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即日为君-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愣,很快也正经了起来:“我自然要听实话。”
  斓斓很久都没有说话,他分开腿夹着我的双腿跪在软软的榻上,双手贴上我的胸膛,低垂着头,清泠泠的双眸同我对视,束成一把马尾的长发越过了肩膀,落在了我的脸上,若即若离,感觉有些痒。
  这个姿势维持了一段时间,斓斓终于说话了:“我师父和我说,帝王多疑,若是要一直同你维持这段关系,就要做到坦诚,我能向您坦诚吗?”
  这样的开头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我惊讶于斓斓的师父也知道我们的事,但很快又释然了,恋情过了明路的感觉,真的很舒服。
  “那你师父很棒了,我喜欢你对我坦诚,同样,我也愿意对你坦诚。”我伸手虚虚握住他的腰,不多细,也不多软,但就是舒服。
  我的斓斓对着我粲然一笑,笑的我腿软,他说:“您是皇帝,而臣不做佞倖,我不是靠着您宠幸过活的狡童娈宠,我同您之间方能长久,您说,是也不是?”
  啊……斓斓都这么说了,我还能怎样呢?
  作者有话要说:
  哎呀,恋爱很甜,但我是单身,怎么能让建业甜蜜太久呢?呵呵呵( ̄▽ ̄)~*


第64章 零陆肆
  相思成灾这事吧,你没有碰到那个触发点,就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看着别人成日看花落泪对月伤怀,你在一旁就跟看戏似得不明所以。
  还是上一辈子的时候,我身边几个小年轻工作不好好做,成天纠结在小情小爱里,感情戏丰富的能拍电视剧,对此我嗤之以鼻,不下一次的教导他们要以工作为重,可如今,我也好想扔掉工作,飞奔去找斓斓啊。
  我倒是想呢,可我没这个机会啊,我根本不可能扔的下满朝文武,为爱夜奔。于是我倒腾了几只鸽子,皇室出品,必是精品,这些身强体健的信使们,带着我昼夜无休的思念,从都城皇宫出发,飞向袤河之畔的秀丽江城,飞到冯晓斓的身旁,若是幸运,它们将会载上一纸信笺返程,聊以慰藉我的寂寞。
  可是没有,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收到斓斓的任何来信!
  肉滚滚的鸽子被我翻来覆去的捏看,终不胜其扰,狠狠啄了我的手,我抽着冷气松手,信鸽扑棱着翅膀飞走了,徒留我一人在鸽房,萧索又寂寞。
  “皇上,差不多该走了。”随我一道来鸽房的陈福小心提醒。
  “唉,”我叹息,“走吧,回宫。”
  冯晓斓本是为了护卫我才被留在宫中,所以我们的关系发展成这样也是意料之外。走之前斓斓同我交了底,他说就这样和我自在一起,他心里没底,更无仪仗,如今他的师父师兄已在宫中,有他们守护,大殷上下就没人能凭着武功对我不利,他走的也放心。
  我很理解这种因为身份差距而造成的恋爱关系的不对等,对此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斓斓在为了缩小这个差距而努力,我有岂能扯他后腿?然而道理都懂,真的实践起来,就感觉整个人都空了一块,十分难受。
  最近很忙,忙着和帕加打仗,午饭后我挤出时间来鸽房,之后又要回到宣政殿去处理工作。从京城到天山山高水远,最合理的办法就是让甘州府及周边地区的折冲府出兵,京城派将领和督军前往督战。
  但将兵之间彼此生疏,对排兵布阵乃至战局都有很大影响,要应对这个问题,肯定不能寄希望于当地军士都特别乖顺听话,必定要排一个综合素质过硬,亲和力和影响力又大的将领。这个问题在上午的朝会里已经解决了,那下午要集中解决的,就大多是后勤问题了。
  户部、工部、兵部尚书在我跟前一字排开,工部、兵部官户部要钱,户部咬死了不多给一分。
  户部尚书牛千牛鼻子一哼气:“你们两张开嘴就知道管我要钱,国库哪来这么对钱?年末大典不要银子?来年春耕不要银子?防灾救灾不要银子?你们每月的俸禄不要银子?没年能用银钱的拢共就那么一点,都给你们花了,那朝廷还要不要过日子了?”
