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化大宋-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甄琼说出“这么多国家”一句时,周遭内侍吓的脸色都白了,直接跪下了好几个。赵顼脸色也不大好看,强撑着道:“辽、夏又岂能称国?”
  虽说他跟辽主有澶渊之盟的叔侄之约,夏主也自称大宋子侄,但是真正的天子,依旧只有他一个啊!
  “我也没说辽夏啊,那大食来的玻璃就不差,想来也是个大国。还有真腊、天竺、三佛齐啥的,不也都是邦国,有君主吗?”甄琼可是听韩邈说过,他的白糖生意已经做到了天竺了,从天竺引进红糖,在卖白糖过去,也能赚不少钱呢。
  赵顼不由皱起了眉头:“皆是域外番邦……”
  “就算是番邦,估计面积也不小吧?有些都要航海上千里才能到呢。天地之大,可是出乎世人想象。只看地球自转,大宋所在也只是其一角啊。”甄琼干脆道。这么大的地球,每个国家都按照同一个天象指点,想想都不可能嘛。
  赵顼这次是真说不出话了,航行千里能到的地方,国土就十分大了吗?那些番邦不都是拿了成船的金银、香料来换丝绸、瓷器、漆器等物,这等蛮夷,又有什么资格称国呢?
  然而这小道说得如此笃定,倒是让赵顼又有些动摇起来。沉默良久,他才道:“那地球自转,是如何看出大宋位置的?”
  这个好说啊!甄琼立刻把沈括当初的话学出来了:“地球不是个球嘛,上面就有曲面。因为有曲面,钟摆的转速才会不同。若是放在两极,十二个时辰就能转一周。若是放在赤道,肯定一动不动。按照这个规律,取钟摆的转速和角度,就能算出所在的位置了!”
  赵顼只觉得头都有些发懵了,什么两极、赤道,这不是天球上的用词吗,怎么都搬到了地上?然而此刻“地如鸡子”也成了士林公论,他迟疑了半晌,只能道:“如此真能算出大宋所在的位置?”
  “能!我现在就能算!”甄琼立刻挺起了胸脯。
  赵顼却摇了摇头:“不,还是要找人在各地立高台,测量一二才好。”
  转速不同只是甄琼说的,未必是真呢。他当然要先派人去测一测才行了。
  甄琼对于这个倒是没有意义,又补了句:“说不定还有地方日出日落跟咱们的时辰相反,有些地方春夏秋冬跟咱们的相异呢。地球博大,岂是玩笑?”
  赵顼:“……”
  他又有些头晕了。想象大地是圆就已经很难了,这种跟自己日月相异,季节相背的事情,难道不是《山海经》里的异闻吗?
  可若是这些也是真的呢?其实现在,大辽的面积就不比大宋小多少,那从大食运来的玻璃、香料,也确实价值千金,豪富无数。这种国家的国主,就不能称孤道寡吗?可是如此一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算什么呢?
  赵顼的手又有些抖了,大胜的好心情也荡然无存。过了良久,他喃喃道:“那朕要如何治国呢?”
  这话,其实是自语。若是那些天地异变,都不是指给他一人的,又要如何确定自己所为才是正确的呢?
  甄琼却误以为这话是对自己说的,不免有些纳闷:“这我可不知了,官家不该问问那些臣子吗?”
  赵顼猛地抬头,直直望了过来。可是那小道面上没有丝毫“劝谏”的意思,只是一片懵懂。心头一颤,赵顼慢慢攥紧了拳头。
  是啊,圣贤们也曾说过这些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这是先圣所言,亦是本朝太祖圣训。若无太祖仁德,何来黄袍加身,天命所归?若无仁德爱民,仁宗又为何会谥个“仁”字?天地自然可惧,但是那千万黎庶就不可惧吗?逼到绝路,他们自然也会揭竿而起,说“苍天已死”,说“五德轮替”。
  背上出了薄薄一层汗水,赵顼已经醒过神来。这些话,可跟文彦博说的“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同,更让人警醒。他既然是天子,就要做个仁君、圣君,而非人人可诛的“独夫”!
  “朕受教了。”赵顼只觉这些日来压在心头的巨石都松动了些,起身对着甄琼行了个礼。
  甄琼:“???”
  他教什么了?这不是让他问别人吗?
  不过天子都行礼了,甄琼也不好退让,赶紧回礼受下,还得了老大一堆赏赐。想想今天也没提“日心说”这档子麻烦事,甄琼又有些高兴起来。打了大胜仗的事儿,也要说给邈哥听听才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  王韶在历史上确实打了大胜仗,主导熙河之役,收复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边二千余里,可谓宋代第一。现在有了炮,可不就如虎添翼了。
  引用的两段都来自《孟子》。赵顼出身有点特殊,他爹小时候寄养在宫中,原本准备过继呢,结果仁宗突然又生儿子了,就给退货了。后来儿子又死了,仁宗临死才把英宗找回来,又立了太子。那时候英宗都三十大几了,开始死活不愿接旨,后来接旨登基,就发了失心疯,大病一场几乎要皇太后垂帘了,好不容易好了,又闹着给自己亲爹争名号,结果在位四年病了三年,就一命呜呼了。这种情况下,赵顼骤然登位压力可想而知,对于自己的正统性出现怀疑也不奇怪。“天人感应”真不是只为庶民设的,最信它的本就该是天子,这是把“天子”异化的重要一环。若是没有神性,又岂能言出法随?


第175章 
  “邈哥邈哥!熙河那边打了大胜仗啊!”回家把赏赐一搁; 甄琼就跑去找了韩邈。
  饶是正在办公; 韩邈也讶然抬头:“什么时候的事儿?当真是大胜?”
