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蒙巴顿勋爵夫妇的不幸罹难,他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没等邱吉尔想好说辞,车子已经来到了白金汉宫,邱吉尔望着这座漂亮的宫殿,深吸了一口气,强打起精神,准备应付可能到来的责难。
出乎邱吉尔意料的是,乔治六世国王在见到他之后,并没有流露出什么特别的情绪,而是象平常一样,先关切地问候了一下自己的健康,然后又说了几句闲话,才将话题引到眼前的局势上来。
“关于蒙巴顿勋爵夫妇和林利思戈侯爵遇难的消息,是准确的吗?”一身军服坐在椅子上的乔治六世国王问道。
“很不幸,陛下,我们得知消息后都感到非常难过。”邱吉尔悲伤地答道。
“他们的遗体中国人是如何处置的?”乔治六世接着问道。
“据当地红十字会传来的确切消息,由于天气炎热,勋爵夫妇的遗体已经被中**队就地火化,”邱吉尔答道,“中**队以最高规格的军礼将勋爵夫妇安葬于德里的一处外国人公墓当中,中**队的冯少华将军出席了葬礼,并委托当地红十字会代为保管并转交勋爵夫妇的遗物。”
“这么说,中国人并不象传说中的那样野蛮。”乔治六世点了点头,说道,“他们还是尽可能的遵守着交战规则。”
“是这样。”邱吉尔答道。
“这也就是说,帝国王冠上最闪亮的宝石已经被中国人摘去了。”乔治六世国王看着坐在对面显得有些局促的邱吉尔,用一种平静的语调说道。
“很遗憾,陛下,帝**队做出了英勇的努力,但仍然没有能够改变这一切。”邱吉尔用有些沉痛的语气说道。
“您无须对此感到不安,首相阁下,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是您的错。”乔治六世看着一脸憔悴之色的邱吉尔,温和地说道,“其实,这样的结局,早在上一次大战结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邱吉尔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国王,心里有一种感动得相哭的感觉。
“帝国政府在中国问题上所犯的错误,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乔治六世接着说道,“如果将时间再向前推得更早一些的话,从中国第二次击败日本时开始,直到现在,帝国政府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就一直在犯几乎同样的错误,而您是一直想要试图改正这些错误的人,但直到现在,您并没有多少合适的机会。”
“我们以前错过了很多机会,陛下。”邱吉尔用沙哑的声音说道,“帝国的政治家们忽视了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一旦恢复了活力,会变得多么可怕。”
“拿破伦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我们不要去惊醒它。它一旦醒了,吼声将会震动整个世界。”乔治六世国王说道,“现在,这头沉睡的狮子不但醒了,而且想要吞下整个世界,并将试图阻止它的人撕成碎片。我们要如何才能阻止它呢?”
“我们还有机会,陛下。”邱吉尔说道,“在我们的科学家和美国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研制成功了一种新的具有毁灭性力量的新式武器,它的威力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抵抗的,它将为我们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您这么说我感到非常吃惊,首相阁下,我真的很难想象出世界上会存在有这样的武器。”乔治六世国王有些惊奇的看着邱吉尔,“而且以前我从来没有听您说起过。”
“请原谅,陛下,为了保证我们取得胜利,不得已采取了如此不近人情的保密措施。”邱吉尔一脸歉意的说道,“但现在,我愿意把这一切原原本本的告诉您。”
此时的邱吉尔,又恢复了他在下院应付议员们质询时的滔滔不绝,而乔治六世国王随着邱吉尔的讲述,脸上的神情也变得越来越专注。
德国,柏林,“狼穴”。
“你那个‘铀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希特勒看见了进来的德**备部长施佩尔,象是想起了什么,问道。
“进展不大。”施佩尔略一迟疑,说道,“我们需要的重水迟迟无法运到,那些在挪威的破坏分子总是出来捣乱。”
“挪威的暴徒现在还没有消灭干净,”希特勒有些恼火地说道,“前些天我们刚刚还挫败了一起针对‘兴登堡’号的阴谋,这些家伙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可能是不想让这些烦心事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和判断,希特勒接着问道:“我记得你上回说过,我们已经采用石墨作为减速剂,为什么又要换成我们缺少的重水呢?”
“我们的科学家们经过了多次的试验,发现使用纯石墨做减速剂非常不稳定。”施佩尔讶异于元首超人的记忆力,立刻回答道,“因此才决定使用重水的。”
“我们到底还需要多久生产出能够用于实战的这种原子装药的炸弹?”希特勒又问道。
“我问过埃里希。舒曼博士,最快还需要两年的时间。”施佩尔答道,“而且需要各方面的全力支持,得到所需要的一切物质。”
“两年时间,太长了。”希特勒自言自语的说道,“昨天隆美尔元帅还来到我这里,向我要求更多的武器和士兵,我当时为了安慰他,说我们将拥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武器,威力足以将一个人从他的马上炸飞到两公里以外的地方。我还记得当时隆美尔元帅的表情,他肯定以为我得了周期性的妄想症。”
听了元首的话,施佩尔的脑门立时渗出了冷汗。
“不过,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除非英国和美国同意和我们议和——当然我们的中国盟友会非常不高兴的,否则即使我们打败了苏联,战争也难以在两年之内结束。”希特勒接着说道,“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有限的资源都应用在最急需的地方。”
“我明白您的意思,元首。”施佩尔说道。
这一次只有两个人的会面和简短的对话,被希特勒的侍卫官记录在了日记当中,而在后人的眼中,这却是一个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时刻,正是这一次的会面,决定了德国核计划的最终命运。
德国是现代物理学的发祥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不仅拥有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在原子理论研究方面领先于世界各国,而且具有先进的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发电技术和发达的化学工业,同时占据着当时世界铀矿石的一半库存量,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可是为什么比美国早一年开始研制原子弹的德国(事实上中国在原子弹方面的起步最早,由于直到目前中国相关的一些机密档案仍未公开,世人仍然无从知道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历史的真相),直到战争末期,却仍然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呢?
