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中华-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再大的官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如此,刘通感到很欣慰,多么朴实的匠人呀。
火器的研制有了新的开端,弩箭的研制同样不能忽视。弩箭的研制远不如火器的繁难和危险,见效也更快。对于弩箭,刘通原本不想多管,为这事矛盾了很久。将来很有可能跟宋庭分道扬镳,现在研制出更加精良的利器,对自己不太有利,但想到对辽作战以及金兵南下,这点顾虑也就抛掉了。民族存亡事关重大,内战居于下位,要是因小失大,岂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刘通考察了京都箭弩制作坊之后,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弩具的改良同样需要工部的协助,刘通召集兵部和工部匠人,提出弩具的改良方案,画出连弩的图形,注明其结构、功用和制作材料,供专家们参考。刘通后世见过多种弩具,也收缴过不少,其中不乏连弩。有土制连弩、机制连弩,有国产连弩也有进口连弩。因为好奇,曾拆开看过里头的构造,因此记忆尤深。
古弩上弦相当吃力,又很笨重,连弩的功用也就难以发挥,其威力甚至不如单发弩。经过改进的连弩轻便多了,威力也强多了。改进之处有几项:弩身、弩箭盒、上弦机制和抠发机构。目前的弩弦用牛筋牛皮,弩身用木头或铁器,将来一旦炼出精钢,用以制作弩身和强力弹簧,弩的改良还有很大的空间。
自农历十月至第二年七月,刘通在兵部和枢密院任职,培养提拔干部,研究和改良军工科技,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擢拔的大部分人才往西北和西南任军中职务,到期后在西部各军各路轮转,这是将来赖以生存的基础。老人家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话是要牢记在心的。
北方各路,刘通也安排了一些人手过去。这些人都是贫寒出身,意志坚定,能够吃苦耐劳,其中有些是吕将后来推荐的江浙义士和北地豪杰。如此选材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组织民众、联络义军抗击金兵,在敌后开展游击战。金兵南下以后,宋庭必然混乱,朝廷甚至有相当一段时间失去与地方的联络和控制。此段空隙中,地方军政大员势必彷徨无措,而他们何去何从,皆可自决,刘通今日图之,到时再授机宜,当可收到奇效。
刘通在兵部组建了一个军事研讨班,遴选兵部、枢密院和京城禁军的骨干参加,从中物色人选,重点培养有志之士。研讨班请徽宗挂帅,开班日请他作指示,徽宗觉得此举甚好,高兴而来,还大赞刘通有脑筋。研讨班延请知名人士当顾问,其中有郑居中、李纲、邓洵、宗泽、侯蒙等人,此外还请蔡京、童贯等人来授课,他们能做做教授,开心得很。顾问一席是不能让他们来当的,要是被他们瞎鼓捣,岂不坏了大事。
七一 阅兵
北营的面貌虽然有所改观,但要维持却很艰难。那些被冷落的将官大多有来头,他们自然不甘寂寞,这群人的能量相当可观,纷纷寻求背后势力的保护,要求官复原职,不断制造事端。刘通本想将这伙人调离北营,徽宗认为不可急躁,还提醒刘通跟童贯、蔡京等人搞好关系,不要闹得太僵。刘通感觉相当的郁闷,看来徽宗支持改良的程度非常有限,想在顽固势力面前作较大幅度的军制改良,希望是不大了。就一个北营还如此难搞,整个大宋的军队更没指望。
