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雄豪-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把元棠的手扯到自己衣襟里,一团火热,元棠脸也热了,封淙低下头亲他。
  厮混了一阵,元棠仿佛看到院子的篱笆外有人影,被封淙强按着脖子回不了头,待两人分开时再向外看,什么也没看到。
  
  朝中开始准备登基大典,时间仓促,一切从简,但该有的规制不可废除。元棠负责城中与宫城布防,每天城中和皇宫来回跑,登基大典前两日,皇帝召他进宫。
  新帝命人将宫中的炼丹炉全都捣毁,别的不说,空气倒清新许多。
  皇帝见到元棠,摒退众人,说:“卿近来辛苦,坐吧。”
  “臣尽责而已,不敢称辛苦。”再三礼让,元棠才坐到垫子上。
  皇帝问了典礼准备事宜,对元棠说:“此次京城得以保全,卿与袁析、黑虎都有功,都该封赏。”
   在登基大典上封赏功臣是惯例,皇帝打算封黑虎为威武将军,继续执掌宫廷护卫,封袁析为威义将军,统云襄大营。
  袁析和黑虎都有封赏,元棠是高兴的,袁析能封将军,往后袁家也能撑起来。
  皇帝说:“卿劳苦最多,其实最该受封赏的还是袁卿。”
  元棠倒不是不希望自己也能封得高位为袁氏争光,但他已经与封淙约好离开京城,袁析也已经封了将军,心中便不再有太多期待。
  袁析能在京城立足,元棠若是再得封高位,或许还显得打眼,功成隐退才合进退之道。
  就听皇帝说:“朕属意卿为中护军将军,统领左右护军,但是此次救驾,齐王亦劳苦有功。齐王是宗室,又有威望,倒不好教你越过他去。所以委屈卿居左护军将军,受齐王统辖。”
  
  元棠猛地抬头看坐在御座上的皇帝,皇帝悠悠笑着,神情平和地注视着他。
  “不瞒陛下,臣曾听齐王私下提起过,大王正要向陛下请命出镇,齐州常有狄人扣边,齐王或许更希望能为大夏守疆土。”
  “他是有这个心,”皇帝说:“但是这些年弘绎一直流落在外,朕不忍再让他远离国都到外面去,再者宗室也断不会同意朕派他去边境。袁卿与齐王这般交啊,他什么都肯与你说,不若袁卿帮朕劝劝齐王,还是好好留在京中。”
  皇帝嘴角还带着笑容,元棠却感觉那笑容仿佛带着冷刺,直直扎进自己眼中,元棠有些怀疑,皇帝是不是发现了他和封淙的关系,但无从求证,他低下头,说:“齐王有御敌之心,北三州军事也需有人主持,,恐怕臣劝不住。”
  “哦,”皇帝甚为惋惜地一叹:“齐王有统兵之才,他执意要求,朕若不允却也辜负了他的才干和心意,只是若允了,他常年在外,难全朕与他的手足之情。现下朕这些兄弟中,唯有齐王堪用,让他留在京城统领禁军朕也放心些。袁卿认为如何?”
  如果皇帝真想让封淙统兵,该让他率上筠军或者沐州齐州军,这些将士都是与他上过战场又有情义的,粟安勇士们也在沐州,留封淙在京城,禁军将士与他从未有联系,这算什么统兵,京城里外诸多掣肘,不过是用一个名头将他困住。
  皇帝还是忌惮封淙,比先帝更忌惮,先帝最在意的是文熙太子,皇帝想用封淙,却又怕封淙的血统地位威胁自己。
  
   元棠说:“臣以为齐王不合适留在中护军中,禁军将士从前未受齐王统领,未必肯听齐王调派,留齐王在京城,平白浪费了。”
  皇帝有些讶异,说:“你倒敢说,其实中护军之职,朕还是更属意你,若有你在内护卫京城,齐王在外,内外相谐,这才是最妥当的。”
  元棠咬咬牙,说:“臣听从陛下安排。”
  皇帝道:“嗯。”
  “臣不敢居功,陛下的意思,对臣而言都是君恩。”
  皇帝拍了拍元棠的肩膀,道:“袁卿,朕没看错你。”
  
