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要让他们出来,必须想一个好的计策才是。”
周瑜道:“宠帅,今晚下半夜时分,先差精干军卒将那些被俘的曹军溃卒集中到西门,然后使兵卒在城中纵火,假言刘备军杀入城池,这个时候守卫的士卒一哄而散,那些溃卒必然会乘机逃跑,只要他们中有人跑到萧关,那么李典、吕虔就会信上七八分了。”
“李典、吕虔就算不信,他们也一定会派出斥候打探消息,这个时候我们就在彭城往萧关这一路上多弃些旗幡、兵器、盔甲,并派一些士卒假扮溃卒奔逃,这样一来,面对唾手可得的功劳,我就不信李、吕两人不动心。”周瑜娓娓说道。
“公谨,果然妙计,只要李典、吕虔出关,那么我军就可乘隙占领空虚的关隘。”高宠大笑道。
正说笑间,高宠忽然想到一事,对着徐庶问道:“子义如今在什么位置?”
徐庶禀道:“子义将军从淮阴分路北上后,过郯城向东去了,按照事先约定的计划,这个时候诱敌的目的已经达到,应该就在回彭城的途中了。”
“那岂不是正好和城外的刘备遭遇?”高宠脸色一变。
周瑜亦动容道:“宠帅,子义兵少,一旦被刘备缠上,后果实难意料,还是赶紧派兵接应才是。”
“谁可当此重任?”高宠问道。
“瑜不才,愿率一军往郯城道上接应,宠帅与军师可率本部谨守城池。”周瑜大声道。
“公谨,有劳了,如果在天明之前能接应上子义,那么就依先前的方案合兵一处退往萧关,如果天明之前找不到的话,公谨当自回!”高宠急急的吩咐道。
临敌分兵是兵家大忌,但太史慈的安危高宠又不能不担心,彭城这边高宠身为主帅不能离开,接应太史慈的重任也只能落到周瑜的身上了。
“宠帅放心!”周瑜应罢,翻身跃上马背,拔剑一挥率一军开南门绕过刘备军而去。
高宠目送周瑜离去,转身沉声说道:“军师,你去通知全军谨守城垣,防备敌军夜晚偷袭,元龙,你率人去将城中的粮草、辎重都集中起来,能带走的一并带走,不能带的尽数烧掉,凌操,曹军溃卒由你部负责看管,一切照公谨的话去办!”
“是!”徐庶、陈登、凌操诸人一一应诺,忙下去准备去了。
而在这个时候,太史慈与貂蝉正连夜马不停蹄的赶往彭城。
已担惊受怕了一天一夜的貂蝉和吕姬终于熬不过疲累,进入了梦乡。
“将军,快到彭城了!”一名小卒从前头奔回,低声对着太史慈道。
“熄灭火把,先差人去探听一下动静。”太史慈吩咐道。经过石印山一战轻敌之后的教训,太史慈比以前更加的成熟。
不一会儿,前去探路的军卒回来禀报刘备军正扎营于城外。
“绕道南门走!”太史慈倒吸了一口凉气,直庆幸自己多了一个心眼。
子夜时分,太史慈一行千余人终与接应的周瑜相遇,两军会合一处,顺利从南门进得城内。高宠见太史慈安然回来,自是大喜,又闻知吕布已兵败被杀,心中也不胜嘘嘘。
临近寅时,雷绪开始指挥宿卫开始在城中放火,并四处叫嚷刘备袭城的消息,凌操也假作惊惶,让曹军溃兵乘乱逃脱,一切都如高宠与周瑜所安排的一样,但随后的局势却是大变,蛰伏在城中忠于刘备的大户麋竺、麋芳兄弟闻知倏变,率家丁出来响应,一时间,彭城火光四起,喊杀声阵阵。
PS:6月30日、7月1日、2日因公出差,不能按时更新了,见谅!