刘通的改良遇挫,新制难行,难怪王安石变法不得不以强悍的手腕施行。经过此事,刘通对神宗时期王氏新政受挫的郁结,大起同感。以大宋目前的国势,现有的军力,想北伐燕云,简直就是蛇吞象。宋军再多,也是疲弱之师,不战自溃,毫不足怪。童贯、蔡京等人急欲收复燕云,徽宗受其怂恿,好大喜功,通通是水中月、镜中花。不仅如此,一旦与辽国交战,多年的和约被毁,加上交战不利,辽人必视宋人背信弃义,到时很有可能倒向女真,远离宋国。
辽国一灭,宋国就直接暴露在金人的枪口之下,金人不拿屠刀砍向宋人,那才是咄咄怪事。宋国孱弱,1118年宋金海上之盟以后,即使宋国没有背弃与金的盟约,金兵也是要来攻打的,背盟只是金国的一个借口。
有鉴于此,刘通开始另谋他策。首先,班底的组建刻不容缓,而人才的招揽又不能明目张胆,只能悄然进行。刘通的胸襟、学识和人格魅力吸引了一批追随者,他剖析时世,有意引导,暗中聚拢了一班铁杆弟兄。周全、何辛、马大刚、牛五经等人眼见朝政**,大事难为,很是着急,希望刘通能够想出良策。刘通告诫,不可操之过急,局势的改变不是朝夕可成,需经长期艰苦耐心工作,才能有所成就。
刘通与军中汉子切磋武艺,交流谈心,秋去冬来,时令已至十月。上旬一天,刘通到宫中见徽宗。徽宗问起整顿的进展情况,刘通请他十月初九前去检阅。因为初十是徽宗的生日,选择初九,具有特殊意义。徽宗生日原本是五月初五,他听信道士之言,将生日改成十月初十。徽宗说:“中明行事一向爽快,想必这回也不会让人失望。”刘通:“臣定当办好差使。”
初九,北营。徽宗御驾莅临,同行的有蔡京、童贯以及朝中部分大臣。北营禁军盔甲鲜明,意气风发,等候皇帝的检阅。徽宗登上将台,全军官兵山呼万岁,徽宗精神一振,诏令平身。旗牌官令旗一指,全军伴随谢恩之声,唰地同时起立,千军如同一人。徽宗甚为满意。
刘通请示,检阅是否现在开始,徽宗说开始。刘通传令:检阅开始。只见令旗一挥,全军向二边移动,步伐整齐,紧凑有序,很快腾出中间的大操场。旋即,一队三千人的方阵自将台左边踏着正步而来,步伐铿锵,阵容严整。走至将台近处,军中司仪喝令:敬礼!方阵前面二个排头将官举起右臂,行敬手礼,所有最右边的官兵目视前方,靠左边的将士向右甩头,动作整齐划一、干净利落。整个方阵跨步规整,军威雄壮,以中速走过将台,令人热血沸腾。
随后,一队二千人的长枪方阵正步走来,他们二手握枪,置于右侧,行至将台近处,司仪一声“敬礼”,方阵长枪霍地突前,斜指前方,威势赫赫。紧接着一支千人骑兵方队,马踏碎步而来,每人左腰跨着马刀,行至将台近处,司仪喝声:敬礼!一千骑兵同时拔刀出鞘,挥刀直立,置于右侧,拔刀、挥刀、直立一气呵成,蔚为壮观。
徒步方阵、持枪方阵、骑兵方阵,皆以后世阅兵方式演练,这些人都是军中优选的官兵,已经练习二个多月,他们听说皇帝要来检阅,人人奋勇,狠下苦功。今日一展英姿,令人大开眼界,徽宗出声喝彩。他们初次见识如此威武的阅兵式,神为之摇,魄为之荡。
随后,令旗一挥,操场上三千人演练拳操,军体拳加上武术套路,官兵动作整齐规范,身手矫捷,呐喊声同时发出,极有气势。令旗再变,上来三千人演练棍操。官兵们棍势混一,棍法凌厉狠辣,呼呼的风声直贯人们双耳,气势恢宏。徽宗等人看得心潮彭湃。
最后是古代阵法的演练,五千军士随着令旗变幻阵势,快而不乱,繁而不靡,令人大为惊叹。童贯久在军中,原以为刘通一介毛孩,所知定然有限,何况三个多月的时间,能有什么作为?今日一见,不禁对他刮目相看,此子还是有二下子的,与他原先绣花枕头、纨绔子弟的名头可半点不沾边呵。
操练完毕,全军重新集结,刘通请徽宗向全军训导。徽宗站起,大为兴奋。他朗声说道:“大宋有此军容,直追当年太祖军威,燕云之地,指日可下!朕要好好犒劳北营将士,特擢刘通枢密院副使,兵部尚书,赏从二品衔;北营将官晋级一等,全军官兵奖一个月饷银!”全体官兵齐声欢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徽宗龙颜大悦,在营盘各处巡视一趟后,离营而去。刘通倒没想到徽宗竟会超常提拔自己,众人更是不敢想象。刘通一年之内连升几级,跟他熟的,认为正常,跟他不熟的,觉得匪夷所思。徽宗用人多是这样,跟他对路,合他脾胃的,往往得到重用;跟他不对味的,凉在一边,或者贬到边远之地去。他今日心怀大畅,一下就把刘通擢拔到重要部门、重要岗位上去。