  元棠出了宫离开往齐王府赶,将皇帝一席话告诉封淙,封淙怒不可揭,元棠从来没有看到封淙那样生气,眼睛血红。
  “我们这就走,立刻出城。”封淙说。
  元棠说:“你不要着急,听我说,他不会让我和你一起走的,与其我们俩都留在京城,不如你离开。你现在就上表请命,上筠军还屯在城外,你请命明日就带上筠军离开,不要等到登基大典之后。”
  封淙说:“对,上筠军还在城外,你与我去军营,我带你走。”说着揽住元棠肩膀向外走,人都走到院子里了,元棠费了好大劲才拉住他。
  “等等,上筠军都在城外,禁军和宫卫都在城内,咱们这样出城能出得去么?再者,你贸然出城还是去军营,他若以此为借口说你不尊圣命,用这个罪名对付你,那可怎么办?”
  “他要问罪就问好了,等到了上筠军营中,我还怕他不成。”
  元棠死死拽住封淙,说:“战事才刚平息,不管是将士还是城中百姓都不愿意看到这时交战,而且桓王还在城中,沈三哥还有我族兄也在城中,我知道你不是意气用事的人。”
  封淙停了步子,回头紧紧抱住元棠,力气大地把元棠的骨头都揉疼了。
  元棠喘了口气,说:“我留在京城很好,他已经已经猜疑你了,我在这儿可以给你通消息,也好照应桓王。有我在他才放心让你走。”
  封淙拥住元棠,痛苦地闭上眼睛,最后终于松开,他的额头抵着元棠的额头,似乎用尽了力气,说:“你要等我。”
  “嗯。”
  封淙在登基大典前一天出城,带着上筠军离开京城。皇帝授封淙为北三州刺史,命他主持北三州防御。





第78章 功业
   皇帝任用沈靖宣为尚书,这一年开春后为沈靖宣和华香公主赐婚,任元棠为中护军将军,元棠推辞,仍为左护军将军,执掌禁卫。
  筠军清除了江水下游的水寇遗患,逐渐收兵。萧携之被革职,京中萧氏党羽极力营救,皇帝最终没有杀他。萧氏已经元气大伤,皇帝任用太子妃娘家人为采州刺史,胡飞远为参军,胡飞远上任后为皇帝铲除采州詹氏以及平王府余孽,又是一阵血雨腥风,整个春天似乎都带着血腥气。
  幸而封淙在登基大典前离开京城,元棠无比庆幸。
  
  北晟义赤人和施然人划地而治,义赤频频侵扰南夏,封淙于这一年秋天上书请朝廷早作应战之备。
  朝中有趁机请战之声,但南夏连年战祸,内耗甚重,仓廪空虚,反对出征的人也很多。
  皇帝几次召沈靖宣询问战事,元棠才看出来,皇帝意在主战。
  这让元棠有些惊讶,不过细想也就明白,皇帝先时为太子时受萧氏打压,于朝于国没有什么功绩,甚至存在感不如二皇子,皇位传承时得位不正,所以想巩固声威和地位。
  果然,不久皇帝下旨要北征,并决定要御驾亲征。
  皇帝心意已决,朝中再多反对之声也逐渐被压下去,沈靖宣整日在官属忙于政事,几乎住在尚书台,连新婚妻子都顾不得,公主还因此不满到宫中哭诉了一回。
  相比沈靖宣,元棠倒闲得多,皇帝虽让元棠为左护军将军,却不复从前那样重用他,宫禁护卫的职责分给了黑虎,京城防护还有右护军及其他人负责,皇帝不让元棠参与政事,元棠每日除去当值,便是到桓王府上探望桓王。
  
  桓王听闻朝廷决议开战,有喜也有忧,沈靖宣与大臣们日夜忙着筹措军粮,皇帝召封淙回京商讨出征事宜,旨意下达一个月,封淙没有回京城,而是派了柳言平来。
  柳言平到桓王府上拜会,元棠与他见了一面,除此之外,元棠与柳言平还有黑虎等人几乎不来往。
  