第三卷 荆楚情 第一百一十四章 雪中奇袭
更新时间:2008…11…6 16:03:21 本章字数:6405
十二月初的徐州,呼啸而来的北风刮跑了最后的一点暖意,然后用严寒的孤峭将大地重重覆盖。
远远的眺望彭城漫天的火光,高宠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这一夜的经历足可以用惊险两个字来形容,麋竺、麋芳的发难让假败的这一场戏更多了些许逼真的成份,原来刘备在白天攻城受挫之后,就已经与妻兄、大舅子麋氏兄弟约好了晚上里应外合的计策。
无巧不巧的是,刘备的这一图谋与高宠、周瑜连环计的预想正好相合,一场精心设计好了的夜袭破城场面在攻守双方的合演之下,终于取得了最完美的结果。
得到麋竺、麋芳乱计成功的消息后,一直蛰伏在城外的刘备率军突入城池,而早已准备开溜的高宠军此时正从西门从容不迫的撤退。
“宠帅,你说刘备现在在想什么?”周瑜玉面临风,厚厚的锦袍下笑容灿烂。
高宠嘿嘿一笑,大声道:“以五千兵力破八千众,这样的胜仗谁打了都会兴奋的,附依曹操的刘备当然更不例外,我们不用去管刘备想什么,现在我们的目标是——萧关。”
“凌操和陈登已从小道先行赶往萧关了,我们也必须加快脚程才行,以免被追击的刘备军缠上。”徐庶见高宠、周瑜两人说得高兴,遂提醒道。
这一次奇袭萧关,对于高宠来说,是摆脱曹军四面围堵的关健一着,若胜,则全军就能如游龙入海,顺利的回归江东,若败,则将陷入到曹军的夹击之中,八千人的部队会直接面临曹操近四万精锐的围剿。
高宠之所以把这般重要的任务交给凌操,原因有二,一是凌操、凌统父子在攻打彭城的战斗中显露出了相当的能力,这让高宠很是满意,冲锋陷阵要的就是这股子不要命的血性。二是凌统这个年轻人让高宠顿想起以前的自已,当还是一脸稚气、还透着些许莽撞的凌统站到高宠面前时,高宠再也掩不住心中的喜爱,年轻虽然意味着冲动、盲目,但也意味着进取和无畏。
从骨子里来讲,其实高宠也是这一种人,只不过现在的他责任更大,再不能和以前一般轻易涉险了。
而让陈登随之同行,则另有原因,主要是陈登曾居徐州经年,对这一带的地形比较熟悉,况且陈登多谋善决,遇事头脑冷静,万一有意外情况,处置起来也更得力一些。
“准备出发!”高宠提矟上马,大声喝道。
说罢,他又摧马紧赶了几步,对着将甲衣穿戴得歪歪扭扭的太史慈道:“子义,诱敌的重任就交给你了,让你手底下的弟兄们大方一点,该扔的扔,该弃的弃,尽可能装的狼狈一点。”
太史慈一脸的苦相,道:“宠帅,你瞧我这样子,难道还不狼狈吗?莫说李典、吕虔见了,就是曹操亲来,我也保证他确信无疑。”
在太史慈的身后,五六百丹杨兵个个聋拉着脑袋,倒拖着旌旗,身上甲衣也是松松垮垮,看不出一丁点丹杨精锐的样子。
高宠一时忍禁不住,哈哈笑道:“充当诱兵,着实委屈了子义,不过这也怪子义的名头实在响亮,若换过旁人,怕李、吕二人犹有不信。”
高宠这一句虽有些调恺的意味,但也着是实话,随行北上的将领中,凌操父子、雷绪都没有什么名气,数来数去,也只有北海箭退管亥、神亭岭大战孙策的太史慈可以一用了。
“宠帅放心,慈一定不会让曹军看出破绽来的。”太史慈声音朗朗,应罢便回身召呼人马准备去了。
看着太史慈渐渐远去的背影,高宠心中一阵欣慰,如今的太史慈已经不再是那个中了祖郎挑唆的太史慈,现在的高宠也不再是仅凭着血性和勇气闯荡的轻狂少年了,对于麾下将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高宠会比以前更加的用心去揣磨,去体会,因为他知道,只有将帅一心,才能军如一指,令行而敌溃。
马蹄轻碎,烈焰的四蹄被厚厚的布给包了起来,这是为了防止发出太大的声响,对于高宠军来说,隐蔽的是否妥当是连环计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步骤。