一些学者认为,首先,应该归罪于希特勒和他的爪牙希姆莱所推行的反犹太政策。众所周知,由于德国纳粹党对犹太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迫害,迫使大批颇有建树的犹太血统科学家逃亡到美国,即使像“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意大利科学家费米、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这样鼎鼎大名的科学巨人,也难逃厄运。这无疑变相地支持了美国的核研究。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在爱因斯坦的力谏下,决定实施“曼哈顿工程”的,而“曼哈顿工程”的关键环节——世界上第一座铀…石墨反应堆,就是由费米建造的。
而德国在纳粹党的恐怖统治下,不仅丧失了大批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而且使留下来继续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也与纳粹党貌合神离,很多德国核计划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对德国原子弹的研制都采取了消极对抗的态度。一些不愿意纳粹德国拥有原子弹的科学家,故意将研究方向引人歧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德国科学家的一句话就很能说明问题:“我们之所以没有制成原子弹,首先是因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真正想搞……如果我们希望德国取得胜利,我们不会造不出来。”
更为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德国的科学家曾打算用纯石墨作为减速剂,来进行可控核裂变的研究,于是便设计了一种纯石墨板,交工厂生产,而由于许多工厂反纳粹的情绪强烈,一些工艺师从军方订单的特殊要求上判定这些产品将用于军事目的,于是在产品中搀加了二硫化铁、钙等杂质,使得德国科学家们用这些“纯石墨”进行的试验一次次地遭到失败,这些科学家们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论,后来只好选用德国缺少的重水作为减速剂。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逃到美国的费米在芝加哥用高纯度的石墨作为减速剂的试验却获得了成功,由此打开了可控核裂变的大门。
其次,德**方对原子弹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是德国核计划最终搁浅的重要因素。德**方高层一开始完全把赌注押在了闪击战上,而最初的战局进展也证明闪击战是有效的进攻方式,所以德国虽然很早开始了核研究,但进展缓慢。而当战事陷入僵局时,为了节省有限的资源,希特勒签署了一项法令,明确禁止进行一切不能在战争期间为军事服务的项目的研究。德**备部长施佩尔询问了多位参与德国核计划的科学家,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研制出用于实战的原子弹,而他得到的回答是,即使能得到一切必要的物质支持,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希特勒在得到施佩尔的报告后说:“如果等到那时候,这场战争的胜负早已决定了。”于是希特勒指示在核计划这件事上不必花费过多的力气,转而把研制能够精确制导的远程火箭放在了优先的地位。从1940年到1943年,德国陆军在发展大型火箭上花费5.5亿帝国马克,而拨给“铀计划”的经费仅相当于一二百万美元,充其量是美国的“曼哈顿工程”花销的二百分之一,而且后期还改变了计划目标,以开发铀的动力能量为主。
除了以上原因,英国和美国的暗中打击也是德国“铀计划”难产的直接原因之一。由于石墨反应堆实验失败,德国科学家改用重水充当减速剂。德国的重水来源主要靠挪威的重水工厂。1944年10月,英国派遣6名特工潜入该厂,炸毁了储存重水的重水库,使德国急需的450公斤重水化为乌有。之后英国和美国又出动了大批轰炸机对挪威的重水工厂进行轰炸,使该厂彻底停产。随后德**方为了安全起见,将该厂所余部分设备和储存的1100多公斤重水装船运往德国。英国的情报机构得知此消息后,在挪威地下抵抗组织的协助下,将这艘运输重水的船炸沉于湖中,从而使德国的原子弹计划再一次遭到沉重打击。这一切都使得二战结束时,德国的核研究仍停留在实验阶段。
~~~~~~~~~~~~~~
关于二战,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和意见,多多的提出来啊急需……
~~~~~~~~~~~~~~
继续求月票……
(一千三百六十五)月夜魅影
(一千三百六十五)月夜魅影
尽管德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没有能够研制出用于实战的原子弹,但战争对德国的科学技术仍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很多德国在战争中研制出来的新式武器仍然是后世军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研究对象。
1944年10月22日夜,非洲,阿拉曼。
此时英国第30军团(由4个步兵师组成)司令奥利弗。利斯将军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一轮皓月,内心不由得感到有些许紧张。
他在司令部里来回的踱着步,又看了看腕上的手表,努力的想要压制住内心的焦虑。
因为过不了多久,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即将开始。
也难怪利斯感到紧张,因为自从在非洲的沙漠大战开始到现在,英美盟军面对骁勇善战的德军,没有取得一次象样的胜利。在马耳他岛被德意军队攻占后,轴心国通往非洲的补给线变得比以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