  临出征之前,皇帝将元棠召入宫中。
  北征一共两路大军,一路由采州刺史率领,一路由封淙所率从霁飏出发,霁飏那一先打头阵,皇帝从京城出发。
  “此次出征,卿本来也可为将帅,但是京城也需要人驻守,方可保后方安定,所以朕想让卿和沈卿都留在京城。”
  元棠恭敬道:“臣职责所在,一切听从陛下吩咐。”
  皇帝凝视元棠半晌,说:“弘绎这回没有回来。”
  “齐王要准备出征,这时往返于京城和霁飏,怕延误战机。”
  “哦,”皇帝轻声说:“你这么想?”
  元棠再次低头。
  皇帝道:“他是不敢回来,怕朕杀了他。”
  元棠跪地道:“陛下,齐王是您任命北征的将领,战前疑将恐怕不妥,若您真的怀疑齐王,不如就把他换下。”
  皇帝自嘲笑了笑:“朕可不敢换他,宗室们,桓王他们可都盯着朕。”
  元棠默默不语,皇帝又笑了笑说:“他也想杀朕,朕知道……皇祖母对父皇,父皇对皇伯父,还有……都是如此。”
  皇帝的声音听起来隐隐有些压抑,元棠脊背发凉,皇帝转眼看着元棠说:“你倒是肯信他。”
  元棠说:“臣与殿下之间没什么信与不信,未曾辜负,所以不用怀疑。”
  “是么?”皇帝说:“想不到袁卿竟是痴情人……可惜”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带着淡淡的鄙夷,元棠心里极不舒服,但是也不能跳起来揍他。
  过了一会儿,皇帝让元棠退下。
  
  元棠以为皇帝会就此留他在京城,出征前一天,皇帝又忽然下旨让他随军护驾。
  帝驾从京城出发时,霁飏的南夏军队已经驱赶义赤人至河水岸,帝驾一直行径到白虞,封淙的军队在曜京附近遭遇狄人与义赤人联合抵抗。
  帝驾到白虞的时候,元棠建议皇帝留在白虞,皇帝没有听从元棠的建议,而是乘船顺河水而上。
  舟船逆行,速度很慢,中途换成陆路,沿途主要城镇已归属南夏,行程还算平顺。
  
  皇帝想在南夏攻入曜京时与大军一同进入曜京,运往前线的粮食也沿着河道运送。
  帝驾来到原北晟羽皖城,巧的是上次元棠和封淙到北晟时也经过羽皖,正是在羽皖附近遇到了乌兰人。
  更巧的是,这回他们也遇到了乌兰人,而且乌兰骑兵的数量比上一次更多。
  南夏军队遭遇乌兰人时,羽皖城就在眼前,帝驾还未入城内,落在后面的步兵遭到乌兰骑兵截杀,伤亡惨重,帝驾仓惶逃入城中,所携带军械和粮食大部分被抢。乌兰人得到战利品后没有离开,而是围在城外。
  
  皇帝虽受了些惊吓,进城后更多愤恨,他下令将剩下的军队重整,誓要一雪前耻。护卫皇帝的南夏军队多是来自襄京的禁军,不擅长与骑兵作战,出城之后往往被骑兵追赶,突袭时又跟不上乌兰骑兵的速度,战了几回都是南夏落败。南夏军队非但没有雪耻,损失越来越重,渐渐不得不退守城池中。
  乌兰军眼见南夏军队无法与他们抗衡,越发嚣张,在羽皖周围约聚越多,皇帝闭城不出,乌兰人无法夺城,最终散去。
  这样一来,皇帝率军攻入曜京的计划被打乱,帝驾再从羽皖启程时,封淙和胡飞远已在曜京周边自行筹措军粮,攻入曜京,北晟皇帝在城破前率族人北逃,而北晟颖王的势力仍然霸占辉州附近一带州郡。
  
  皇帝面上不说,心中十分介怀大军没有等帝驾到达,大军得胜,未曾嘉奖,他便命封淙征讨北晟颖王,元棠到曜京时封淙已经出发,又没能与封淙见上一面。
  皇帝对元棠有戒心,城防与宫廷布防都由胡飞远接手掌控。帝驾到达曜京一个月后,出逃的北晟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