刘通可没有徽宗那样乐观,就凭这几万人,能成什么大事?没有财政的支撑,没有后勤的保障,没有激励机制,没有优良的体制,一群狮子也要变成绵羊。
刘通得任高职,对他着手组建班底助益甚大。时间紧迫,必须时刻抓紧。军营之外,刘通尽可能接触朝中官员和各色人物,将有识之士、有发展潜力的对象推荐到地方任职或提拔到朝中更高的位置。趁着刘父尚在朝堂,联络郑居中,培植自己的力量,以之与蔡京、童贯等人抗衡。其中,重点往西北和西南方向发展。正北方,以童贯的派系为主,中部和东南方向,以蔡京的派系为主,这二路较难**,因此以西北和西南为重点,安插、推荐嫡系。徽宗喜欢搞权力均衡和制约,这对蔡京、童贯等人有利,对刘通同样有利。
七五 授之以方
谢谢朋友们的支持和建议
~~~~~~~~~~~~
刘通拟了几个讨论课,课题有:军事的发展,军事与诸方面的关系,宋与周边的的军力对比,战略、战役和战术的关系,谈古代军事思想。讨论不戴框框,不下套套,形式不拘,字数不限,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三、二句感想。教学与研讨交叉进行,让大家畅所欲言。前提当然是忠君爱国,否则就没法搞下去了。
宽松的氛围,使人在轻松愉悦中提高了认识。刘通的课以及他所主持的讨论是最受欢迎的,他的讲述天马行空,又发人深省;他主持的讨论充满生气,别开生面。在论述指挥人员的素质时,刘通先让大家讨论指挥员应当注意哪些因素,人人踊跃发言,气氛相当活跃。有人提出为将者要习兵法、知兵情,有人认为仅此不够,还需知天文识地理,只有如此,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归纳概括后,结论就出来了。
刘通总结时说道:“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千变万化,扑朔迷离,却脱不出天地人三才的范围。天者,有天象气候,还包括天下大势。指挥员必须寻找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天时决战,才有前途。所谓逆天行事,必遭天谴。地者,地形地势地理。指挥员必须寻找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地形作战,才能获得最大的战果。人者,兵情、民情与人情。刚才大家提到了兵情、人情,却忽视了民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先圣前贤,早有明断,我等切不可忘。”
兵部的戴智站起发问:“大人以为,当今天下大势为何?”刘通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先让大家思考,再发表意见。等众人的观点阐述完毕,刘通再作剖析,其中对本朝的形势讲得比较含蓄。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演变,众人对刘通的分析越来越是信服,简直惊为天人。
刘通对这个戴智很有印象,他的名字让人一听就乐,取什么名字不好,偏叫呆滞,呆头呆脑,无药可治。可这戴智却不呆滞。有时候,刘通拿脑筋急转弯题目调节气氛,诸如:姨妈的姐妹,不是姨妈,有没有这个人?你超过了第二名,你是第几名?如此等等,呆滞先生的抢答率、正确率是最高的。
枢密院的赵文先站起发问:“天文地理深奥莫测,我等肉眼凡胎,如何解其秘奥?”赵文先也是有趣之士,他做事有条有理,不温不火,善于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