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生,同时也将将军与军队分开了!
当然,从战争的角度来讲,这种办法一点都不可取,任何一名优秀的将军,要想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就必须要充分的了解自己所率领的军队,没有任何一个优秀的将军是在不了解自己率领的军队的情况下获得胜利的!而这种将将军与军队分隔开来的做法,只能让将军对军队不了解,那么用什么来指望将军们会在战场上有更好的表现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在总参谋部设立了一个新的作训处,而这个部门的任务就是在平时集中将军进行学习,并且调查与汇总各部队的情况,好让每位将军都能够掌握每一支部队的情况!而这也是中国军事制度与西方国家军事制度中区别最大的一个地方。虽然在很多西方国家也有着同样的军事部门,或者是类似的部门。但是,在大部分国家中,作训部门是由国防部管辖的,而不是设在总参谋部下面!
这也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平衡问题!以往,很多国家其实是把国防部放在更高的位置上的,甚至于,总参谋部只是国防部的一个下设机构而已。但是,中国却是把国防部与总参谋部放在了同样的高度上。将作训部门编在总参谋部旗下,就是起到了这个作用,而总参谋部也由四部门(作战,后勤,情报,人事)制变为了五部门制。
这其实就是一种微妙的权力制约,毕竟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方国家还是有差别的,即使是柯敏明的改革行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这个区别也不小,比如中国的国家元首在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地位就更加重要,而且权力也更大!加强总参谋部的地位,其实就是让国家元首有了一个多的选择,在国防部之外,他还可以选择参考军人的意见!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把总参谋部的权力过于压缩的话,会产生更大的反对力量,柯敏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毕竟改革的重点是政治改革,军事改革本身就是为政治改革服务的。所以,保证一部分军人的权力,这本身就是改革派政治利益的必要手段!
军事改革的第四点虽然在当时看来不很重要,但是却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即中国的兵役体制改革!以往,中国实行过义务兵役制,在21世纪逐步实现了志愿兵役制。但是,中国的志愿兵役制本身是不完善的,这与中国以往的军事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兵役制度改革,其实是其他军事改革的延续与拓展,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以往,中国军队中的普通士兵的服役年限是不受到限制的,特别是在成为甲等军士长之后,就可以一直在军队中服役,直到退役年龄,而在退役之后也可以获取政府的补贴!而军官也基本上是同样的情况,只不过各级军官的退役年限并不一样。最特殊的是普通士兵,其服役年限为六年,如果在这六年中没有成为军士或者是军官的话,那么就必须要退役,当然,在退役的时候会领到一部分津贴,但并不是终身领取!
这种兵役制度的直接后果是国家的军费负担变得极为沉重!比如,一名甲等军士从20岁干到50岁退役的时候,国家会为他支付至少250万的津贴,而且还会在以后每年提供7万的津贴!军官的待遇还要稍微高一点,而每一年,中国政府的军费预算中,至少有1/3用到了这上面来!而在战争结束之后,大部分普通士兵都已经成为了军士,军官的数量也大为增加,如果这些人今后退役,或者是现在退役的话,那么国家的军费开支将有超过2/3要用来支付军人的津贴!
正是在这种压力下,魏明涛就提出了兵役制度的改革方案。当然,这个方案也是遭到反对最多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了每一个军人的利益。而在新的制度下,军士服役的年限为14年,也就是说,在干满了14年之后,如果没有晋升为军官的话,就必须要退出现役,同时国家也只在其退役的时候一次性支付一笔津贴,而不是提供终身的养老金!而低级军官的待遇也差不多!
这虽然能够让国家减少军费支出,但是却暴露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那么多的现役军人如果退役的话,怎么安排他们今后的工作?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 极为容易引起军队哗变!而这也是推行这一改革措施的主要障碍!但是,政府却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即通过开设军人工作技能培训学校,让退役军人在离开部队之前掌握工作的技能,为其在社会上获得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而且当时中国确实需要很多的工人,这正好缓解了这一矛盾!而这个制度最终也被保留了下来,后来,大部分中国军人在退役之前的半年,都会到技能培训学校进行深造!
这种处理退役军人的办法后来也被很多的国家采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军备规模比较大,而且退役军人数量比较多的国家来说,处理好退役军人的问题,其实就是在维护社会的稳定。而且,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及大部分退役的军人在其退役之后的五到十年之内都是有效的预备役力量,只要国家有需要,这些人能够迅速的返回部队,只需要接受简单的训练就可以成为优秀的战士了!
当然,这也是大部分国家预备役制度的基础!
从总体上来看,军事改革是成功的,虽然在魏明涛的时代,军事改革还没有完成,而且还要经过好多年,真正完善的军事制度才会建立起来。但是,魏明涛已经为后面的人打下了基础,为军事制度订下了一个大体的框架,而这个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也就是在魏明涛之后的那些军事改革者,无一不是在完善他当年制订的这套军事改革计划,而不是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系统。仅仅从这一点上来说,魏明涛都是新军事制度的奠基者!
