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德国海军的首要目的,其实并不是要和英国进行海上主力决战,而是要阻击英国的海上运输线和干扰英国海军的行动。德国海军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封锁波罗的海,防止俄国得到英国和法国的任何援助。倒霉的俄罗斯帝国此时在北面被德国海军封锁,南面又被土耳其海军封锁,被完全孤立在了“世界乌”上,这其实也是导致沙皇政权的迅速倒台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类似“德国公海舰队没有摧毁和打败英国舰队就是失败”其实是完全的胡说八道,因为这本身就是在德国公海舰队职责之外的目标。德国最高当局从来没有向德国海军提出过什么彻底击败英国皇家舰队这样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反的是,英国的主要战略目标就是要彻底摧毁德国海军或是使其“无力化”坦率地说就这一目标来说,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
日德兰大海战结束后,英德双方都陆续发表战报,大力宣扬自己是胜利者,而可能是因为“旁观者清”的关系,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和中国的军事观察家们分别对这场空前绝后的大海战都作出了十分中肯的评价。
“若以战果而论,德国为胜利者。而若以战略意义而论,则英国实胜之,”中国海军部长丁汝昌在《京华日报》上如此评论道,“德国若不能打破海上封锁,此次大胜并无实际意义可言,”可谓一语中的。
而日德兰大海战的剪响和意义,其实远不止此。
日德兰大海战是以巴士海战确立的海上主力决战理念为指导思想,利用旧年后更加先进的兵器和更加庞大的兵力进行的一场决定性海上会战,并以英国取得“实质性胜利”而告终。但是这场大海战的结局虽然巩固了英国的海上优势而不走向很多人批评的那样是英国遭到了“空前的失败”丧失了海上优势,但却使英国皇家海军以往的所有辉煌黯然失色特拉法尔加的荣耀使英国掌握近代世界海权长达年,而日德兰大海战的“胜利”却仅仅将这一神话又延续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华盛顿海军会议),海战的胜利竟然异化为海洋霸权衰落的,历史似乎在这里呈现出了明显的悖论。
后人在评价日德兰大海战时,给予了这场大海战以崇高的历史地位。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各国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战争的目的是摧毁敌国的战争机器,而在第,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目的转变为摧毁敌国的战争潜力。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历次血流成河的陆上战役相比。日德兰大海战的参战人数和伤亡数字可以说显得微不足道。在那些代价高昂的陆上战斗中,交战双方往往投入上百万的士兵,换来的不过是几平方公里土地的得失!那些所谓的重大战役的结局往往只具备战术意义而缺少战略价值。与这些战役相比。日德兰大海战虽然在表面上仍然具有消耗战的性质,但其造成的深远影响却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军事集团赖以生存的根基,因而逐渐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日德兰大海战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转折点。
而在德国倒下之后。英国在大洋上又出现了两个新的对手:美国和中国。
仅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数年之后,德国在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这两个分别处于另外两大洲的国家却通过“和平手段”圆满地实现了在华盛顿世界海军会议上,美国海军理所当然的取得了和英再海军平等的地位。中国海军也成为了西太平洋地区的霸主。昔日不可一世的英国皇家海军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英国赢得了一场大战的胜利,但却失去了一个时代。
北海的血色落日,正是眷顾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一抹夕阳。
日德兰大海战是英德双方倾尽力余东心力的海军军备竞赛的总判决,也是以无畏舰和超无畏舰为代表的“大舰**”时代的巅峰时刻。这场空前绝后的大海战的偻果没有让当时的人们失望,世界海军两支最强的劲旅在这次决战中所表现出的战斗意志和相互取得的辉煌战果让后世的无数军迷们为之魂牵梦萦,这场大海战带给了后世的人们太多太多值得回味和争论的地方。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并且注定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自从人类诞生起,对“终极武器”的崇拜和追求就从来没有一刻停止过,在海上,无论是公远前的甲板风帆划桨冲角战船,还是十九世纪的火炮甲板风帆战舰,再到二十世纪初坚甲**的无畏舰,其固有的设计原则亘古未变:即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无畏舰强大的战力和雄浑的气魄,蕴涵着一个国家全部的科技结晶和工业实力,承载着一个又一个伟大民族的海洋情节和雄心霸气,而这正是那个伟大时代的象征!
日德兰。已经不再单纯的是一个地理位置和地图上的小小沙州,而是已经升华成为了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感,那一年的那个宁静夏日,的海面和刑破天际的凄厉弹道,浓缩着无数的无畏舰的设计者和建造者的所有努力,凝聚着对伟大的工业革命所造就的钢铁机械的力量的崇拜。更是那些以自己的奔腾热血消融了钢铁和火焰,并最终化作冰冷的北海深渊中所有灵魂的灿烂丰碑一而这所有的一切,就是那个。伟大的时代的不朽辉煌!
日德兰所留给后人的,没有遗憾,没有失落,只有对那个伟大时代的无限想象和回忆!
(一千零五十二)石油之议
1916年6月5日,北京,居仁堂,华夏共和国执政孙纲居所。
“想不到日德兰海战居然是德国人赢了”马月看完了战报,对坐在花园里乘凉的孙纲说道。“我记得你和我说过,这场大海战是很关键的,往后的局势会怎么发展。你心里有底吗?”