天空中,阴沉沉的,一大块的云团将四野遮盖得朦胧一片。
高宠策马抬头,忽然间脸上冰冰凉凉的一下,又一下,透着冬天的阵阵刺冷。
“宠帅,下雪了!”雷绪抹了一把沾落到胡须上的雪花,说道。
雪——,上一次遇上雪天行军是在去年了,那是在皖城,高宠还清清楚楚的记得,那一次为了迎击孙策大军的进犯,高宠在皖水设下伏兵,擒杀敌将吕蒙,并将孙权打得落花流水。
而今,时过境迁。
高宠的对手换成了曹操。
人生有时候就是一场竞争和博奕,你好不容易打败了一个对手,还未来得及松口气,却发现又一个更可怕的对手已站在你面前。
“下雪了?”周瑜低低的说道,他的声音有些异样。
高宠转头看去,却见周瑜的脸色凝重,正伸出手,将一片片飘落的雪花接住。
“宠帅,下雪了。”周瑜将目光投向高宠,又自言自语了一句。
雪泥鸿爪,高宠心头忽然间闪过这四个字,周瑜脸色倏变的原因就在于此,这一场突如其然的大雪可能会彻底的丧送高宠之前所有的努力。
在皑皑白雪过后的地面上,任何一丝一毫的行迹都有可能暴露,凌操和陈登要想瞒过萧关曹军的斥侯,难度比下雪之前要大了许多。
“军师,命令太史慈赶快向萧关方向行进,要尽可能的吸引曹军斥侯的注意力。”高宠定了定神,毫不犹豫的命令道。
这个命令下达后,意味着太史慈极有可能遭到萧关曹军的重兵围追,原本只需做出溃败假象的的太史慈在无可选择之下,将不得不面对数倍曹军的围攻。
十二月的雪,纷纷扬扬,落到干涸了多日的地上,立即就象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毯子一样。民间有句谚语:瑞雪兆丰年。也不知这一场大雪是不是真的能为饱经战乱的徐州百姓带来好的年景。
下邳城中,曹军临时歇息官邸。
已将天子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司空曹操披着一件绣着红色凤凰图案的锦袍,头发疏理的一丝不苟,此刻的他将有些僵硬的手靠近火炉边上,一边取暖,一边思索着案上笔墨未汗的一卷皂册。
在那卷皂册的正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孟德新书。
“以十敌一则围之,是将智勇等而兵利钝均也。若主弱客强,不用十也,操所以倍兵围下邳擒吕布也。”曹操提笔伏案疾书,聚精会神的高声朗诵,不时的在皂册旁加加点点。
门外脚步声传来,踩在雪上,发出轻微的“吱嚓”声响,郭嘉轻咳了一声,推门而入。
“明公文韬武略,徐州一战可甚经典,便是昔孙武也不过如此。”郭嘉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抚掌大声道。
曹操摇首笑答道:“奉孝过奖了,操不过是些有心得,与孙武子相比,如荧火比之日月也。不过,孙子十三篇兵书虽然博大精深,但所附皆为春秋战例,以今之战事论多有出入之处,吾以徐州之战相附之,当为新书。”
郭嘉一边点头以示赞同,一边躬身说道:“适才刘豫州差人来报,已于凌晨时分攻克彭城,高宠率余部向西溃退。”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困惑,道:“高宠这么快就败了,简直是不堪一击吗?”
郭嘉微微一笑,问道:“明公以为如何?”
曹操似笑非笑,说道:“我之所以让刘备增援彭城,乃是考虑到高宠在江东的一贯死硬作风,想不到现在高宠一夜便被刘备击溃,看来所谓江东龙虎,也不过是耳耳!”
“明公当真以为是!”郭嘉问道。
“那奉孝以为如何?”曹操道。
郭嘉道:“明公,以嘉之见,高宠弃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