当时,中国的改革重点是政治改革,如果从关系上来讲,军事改革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而且是为政治改革服务的,军事改革的成功是,政治改革的动力,同时也是政治改革成功的保证!也就是说,军事改革本身是政治改革的一个子系统,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政治改革本身,才是真正决定中国未来的!
政治改革比军事改革难上百倍,而且遇到的阻力也更大,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就是修改宪法这一点!改革派与反对改革的一派都认识到,宪法是双方争夺的最为重要的阵地,谁丢掉了这块制高点,那么谁就将被打败!因此,在修改宪法的战斗中倒下的政客也是最多的!虽然,这个战场上看不到硝烟,但是这里的血腥味一点都不比真正的战场差。就如同柯敏明所说的一样,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战场,一个更残酷的战场,只不过,在这里战斗的不是士兵,而是政客,使用的也不是杀人武器,而是权谋!
最初,在柯敏明改组政府的时候,那些辞职的官员还可以说是政见不同,而且不赞同用这么激进的方式来改变中国的政治形式。毕竟,这些政府官员在整个战争期间,在中国最危险的时候都没有动摇过,而且都经历了李进东一案的风波,在政治立场上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都对柯敏明忠心耿耿,但是在这场宪法革命中,被打倒的就不是这样的人了。从根本上来讲,这些人就是柯敏明的对手,是他在政治上的敌人!
在战争期间,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战争获得胜利,同时将国家的战争潜力完全发挥出来,不管是国家的经济,还是政治,其实都处于一种非常不正常的状态之中。经济方面的就不多说了,就政治方面的情况来看,在战争期间,国家的大权全都集中在柯敏明的手里,由战时政府来统一管理与使用国家力量,而不存在任何民主的基础。不仅仅中国是这样的,可以说任何一个参战的国家都是这个样子,美国这个标榜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也不例外!而且,这是为了满足战争需要的唯一办法,在战争中,是没有任何民主可讲的!但是,战争结束之后,战时政治体制是行不通的,就必须要回到常规状态上来。而这时候,柯敏明就不再是国家的唯一住宅者了!
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不难理解,柯敏明为什么要在战争结束之前将重点转移到国内建设上来,因为他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认识到,战后的政治改革是无法避免的,而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更顺利的推行他的政治改革,趁着战争还没有结束,先打下改革的基础。这正好利用了他当时手上的权力!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做法本身是不合法的,而且是不合理的。但是,柯敏明正是通过在战争的最后一年多时间内做的准备工作,最终才让他的改革行动能够在战后取得成功。反过来看,如果在战争最后的那一年多时间里,柯敏明没有做好改革的准备工作的话,恐怕就算他再担任一界国家元首,也不可能将他的改革方案推向成功了!
当时,韩誉就是在这一年多时间里确立自己的地位的。同时,政府也是在这战争结束前的一年多时间内更换了大批的官员,为柯敏明建立起了改革的基础。可以想象,如果柯敏明的改革计划连政府官员都不给予支持的话,那他的改革会获得成功吗?
很少有人将柯敏明的政治改革与他在战争结束之前的那些政府变动的事情联系到一起,这是个极大的错误,这两件事情基本上是不能分开看的,这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是先后关系!当然,如果认识到这一点的话,也就应该明白柯敏明进行政治改革的动机与决心了!李进东案件对柯敏明的触动很大,这是他推行政治改革的直接原因,而正是李进东案件的巨大危害性,让柯敏明在政治改革方面表现得异常的坚决,甚至可以说到了一种近似于无情的地步了!
政治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改组政府,为此柯敏明损失了十多名重要的部长级官员,另外还有好几个地方省长一级的官员倒台,如果算上在韩誉上台之后完蛋的那些官员的话,可以说,在这里“牺牲”掉的官员数量是最多的,而且全都是省部级的高官!
当时,柯敏明一提出政治改革之后,就有三名部长宣布辞职,而这都是很重要的部门,包括教育,农林以及外交。而柯敏明一点都没有手软,同时也没有被吓倒,他批准了这些人的辞职申请,然后要么重新安排新的官员,要么就由他或者是韩誉来兼任。反正,在当时所有人看来,柯敏明几乎疯了,竟然用这种毫不留情的手段来推动他的改革行动,这哪是在改革,简直就是一场政治革命了!
随后,由有十多名部长,副部长宣布辞职。当时,中国国务院下设的部级单位只有21个,部长与副部长一共才63个,一下就有20%以上的部长级官员辞职,如果换在别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来看,这都必然导致政府倒台。但是,柯敏明不但坚持了下来,而且还以此巩固了他改革的大本营!
就在这些人辞职之后,柯敏明将他培养的年轻一代官员全都提拔了起来,而在经过了改组之后,政府已经成为了柯敏明改革行动的主要基地,而且一个在目标与思想上高度统一的政府,也给予了柯敏明巨大的支持!当时,柯敏明提出的其实仅仅是改革行动的一个框架,而具体的改革方法是由政府官员来完成的!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一个全力支持他的政府,那么柯敏明凭一人之力,能够完成改革行动吗?
改革行动的第二步是制造舆论,为改革争取到民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