脉,叶尼塞河,勒拿河大小干流数十上百条,工程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西伯利亚茫茫森林已开发程度很低、人口和居民点稀少,难以筹集地方建筑队。因此俄国建这条铁路只有使用组织严密、令行禁止、劳动力低成本的军队。顺便说一下,直至今天已经大幅裁减的俄罗斯军队里,依然保留着铁道兵,这恐怕也是全世界最后一支铁道兵部队了。
后世俄罗斯的贝阿铁路计划初期建成单线,在铁桥、路基等方面留有余地,最终建成复线。同时计划初期部分电气化,最终全线电气化。从技术角度上看,贝阿铁路作为当时首条大范围穿越永久冻土地带的铁路,和后世中国的成昆铁路同称世界铁路建设史上首创性的艰巨工程。
不过后世贝阿铁路历时很长,且分成三段修建,工程难度相对较轻的东段共青城(即这个时空叶枫取名的龙城)至苏维埃港(即这个时空滨海省规划的沿海港口望海城)早在1947年就完工,而西段泰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