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即日为君-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还能说什么呢?自然是听斓斓的了。
  一晃三天就过去了,石锵和罗纯回来了。她们接过两个小胖子,抬眼看向了站在我身边的斓斓。
  “怎么样?”石锵问。
  “嗯?”我不解。
  “你和冯晓斓呀。”
  我微微一笑,回了她一个得意的挑眉。
  作者有话要说:
  没来得及捉虫,哪天捉一下。


第80章 零捌零
  转眼已是五月,经历漫长的半年,同帕加的仗我们还是打赢了,将敌军尽数赶出了大殷的领土。而遗留下来的,是如今的防御坚固,重兵把守,关卡重重的塔吉湄勒镇。
  但并不意味着事情已经结束了,相反,重要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怎么说,帕加因何进犯我大殷边陲?”我快步疾走,身边跟着的是骠骑将军潘煜明。
  潘煜明跟上我的节奏,用尽量简洁的语句迅速向我汇报:“禀皇上,据俘虏口供,帕加进攻的理由同我们猜测的基本一致,但发起进攻的却不是帕加的国家军队,而是私兵。”
  “私兵?谁的?”我问。
  “是帕加王子的私兵。这位王子从帕加国都贬至边境,为了尽快回到帕加权力中心,又恰逢天山地震带来了新水源,因此决定铤而走险,踩着我们大殷出头。”
  “哼,倒是有志气,我们手上多少帕加的俘虏?”
  “兵将共计一百三十八人。”
  我骤然停下,回身看向潘煜明道:“都看好了,让人去探探那位王子,要他用金银来赎人,记得要广而告之。顺便,把这个好消息,也告知那些俘虏。”
  “臣遵旨。”潘煜明躬身领命。
  捷报是下朝后抵达京师的,潘煜明亲自带上送进宫来,连着战报送来的还有战损的折子。打胜了仗自然扬眉吐气,举国上下都欢欣鼓舞,但这损失也是实打实的。除了大量的钱财消耗,更触目惊心的是长到心惊的战亡名单。
  这一个个的,都是有名有姓的大殷儿郎,都是有家有口有亲朋的活生生的人,却皆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有些甚至连尸体都没收回来。
  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将这些名字一个一个看完,合上纸页时心情变得无比沉重。我原是不需要连这个也亲自过目的,正常的程序是由兵部整理出大体数据,我只要看个结果报告就好。
  也是我在宫里瞎溜达,恰好碰上了,战报还来不及送到兵部,就要潘煜明先给我送来。这是我接替原主后,在我任期内的第一次战争。而我也希望,这会是最后一次。
  第二日,我当朝下令军队优抚战亡士兵的家属,妥善安排因战残疾的军士的生活。潘煜明代表军队接令,但管着大殷钱袋子的官跳出来了。
  “皇上,臣反对!”牛千出列高喊。
  “我朝战亡抚恤皆有定数,今次破例,此后又当以何为标准?况且,国库空虚啊!”牛千大概是习惯了哭穷,还是一本正经的哭穷。
  我噎了好久,半晌才挤出声来:“难道,我朝阵亡战士的性命就如此一文不值?看看如今的恤银,千户给米二十石,布各十五匹,钞各百锭,百户给米二十石,麻布十匹,军士人给米五石。这点能做什么?能顶什么用?”
  “陛下,我朝军士为国捐躯,自是英勇无畏,可歌可泣,可悲可叹,但法不可犯,规矩不可违,还请陛下三思。”牛千简直是铜皮铁铸的守财奴,事关挪款,他油盐不进,此刻板正的立在堂下,坚韧又固执。
  这人我现在是越来越头疼了,我几次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头就吞回去了。牛千没有错,我的同情心也没有错,但总归礼法二字,是最理性,最不会受人心的影响。若连我也不尊法,那天下岂会守法?
  我压下自己以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出发,而激发出的同情心,换上一个皇帝的脑子去思考。可能民众会以为,国家把烈士的抚恤金一次性发放给家属,很不近人情。难道这一点钱能买回一条生命吗?要知道死的可能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有多少孩子没了爹,妻子没了丈夫,娘没了儿?
  是,牺牲了的军人对一个家庭来说太重要了,任何抚恤都无法补偿这种痛苦。所以呢?这份痛苦就需要国家去买账吗?每年都送一笔巨款?将每个家属都安排工作?包办每个孩子的成长?
  不,国家的责任是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内安天下外御其辱。而一个人能否幸福的生活,却是他自己的责任。没有人会往懒汉的口袋里送钱,国家更不会。说句不好听的,国家征召人民入伍,也是付了军饷的。
  这是国家机器的冰冷所在,而这种冰冷却是必须存在的。谁都无法想像,若是靠感性治国,那国家会变成什么样。
  想通这一切后,我终于能理智的面对现状了。我问牛千:“牛大人,我记得之前我们讨论过,要改革目前的币制,你说过,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与整个大殷流通铜钱等值的贵价金属?”
  我这个问题跨度很大,牛千甚至愣了一会才回应我:“启禀陛下,确有此事。”
  “嗯,那好,这个,你拿去看看。”我从战报中拣出一张纸,递给陈福,要陈福转交给堂下的牛千。
  牛千有些迟疑的接过这张纸,仔细阅读。宣政殿里一阵安静,没一会,牛千有些手颤,他抬头瞪大了眼睛看我。
  “陛下,纸上,说的可是真的?”他连声音都在颤抖了。
  “白纸黑字写着呢。”我点了点面前的桌案答他。
  “陛下,若有此保证,那臣绝不辱命!”牛千整个人都精神了,容光焕发,像是年轻了好几岁。
  那我给牛千看的,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是战报中一部分,上面特地提到了一件事。说是某次两军交战,我军首次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实就是□□,做成了比较原始的炮弹,点了引信要靠人扔出去的那种,反应特别慢,威力也不能跟现代的比。
  但就是这种炮弹,居然在战场上炸出一个银矿来。
  事后收拾战场,我军将领也觉得意外。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浅表,这么容易辨认的银矿。很快,获得了胜利的我军将士迅速将这片地方保护了起来,战后,军队请来专业人士对银矿进行鉴定,确定了这是一个储藏量巨大的银矿,甚至还在另一个山头找到了一个金矿!