  “牛大人,话不是这么说的!打仗都是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这军士的口粮后勤不保证,这仗还怎么打?还怎么把帕加小儿赶出大殷?这仗打好了,把帕加打服了,银钱不就都回来了吗?”兵部尚书周裕盛斗志高昂,势要在牛铁公鸡的身上啄根羽毛下来。
  “是啊,牛大人,我这边军械制作也是要花银子的,您定的金额,实在太低了点呐。”工部尚书王惜禾面有苦色,樵夫难为无米之炊,工部要做点什么历来都是烧钱的。
  主要是钱烧了还不一定做出了好东西,但又不能闲着啊。工具总要推陈出新吧?武器总要精益求精吧?这要搞研究,前期投入总是巨大的,所以刚不尚书和户部尚书的关系也不好。
  说到底,六部里就没有和户部关系好的,三省和后宫都一样,只要涉及到伸手要钱,牛尚书就能跟害了他家亲戚一样横眉冷对,拨款审核又严的要死。
  不过正是因为如此,国库被牛千管的很好,账目清明,支出合理,遇到这么个户部尚书,哪个皇帝都是做梦都能笑醒。
  牛千往两位尚书身前一站,一股一夫当关的气势:“别和我扯皮,要么就按我报的数目领款子,要么就具体估算你们的军需,没有一点依据就想要钱?做白日梦呢?”
  “牛大人,”周尚书急红了脸,“我们就是基于往年战事推算了军需,你拨的这点款根本不够用,大军要去的是边境天山,地势险要不说,气候还异常恶劣,这样的严峻条件下作战,定然比平原地区作战消耗大,军需上自然马虎不得啊!”
  “是啊是啊,天山不比平地,军队里怕是一应军械都要重新制作,被动不说,行军帐篷肯定是要更厚更结实,如此一来,消耗不少啊。”没什么存在感的并不尚书继续附和。
  两位尚书皆恳切的请求牛千,牛尚书陷入焦躁,他左看右看,一狠心道:“如今不是我不理解二位,是国库实在拿不出太多钱财!”
  “怎会拿不出来?今年秋收不是刚过吗?理应国库充盈才是啊!”洲尚书大为意外。
  “充盈是充盈,可是这是这笔税收都填了窟窿了!”牛千猛一般叹气突然对我发难了。
  “皇上明鉴,年初两位小公主降生,按制行了庆典跟封赏,上半年忠郡王那事又大费周章,花了不少国库的银子,后来武林整改和近几月的新武林盟组建又是烧钱的活计,
  您说过武林盟那边的帮扶不能断,现在户部还在往里投银子呢,如今为保明年上半年的支出,能动的银子已经不多了,何况今年还要过年呢。皇上,国库里是真的没钱了!”
  我本是支着下巴老神在在的看戏,琢磨这这三人吵着吵着总能吵出个方法来,哪知道引火烧身,户部尚书这和神来一笔,直接把我带沟里了,我愣愣听完牛千耳朵诉苦,大感不妙。
  “国库真的所剩无几了?”我难以置信,打穿越过来我还真没特别注意过国库问题,也没去管税收问题。毕竟税收乃国之根基,复杂程度是我几年也闹不明白的,只要当下户部运行良好,就暂时没有动府必要,免得弄巧成拙,大殷反倒遭殃。
  “千真万确,臣之所言绝无半点虚假!”牛千激动的跟我摆事实讲道理,从流通货币准备金讲到税收门目比率,从黄金兑换率讲到一般商品价格,听的我是头晕脑胀眼冒金星,兵、工两位尚书也不遑多让。
  这种经济学知识真的能难死一般人,我有气无力的伸手要他闭嘴,我说:“只问你一句,若是非要挤出军需的钱,后果是什么?”