孙纲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从损失上讲,德国人是赢了,但是从长远点看,德国人以后在海上所面临的局势还是很麻烦的。英国海军主力这一次的损失还算不上致命”孙纲说道,“英国很快就会造出更多更大更强的军舰来取代被打沉的这些船,德国人的补充速度恐怕就比不上英国人了。”
“是啊,我希望德国海军能够打破英国人的海上封锁”马月说道,“你知道吗?自从英国人开始封锁并严上贸易这一块儿,损失就老大了。”
“这个我知道,所以咱们国内现在的一些财团巨头对英国人的行为非常不满,已经有人在议政院提议要求我采取行动了。”孙纲说道。
“虽说咱们的商船队现在有海军的舰队护航,但上次你把德国侨民和官兵夹在劳工里面运回德国的事已经引起了英国人的怀疑”马月说道,“英国现在们来的。”
“从这场海战结束之后有一段时间,我想英国人是顾不上咱们了。”孙纲冷笑了一声,说道。“而且他们现在需要从咱们这里补充人力,不敢得罪咱们,昨天还有人在议政院正了八经地讨论要不要现在把香港收回来呢。”
“这个,现在恐怕还不是时候”马月说道,“香港是英国在亚州最重要的商埠和海军基地,他们不会轻易放弃的,除非这场大战分出了胜负,而且对英国不利,咱们才有这个可能。”
“对,所以咱们现在不用急在一时,先把钱赚够了再说”孙纲说道,“你们在对德海外贸易损失这一块儿,我设法从英国和法国那里给你们找齐。
赞啊,我现在都有这种感觉,等这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和法国会不会是女人掌权”马月笑道,“因为男人死愕太多了。”
“不好说,那咱们中国男人可就占便宜了”孙纲笑道,“因为很快又要有另外一场“绞肉机。式的战役了。”
孙纲知道,如果他记得不错的话,索姆河会战将在不久拉开帷幕。
“对了,自从这场大战开始;就一直没有丽妮的消息”马月象是想起了什么,说道,“我都担心,这场大战打得这么惨烈,会不会把她也给拖进去。她的性格你应该知道。”
听了爱妻的话,孙纲的眼前又浮现出了那个美丽单纯富于理想主义的法国姑娘的倩影,不由的点了点头,“我让军情处打听一下她的消息吧,如果可能。让她到咱们这里来避一避。”孙纲说道,“她毕竟是咱们最早的朋友,她和老赵的事没成,我一直是很遗憾的。”
“我觉得新任的这位法国总理可能和她们家沾点亲戚”马月说道,“都是一个姓,你觉得呢?”
“让军情处顺便查查好了。”孙纲说道,“对了,从法国运回来的文物到了的话,别忘了告诉我。”
“放心吧!”马月好笑的白了他一眼,“到时候给我留几件,别都捐到故宫博物院去。”
“放哪儿不一样?还非的摆在眼前?”孙纲笑道,“再说了,咱们家也摆不下啊。”
由于欧洲大战的爆发给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商机,在孙纲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将当年英法联军掠走的前清圆明园藏珍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回收,大量流失到海外的丰华文物也因此得已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到今年年初为止,差不多有近万件原清宫旧藏文物重新回到了中国,其中包括法国政府“赠送”给孙纲本人的一部分文物,孙纲照例在鉴赏过之后,将这些文物全都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作为珍贵的藏品向公众展示。
“我只是想给孩子们留下点东西”马月看着孙纲,笑着说道,“当父母的,总得给孩子们攒下点值钱家什吧?”
“我们要留给他们的。可不仅仅是这些。”爱妻的话似乎触动了孙纲的一些心事,他感慨的看着她说道,“我们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那就抓紧时间好了。这场世界大战对咱们来说,可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马月说道。“对了,石油的事,你可要上心啊,别忘了你的军舰现在也要烧油。”
尽管中国国内的石油工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达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和造船工业的展,需要石油的地方越来越多,中国国内对石油的需求量很大,尽管国内已经新投产了“黄河油田”(位于山东黄河入口两岸)和“任丘一(位于河北任丘和霸县)两处高产油田,但国内生产还是有供应不上的趋势。
“明白,今天一会儿的议题,就是关于这石油的”孙纲说道,“我已经安排下去了,这块儿以后会是咱们的一个工作重点。”
“对了,现在咱们和俄国关系不错。我想入股诺贝尔石油公司,你为什么不同意呢?”马月问道。
“别忘了,俄国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我是不忍心你的钱打了水漂,才不让你入股的。”孙纲笑了笑,说道。
马月说的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是目前俄国最大的石油公司。经营这家公司的企业家其实就是世界诺贝尔奖的创始人、炸药大王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两个,兄弟,路德维格诺贝尔和罗伯特诺具尔。
诺贝尔兄弟的父亲伊玛扭尔诺贝尔旧歹年俄国发展。当时沙俄正在扩军备战。伊玛扭尔发明和制造的水雷在克里米亚战,因此他获得了沙皇颁发的金质帝国勋章。
后来他在俄国经营船舶动力设备和机器制造业。因此他同俄国上层人士颇有交往。老诺贝尔的三个儿子罗伯特、路德维格和阿尔弗雷德从小跟随父亲在俄国接受教育。都会俄语。后来,罗伯特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开办了一家用煤炼油的工厂。路德维格在芬兰的维堡经营军械厂。阿尔弗雷德则发明了炸药,成为举世闻名的“炸药大王”而发了大财。
俊国的石油工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