  “好像是刚刚发来的捷报。当真是大胜呢!击溃了三个羌部的联军; 还把前来支援的吐蕃军打的落花流水,据说俘虏都有两万人!”甄琼说的特别兴奋,“这可都是火炮起了作用; 官家还给了我不少赏赐呢!”
  既然是天子亲口说的,就万万不假。韩邈也不由精神一震:“若是如此,国债怕是还会涨上一涨。”
  嗯?甄琼可没料到这个; 赶紧道:“打仗也能涨吗?之前不是跌了不少吗; 咱们的券还没卖了吗?”
  之前他可是听说国库券跌了呢,米芾急的直上火; 也没等到五十贯就匆匆把手头的券给卖了。他也问过韩邈,对方只是笑着说自己早有准备; 不必忧心。没想到现在国库券居然不降反涨,万一卖了岂不是亏了?
  韩邈失笑:“自然是没卖的; 战事还未出结果,哪能即刻出手?两月不到就能一战大胜,还能有如此多的俘虏; 想来那些权贵又要对河湟之地生出兴趣了。”
  毕竟都是良田; 就算涨到五十贯一顷,也比天底下大多土地要划算。再说了,有人买卖这券,根本就不是为了地,而是为了转手的差价。一旦听闻利好的消息; 立刻会鼓动行市,使得价格上扬。如今王韶的战力有了实证,加之火炮立威,还怕诸家不买涨吗?
  甄琼的眼睛都亮起来了:“还是邈哥沉得住气!这下可好了,等涨了咱们就卖!”
  韩邈微微一笑:“琼儿说的是,等《京报》放出消息,咱们好好跟进便是。”
  不过赚钱都是小事,韩邈更关心甄琼今天入宫都说了些什么,便问道:“今日官家可曾提起‘日心说’?”
  虽然千叮咛万嘱咐,韩邈还是怕甄琼一个嘴快,给自己惹上麻烦。
  甄琼立刻挺起了胸脯:“没有!官家只问了问天道和人道的关系,根本没提‘日心说’。”
  韩邈:“……”
  这么问跟“日心说”有什么区别?
  心中生出不祥预感,韩邈赶忙追问:“那琼儿是怎么答的?”
  “自然是学习天道有益于认知万物啊。就像造化大道,学了总有益处嘛。”甄琼答的特别笃定,“对了,官家还问了人君跟天道的关系,我琢磨着世上那么多国家,怕是没啥关系。还跟他说了地球自转能测所在方位的事情。”
  韩邈:“……”
  深深吸了口气,韩邈挤出了些笑容:“这话官家听了,就没有说什么吗?”
  “官家说要在各地立高台,测量摆锤的摇晃速度,想来也是信的了。”说罢,甄琼又挠了挠头,“就是之后问我怎么治国。这我哪知道啊?让他去问别的臣子,官家就说受教了,也不知到底受教了什么?”
  韩邈一阵无言。天子到底想明白了什么,他是猜不透,但是从赏赐来看,甄琼似乎又歪打正着了?如此也好,只要天子能不再想“天人感应”,“日心说”之类要命的事情,多关注国事也是好的。
  这次彻底放下了心,韩邈笑道:“琼儿所言必是让官家触类旁通,想明白了些事情。不过以后这种事情,还是让那些臣子头痛吧。咱们又哪里懂治国之道呢?”
  甄琼用力点头:“邈哥说的是,还是炼丹赚钱最重要。对了,国库券也快到兑现的时候了,咱们的地准备好棉花种子了吗?”
  韩邈微微一笑:“自家的地,哪能不上心?我从西域寻来了良种,还找了些曾经种过棉的农人,只要田地到手,就能开荒垦种了。不过听闻棉花在干燥的地方生的更好,也不知咱们的地合不合种。”
  甄琼可没想到这个,愣了愣道:“要是不能种可怎么办?光种粮食岂不亏了?”
  粮食才值几个钱啊?他都有四百顷地呢,要是种的越多亏的越多可怎么办?
  见他有些失望,韩邈便笑道:“这个无妨,咱们不是还有一笔国库券的盈余吗?若是不成,在陕州买些地,应当也能种棉花。再者将来河湟还要打仗,粮食什么时候都能卖得出。”
  嘿呀,还是邈哥想得周全!甄琼又开心了起来:“那我让官家多配点大犁,不管种啥,总归是不能亏的!”
  ※
  随着《京报》刊登熙河大胜的消息,以及王韶的升迁任命,整个京城又沸腾了起来。这可是河湟啊!报上都等了两三年了,日日提及汉唐故土,谁能不放在心上?现在第二期的国库券还没兑换呢,城池就已经打下了。他们当日买国债助天子修城,现在可不就有战果了?
  “看看,若不是那二十万贯国债一日售空,王知州哪有钱修城?若是没钱修城,现今又怎能大胜?”茶馆里,已经有人吹了起来。
  “你才买了几个钱的国库券,也好这样胡吹?人家《日新报》上不都说了,是王将军披甲上阵,力斩敌酋,这才让羌人大败。这王将军必然也是苏老令公那般的奇才!”这一看就是个《苏定方传》的忠实拥趸。
  “什么披甲啊?我怎么听瓦子里的孙二仙说,这王将军是用了雷霆真君的法术,招来了天雷百道,把羌贼、吐蕃贼劈的人仰马翻,跪地求饶……”
  这话倒是比之前几人说的都有趣,立刻有人催促:“还有这说法,快快捡些精彩的段子说来!”
  一群人都支起了耳朵,准备听个免费的话本,却有人插嘴道:“什么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