  牛千听后,沉重的说:“只有加印铜钱了。”
  我反应了一会,恍然大悟,这是要搞通货膨|胀啊。大殷的货币制度是宝文币制(仿唐代),而早在前朝时期,货币就不再纪重,早早结束了多种钱币形态共存的混乱局面,等到铸币技术发展至今,大殷铸造的钱币在周边国家都可流通,已经成为区域通用货币。
  然而货币之是价值符号,货币背后的拥有价值的实物才是货币立身的基础,在价值实物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增加货币的发放,这是十分不得已的手段,也是与民争利的手段。
  虽然不是学经济出身,但经济学常识总是懂一点,我又要牛千细说。牛千暂且放下忧虑,同为我同众人细细道来。
  “若是发放的铜钱增多,则物价飞涨,同等数额的铜钱买不到同等数量的货品,怕是会引起民怨。加之如今民间铸恶钱之风屡禁不止,若是朝廷再印发大量铜钱,岂不更给了恶币可乘之机,混入市面上,驱逐良币,为害大殷?”
  我一听又是一阵迷茫,怎么又和造□□扯上关系了?我便问了:“如今大殷铸造假铜钱的人很多哟吗?”
  “多!”牛千斩钉截铁,“市面上□□泛滥,平民多分不清真假,商贩与民众多有损失,不发之徒谋取暴利,物价不稳,税收也受到影响。如今铜钱的价值也有所降低了!”
  “等会,”我抬手制止牛千再说下去,“你说恶币的出现使得铜钱价值降低,物价也有波动?”
  “是的,陛下!”
  “既然有人铸造恶币,定是有利可图,既然有利可图为何要让恶徒获取?户部可有查清为何这么多人私自铸币?”
  “陛下,查清了,是因为民众对铜钱的需求越来越大,才催生了如此现象!”
  “既然民众有需求,为何户部不加印货币反倒让恶币钻了空子?”
  “陛下,铜钱不可随意加印啊……”
  “别和我将这些,有需求就有利益,国家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就会有不发之徒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即使立法再严苛,也阻止不了人去追逐利益。既然如此,朝廷先一步满足了民众的需求,清补正好?”
  “钱只有在流通中才能生钱,既然朝廷下发的铸币已经不能男足需要,那就是在限制财富的积累,牛尚书你明白吗?”我回忆起以前看过的资料,说是唐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了,但是货币制度逐渐暴露出落后的一面,官铸铜钱无法满足市场对金属货币的需求来,导致私铸盛行,钱重物轻的现象急剧恶化。
  以我对大殷货币购买力的了解来看,发生在大唐的这一经济现象,在大殷也有了苗头。我郑重的对牛千说:“加铸铜钱有利,且有大利,先解决军队军需问题,之后你带着户部的官员仔细研究一下增印铜钱的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久违了,这几天捋了一下大纲,大概不会再卡文了_(:з」∠)_


第65章 零陆伍
  牛千的顾虑暂且被我压下,我也是看出他的不理解,于是松口说:“你同两位尚书协调好,定个最低数目,国库里能给多少给多少,剩下的从朕的私库里出。”
  皇帝的私库是和国库分开的,算是私人财产,说到底天下最富可敌国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帝自己。我说出钱,那基本上这场战争的后勤就很有保障了。
  我见工部和兵部尚书面有喜色,也分了些心思去敲打他们:“你们两个也要注意,朕不打算打持久战,要做到一击必中,速战速决,战争的规模给我尽可能的小。天山远在边疆,出征一次损耗都不小,朕不想让这场战争拖了我大殷的后腿!”
  “臣遵旨!”三位尚书齐声应到。
  这事就差不多了结了。至于出兵的细节自然由各部官员去做,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