  这绝对是一个大到吓人的惊喜。是除了战争获胜之外,本年度最大的喜事。按国事标准来评判的。
  我面带微笑:“找到金银矿的功劳,非我们的将士莫属,如此大功,如何不赏?牛大人,你说对不对?”
  “这,”牛千没想到我又绕回这一茬了,“陛下说得对。”他最终承认我的说法。
  “既然有功,又当裳,这样吧,朕建议,在战争中伤亡的军士及其家属,有权优先迁入塔吉湄勒镇定居。诸位觉得如何?”我的目光扫视众臣。很好,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
  “那就这么定了,战后事宜和这金银矿开发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去办。奏折记得写详细些。退朝吧。”我撑着桌案站起来,背着手往殿外走。很久没有这么轻松的时候了,两个问题都迎刃而解,这感觉真爽。
  ……
  “所以,你为什么要大臣答应你的提议?那些伤亡将士的家属能在塔吉湄勒定居有什么特殊意义吗?”斓斓一边擦他的剑,一边问我。
  “自然是有意义的,”我往嘴里扔了一颗蜜饯,拍拍手把凳子拖的离斓斓进了一些,“你看啊,新发现的金银矿需要挖掘吧?要挖掘就需要大量人手吧?随着人手的增加这一片自然而然就有生意可做了吧?有了生意,就代表有钱,把这些家属送到能生钱的地方,你说我是不是授人以渔?”
  “还有,别忘了塔吉湄勒以后要做什么生意。”我得意的看斓斓。
  “金银生意?”斓斓扭头看我。
  “答对了,这可是暴利行业。嗯,你提醒我了,我得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极致,来监督我们大殷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家金银矿藏。可不能让人挖了我这个一国之主的墙角。”我顺手给斓斓喂了颗蜜饯。
  “你怎么知道是最大的?”斓斓含|着蜜饯支支吾吾的问我。
  “我不知道啊,只是顺嘴说的。还要么,蜜饯?”
  “唔,要,多一点。”斓斓咂嘴,伸手指向远处架子上的蜜饯罐子。
  “好,我给你拿,的那是不能吃太多啊,伤牙。”我边往架子边上走便回头叮嘱斓斓。
  “嗯,不多吃。”斓斓乖巧点头。
  我们搬来了躺椅,两个人挤一处坐着,蜜饯坛子搁在地上,我装了一小碟自己拿着,然后我一颗斓斓一颗,我一颗斓斓一颗……
  “对了。”斓斓将含|着的蜜饯扫到口腔一边,脸颊都鼓起来了。
  “什么?”我问。
  “你的安排,那些家属会不会明白呀?就大殷来说,愿意背井离乡的人可不多。”
  我一愣,差点把蜜饯直接吞喉咙里:“斓斓,你又提醒我了。”
  我把碟子给斓斓,自己挣扎着从晃荡的摇椅里爬了出来:“斓斓你等会,我得去拟个旨,明天给张玉立润色一下,马上就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梗我好久以前就想到了,今天终于写出来了,感觉整个人都通畅了呢。


第81章 零捌壹
  新矿藏的开发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最大的难题是,矿区离京城太过遥远,若是按照以往的章程,由官方投办,那其间人力物力均难估量,但若是全权交由地方,日久天长则容易脱离朝廷掌控,更别提这个矿藏肩负着多大的意义。
  于是应当采取怎样的开发方案,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斟酌和实践。这个重大项目,我全权交由户部去办。我本人也是考虑过是否引进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去开发管理矿区,但一想,经管我也只知皮毛,如何能指导他人?
  绕来绕去,最好的方式还是让他们自己折腾。我只强调两点,朝廷对矿区的绝对掌控,和管理成本的相对节俭。我相信干劲已经熊熊燃烧的牛千会交给我一份满意的答卷。
  话题来到几日前的妇女集会。太后自集会结束后,就跟着皇后二人一块回了宫,之后通过石锵向我授意,表达了一下他对石锵和罗纯工作的赞许,并承诺会给予妇女活动方便。换个思路就是,太后他老人家觉得妇女工作很不错,她也要参与。
  我喊挺惊讶的,就问石锵,太后是怎么掺和进来的。石锵表示这是个意外,太后她是自己找过来的,找过来的第一天,就要了她们全部的工作记录。过了两天就表示,可以以她的名义做点事,把妇女工作的影响再搞大一点。
  谁能相信太后会是个积极的妇女权益倡导者呢?反正我是难以置信的。但就结果而言,我是乐见其成的。太后她做了件相当给力的事情。她将每年的三月三定做了妇女集会日,当然,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春日宴。
  她给的官方解释是,京城官宦贵族女眷这么多,大家都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打转,成日里操劳内务,也没个机会一块聚聚,于是由她老人家牵头,以后每年三月三,只要有空,都能去她的温泉庄子聚聚。
  太后发话,也没人觉得不对,但实际上,这样集会是给了圈在后宅的女性一个开拓视野,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机会。别看石锵她们子啊民间把女性平权搞得如火如荼,无数女性走出家门去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